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素商之节
若说傅攸宁是“人淡如菊”,那林澹雅便是“谦雅似竹”。他们都是清傲之人,不过前者更靠君子,当入世而立,进出庙堂;而后者则更近才子,当出世而居,书写秋凉。
他如潇洒风月,是她的不二知音。
池羽在苏挽意身后盯住林澹雅抓在她手臂上的那只手,寒凉了眸色。
“林哥哥!”
有陌生女子的声音从林澹雅身后窜了出来,一个娇俏的女子宣示主权一般挽上了林澹雅的胳膊。
他抓着她,她挽着他。
郎君嘴角嘲弄般地勾起,心中道了声:有趣。
林澹雅眉心微蹙,放开了苏挽意,同时也不忘拂去胳膊上的那只手:“知栀,我之前同你讲过的!”
柳知栀撇了撇嘴,不甘不愿地收回了自己的手,眼睛却在打量着对面的女子。在这个女人身上,她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
“阿挽,这是家师的明珠,唤做‘知栀’。”
苏挽意对她抱以一笑,柳知栀却是眼神蓄满敌意,撅起了小嘴。
“知栀,不可任性!”林澹雅神色一肃,那小姑娘瞬间便收敛了,“这位是玉墨宗的苏挽意,与我同辈,你便唤她一声苏师姐吧。”
哦~原来她就是那个苏挽意啊,长得也就……气质就也……柳知栀本想挑挑刺儿,却发现她除了身体不太好,好像确实也挑不出来什么。她泄了气,叫了一声苏师姐,扭过头不再说话。
这般模样同阿羽好像,气鼓鼓的,别别扭扭的……
苏挽意忽然想到了池羽,心里咯噔一下,她回头看去,那郎君果然正臭着俊脸抱着手臂看戏似的瞧着这边。
他作壁上观,没打算上前,就像一只被主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孤单小兽。他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就仿佛与整个世界都割裂了开来,他不会眼巴巴地故作可怜,也不会阴阳怪气地控诉你忘了他,却会用周身的冷清与淡漠将自己隔离起来,心里好像在说:你们尽管热热闹闹,我才不会在乎。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就想把他从那样冷冷清清的世界里拉出来,拉入自己此时的热闹里来。
只见美人像是忘了什么重要东西似的蓦地回首,她眼睛雾蒙蒙的,就像秋日晚间弥漫于山谷的沉沉暮霭,拉下他的手腕拽着他往前走时竟欢喜得…就像捡回了那件差点遗失了的重要物件。
郎君盯着自己被她牵住的腕子,怔然。任由她将自己从那头扯到了这头。
林澹雅目光微沉,视线落在苏挽意牵着男人的那只手上。
阿挽她…从不与男子如此亲密。
“这位是?”
她自然是会向他介绍的,可他还是没忍住先问了出来。
“想必你们彼此都是见过的,他就是早年我带回千灯山的那孩子,池羽。”
“啊,”林澹雅恍然:“原来他就是你那个小徒弟。”
没等苏挽意来纠正,郎君便抢先开了口:“不,我如今与她同辈而论,林公子别来无恙。”
林澹雅骤然攥紧手指,包括柳知栀都在他的语气感受到了那种不能言明的微妙。
苏挽意稍愣,“……对,如今阿羽拜入了潜渊殿主门下,是我的师弟。”
林澹雅忽然想起多年以前在苏挽意门外朝他恭敬施礼的小少年,那时隐隐感觉到的一股冷意真的只是错觉么?
“一别经年,变化甚大,一时没能认出你来,还望池羽师弟莫要挂怀。”
“林师兄多心了,自然不会。”
他当时被南明离火伤到了脸,半张脸都被白绸遮住了,而且那时因为宗外生活的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身材又瘦又小。是以,如今这般模样,他自然是不能认出的。
“既如此,大家都算是平辈,便不必太拘谨了。”
“阿挽,我之前听闻苏宗主允你出宗历练,就猜想这次你应该也会来杳霭这边,不料遇到你竟比我预想的还要早,着实让我颇感惊喜。你们这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么?”
他们这时才想起来城门口的那两个守门人。他们方才的谈话都设了隔音结界,那两个守门人只是远远看到他们在谈话,却听不真切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我们遗失了通关文牒,如今有些不好进去。”
“无事,你们跟着我进。”
林澹雅撤去隔音结界,走向守门人。
“这两位是我的族人,通关文牒遗失在了大漠,我可为他们作证。”林澹雅拿出一块儿印章,印章上半部分是紫光檀,下半部分则是黄铜,黄铜侧面刻有“天禄皇赐”的字样。
凡是印章皆刻有出处,带此四字的,不是皇族子弟,便是达官显贵。有此人来担保作证,守门人便没了顾虑,顿时恭敬地放了行。
林澹雅正欲引苏挽意、池羽二人往城内走,柳知栀却不乐意了:“师兄,我们不是说好出城去看胡杨的嘛!”
