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引蛇
为了不被找出错漏,陆知予仅对家主二人下了贴。
但为何他们能进,那要问那些突然没能前来的其他客人了。
胡宴三眼睛有些直,眼神腻在姐妹二人身上转来转去。
李杵更是要上前搭讪,好在被李山辉死死拉住。
陆旭酩携陆知筝上前给陆缅见礼,陆缅满意地颔首。
其实他心中并不是很喜欢阿筝穿金戴银般的做派,觉得流连外表,女子最重要的还是内在。
但这是第一次和成年后的阿筝见面,下次多加引导就好,他在心中默着。
另一边的李杵心里焦急得像身上爬了几万只蚂蚁,又疼又痒。
他已经十岁有五,海都是靠海吃饭的都城,有些事开化得早。
他家中虽有闲钱万贯,但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海都人士。
当地出海之人不知道明天到底会不会来,家中早早养下童养媳的也不少。
而听母亲说在下月生辰就会给他准备通房丫鬟了。
他本就心猿意马,听后当即提了几个要求。
要星眸皓齿、朱唇粉面,腰不及一握,雪肤花貌那样的人儿。
如今一看他完完全全就是照着陆大小姐的样貌描述的!
看见了一对姐妹花就在眼前,他实在是忍得心焦。
听说这次贺寿陆家老爷本无意带陆二小姐一同前来,但抵不住她缠磨。
贴身小厮跟李杵说:肯定是圣都少年都文弱,话本里的娇娇小姐都偏爱浑实英武的男子。
却没想过自己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的,被家里泡在了富贵乡里。
和英武根本搭不上边,但这并不耽误他想入非非。
胡宴三聪慧一些,应该说是狡猾。
虽说他时常与李杵厮混,日日不分。
但名声却比李杵好,只见他冲着李家座位的方向勾勾手,二人立马隐到一边消失不见了。
宾客陆续就坐,陆旭酩知道父亲为人一向清逸雅淡,见自己要将女儿接回圣都,这才大摆宴席。
怕满满回了圣都受委屈,所以先让他这个做儿子的看看,满满在海都也是有倚仗的。
他心里门清,但眼下确实给不了老父保证,只能暗自苦笑。
陆旭酩亲自倒了一杯酒,向众人施了一礼,朗声道。
“诸君枉顾,以庆严父之寿,余不胜欢喜。
“子旭酩,为人子而不能尽孝,可谓不义,是以罚饮三杯。”
说罢拿过小厮盘中的酒壶,斟完又连饮两杯,在场之人无不赞叹。
接着陆旭酩又道:“然吾偶与父书,常闻海都民风淳朴,居此者可谓幸甚哉。
“今日得见,果不其然,因藉为父祝寿之机,设宴以待诸君,望诸君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言行间尽显文人风流。
而陆知予早已经退到了陆缅身边,她觉得父亲有些不知变通。
在圣都重要场合间的致辞需要以官话来讲,方显慎重。
但这里是海都,看众人的样子就知道听不懂的人占了大半。
陆知筝笑盈盈站在陆旭酩身后,崇拜似的看向父亲,觉得他和在场的人都不一样。
心中升起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她原本挺直的腰杆变得更加板正了些。
寒暄过后便是开席,座次也很有讲究。
陆知予将陆缅右侧的座位留给父亲,自己似乎拿不准坐在哪儿。
陆知筝看了她一眼,率先坐在了陆旭酩旁边,又拉过穆邵思到身边坐下,一脸烂漫地望着陆知予。
“姐姐,以往在家吃饭我们三人就是这么坐的,你应该不会介意吧?”
