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朝堂
安衡低头看着沈辰以及他手上厚厚的折子,审视良久安衡才缓声道:“沈小公子不必多礼。”
“谢过殿下。”
沈辰起身,跟在他身后的几个穿着军服的男子也跟着站了起来。几人局促不安偷偷打量着眼前的太子殿下。
有人想问沈辰此时不在军中出现在 这里是为何?难道前线出了什么大事?
此时紧闭的宫门缓缓大开,官员们立时不在说话,默契的按着自己的品阶排列,缓慢有序的朝着金銮殿走进。
自胡人作乱,早朝上所奏之事基本都是和前线战局有关,是以沈辰回京之时很快就吸引了皇上的注意力,诸事只能让道。
沈辰一进来直接叩首跪地道:“家父命臣进京想皇上请罪,请皇上恕家父大敌当前无法回京亲自叩请降罪……”
此话一出,原本安静的朝堂顷刻间开了锅,所有人议论纷纷交头接耳猜测沈国公好好的为何要请罪?
“细细说来,可是前线出了什么事?”皇帝抬手打断议论问道。
沈辰高举手中的折子。
来恩看了眼皇帝了然,下去将他手中的折子接了过来放到皇帝案前。
皇帝抬手翻开了折子,一字一句地看着上面字脸色越来越阴沉。
良久皇帝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了桌上,看着下面依旧跪在地上的沈辰:“你说,素商军主将柳知意好大喜功不顾沈国公劝阻率军夜渡斩蛇峡,素商军全军覆没?”
皇帝声音平静语调平缓的说出了这句话,但是却无异于在安静的朝上扔出了一个炸弹一般。
有激动的人控制不住出列指着沈辰问道:“素商军全军覆没可是真的?那主将柳知意何在?”
“柳知意生死不明不知所踪。”沈辰貌似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
“不可能,这不可能,谁人不知柳知意素来谨慎小心,若是别人贪功冒进还好说,怎么可能是柳知意?”
说此话的人是兵部侍郎冯将,素日里和柳知意向来不对付,更是数次弹劾柳知意胆小延误军机,此刻看着他这副样子有人不免有些奇怪了。
心思沉稳的人此刻已经看向站在右侧队伍最前方的太子安衡,却见安衡脸上心痛和吃惊的神色毫不亚于其他人,心中不免又多了许多想法。
安衡此时站出来问道:“素商军既然全军覆没,那又是因和得知覆没的原由是主将贪功冒进?”
“启禀太子殿下,胡人此次来势汹涌,主帅未免诸将延误军机特设监侯,在将领出征之时另有一队监侯在列,负责监督将领是否有按指令作战。此次素商军虽然全军覆没,但是监侯却因为小心得以生还。”
安衡轻笑一声压下心中的怒火,依旧是那副冷静的模样:“这个监侯倒是好本领,素商军刀山火海里闯出来的军队都没了,他还能完好好的活着逃出来?”
众人眼光闪烁,太子殿下和柳知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要把这个贪功冒进的罪名安在柳知意的头上只怕还要问一句太子殿下答不答应?
而且沈辰那句“主将生死不明不知所踪”就很值得人玩味了,若是和素商军一起死了那还好说,但是……
“此次监侯我也一并带回了京,皇上可传召此人问明当时事情经过。”沈辰对着皇帝说道。
皇帝点头示意沈辰先起来,小太监立刻出去宣召监侯进殿。
一个看起来约莫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男人浓眉大眼络腮胡,虽然有第一次面圣的紧张无措,但是依旧瞪着一双大眼,无端的让人觉得此人老实憨厚。
在太监的指引下男子跪地拜过皇帝,自称李虎。
皇帝问道:“李虎你就是此次素商军夜渡斩蛇峡一役的监侯?”
