第六章 单纯善良的好孩子
在那个上厕所都要挽着胳膊同去的年纪里,独来独往似乎会让人觉得分外可怜。
我本能地不愿和普罗大众之间有任何明显的区别,一旦显出什么特殊之处,就着急忙慌地想丢掉,一但缺少什么标准配备,就辗转反侧地想拥有。
我就像削掉脚后跟也要穿进水晶鞋里的白雪公主她姐,只不过人家迎合的是王子殿下的欢心盛意,我迎合的是三十五码的普遍尺寸。
当然,我肯定不能拖着顾辰陪我上厕所,但只要有个活人坐在身边,我就会感到很安心,至少我知道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同桌是我不需要刻意没事找事,就能拥有无数次对话机会的人。
这就是近水楼台的天然优势。
顾辰听了我掏心窝的话,莫名其妙说了句:“那你真是找错人了。”
我急切地向他打包票:“咱俩交个朋友吧,我是个善良单纯的好孩子,你跟我做同桌准没有错,我可以在老师喊你名字的时候罩着你,尽一个同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反应慢的人而言,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夜里躺在床上才能回想起白天的尴尬。
当天晚上,我为自己被看作一台不断制造噪音的拖拉机而感到无比羞愧,脚趾头快把床单抠出个洞来。
第二天我没精打采地去上学,顾辰见我发动机原地报废,不可思议地挑起眉毛。
我想提醒他以后不要这么做,显得一只眼大一只眼小,很奇怪。
但我终究还是忍住没吱声,目光移向踏进门槛的任课老师,感到不可思议,顺便挑起眉毛。
那是一张很有辨识度的脸,形象鲜明到哪怕我是个画渣,也能在白纸上随便勾勒几笔就画出他的素描:上扁下圆的小脸盘子,梳着大背头,豆子眼大鼻头,戴着一副方方正正的黑框眼镜,身穿米黄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初中三年,这位从头发梢儿到皮鞋尖儿都跟小头爸爸一般无二的数学老师,最让我印象深刻。
老师姓魏,大学毕业没多久,头一次带学生,虽然长相和蔼可亲,说话办事儿却雷厉风行。
老魏拇指和中指卡着眼睛两侧往鼻梁骨上一推,眼镜片儿立刻就像柯南一样反射出阴森瘆人的冷光,讲台底下什么小动作都无处遁形。
起初同学们都挺怕他,上课得打十二分的精神,班级数学成绩次次排第一。
此后我学会了老魏式推眼镜法,但是总找不到能让镜片反光的角度。
某天顾辰终于忍不住问我为什么总是巴掌呼脸,我不得不跟他解释自己诡异的模仿心理。
“把你眼镜给我看看。”他说。
我不明所以地递给他眼镜。
顾辰摆弄几下,还了回来。
“镜片贴了增透膜,光线透过率高,反光效果当然不好。你想学魏老师,可以买副质量差的。”
“你怎么还懂这些……那你有没有别的办法,让我现在立刻马上比柯南还酷?”
顾辰低头写作业,没空搭理我,过了几秒钟,他说:“要不你戴俩镜子试试。”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再次后知后觉想明白,他沉默的几秒钟是对我的无聊透顶报以最质朴的敬意。
不得不提一嘴,后来班上掀起一股拿教材附赠光盘当镜子乱晃人的潮流,好些个男孩子把光碟贴在眼镜腿儿上,脑袋两边各戴一片,行走在太阳底下,五光十色,天选之子。
初中生嘛,再怎么犯二也不寒碜,顾辰正经得像个小大人,反而和我们格格不入。
按照成绩重新排座后,我和顾辰俩人就像钉子户,还是坐在垃圾桶旁边,所以我被班主任提拔为卫生委员,顺利升官成为辅政大臣。
我细想之下觉得这好像没有因果逻辑,就跟校长要求我们今年负责大扫除,明年轮到初二一样,乍一看没毛病,实际上毫无道理可讲。
不过,有我负责劳动,为人民服务,所有准备竞选班委的同学都如释重负,这下他们就算再怎么折腾,也不必担心调剂到与垃圾桶为伴的地步。
班主任秉持民主的原则选班干部,但他看着花名册不住地抚摸额头,除了毛遂自荐的同学外,还另喊几人起立,专门询问意愿,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被重复问了两遍,我意已决,他留给我一个“不中用”的眼神,自行体会。
竞选就是过筛子,这世上没有我这等微尘透不过的筛子,但不知为何,我还是被摁着脑袋戴上乌纱帽,最先封了卫生委员。
回到家里,父亲问我怎么宁愿跟垃圾打交道,也不顺水推舟承个人情,他鄙夷地说我狗肉不上桌,我感慨他何苦骂自己。
我要是狗,他不就是狗爹吗。
半个学期没过,班长主动退任,原因是学校搞了新课改,班级分组管理,初期就仨字:屁事多。
我相信小组学习模式的初衷非常高尚,然而实践下来就变了味道,同学们私底下抱怨不少,都说小组模式约等于“组长背锅”模式,人在教室坐,锅从天上来。
老师经常性疑问三连:你是哪个组的?你们组长是谁?组长怎么不负责任啊?