修竹般的男子顿了脚步:“知栀,你懂事些,我需先带你苏师姐他们进去。”
苏挽意素来识趣:“原来阿澹正要带知栀姑娘出城,不若你们先去,我与阿羽可自行转转。”
“对啊,他们又不是小孩子,哪里需要师兄紧跟陪护,何况有我们二人跟着,人家这一对儿兴许还不乐意我们打扰呢!”
“柳知栀!不可胡言!”林澹雅冷了眼,教训道。
池羽心里一乐,他倒是觉得这个柳知栀说的话很有水平。
“苏师姐,你和这位池师兄难道不是道侣么?”柳知栀一副不嫌事大的模样,她知道她这么说林澹雅会生气,可她偏要拿人别住他们!
“还不是。”
此言一出,众人都愣了。
什么叫“还”不是?
苏挽意脸颊微酡,意识到自己言语的漏洞,忙又解释道:“我是说,我们不是道侣。”
林澹雅就算在傅攸宁身上都没有体会过这般强烈的危机,他稳住不宁的心绪,极有风度的替小师妹道歉:“二位抱歉,我这小师妹是师父老来得女,如今不过才十七岁的年纪,小孩子被宠坏了,说话一向口无遮拦。烦请二位莫要怪罪于她!”
“师兄,这有什么好道歉的!”
林澹雅不再理她,而是带着苏挽意二人往自己住的客栈走去,徒留柳知栀在原地恨恨地跺了跺脚,最后还是不甘地跟了上去。
“你们此时来得正巧,朝云国正值花朝节的第二日。天禄境内不少人都慕名而来,鱼龙混杂,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守门士兵才不敢轻易放你们进来。”
苏挽意有些疑惑:“花朝?天禄这里花朝节不在仲春么?”
花朝节是为庆贺百花的生辰而设,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上古时便有“花神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是以,花朝节也是人们祈求子孙繁衍的一个节日。聂耳境内的花朝节一般都是在二月十五,且只有一日。
如今已是孟秋,朝云国居然还有花朝节,可真是稀奇。
“不怪阿挽有此一问,天禄的花朝同聂耳一样其实都是在二月十五,只是天禄境内的朝云国不太一样。朝云国的花朝节不在二月十五,而在中秋之前。这便与朝云国的气候环境有所关联了,朝云国春夏不开花,百花只在素商一季开,已经延续了几个纪元了。”
“原来如此。”
苏挽意微微颔首,却听身边郎君接着补充了一句:“是以,为了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花季,朝云国的花朝节盛举三日。”
“阿羽竟也知道?”
“……嗯”,郎君眸光染了几分忧伤,似在回忆谁的故事一般,“一位故友告诉我的。”
作者有话说:
素商是一种对秋天的雅称。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
题目的意思是——秋天的花朝节。
他如潇洒风月,是她的不二知音。
池羽在苏挽意身后盯住林澹雅抓在她手臂上的那只手,寒凉了眸色。
“林哥哥!”
有陌生女子的声音从林澹雅身后窜了出来,一个娇俏的女子宣示主权一般挽上了林澹雅的胳膊。
他抓着她,她挽着他。
郎君嘴角嘲弄般地勾起,心中道了声:有趣。
林澹雅眉心微蹙,放开了苏挽意,同时也不忘拂去胳膊上的那只手:“知栀,我之前同你讲过的!”
柳知栀撇了撇嘴,不甘不愿地收回了自己的手,眼睛却在打量着对面的女子。在这个女人身上,她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感。
“阿挽,这是家师的明珠,唤做‘知栀’。”
苏挽意对她抱以一笑,柳知栀却是眼神蓄满敌意,撅起了小嘴。
“知栀,不可任性!”林澹雅神色一肃,那小姑娘瞬间便收敛了,“这位是玉墨宗的苏挽意,与我同辈,你便唤她一声苏师姐吧。”
哦~原来她就是那个苏挽意啊,长得也就……气质就也……柳知栀本想挑挑刺儿,却发现她除了身体不太好,好像确实也挑不出来什么。她泄了气,叫了一声苏师姐,扭过头不再说话。
这般模样同阿羽好像,气鼓鼓的,别别扭扭的……
苏挽意忽然想到了池羽,心里咯噔一下,她回头看去,那郎君果然正臭着俊脸抱着手臂看戏似的瞧着这边。
他作壁上观,没打算上前,就像一只被主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孤单小兽。他只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就仿佛与整个世界都割裂了开来,他不会眼巴巴地故作可怜,也不会阴阳怪气地控诉你忘了他,却会用周身的冷清与淡漠将自己隔离起来,心里好像在说:你们尽管热热闹闹,我才不会在乎。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就想把他从那样冷冷清清的世界里拉出来,拉入自己此时的热闹里来。
只见美人像是忘了什么重要东西似的蓦地回首,她眼睛雾蒙蒙的,就像秋日晚间弥漫于山谷的沉沉暮霭,拉下他的手腕拽着他往前走时竟欢喜得…就像捡回了那件差点遗失了的重要物件。
郎君盯着自己被她牵住的腕子,怔然。任由她将自己从那头扯到了这头。
林澹雅目光微沉,视线落在苏挽意牵着男人的那只手上。
阿挽她…从不与男子如此亲密。
“这位是?”