“回……回皇上,正是小人。”李虎紧张的结结巴巴回答。
“你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说说吧,若是有隐瞒有谎报……”皇帝没有再说下去。
李虎打了个寒颤慌忙磕头:“小人一定一五一十的说清楚, 绝对不敢有丝毫隐瞒。”
李虎垂头仔细回忆一番才道:“七天前四月十五日傍晚,小人跟随素商军出斩蛇峡。”
沈辰在次补充道:“启禀皇上,若是我军能顺利拿下斩蛇峡就能切断胡人的粮草通道,所以才有了素商军此站。”
皇帝点头示意李虎继续说下去。
“我们到斩蛇峡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而斩蛇峡两边高中间低窄,最是适合埋伏不过。小人有劝过柳将军今晚先在谷外安营,但是柳将军不同意,说什么军队既然已经动了就已经有了让敌人反应的时间,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小人没办法,素商军毕竟是柳将军一手带出来的,且小人只是监侯说的话并没有用处。只能尽力劝柳将军多派探子前去。派了三批探子皆是说夜深峡谷不易探查,小人再劝,柳将军不听,只是多派了人进去开路。”
“军队一开始行走确实没有出意外,但是直到峡谷中部胡人埋伏的军队突然发难。当时小人就在柳将军旁边,柳将军的副将恳请将军撤退,将军不肯,素商军只好在峡谷内作战,一来对方先发制人我军失了先机,二来地势对我军不益。素商军虽然善战也敌不过敌众我寡。柳将军不肯撤退,素商军也护着主将,这才导致全军覆没。”
“那你是如何活着出来的?”冯将问道。
李虎小心的抬头看了眼皇帝,有些羞愧地说道:“我身边没有这么多人保护,也自知留下来也是拖后腿 ,所以战事一起小人就……”
李虎说着羞愧的低下头,但这举动无疑让人觉得他说的话更可信。
一时之间朝堂上沉默了下来,等候着皇帝的发话。
柳知意和太子都是皇帝看着长大,对于她的功和过没人敢多嘴。
沉默了许久,皇帝发话了:“此时容后在意,先找到柳知意的下落再查明是否是她的过失。兵部和户部一起抚恤将士的事交给你们。”
“谢过殿下。”
沈辰起身,跟在他身后的几个穿着军服的男子也跟着站了起来。几人局促不安偷偷打量着眼前的太子殿下。
有人想问沈辰此时不在军中出现在 这里是为何?难道前线出了什么大事?
此时紧闭的宫门缓缓大开,官员们立时不在说话,默契的按着自己的品阶排列,缓慢有序的朝着金銮殿走进。
自胡人作乱,早朝上所奏之事基本都是和前线战局有关,是以沈辰回京之时很快就吸引了皇上的注意力,诸事只能让道。
沈辰一进来直接叩首跪地道:“家父命臣进京想皇上请罪,请皇上恕家父大敌当前无法回京亲自叩请降罪……”
此话一出,原本安静的朝堂顷刻间开了锅,所有人议论纷纷交头接耳猜测沈国公好好的为何要请罪?
“细细说来,可是前线出了什么事?”皇帝抬手打断议论问道。
沈辰高举手中的折子。
来恩看了眼皇帝了然,下去将他手中的折子接了过来放到皇帝案前。
皇帝抬手翻开了折子,一字一句地看着上面字脸色越来越阴沉。
良久皇帝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了桌上,看着下面依旧跪在地上的沈辰:“你说,素商军主将柳知意好大喜功不顾沈国公劝阻率军夜渡斩蛇峡,素商军全军覆没?”
皇帝声音平静语调平缓的说出了这句话,但是却无异于在安静的朝上扔出了一个炸弹一般。
有激动的人控制不住出列指着沈辰问道:“素商军全军覆没可是真的?那主将柳知意何在?”
“柳知意生死不明不知所踪。”沈辰貌似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
“不可能,这不可能,谁人不知柳知意素来谨慎小心,若是别人贪功冒进还好说,怎么可能是柳知意?”