组长经常性左支右绌:这次是小数点没看清判错了题,上次我查某某某背诵明明都说得挺好啊,现在我真不知道他们都去哪玩儿了,以后我一定更加关心组员学习生活。
更别提班长职务特殊,还有开不玩的小会,传不完的消息,挨不尽的批评。
我正乐呵自己高瞻远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当班干部就是……话还没跟顾辰说完,我就被班主任叫进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委以重任,归来已是班长。
我那时候成绩在班上前五名晃荡,顾辰则在十几名沉浮,这不巧了吗,每三个星期按照小试成绩一条龙的顺序分组,我俩五次里至少有三次能结为队友,五分之三的概率怎么说也不算低了,我印象中经常跟他吃席似的面对面坐着,上课打瞌睡、开小差,小动作明明白白落在对方眼里。
顾辰这个副手用起来非常称心,收作业、讲错题之类都是他在做,我只当个甩手掌柜,一个学期下来已经到了打水都得他捎上杯子的地步。
可惜五次分组里还剩下两次搭档不是他,每到搬桌子换位置的时候,我心里都有种说不上来的失落感。
当班长杂事多,我经常会僭越地请他帮忙给组员讲题,他没有哪次不答应,我也没哪次不别扭,渐渐地,就不再麻烦他了。
我本能地不愿和普罗大众之间有任何明显的区别,一旦显出什么特殊之处,就着急忙慌地想丢掉,一但缺少什么标准配备,就辗转反侧地想拥有。
我就像削掉脚后跟也要穿进水晶鞋里的白雪公主她姐,只不过人家迎合的是王子殿下的欢心盛意,我迎合的是三十五码的普遍尺寸。
当然,我肯定不能拖着顾辰陪我上厕所,但只要有个活人坐在身边,我就会感到很安心,至少我知道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同桌是我不需要刻意没事找事,就能拥有无数次对话机会的人。
这就是近水楼台的天然优势。
顾辰听了我掏心窝的话,莫名其妙说了句:“那你真是找错人了。”
我急切地向他打包票:“咱俩交个朋友吧,我是个善良单纯的好孩子,你跟我做同桌准没有错,我可以在老师喊你名字的时候罩着你,尽一个同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对于反应慢的人而言,很多事情都是后知后觉,夜里躺在床上才能回想起白天的尴尬。
当天晚上,我为自己被看作一台不断制造噪音的拖拉机而感到无比羞愧,脚趾头快把床单抠出个洞来。
第二天我没精打采地去上学,顾辰见我发动机原地报废,不可思议地挑起眉毛。
我想提醒他以后不要这么做,显得一只眼大一只眼小,很奇怪。
但我终究还是忍住没吱声,目光移向踏进门槛的任课老师,感到不可思议,顺便挑起眉毛。
那是一张很有辨识度的脸,形象鲜明到哪怕我是个画渣,也能在白纸上随便勾勒几笔就画出他的素描:上扁下圆的小脸盘子,梳着大背头,豆子眼大鼻头,戴着一副方方正正的黑框眼镜,身穿米黄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
初中三年,这位从头发梢儿到皮鞋尖儿都跟小头爸爸一般无二的数学老师,最让我印象深刻。
老师姓魏,大学毕业没多久,头一次带学生,虽然长相和蔼可亲,说话办事儿却雷厉风行。
老魏拇指和中指卡着眼睛两侧往鼻梁骨上一推,眼镜片儿立刻就像柯南一样反射出阴森瘆人的冷光,讲台底下什么小动作都无处遁形。
起初同学们都挺怕他,上课得打十二分的精神,班级数学成绩次次排第一。
此后我学会了老魏式推眼镜法,但是总找不到能让镜片反光的角度。
某天顾辰终于忍不住问我为什么总是巴掌呼脸,我不得不跟他解释自己诡异的模仿心理。
“把你眼镜给我看看。”他说。
我不明所以地递给他眼镜。
顾辰摆弄几下,还了回来。
“镜片贴了增透膜,光线透过率高,反光效果当然不好。你想学魏老师,可以买副质量差的。”
“你怎么还懂这些……那你有没有别的办法,让我现在立刻马上比柯南还酷?”
