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花朝祈愿
“姐姐,送你一朵花花。”
苏挽意正走着,忽然被两个小女童拦住了,其中一个捧着一朵粉中透白的山茶花递了过来。
这花颜色鲜嫩,含羞端丽,香味浓厚令人欲醉。苏挽意想要伸手接过,那两个小女童却不依,示意她蹲下身子。她如她们所愿蹲下来了,那个拿着花的小姑娘斟酌着把花插在了她耳后的发髻里,两个小丫头便笑着跑开了。
在胡杨林中沐浴后,她只简单挽了个发髻,是以,如今这一朵粉白的山茶花便是她头上唯一的装饰。
淡雅清幽……她似兰,如莲。
苏挽意一抬眼,才发现林澹雅与池羽正一眨不眨地盯视着自己,她有些不自在,摸了摸耳边的山茶花:“有何不妥么?”
林澹雅回过神来:“这山茶应该叫千里香,很香,也很配阿挽。”
素来很会说话的郎君却不发一语地移开了目光。
苏挽意起身时,膝盖处原先的伤口忽然一疼,她身子一晃,及时被人扶住了手臂。
“小心些,阿挽。”
郎君晚了一步,堪堪收回已经抬起的手臂,无言地与苏挽意目光相碰,彼此又略微尴尬地转移了视线。只因这患处如何所致,他们一个心知肚明,一个略有猜测。无法挑明的受伤因由偷偷勾起了两个人共同的回忆。
不过这暗地里的微妙,旁人却是丝毫不察。
听见林澹雅对她的夸赞,又见到林澹雅扶了她一把,柳知栀又羡慕又嫉妒,只听她娇哼一声,趾高气扬地越过苏挽意走了过去,“不就是一朵山茶花么?我昨日可收了整整一十八朵!”
花朝节风俗之一便是女子簪花——花朝百花正浓时,城中女子无贵贱皆可簪花。另有一风俗是送花,如果遇到自己觉得很好看的人,无论男女皆可去赠花,而被赠者一般不能随意拒绝,否则就是不吉祥。得花越多的人,也便越受人们的欢迎。
可令柳知栀没有预料到的是,苏挽意这一路走来,手里已经捧了十八、十九……六十六朵。
她一直暗自留神替她数着,可这才多短一段距离啊,竟就这么多了!
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那位小郎君怀里捧的花竟比苏挽意还要多,而且还没有一朵是男人送的……
就是林澹雅也收到了三十二朵,唯有她自己,今日竟然一朵也都没有了!
今日回客栈的路程是如此的漫长,他们接连不断被人拦下强行送花,却没有一个人是递花给她的!
真是气死人了!
而小女孩儿心里的这些弯弯绕绕,苏挽意浑然不知。
林澹雅在他们下榻的客栈为她与池羽另开了两间上房,让她先好好休息,并与她约好晚上再一起去赏花灯,看花神祭。
而他则带着闷闷不乐的柳知栀去履行看胡杨的承诺了。
与阿澹告辞后,苏挽意回了房,却见郎君已经在里面了。
“我大抵是走错了。”
他们房间相邻,她兴许是刚刚看错了门牌。
“没走错,我在等你。”
郎君越过她,关上她身后的门。似乎是怕她反感亦或是…惊惧,他守礼地退了三步,退到一个她随时都能够逃跑的安全距离。
房间里摆满了花,就连他的也被他放在了这里。
一室的花香浓郁里,郎君问她:“阿姐能否告诉我,在阿姐的认知里,‘还’是什么意思?”
方才柳知栀问她二人可是道侣,她最先的回答是:还不是。
“在我的理解里,‘还不是’的意思是,过去不是,将来却不一定不是。阿姐下意识的回答,我能当作是阿姐的真心实意么?”
他仔仔细细盯守着她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她微微低头,垂眸抿唇,耳后的粉白山茶稍稍前滑,似乎随时都能落下来。
“阿姐的心是为我松动了么?”
