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夜探案宗
梅雨季节,长泽近来连日阴雨,鲜有明晴。继昨日晚间难得的晴天后,今日又下起了薄雨。
凉风吹帘,夏雨打檐,滴滴连成线。
夜半时分,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而长泽府衙的后门却在这时悄悄开了一道缝隙。
守夜的老伯向外招了招手,手中提着的灯明明灭灭。
三把油纸伞踏碎地面上的淙淙流水跟在守夜人身后匆匆而入,不是别人,正是傅雅醇、池羽和苏挽意。
至于九夏,作为郡守府内唯一的女修士,应郡守要求,她留在了郡守府内贴身守护起了府内女眷。
经郡守特许,他们可以翻阅相关卷宗,但必须要避人耳目。
这事,郡守原本是不同意的,衙门卷宗属政要机密,轻易不得示人……要不是昨日那厉鬼强闯佛堂惊吓到了巧在其中礼佛的老夫人,郡守还不曾如此心急如焚。
毕竟,道听途说来的可怖比不得身边之人的亲历,让人更觉威胁。
几人于廊下错落地收起雨伞,苏挽意跟着守夜人将伞立于廊柱上。不料,倒放的油纸伞沿着伞骨向下流窜着雨水,伞头在一片水迹中支撑不稳,带着整把伞倾滑而倒。
苏挽意急忙伸手去扶,伞没抓到,却抓到了同样去扶伞的另一只手。
她的手在雨夜里冰冷苍白,只有指尖处泛着清冷的红,而他的温度却炙热滚烫,烫得她一触即缩、心惊肉跳。
郎君眼神黯了黯,低低道了句:“抱歉。”
“无事”,苏挽意沉静开口,言罢便错身率先跟上了守夜人的脚步。
三人的身影陆续消失在了长廊的拐角处,池羽将她的伞规规整整地扶正摆好,这才缓缓站起身,提步向前走去。
天际忽然打了一个闪,紧接着是“轰隆”的一道雷声,他的身体下意识地就紧绷了一下,不过他没在意身体的自然反应,脚步不停继续往前走去。
只是在拐弯时,却见她独自一人站在前面等着他。
又是一道惊雷乍现,劲装之下他的身体骤然绷紧。
她的声音也被淹没进了雷声里,不过借着闪电的光亮,他看清了她的口型。
她说:跟紧我。
郎君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抹清浅的笑。
守夜人将他们带入一间客室就离开了。那里早就备好了相关卷宗,零散地堆在桌面上。
这样一来,他们便只能查阅此间案宗,而不能触碰到卷宗室内的其他案宗了。
“怎么防我们跟防贼一样?不过也能理解,做官的哪有几个清澈如水,少让人知晓一些事情便少一些把柄嘛!”傅雅醇凤眼一眯,揣测起来。
“你们比我来得稍早,这些日子可有什么进展?”
“苏师姐不知,我们也就比你早来三四日,初来当日便想求看卷宗,不过却被那郡守拖到今日才得见,之前一直在郡守府里守株待兔,哪里谈得上什么进展呢!”
“既如此,那我们便分看这些案宗,看看能不能找出什么线索吧。”
……
“这邪祟所害之人,死状可怖,大都是体无完肤,像是被野兽生生啖食了血肉,连内脏都未曾幸免于难。”
“这里还说到一例:眼珠突出、表情痛苦……”
“……死者生前无不遭遇非人折磨……”
傅雅醇翻阅着仵作记录,对比近日里发生在长泽的三起命案,作出推论:“看来这东西颇喜欢虐杀!”
“这里还有一些注解,应该是仵作师父留下的。”
“说些什么?”郎君思索着隐匿在记录中的条条线索,指关节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上面说:吾观其痕,不似野兽,倒像人齿……再者,死者体内血液不翼而飞,野兽食肉,却并不恋血……上有言,为免徒增恐慌,按常例以野兽判之。”
苏挽意点点头:“死法确实诡异,常人难仿,远非人类所致。”
郎君不经意与苏挽意对上视线,见她下意识躲闪,不由抿了抿嘴唇,片刻后才道:“这条注释很有用,我们不妨将所有被判为野兽杀人的案宗都找出来,发掘其中的共性,再来推测这邪祟最初的作案时间,也许就能知晓他是何时死亡的了。”
“那光靠这里的案宗怕是不能够……”傅雅醇用扇子扇了扇风,扇去雨夜里的憋闷。
“我们去卷宗室。”苏挽意忽然出声,惊得傅雅醇扇扇子的手都缓了一缓,直到她走出客室都没回过神来。
“……池兄,莫非我记错了?我刚刚是不是委婉地说过了,那郡守不准我们去卷宗室随意翻阅?”傅雅醇用扇子指了指苏挽意离开的方向,吞了口唾沫,反复回想自己是不是之前没有把话说清楚。
“你何时这么守规矩了?”