顾辰低头写作业,没空搭理我,过了几秒钟,他说:“要不你戴俩镜子试试。”
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再次后知后觉想明白,他沉默的几秒钟是对我的无聊透顶报以最质朴的敬意。
不得不提一嘴,后来班上掀起一股拿教材附赠光盘当镜子乱晃人的潮流,好些个男孩子把光碟贴在眼镜腿儿上,脑袋两边各戴一片,行走在太阳底下,五光十色,天选之子。
初中生嘛,再怎么犯二也不寒碜,顾辰正经得像个小大人,反而和我们格格不入。
按照成绩重新排座后,我和顾辰俩人就像钉子户,还是坐在垃圾桶旁边,所以我被班主任提拔为卫生委员,顺利升官成为辅政大臣。
我细想之下觉得这好像没有因果逻辑,就跟校长要求我们今年负责大扫除,明年轮到初二一样,乍一看没毛病,实际上毫无道理可讲。
不过,有我负责劳动,为人民服务,所有准备竞选班委的同学都如释重负,这下他们就算再怎么折腾,也不必担心调剂到与垃圾桶为伴的地步。
班主任秉持民主的原则选班干部,但他看着花名册不住地抚摸额头,除了毛遂自荐的同学外,还另喊几人起立,专门询问意愿,我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被重复问了两遍,我意已决,他留给我一个“不中用”的眼神,自行体会。
竞选就是过筛子,这世上没有我这等微尘透不过的筛子,但不知为何,我还是被摁着脑袋戴上乌纱帽,最先封了卫生委员。
回到家里,父亲问我怎么宁愿跟垃圾打交道,也不顺水推舟承个人情,他鄙夷地说我狗肉不上桌,我感慨他何苦骂自己。
我要是狗,他不就是狗爹吗。
半个学期没过,班长主动退任,原因是学校搞了新课改,班级分组管理,初期就仨字:屁事多。
我相信小组学习模式的初衷非常高尚,然而实践下来就变了味道,同学们私底下抱怨不少,都说小组模式约等于“组长背锅”模式,人在教室坐,锅从天上来。
老师经常性疑问三连:你是哪个组的?你们组长是谁?组长怎么不负责任啊?
组长经常性左支右绌:这次是小数点没看清判错了题,上次我查某某某背诵明明都说得挺好啊,现在我真不知道他们都去哪玩儿了,以后我一定更加关心组员学习生活。
更别提班长职务特殊,还有开不玩的小会,传不完的消息,挨不尽的批评。
我正乐呵自己高瞻远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当班干部就是……话还没跟顾辰说完,我就被班主任叫进办公室,语重心长地委以重任,归来已是班长。
我那时候成绩在班上前五名晃荡,顾辰则在十几名沉浮,这不巧了吗,每三个星期按照小试成绩一条龙的顺序分组,我俩五次里至少有三次能结为队友,五分之三的概率怎么说也不算低了,我印象中经常跟他吃席似的面对面坐着,上课打瞌睡、开小差,小动作明明白白落在对方眼里。
顾辰这个副手用起来非常称心,收作业、讲错题之类都是他在做,我只当个甩手掌柜,一个学期下来已经到了打水都得他捎上杯子的地步。
可惜五次分组里还剩下两次搭档不是他,每到搬桌子换位置的时候,我心里都有种说不上来的失落感。
当班长杂事多,我经常会僭越地请他帮忙给组员讲题,他没有哪次不答应,我也没哪次不别扭,渐渐地,就不再麻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