苏挽意攥紧了身侧的衣裙,倘若他再多问一句,似乎就能冲破她坚守的防线。
可郎君却骤然蹙了眉,似是想到了什么,他咬紧犬牙,止住了问话。
“我似乎又越界了,不为难阿姐了。”
他等不到她的回答,离开了。
美人在满室留香里,松了口气,却又随即叹了口气。
妖毒已经彻底融进她灵脉中的灵力里,相互交织,不可分割。这便意味着,灵力越强,妖毒也就会越强。如若妖毒再发作一次,很容易就能侵入五脏,那便会即刻要了她的性命。
出宗之前,她曾与阿爹做出约定,倘若她的妖毒再发作一次,就请阿爹将她彻底冰封起来,沉入极北的海底,那个天地之间永远融不了冰的寒冷之地。
她曾数次请求阿爹这样做,可每一次都被他果断拒绝了。
然而这一次,阿爹他同意了。
从前她怕阿爹不同意,还想着自己偷偷去寻一副冰馆来,可如今也不必了。
冰棺,阿爹已经为她备好了……
“我快要死了,阿羽。”美人的声音响在冷冷清清的房间里,无人回应。
她是动了心,可是却不能让他知道。
她这样朝不保夕的人,实在不配许给人一生一世的承诺,她的一生将尽,而他的一生却还长。
苏挽意,清醒一点,莫再被他勾引到了。
她在凳子上干坐了一下午,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月亮就悄悄爬了上来。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夜至,树梢张挂着的花灯渐次亮起,灯火通明。大街上熙熙攘攘,比白日热闹了好几倍。人们纷至沓来,手里提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神灯”,欲前往花神庙附近巡游。
苏挽意应林澹雅之约下楼时,已有两人率先等在了下面。
竟是柳知栀与池羽二人。
她来时他们貌似刚刚结束谈话,看表情似乎还相谈甚欢。因为那位知栀姑娘此刻正小脸通红,眼睛还晶亮晶亮……
端看二人在一起,也是一对儿郎才女貌,苏挽意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儿。这惯会讨人欢心的坏小子就不会收敛一些么!
“阿挽,”林澹雅从客栈外走来,两边手里各提了两盏花灯,“抱歉,我迟了些,外面人实在太多,大家待会可不要走散了。”
花灯有四个,却分了两对儿。一对桃花灯,一对莲花灯。
选灯时,柳知栀嚷嚷着要林澹雅先选,可林澹雅却谦让着要苏挽意先选。就在苏挽意伸手探向其中一盏灯时,身旁那郎君却抢先一步选了朵桃花灯,于是苏挽意为了避嫌,拿了莲灯。
柳知栀也拿了莲灯,这样林澹雅就只剩那朵桃花灯了。
两男、两女相配,也刚刚好。
就在此时,柳知栀却说:“诶呀呀,我怎么瞧着池师兄手里那朵桃花灯更亮更漂亮,师兄介意与我换一换么?”
池羽勾唇,“当然不介意。”
两人相视一笑,换了灯。
如此一来,皆是遂了对方的愿。她与傅雅醇手里的桃花灯结成一对,苏挽意则与他手里的莲花灯结成了一对。
美人瞥了一眼郎君手里提着的,与自己手中一模一样的莲花灯,偷偷弯了唇角。
她没有邀阿澹再互换花灯,若是那样未免避嫌避得太刻意。
街上人群攘来熙往,提灯巡游。簪花的女子三五成群,嬉笑玩闹;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商贩沿街叫卖,卖花灯、卖簪花、卖糖人……
“砰!”
这边有烟花在空中碎裂开来,火星散落。
远处还有座桥,桥下河灯漂游,桥上天灯浮升。
宽阔的街道上,林澹雅与苏挽意并行走在前排,柳知栀与池羽则跟在他们后头。
烟花爆裂的声音一声又一声,林澹雅问苏挽意:“阿挽,你想去放灯还是看烟花?”
分岔的路口,池羽与柳知栀对视一眼。
“哇,烟花烟花!”柳知栀兴奋大喊,上前一步紧紧挽搂住林澹雅的胳膊:“师兄,我们去看烟花吧。”
池羽则对转过身对美人说:“阿姐,我想放灯。”
烟花盛放过后,空气里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苏挽意在河边放了个兔子河灯,不过片刻的时间,旁边郎君已经整理好了一个天灯。
“阿姐信奉神明么?”