说此话的人是兵部侍郎冯将,素日里和柳知意向来不对付,更是数次弹劾柳知意胆小延误军机,此刻看着他这副样子有人不免有些奇怪了。
心思沉稳的人此刻已经看向站在右侧队伍最前方的太子安衡,却见安衡脸上心痛和吃惊的神色毫不亚于其他人,心中不免又多了许多想法。
安衡此时站出来问道:“素商军既然全军覆没,那又是因和得知覆没的原由是主将贪功冒进?”
“启禀太子殿下,胡人此次来势汹涌,主帅未免诸将延误军机特设监侯,在将领出征之时另有一队监侯在列,负责监督将领是否有按指令作战。此次素商军虽然全军覆没,但是监侯却因为小心得以生还。”
安衡轻笑一声压下心中的怒火,依旧是那副冷静的模样:“这个监侯倒是好本领,素商军刀山火海里闯出来的军队都没了,他还能完好好的活着逃出来?”
众人眼光闪烁,太子殿下和柳知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要把这个贪功冒进的罪名安在柳知意的头上只怕还要问一句太子殿下答不答应?
而且沈辰那句“主将生死不明不知所踪”就很值得人玩味了,若是和素商军一起死了那还好说,但是……
“此次监侯我也一并带回了京,皇上可传召此人问明当时事情经过。”沈辰对着皇帝说道。
皇帝点头示意沈辰先起来,小太监立刻出去宣召监侯进殿。
一个看起来约莫三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进来,男人浓眉大眼络腮胡,虽然有第一次面圣的紧张无措,但是依旧瞪着一双大眼,无端的让人觉得此人老实憨厚。
在太监的指引下男子跪地拜过皇帝,自称李虎。
皇帝问道:“李虎你就是此次素商军夜渡斩蛇峡一役的监侯?”
“回……回皇上,正是小人。”李虎紧张的结结巴巴回答。
“你将事情经过一五一十的说说吧,若是有隐瞒有谎报……”皇帝没有再说下去。
李虎打了个寒颤慌忙磕头:“小人一定一五一十的说清楚, 绝对不敢有丝毫隐瞒。”
李虎垂头仔细回忆一番才道:“七天前四月十五日傍晚,小人跟随素商军出斩蛇峡。”
沈辰在次补充道:“启禀皇上,若是我军能顺利拿下斩蛇峡就能切断胡人的粮草通道,所以才有了素商军此站。”
皇帝点头示意李虎继续说下去。
“我们到斩蛇峡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而斩蛇峡两边高中间低窄,最是适合埋伏不过。小人有劝过柳将军今晚先在谷外安营,但是柳将军不同意,说什么军队既然已经动了就已经有了让敌人反应的时间,所以必须速战速决。小人没办法,素商军毕竟是柳将军一手带出来的,且小人只是监侯说的话并没有用处。只能尽力劝柳将军多派探子前去。派了三批探子皆是说夜深峡谷不易探查,小人再劝,柳将军不听,只是多派了人进去开路。”
“军队一开始行走确实没有出意外,但是直到峡谷中部胡人埋伏的军队突然发难。当时小人就在柳将军旁边,柳将军的副将恳请将军撤退,将军不肯,素商军只好在峡谷内作战,一来对方先发制人我军失了先机,二来地势对我军不益。素商军虽然善战也敌不过敌众我寡。柳将军不肯撤退,素商军也护着主将,这才导致全军覆没。”
“那你是如何活着出来的?”冯将问道。
李虎小心的抬头看了眼皇帝,有些羞愧地说道:“我身边没有这么多人保护,也自知留下来也是拖后腿 ,所以战事一起小人就……”
李虎说着羞愧的低下头,但这举动无疑让人觉得他说的话更可信。
一时之间朝堂上沉默了下来,等候着皇帝的发话。
柳知意和太子都是皇帝看着长大,对于她的功和过没人敢多嘴。
沉默了许久,皇帝发话了:“此时容后在意,先找到柳知意的下落再查明是否是她的过失。兵部和户部一起抚恤将士的事交给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