她自然是会向他介绍的,可他还是没忍住先问了出来。
“想必你们彼此都是见过的,他就是早年我带回千灯山的那孩子,池羽。”
“啊,”林澹雅恍然:“原来他就是你那个小徒弟。”
没等苏挽意来纠正,郎君便抢先开了口:“不,我如今与她同辈而论,林公子别来无恙。”
林澹雅骤然攥紧手指,包括柳知栀都在他的语气感受到了那种不能言明的微妙。
苏挽意稍愣,“……对,如今阿羽拜入了潜渊殿主门下,是我的师弟。”
林澹雅忽然想起多年以前在苏挽意门外朝他恭敬施礼的小少年,那时隐隐感觉到的一股冷意真的只是错觉么?
“一别经年,变化甚大,一时没能认出你来,还望池羽师弟莫要挂怀。”
“林师兄多心了,自然不会。”
他当时被南明离火伤到了脸,半张脸都被白绸遮住了,而且那时因为宗外生活的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身材又瘦又小。是以,如今这般模样,他自然是不能认出的。
“既如此,大家都算是平辈,便不必太拘谨了。”
“阿挽,我之前听闻苏宗主允你出宗历练,就猜想这次你应该也会来杳霭这边,不料遇到你竟比我预想的还要早,着实让我颇感惊喜。你们这是遇到什么困难了么?”
他们这时才想起来城门口的那两个守门人。他们方才的谈话都设了隔音结界,那两个守门人只是远远看到他们在谈话,却听不真切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
“我们遗失了通关文牒,如今有些不好进去。”
“无事,你们跟着我进。”
林澹雅撤去隔音结界,走向守门人。
“这两位是我的族人,通关文牒遗失在了大漠,我可为他们作证。”林澹雅拿出一块儿印章,印章上半部分是紫光檀,下半部分则是黄铜,黄铜侧面刻有“天禄皇赐”的字样。
凡是印章皆刻有出处,带此四字的,不是皇族子弟,便是达官显贵。有此人来担保作证,守门人便没了顾虑,顿时恭敬地放了行。
林澹雅正欲引苏挽意、池羽二人往城内走,柳知栀却不乐意了:“师兄,我们不是说好出城去看胡杨的嘛!”
修竹般的男子顿了脚步:“知栀,你懂事些,我需先带你苏师姐他们进去。”
苏挽意素来识趣:“原来阿澹正要带知栀姑娘出城,不若你们先去,我与阿羽可自行转转。”
“对啊,他们又不是小孩子,哪里需要师兄紧跟陪护,何况有我们二人跟着,人家这一对儿兴许还不乐意我们打扰呢!”
“柳知栀!不可胡言!”林澹雅冷了眼,教训道。
池羽心里一乐,他倒是觉得这个柳知栀说的话很有水平。
“苏师姐,你和这位池师兄难道不是道侣么?”柳知栀一副不嫌事大的模样,她知道她这么说林澹雅会生气,可她偏要拿人别住他们!
“还不是。”
此言一出,众人都愣了。
什么叫“还”不是?
苏挽意脸颊微酡,意识到自己言语的漏洞,忙又解释道:“我是说,我们不是道侣。”
林澹雅就算在傅攸宁身上都没有体会过这般强烈的危机,他稳住不宁的心绪,极有风度的替小师妹道歉:“二位抱歉,我这小师妹是师父老来得女,如今不过才十七岁的年纪,小孩子被宠坏了,说话一向口无遮拦。烦请二位莫要怪罪于她!”
“师兄,这有什么好道歉的!”
林澹雅不再理她,而是带着苏挽意二人往自己住的客栈走去,徒留柳知栀在原地恨恨地跺了跺脚,最后还是不甘地跟了上去。
“你们此时来得正巧,朝云国正值花朝节的第二日。天禄境内不少人都慕名而来,鱼龙混杂,可能也正因为如此,守门士兵才不敢轻易放你们进来。”
苏挽意有些疑惑:“花朝?天禄这里花朝节不在仲春么?”
花朝节是为庆贺百花的生辰而设,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上古时便有“花神掌管人间生育”之说,是以,花朝节也是人们祈求子孙繁衍的一个节日。聂耳境内的花朝节一般都是在二月十五,且只有一日。
如今已是孟秋,朝云国居然还有花朝节,可真是稀奇。
“不怪阿挽有此一问,天禄的花朝同聂耳一样其实都是在二月十五,只是天禄境内的朝云国不太一样。朝云国的花朝节不在二月十五,而在中秋之前。这便与朝云国的气候环境有所关联了,朝云国春夏不开花,百花只在素商一季开,已经延续了几个纪元了。”
“原来如此。”
苏挽意微微颔首,却听身边郎君接着补充了一句:“是以,为了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花季,朝云国的花朝节盛举三日。”
“阿羽竟也知道?”
“……嗯”,郎君眸光染了几分忧伤,似在回忆谁的故事一般,“一位故友告诉我的。”
作者有话说:
素商是一种对秋天的雅称。按古代“五行”之说,秋天色尚白,又属“五音”之中“商”的音阶,故秋天又称素商。
题目的意思是——秋天的花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