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天赋榜现
随着宗主苏江沅的入席,第四考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主持第四考的人是千灯山的首席大弟子方舟。此刻他正立于水芸台中央的泽芝台上,明确四考相关事宜:
“在上一场考核中,想必各位道友均已拿到了我宗十道的天赋评级,而能进入我玉墨四考的道友如今臂上至少也应刻印有一道上品之评才是。玉墨宗此番招收弟子名额仅限五十,宗内十道,暂定每道各取五人。之所以是‘暂定’,在于此名额不会固定,而是随着变数而流动。我玉墨招选弟子,比起实力,更重天赋。是以,流动次数有二,这第一番名额流动便以诸位的天赋为导向;也就是说,若某道过上品者不足五人,多出的相应名额便会转让于他道。”
十方莲席皆已落座,放眼望去,座无虚席。唯有水芸台下八十四位待选弟子在日光下笔直而立,仔细聆听着四考规矩。
四考规则细密复杂,初听常懵懂,回想又疑惑,多数要反复细品方能明白。
“上天保佑,上天保佑……碎星谷不足五人,碎星谷不足五人……”
凤眼小郎君在人群中嘀嘀咕咕地念叨着什么,习以为常地认为不会有谁听得到,却再次忽略了此处已非寻常凡间,在座的许多弟子早已修得耳聪目明,便是再细微的动静、再微小的动作也能听得、看得。是以,大庭广众之下若是想说什么悄悄话,常设结界以隔绝窥探,偏偏这小郎君似入无人之境。更何况,此时此刻,九道道主齐聚,所有悄悄话不知不觉都收敛了,席上落针可闻。是以,他的嘀咕声便尤为突出,不知引来席间多少侧目,尤其是碎星谷席上的弟子,听了不由心生怒气。
这什么人呐!怎么在诅咒碎星招不到弟子呢!?
殊不知傅雅醇心里正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一届大选,每道取人数“五”,是以这“五”便是本次大选的一个基础数值。过“五”需争而进“五”,你争我夺,惨烈异常;而低于“五”时便无需争夺,因为已在安全值内,简直就是躺赢。总而言之,每道过上品之人数越是低于每道所取之人数,便越能保障入围该道的弟子全员留下!
而这需要蹭蹭玄学……
仿若有叶落之声“簌簌”而起,围于泽芝园台的十座静客蒲台倏尔同时降下片片光幕。定睛一看,每一座静客蒲台上都落下了一片薄如蝉翼的光幕,光幕双面皆澄澈如水,好似一道道静止的水帘悬挂于中空,无论处于帘幕之前还是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别无二致地观测到其上篆的三个大字:天赋榜。
接着方舟的声音也随之而起:“接下来便请诸位道友逐一踏上泽芝台,站于中心,再根据静客蒲台上的天赋榜所显,进入相应的静客蒲台稍作等待。众位道友可有异议?”
“前辈,我有一问。”水芸台下,一红衣妙龄女子忽而发问。女子鼻尖一颗天生携来的小痣,略有妖意,身上却不见低俗媚态,她傲似冬寒的独梅,又妩然一段风姿,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唯少世间礼态。
就连方舟也出现了片刻的失神。
此等风姿,便是在美色如云的玉墨也是拔尖的,顿时惹来诸多探究的窥视。
“诶?这是犀焰?”
“犀焰是谁?”
“合欢宗专做那档子事儿的一个女修喽!”说话人是个年纪轻轻的女弟子,她与犀焰曾有一段恩怨。她的道侣曾被犀焰勾了魂去,是以,在自己的场子再次见到这个让她恨得牙痒痒的女子,端的是上位者的姿态,说话也故意没避着人。这般庄严静谧的场合,她这话便如巨石落水,激起好一阵波澜,甚至都溅到了千灯山席上苏挽意的耳边。
这姑娘,怕是还没入宗,便被毁了名声。
“呃…合欢宗的啊。”
提起合欢宗,众人脑中接连浮现而出道几个词便是“男盗女娼”、“阴阳采补”、“炉鼎”等字眼。诚然,都不是什么好词,足以见得合欢宗在修界的名声着实不怎么好。
方舟自然也是听到了,可他在苏挽意身边久了,听得诽谤自然也不会少了,是以对于一些闲言碎语便没那么容易轻信。
这人究竟如何,还要自己看才行。
“道友请讲。”
犀焰暗自攥紧了拳头,对周遭的窃窃私语不做理会,在方舟鼓励的眼神里继续问道:“倘若上品有二,届时又该择选哪一座静客蒲台予以等候呢?”