见池羽望向他的折扇,傅雅醇连忙将白泽角扇往自己怀里一塞:“不是我守不守规矩的事情,而是我一直以为,苏师姐不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
苏挽意,玉墨宗里践行宗规与恪守礼仪的典范……原来这都是众人对她的误解么?
“阿姐一向不喜规矩束缚。”
别人不知便罢,他却清楚,苏挽意就连修士立身于世的善恶观都与寻常修士不同,若说出去,只会被人当作是离经叛道。
卷宗室内,烛火微晃。
隔着书柜上案宗与案宗之间的缝隙,郎君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美人身上。
灯火之下的美人,处于一片光影明灭之中,朦胧艳绝,比他见过的所有六域盛景都要极致。
美人似有所觉,惊然抬头之际,捕捉到了对面投来的灼灼目光。
可是即便被抓个正着,那人也不闪不避,反而像是她偷看了他一样——仓惶别开眼去的人是她,不是他。
他到底想怎样?
将她撩拨得心湖涟漪四起,然后又叫她忘掉。
她如他所愿收了心思,可他却又在重逢之后明目张胆地盯她、碰她、甚至说他想她。
世间怎会有如此捉摸不定之人?
此刻,卷宗室内心无旁骛盯着卷宗的恐怕只有傅雅醇一人,只听凤眼小郎君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若我猜的不错,这邪祟最开始杀人应该是在天佑四十二年,如今是顺安七年,也就是二十九年前罢。”
“恐怕,非也。”
池羽收回目光,向傅雅醇晃了晃自己手上的案宗:“你漏了这本!天佑四十年还有一起案件被判为野兽袭人,死者也是被咬破了喉管窒息而亡的,再往前才是再无此类案件记载。是以,若说最早,应该还要再早两年,也就是三十一年前。”
“而且,每一起命案的共通之处,不仅仅在于撕咬,还有窒息。这很可能也是那邪祟原本的死状,邪祟杀人,最喜让人体会自己的死法。”
“天乎!真是变态啊!”
苏挽意收敛心神,道出异常:“你们有没有发现,整个卷宗室内唯独少了天佑三十二年至天佑三十九年的案宗?”
“这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连郡上府衙的卷宗室都未曾收录……”
凉风吹帘,夏雨打檐,滴滴连成线。
夜半时分,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而长泽府衙的后门却在这时悄悄开了一道缝隙。
守夜的老伯向外招了招手,手中提着的灯明明灭灭。
三把油纸伞踏碎地面上的淙淙流水跟在守夜人身后匆匆而入,不是别人,正是傅雅醇、池羽和苏挽意。
至于九夏,作为郡守府内唯一的女修士,应郡守要求,她留在了郡守府内贴身守护起了府内女眷。
经郡守特许,他们可以翻阅相关卷宗,但必须要避人耳目。
这事,郡守原本是不同意的,衙门卷宗属政要机密,轻易不得示人……要不是昨日那厉鬼强闯佛堂惊吓到了巧在其中礼佛的老夫人,郡守还不曾如此心急如焚。
毕竟,道听途说来的可怖比不得身边之人的亲历,让人更觉威胁。
几人于廊下错落地收起雨伞,苏挽意跟着守夜人将伞立于廊柱上。不料,倒放的油纸伞沿着伞骨向下流窜着雨水,伞头在一片水迹中支撑不稳,带着整把伞倾滑而倒。
苏挽意急忙伸手去扶,伞没抓到,却抓到了同样去扶伞的另一只手。
她的手在雨夜里冰冷苍白,只有指尖处泛着清冷的红,而他的温度却炙热滚烫,烫得她一触即缩、心惊肉跳。
郎君眼神黯了黯,低低道了句:“抱歉。”
“无事”,苏挽意沉静开口,言罢便错身率先跟上了守夜人的脚步。
三人的身影陆续消失在了长廊的拐角处,池羽将她的伞规规整整地扶正摆好,这才缓缓站起身,提步向前走去。
天际忽然打了一个闪,紧接着是“轰隆”的一道雷声,他的身体下意识地就紧绷了一下,不过他没在意身体的自然反应,脚步不停继续往前走去。
只是在拐弯时,却见她独自一人站在前面等着他。
又是一道惊雷乍现,劲装之下他的身体骤然绷紧。
她的声音也被淹没进了雷声里,不过借着闪电的光亮,他看清了她的口型。
她说:跟紧我。
郎君脚步一顿,嘴角勾起一抹清浅的笑。
守夜人将他们带入一间客室就离开了。那里早就备好了相关卷宗,零散地堆在桌面上。
这样一来,他们便只能查阅此间案宗,而不能触碰到卷宗室内的其他案宗了。
“怎么防我们跟防贼一样?不过也能理解,做官的哪有几个清澈如水,少让人知晓一些事情便少一些把柄嘛!”傅雅醇凤眼一眯,揣测起来。
“你们比我来得稍早,这些日子可有什么进展?”