“我信。”
她与他站在天灯的两端,心照不宣地都不去问对方写了什么。
“我原本是不信的,可我如今也想尝试着信上一回。……阿姐的愿许完了么?”
“嗯。”
趁着灯火不清晰,她眼中对他的爱意不再隐藏。
隔着明亮的灯纸,郎君低声呢喃:“我也许过了。”
诸天神明在上,我承认,我对她从来不怀好意。
吾呈天灯示神明,望解吾心意难平……
作者有话说:
苏挽意许的愿——我也很想同你好好的在一起。
有人爱的张扬,也有人爱的克制,这世间的爱情故事各有所异。
但爱情的模样,却大抵相似。
语言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语言类型学。不同的语言或许表达某一范畴的方式不同,比如说有的语言用词汇来表达时体概念,但也有的语言会用语法手段来表达同样的概念。再举个更加具体的例子,英语里存在“体(aspect)”范畴,是通过“had done”等动词形式的转换来实现的,“过去完成”,“过去”是“时”,“完成”就是“体”;因为汉语里没有这样的形式,早期汉语学界认为汉语没有“体”的范畴,但是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并不是不存在“体”,只是表达“体”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人类语言存在着普遍的共性(爱也是每个人的本能)
不能因为你觉得“体”是这样的,便认为所有人的“体”都应该长这样(所以,爱情里也同样忌讳以己度人)
扯远了点哈~其实我很怕有的宝宝不能理解苏挽意——她明明也喜欢他,为什么就是不在一起,作什么啊……会不会这样想之类。她爱上了池羽,毋庸置疑,可她爱得极其克制。她也曾想自私一回,放任自己去和她爱的人相守这最后的时光,成全他,也成全自己。可她最后还是不敢把他拽入进自己的生命里来。他不知道她也喜欢他,这样她至死也只是一个他没追上的人生过客,他的世界就仍旧是独立于她世界之外的,也就不必体会爱人生离死别的撕心裂肺,或者说没了爱人的身份,他连为她哭丧的资格都没有。她不必成为他负重前行的责任,也不必强行挤入他的生命里成为他的终生遗憾……
苏挽意正走着,忽然被两个小女童拦住了,其中一个捧着一朵粉中透白的山茶花递了过来。
这花颜色鲜嫩,含羞端丽,香味浓厚令人欲醉。苏挽意想要伸手接过,那两个小女童却不依,示意她蹲下身子。她如她们所愿蹲下来了,那个拿着花的小姑娘斟酌着把花插在了她耳后的发髻里,两个小丫头便笑着跑开了。
在胡杨林中沐浴后,她只简单挽了个发髻,是以,如今这一朵粉白的山茶花便是她头上唯一的装饰。
淡雅清幽……她似兰,如莲。
苏挽意一抬眼,才发现林澹雅与池羽正一眨不眨地盯视着自己,她有些不自在,摸了摸耳边的山茶花:“有何不妥么?”
林澹雅回过神来:“这山茶应该叫千里香,很香,也很配阿挽。”
素来很会说话的郎君却不发一语地移开了目光。
苏挽意起身时,膝盖处原先的伤口忽然一疼,她身子一晃,及时被人扶住了手臂。
“小心些,阿挽。”
郎君晚了一步,堪堪收回已经抬起的手臂,无言地与苏挽意目光相碰,彼此又略微尴尬地转移了视线。只因这患处如何所致,他们一个心知肚明,一个略有猜测。无法挑明的受伤因由偷偷勾起了两个人共同的回忆。
不过这暗地里的微妙,旁人却是丝毫不察。
听见林澹雅对她的夸赞,又见到林澹雅扶了她一把,柳知栀又羡慕又嫉妒,只听她娇哼一声,趾高气扬地越过苏挽意走了过去,“不就是一朵山茶花么?我昨日可收了整整一十八朵!”
花朝节风俗之一便是女子簪花——花朝百花正浓时,城中女子无贵贱皆可簪花。另有一风俗是送花,如果遇到自己觉得很好看的人,无论男女皆可去赠花,而被赠者一般不能随意拒绝,否则就是不吉祥。得花越多的人,也便越受人们的欢迎。
可令柳知栀没有预料到的是,苏挽意这一路走来,手里已经捧了十八、十九……六十六朵。
她一直暗自留神替她数着,可这才多短一段距离啊,竟就这么多了!