凤眼小郎君离此女子不远,闻言顿时吃惊地上下打量了这姑娘一眼,正巧被犀焰捕捉到,回敬以白眼。傅雅醇被她瞪得一个委屈,歪过身子凑到池羽身边低声诉苦道:“我不过是聊表敬佩,她居然瞪我,池兄啊,这就是冤枉的感觉么,痛啊,实在是痛啊……不过,一个上品都差点要了我老命,这两个上品得有多逆天啊!”
席上传来一阵哄笑,傅雅醇莫名其妙地扇了扇扇子:“他们笑什么呢?我错过什么了么?”
少年只能友善地提醒他一句:“噤声。”
“哈?”凤眼小郎君摸不着头脑。
那边方舟却是颇感抱歉:“是我的失职,竟忘了提及此事。”其实说起来倒也不怪方舟疏忽,历届的大选四考都是由十道首席弟子轮而主持的,往届也不乏入选弟子同时获取两道以上的上品之评,偏偏方舟前面主持的那两届皆未出现过这样的天才,所以他便习惯性地忽略了这一点,于是赶紧补充道:“若有两道及以上上品之评在手的道友,可先择其中一处静候片刻。待第二次名额流动启动之际,我会再为各位详细说明规则。”
方舟飞离泽芝台后,第一位踏上台的人便是犀焰。女子一袭红裙宛如裹着烈焰一般,吸睛夺目,她甫一飘至泽芝台中央,脚下便亮起了黛紫色的阵法。犀焰只感觉双臂一热,于玉墨十道获取的刻印便猛然从手臂上弹飞而出,没入她脚下阵法之中。
天赋榜上即刻便出现了犀焰的名字,以及她在第三考中所获得的十道天赋品级。不过片刻,十座静客蒲台,十片光幕,暗淡了八片,只余重光殿和与溅玉阁的光幕还亮着,上面分别篆着“重光殿上品”与“溅玉阁上品”各五个大字。
呵,好家伙!这姑娘当真好天赋!
之前出声诋毁她的那个女弟子这回倒是销了声匿了迹,反而是好些男修不管不顾地喝彩了几声:“好!”
尤其是重光殿与溅玉阁,这便已经开始争抢了起来:“姑娘,来我们重光殿吧,殿内上至师兄下至徒孙,全部任尔驱使!”
“你们重光殿都是些臭汗淋漓的糙汉,哪里知道心疼姑娘!而且终日烟熏火炙的,也不怕累着了人家!还是我们溅玉阁最适合姑娘,抚琴弄乐,怡情养性!”
舒莲阁主与夫人琼华相视无奈一笑,后又传音于重光殿殿主许为旻道:“小辈顽劣,是我约束不力,还请许老弟莫要在意啊!”
许为旻连忙摆摆手,传音回道:“小辈之间玩闹而已,怎可上升到你我!舒老哥实在太客气!争人而已,我们那时不也是如此,就任他们玩闹去吧!”
要是一般的姑娘见到此等阵仗只怕已经羞红了脸,可犀焰自小便浸润在调笑与戏谑里……声色犬马,便是再恶劣的她都经历过,早已见怪不怪,何况这只是友善的玩闹而已。她之所以来玉墨其一是因崇仰其名,其二便是要洗刷掉身上沾染的污名。她想靠实力说话,让那些污蔑她采阳补阴来提升修为的人统统都闭上臭嘴!而溅玉阁过于风雅,乐音加身只怕更让人觉得她是勾人的妖精,不利于她摘取污名,只有亲尝这重光殿的艰苦才更容易让人摒除成见。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犀焰毅然走向了重光殿的静客蒲台。
霎时便惹来重光殿嚣张得意的欢呼声。
跟着犀焰的脚步,上台的是个青年男子,名唤镜莲。此人于千灯山获得上品,此外更是在万缕殿获得了超品。天赋榜一现,顿时引来万缕殿无数女修的尖叫,苏挽意隐隐在那喊得声嘶力竭的女修之中见到了裘新儿,就是那位曾于夜半用传音符唤出池羽,并在他面前宽衣解带的女子……除此之外,千灯山席上也不甘地响起寥寥的几声呐喊,不过跟万缕殿的女修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无论是人数还是气势都差了十万八千里。此人在万缕殿获得的可是超品之评,于傀儡一道契合无比,大概是知晓此人不会退而求其次地选择千灯,千灯席上的呼声刚起了个头便戛然而止了。
再之后上台的待选弟子皆只获取了一道上品之评,比起四考开头时的惊艳,场子渐渐趋于平淡,席上关注的焦点也慢慢开始分散,人们三三两两各自聊了起来。后来便只有每隔一个时辰的半刻钟休整,才能将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聚集到泽芝台上,一同观赏这十道汇演。