“苏师姐不知,我们也就比你早来三四日,初来当日便想求看卷宗,不过却被那郡守拖到今日才得见,之前一直在郡守府里守株待兔,哪里谈得上什么进展呢!”
“既如此,那我们便分看这些案宗,看看能不能找出什么线索吧。”
……
“这邪祟所害之人,死状可怖,大都是体无完肤,像是被野兽生生啖食了血肉,连内脏都未曾幸免于难。”
“这里还说到一例:眼珠突出、表情痛苦……”
“……死者生前无不遭遇非人折磨……”
傅雅醇翻阅着仵作记录,对比近日里发生在长泽的三起命案,作出推论:“看来这东西颇喜欢虐杀!”
“这里还有一些注解,应该是仵作师父留下的。”
“说些什么?”郎君思索着隐匿在记录中的条条线索,指关节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上面说:吾观其痕,不似野兽,倒像人齿……再者,死者体内血液不翼而飞,野兽食肉,却并不恋血……上有言,为免徒增恐慌,按常例以野兽判之。”
苏挽意点点头:“死法确实诡异,常人难仿,远非人类所致。”
郎君不经意与苏挽意对上视线,见她下意识躲闪,不由抿了抿嘴唇,片刻后才道:“这条注释很有用,我们不妨将所有被判为野兽杀人的案宗都找出来,发掘其中的共性,再来推测这邪祟最初的作案时间,也许就能知晓他是何时死亡的了。”
“那光靠这里的案宗怕是不能够……”傅雅醇用扇子扇了扇风,扇去雨夜里的憋闷。
“我们去卷宗室。”苏挽意忽然出声,惊得傅雅醇扇扇子的手都缓了一缓,直到她走出客室都没回过神来。
“……池兄,莫非我记错了?我刚刚是不是委婉地说过了,那郡守不准我们去卷宗室随意翻阅?”傅雅醇用扇子指了指苏挽意离开的方向,吞了口唾沫,反复回想自己是不是之前没有把话说清楚。
“你何时这么守规矩了?”
见池羽望向他的折扇,傅雅醇连忙将白泽角扇往自己怀里一塞:“不是我守不守规矩的事情,而是我一直以为,苏师姐不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
苏挽意,玉墨宗里践行宗规与恪守礼仪的典范……原来这都是众人对她的误解么?
“阿姐一向不喜规矩束缚。”
别人不知便罢,他却清楚,苏挽意就连修士立身于世的善恶观都与寻常修士不同,若说出去,只会被人当作是离经叛道。
卷宗室内,烛火微晃。
隔着书柜上案宗与案宗之间的缝隙,郎君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美人身上。
灯火之下的美人,处于一片光影明灭之中,朦胧艳绝,比他见过的所有六域盛景都要极致。
美人似有所觉,惊然抬头之际,捕捉到了对面投来的灼灼目光。
可是即便被抓个正着,那人也不闪不避,反而像是她偷看了他一样——仓惶别开眼去的人是她,不是他。
他到底想怎样?
将她撩拨得心湖涟漪四起,然后又叫她忘掉。
她如他所愿收了心思,可他却又在重逢之后明目张胆地盯她、碰她、甚至说他想她。
世间怎会有如此捉摸不定之人?
此刻,卷宗室内心无旁骛盯着卷宗的恐怕只有傅雅醇一人,只听凤眼小郎君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若我猜的不错,这邪祟最开始杀人应该是在天佑四十二年,如今是顺安七年,也就是二十九年前罢。”
“恐怕,非也。”
池羽收回目光,向傅雅醇晃了晃自己手上的案宗:“你漏了这本!天佑四十年还有一起案件被判为野兽袭人,死者也是被咬破了喉管窒息而亡的,再往前才是再无此类案件记载。是以,若说最早,应该还要再早两年,也就是三十一年前。”
“而且,每一起命案的共通之处,不仅仅在于撕咬,还有窒息。这很可能也是那邪祟原本的死状,邪祟杀人,最喜让人体会自己的死法。”
“天乎!真是变态啊!”
苏挽意收敛心神,道出异常:“你们有没有发现,整个卷宗室内唯独少了天佑三十二年至天佑三十九年的案宗?”
“这七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连郡上府衙的卷宗室都未曾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