然而,更令人意外的是,那位小郎君怀里捧的花竟比苏挽意还要多,而且还没有一朵是男人送的……
就是林澹雅也收到了三十二朵,唯有她自己,今日竟然一朵也都没有了!
今日回客栈的路程是如此的漫长,他们接连不断被人拦下强行送花,却没有一个人是递花给她的!
真是气死人了!
而小女孩儿心里的这些弯弯绕绕,苏挽意浑然不知。
林澹雅在他们下榻的客栈为她与池羽另开了两间上房,让她先好好休息,并与她约好晚上再一起去赏花灯,看花神祭。
而他则带着闷闷不乐的柳知栀去履行看胡杨的承诺了。
与阿澹告辞后,苏挽意回了房,却见郎君已经在里面了。
“我大抵是走错了。”
他们房间相邻,她兴许是刚刚看错了门牌。
“没走错,我在等你。”
郎君越过她,关上她身后的门。似乎是怕她反感亦或是…惊惧,他守礼地退了三步,退到一个她随时都能够逃跑的安全距离。
房间里摆满了花,就连他的也被他放在了这里。
一室的花香浓郁里,郎君问她:“阿姐能否告诉我,在阿姐的认知里,‘还’是什么意思?”
方才柳知栀问她二人可是道侣,她最先的回答是:还不是。
“在我的理解里,‘还不是’的意思是,过去不是,将来却不一定不是。阿姐下意识的回答,我能当作是阿姐的真心实意么?”
他仔仔细细盯守着她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她微微低头,垂眸抿唇,耳后的粉白山茶稍稍前滑,似乎随时都能落下来。
“阿姐的心是为我松动了么?”
苏挽意攥紧了身侧的衣裙,倘若他再多问一句,似乎就能冲破她坚守的防线。
可郎君却骤然蹙了眉,似是想到了什么,他咬紧犬牙,止住了问话。
“我似乎又越界了,不为难阿姐了。”
他等不到她的回答,离开了。
美人在满室留香里,松了口气,却又随即叹了口气。
妖毒已经彻底融进她灵脉中的灵力里,相互交织,不可分割。这便意味着,灵力越强,妖毒也就会越强。如若妖毒再发作一次,很容易就能侵入五脏,那便会即刻要了她的性命。
出宗之前,她曾与阿爹做出约定,倘若她的妖毒再发作一次,就请阿爹将她彻底冰封起来,沉入极北的海底,那个天地之间永远融不了冰的寒冷之地。
她曾数次请求阿爹这样做,可每一次都被他果断拒绝了。
然而这一次,阿爹他同意了。
从前她怕阿爹不同意,还想着自己偷偷去寻一副冰馆来,可如今也不必了。
冰棺,阿爹已经为她备好了……
“我快要死了,阿羽。”美人的声音响在冷冷清清的房间里,无人回应。
她是动了心,可是却不能让他知道。
她这样朝不保夕的人,实在不配许给人一生一世的承诺,她的一生将尽,而他的一生却还长。
苏挽意,清醒一点,莫再被他勾引到了。
她在凳子上干坐了一下午,不知什么时候窗外的月亮就悄悄爬了上来。
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夜至,树梢张挂着的花灯渐次亮起,灯火通明。大街上熙熙攘攘,比白日热闹了好几倍。人们纷至沓来,手里提举着各式各样的“花神灯”,欲前往花神庙附近巡游。
苏挽意应林澹雅之约下楼时,已有两人率先等在了下面。
竟是柳知栀与池羽二人。
她来时他们貌似刚刚结束谈话,看表情似乎还相谈甚欢。因为那位知栀姑娘此刻正小脸通红,眼睛还晶亮晶亮……
端看二人在一起,也是一对儿郎才女貌,苏挽意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儿。这惯会讨人欢心的坏小子就不会收敛一些么!