除去三个无需参考的稚龄小童,进入这第四考的足有八十四人。水芸台下渐渐空旷,最后便只剩了两人……
主持第四考的人是千灯山的首席大弟子方舟。此刻他正立于水芸台中央的泽芝台上,明确四考相关事宜:
“在上一场考核中,想必各位道友均已拿到了我宗十道的天赋评级,而能进入我玉墨四考的道友如今臂上至少也应刻印有一道上品之评才是。玉墨宗此番招收弟子名额仅限五十,宗内十道,暂定每道各取五人。之所以是‘暂定’,在于此名额不会固定,而是随着变数而流动。我玉墨招选弟子,比起实力,更重天赋。是以,流动次数有二,这第一番名额流动便以诸位的天赋为导向;也就是说,若某道过上品者不足五人,多出的相应名额便会转让于他道。”
十方莲席皆已落座,放眼望去,座无虚席。唯有水芸台下八十四位待选弟子在日光下笔直而立,仔细聆听着四考规矩。
四考规则细密复杂,初听常懵懂,回想又疑惑,多数要反复细品方能明白。
“上天保佑,上天保佑……碎星谷不足五人,碎星谷不足五人……”
凤眼小郎君在人群中嘀嘀咕咕地念叨着什么,习以为常地认为不会有谁听得到,却再次忽略了此处已非寻常凡间,在座的许多弟子早已修得耳聪目明,便是再细微的动静、再微小的动作也能听得、看得。是以,大庭广众之下若是想说什么悄悄话,常设结界以隔绝窥探,偏偏这小郎君似入无人之境。更何况,此时此刻,九道道主齐聚,所有悄悄话不知不觉都收敛了,席上落针可闻。是以,他的嘀咕声便尤为突出,不知引来席间多少侧目,尤其是碎星谷席上的弟子,听了不由心生怒气。
这什么人呐!怎么在诅咒碎星招不到弟子呢!?
殊不知傅雅醇心里正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一届大选,每道取人数“五”,是以这“五”便是本次大选的一个基础数值。过“五”需争而进“五”,你争我夺,惨烈异常;而低于“五”时便无需争夺,因为已在安全值内,简直就是躺赢。总而言之,每道过上品之人数越是低于每道所取之人数,便越能保障入围该道的弟子全员留下!
而这需要蹭蹭玄学……
仿若有叶落之声“簌簌”而起,围于泽芝园台的十座静客蒲台倏尔同时降下片片光幕。定睛一看,每一座静客蒲台上都落下了一片薄如蝉翼的光幕,光幕双面皆澄澈如水,好似一道道静止的水帘悬挂于中空,无论处于帘幕之前还是之后,每个人都可以别无二致地观测到其上篆的三个大字:天赋榜。
接着方舟的声音也随之而起:“接下来便请诸位道友逐一踏上泽芝台,站于中心,再根据静客蒲台上的天赋榜所显,进入相应的静客蒲台稍作等待。众位道友可有异议?”
“前辈,我有一问。”水芸台下,一红衣妙龄女子忽而发问。女子鼻尖一颗天生携来的小痣,略有妖意,身上却不见低俗媚态,她傲似冬寒的独梅,又妩然一段风姿,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唯少世间礼态。
就连方舟也出现了片刻的失神。
此等风姿,便是在美色如云的玉墨也是拔尖的,顿时惹来诸多探究的窥视。
“诶?这是犀焰?”
“犀焰是谁?”
“合欢宗专做那档子事儿的一个女修喽!”说话人是个年纪轻轻的女弟子,她与犀焰曾有一段恩怨。她的道侣曾被犀焰勾了魂去,是以,在自己的场子再次见到这个让她恨得牙痒痒的女子,端的是上位者的姿态,说话也故意没避着人。这般庄严静谧的场合,她这话便如巨石落水,激起好一阵波澜,甚至都溅到了千灯山席上苏挽意的耳边。
这姑娘,怕是还没入宗,便被毁了名声。
“呃…合欢宗的啊。”
提起合欢宗,众人脑中接连浮现而出道几个词便是“男盗女娼”、“阴阳采补”、“炉鼎”等字眼。诚然,都不是什么好词,足以见得合欢宗在修界的名声着实不怎么好。
方舟自然也是听到了,可他在苏挽意身边久了,听得诽谤自然也不会少了,是以对于一些闲言碎语便没那么容易轻信。
这人究竟如何,还要自己看才行。
“道友请讲。”
犀焰暗自攥紧了拳头,对周遭的窃窃私语不做理会,在方舟鼓励的眼神里继续问道:“倘若上品有二,届时又该择选哪一座静客蒲台予以等候呢?”