“阿挽,”林澹雅从客栈外走来,两边手里各提了两盏花灯,“抱歉,我迟了些,外面人实在太多,大家待会可不要走散了。”
花灯有四个,却分了两对儿。一对桃花灯,一对莲花灯。
选灯时,柳知栀嚷嚷着要林澹雅先选,可林澹雅却谦让着要苏挽意先选。就在苏挽意伸手探向其中一盏灯时,身旁那郎君却抢先一步选了朵桃花灯,于是苏挽意为了避嫌,拿了莲灯。
柳知栀也拿了莲灯,这样林澹雅就只剩那朵桃花灯了。
两男、两女相配,也刚刚好。
就在此时,柳知栀却说:“诶呀呀,我怎么瞧着池师兄手里那朵桃花灯更亮更漂亮,师兄介意与我换一换么?”
池羽勾唇,“当然不介意。”
两人相视一笑,换了灯。
如此一来,皆是遂了对方的愿。她与傅雅醇手里的桃花灯结成一对,苏挽意则与他手里的莲花灯结成了一对。
美人瞥了一眼郎君手里提着的,与自己手中一模一样的莲花灯,偷偷弯了唇角。
她没有邀阿澹再互换花灯,若是那样未免避嫌避得太刻意。
街上人群攘来熙往,提灯巡游。簪花的女子三五成群,嬉笑玩闹;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商贩沿街叫卖,卖花灯、卖簪花、卖糖人……
“砰!”
这边有烟花在空中碎裂开来,火星散落。
远处还有座桥,桥下河灯漂游,桥上天灯浮升。
宽阔的街道上,林澹雅与苏挽意并行走在前排,柳知栀与池羽则跟在他们后头。
烟花爆裂的声音一声又一声,林澹雅问苏挽意:“阿挽,你想去放灯还是看烟花?”
分岔的路口,池羽与柳知栀对视一眼。
“哇,烟花烟花!”柳知栀兴奋大喊,上前一步紧紧挽搂住林澹雅的胳膊:“师兄,我们去看烟花吧。”
池羽则对转过身对美人说:“阿姐,我想放灯。”
烟花盛放过后,空气里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苏挽意在河边放了个兔子河灯,不过片刻的时间,旁边郎君已经整理好了一个天灯。
“阿姐信奉神明么?”
“我信。”
她与他站在天灯的两端,心照不宣地都不去问对方写了什么。
“我原本是不信的,可我如今也想尝试着信上一回。……阿姐的愿许完了么?”
“嗯。”
趁着灯火不清晰,她眼中对他的爱意不再隐藏。
隔着明亮的灯纸,郎君低声呢喃:“我也许过了。”
诸天神明在上,我承认,我对她从来不怀好意。
吾呈天灯示神明,望解吾心意难平……
作者有话说:
苏挽意许的愿——我也很想同你好好的在一起。
有人爱的张扬,也有人爱的克制,这世间的爱情故事各有所异。
但爱情的模样,却大抵相似。
语言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语言类型学。不同的语言或许表达某一范畴的方式不同,比如说有的语言用词汇来表达时体概念,但也有的语言会用语法手段来表达同样的概念。再举个更加具体的例子,英语里存在“体(aspect)”范畴,是通过“had done”等动词形式的转换来实现的,“过去完成”,“过去”是“时”,“完成”就是“体”;因为汉语里没有这样的形式,早期汉语学界认为汉语没有“体”的范畴,但是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来看,汉语并不是不存在“体”,只是表达“体”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人类语言存在着普遍的共性(爱也是每个人的本能)
不能因为你觉得“体”是这样的,便认为所有人的“体”都应该长这样(所以,爱情里也同样忌讳以己度人)
扯远了点哈~其实我很怕有的宝宝不能理解苏挽意——她明明也喜欢他,为什么就是不在一起,作什么啊……会不会这样想之类。她爱上了池羽,毋庸置疑,可她爱得极其克制。她也曾想自私一回,放任自己去和她爱的人相守这最后的时光,成全他,也成全自己。可她最后还是不敢把他拽入进自己的生命里来。他不知道她也喜欢他,这样她至死也只是一个他没追上的人生过客,他的世界就仍旧是独立于她世界之外的,也就不必体会爱人生离死别的撕心裂肺,或者说没了爱人的身份,他连为她哭丧的资格都没有。她不必成为他负重前行的责任,也不必强行挤入他的生命里成为他的终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