凤眼小郎君离此女子不远,闻言顿时吃惊地上下打量了这姑娘一眼,正巧被犀焰捕捉到,回敬以白眼。傅雅醇被她瞪得一个委屈,歪过身子凑到池羽身边低声诉苦道:“我不过是聊表敬佩,她居然瞪我,池兄啊,这就是冤枉的感觉么,痛啊,实在是痛啊……不过,一个上品都差点要了我老命,这两个上品得有多逆天啊!”
席上传来一阵哄笑,傅雅醇莫名其妙地扇了扇扇子:“他们笑什么呢?我错过什么了么?”
少年只能友善地提醒他一句:“噤声。”
“哈?”凤眼小郎君摸不着头脑。
那边方舟却是颇感抱歉:“是我的失职,竟忘了提及此事。”其实说起来倒也不怪方舟疏忽,历届的大选四考都是由十道首席弟子轮而主持的,往届也不乏入选弟子同时获取两道以上的上品之评,偏偏方舟前面主持的那两届皆未出现过这样的天才,所以他便习惯性地忽略了这一点,于是赶紧补充道:“若有两道及以上上品之评在手的道友,可先择其中一处静候片刻。待第二次名额流动启动之际,我会再为各位详细说明规则。”
方舟飞离泽芝台后,第一位踏上台的人便是犀焰。女子一袭红裙宛如裹着烈焰一般,吸睛夺目,她甫一飘至泽芝台中央,脚下便亮起了黛紫色的阵法。犀焰只感觉双臂一热,于玉墨十道获取的刻印便猛然从手臂上弹飞而出,没入她脚下阵法之中。
天赋榜上即刻便出现了犀焰的名字,以及她在第三考中所获得的十道天赋品级。不过片刻,十座静客蒲台,十片光幕,暗淡了八片,只余重光殿和与溅玉阁的光幕还亮着,上面分别篆着“重光殿上品”与“溅玉阁上品”各五个大字。
呵,好家伙!这姑娘当真好天赋!
之前出声诋毁她的那个女弟子这回倒是销了声匿了迹,反而是好些男修不管不顾地喝彩了几声:“好!”
尤其是重光殿与溅玉阁,这便已经开始争抢了起来:“姑娘,来我们重光殿吧,殿内上至师兄下至徒孙,全部任尔驱使!”
“你们重光殿都是些臭汗淋漓的糙汉,哪里知道心疼姑娘!而且终日烟熏火炙的,也不怕累着了人家!还是我们溅玉阁最适合姑娘,抚琴弄乐,怡情养性!”
舒莲阁主与夫人琼华相视无奈一笑,后又传音于重光殿殿主许为旻道:“小辈顽劣,是我约束不力,还请许老弟莫要在意啊!”
许为旻连忙摆摆手,传音回道:“小辈之间玩闹而已,怎可上升到你我!舒老哥实在太客气!争人而已,我们那时不也是如此,就任他们玩闹去吧!”
要是一般的姑娘见到此等阵仗只怕已经羞红了脸,可犀焰自小便浸润在调笑与戏谑里……声色犬马,便是再恶劣的她都经历过,早已见怪不怪,何况这只是友善的玩闹而已。她之所以来玉墨其一是因崇仰其名,其二便是要洗刷掉身上沾染的污名。她想靠实力说话,让那些污蔑她采阳补阴来提升修为的人统统都闭上臭嘴!而溅玉阁过于风雅,乐音加身只怕更让人觉得她是勾人的妖精,不利于她摘取污名,只有亲尝这重光殿的艰苦才更容易让人摒除成见。
于是,在众人的注视下犀焰毅然走向了重光殿的静客蒲台。
霎时便惹来重光殿嚣张得意的欢呼声。
跟着犀焰的脚步,上台的是个青年男子,名唤镜莲。此人于千灯山获得上品,此外更是在万缕殿获得了超品。天赋榜一现,顿时引来万缕殿无数女修的尖叫,苏挽意隐隐在那喊得声嘶力竭的女修之中见到了裘新儿,就是那位曾于夜半用传音符唤出池羽,并在他面前宽衣解带的女子……除此之外,千灯山席上也不甘地响起寥寥的几声呐喊,不过跟万缕殿的女修相比,完全不值得一提,无论是人数还是气势都差了十万八千里。此人在万缕殿获得的可是超品之评,于傀儡一道契合无比,大概是知晓此人不会退而求其次地选择千灯,千灯席上的呼声刚起了个头便戛然而止了。
再之后上台的待选弟子皆只获取了一道上品之评,比起四考开头时的惊艳,场子渐渐趋于平淡,席上关注的焦点也慢慢开始分散,人们三三两两各自聊了起来。后来便只有每隔一个时辰的半刻钟休整,才能将人们的注意力再次聚集到泽芝台上,一同观赏这十道汇演。
除去三个无需参考的稚龄小童,进入这第四考的足有八十四人。水芸台下渐渐空旷,最后便只剩了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