她当然不介意,本就没打算插进去。
只是上一世她真的很喜欢这个同胞妹妹,万事都先问妹妹的意思。
顺着陆知筝的心意,二人相处的才算是和睦。
但这次,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的她,再看这些细节,心里滋味终究是不一样的。
陆知予灿然一笑回道:“当然不介意,妹妹想坐哪里都是可以的。”
陆缅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悦,而穆韶思却觉得大女儿的声音有些闷闷的,心中更是复杂。
不远处坐在另外一桌的胡东烛捻着胡须,眼神微闪。
海都无人不知胡家是豪族,还是个半路豪绅。
那年胡东烛的父亲看到海上商机,游说了更早发际的李氏投钱花重金造了一批海船,后来运气不错,起复极快。
当初两家签下契约,约定以三十年后的船队五成股份来抵扣借来的本金。
眼看着生意越做越大,胡东烛心中很难不起别的心思。
商人再有钱也比不得那官老爷似的人物——站在高处说几句文邹邹的话,三两下就让这些人心生向往。
再看陆旭酩身旁的陆知筝,只见她头上缀着一支鎏金錾花空心钗,戴着翠嵌珠宝蜂纹耳环。
一身天山麟云锦,心中便有了计较。
转头发现儿子胡宴三已经不见了,便知道他们想在了一处。
鲜美的菜肴一道道被呈上来,陆缅的怒气稍稍平复。
陆知予主动揽过寿宴的筹划,他应下后让大管家陆叙从旁协助。
虽说协助,却大有让陆叙一手操办的意思。
只因为陆知予被陆缅教养得很好,她年少聪慧,有咏絮之才,可宅院内的事情,陆缅没有去教。
令他吃惊的是陆知予不仅将寿宴各个方面都准备的完备。
而且对于宴请宾客的安排也十分妥当,此刻他的心中更是贴慰。
不知道为什么,陆知筝看见陆知予嘴边挂着的浅笑就觉得胸闷,她戳了戳碗中的鱼肉,眼睛直转。
“我原以为今日下车便会见到姐姐,没想到到了前厅才看着人影。
“也不知道姐姐在忙些什么,竟连父亲和娘亲都不来迎一迎?”
翼国以孝悌为先,在海都里虽然不讲太多规矩,但陆缅不会没有教导过。
陆旭酩刚想斥责她,一声“阿筝”,还囫囵在嘴里。
就见陆缅沉了脸色,面带威严地看向这个嫌少见面的孙女。
“这满厅的宴席,从布置、采买、制菜、拜帖、座次、歌舞奏乐。
“乃至怕你吃不惯海都菜所以备下的独一份席面,皆出自你亲姐之手,因忙于操持宴会这才来迟一步。
“阿筝,自你出生祖父便没有教导过你一日,若你愿意,便在祖父身边留几年再回圣都也可。”
这话听的陆知筝又慌又气,家里王嬷嬷说的果然没错,姐姐只会抢走家人的疼爱。
原本在圣都,家中就只有她一个独女,如今不仅祖父向着别人,就连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开口替她说话!
桌上的气氛有些凝重,陆知予笑着开了口。
“祖父,我知道妹妹没有别的意思,况且今日是您的好日子,尝尝我给您特意准备的桂花鱼。
“在别处可都吃不着呢。”
看着她四两拨千斤似的就将僵化的局面打破,陆旭酩叹了口气,难道真的是自己没有将二女儿教好?
平日里还不曾觉得,如今再看怎么总感觉阿筝有一股子小家子气?
“哦?”穆邵思来了兴趣,“满满亲手做的?”
她没有想到满满竟然会做饭,想到五指不沾阳春水的阿筝,心中又酸又涩。
陆知予红着脸点了点头:“这鱼处理起来有些复杂。
“尤其是要在端出蒸笼的一瞬间将调配好的料汁浇上去,让味道浸到肉里才能保持鲜味。”
她语气顿了顿:“今日就是守着这道菜才来得有些迟了。”
除了陆知筝外,其他几人都食指大动,将桌上的菜吃了个七七八八。
而另一边,李杵有些不耐烦的咂嘴。
“三哥,我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席开了大半,可小爷我还没吃饭呢!”
“吃吃吃,饭能有娇滴滴的小娘子好吃?”胡宴三摇着扇子,满脸不屑。
“你且等着,用不了多久,那小娘子自是要单独离席的。”
李杵肚子也不饿了,直接跳了起来:“真的?你怎么知道?”
胡宴三摇头晃脑地回他。
“海都的菜都是海里的玩意,只有我们这些人当个宝贝,叫它什么海错(海鲜之意)。
“可你见圣都里的人,哪几个爱吃了?
“况且,按照我爹和你爹那性格,吃完饭不找陆老爷子和陆老爷讨份笔墨才是怪事,那不又得好半天?
“我瞧着,那位二小姐是个气性大的,应当是呆不住。”
胡宴三前半段没有说对,他们溜的早,没看见他们桌上和主桌是两个菜系,但后半段确是如此。
李杵眼睛越听越有神:“高,不愧是三哥。可是,咱们为啥不等吃完饭再来?现在我可还饿着……”
胡宴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那扇子直冲着对方的头去,狠狠敲了一下。
“你蠢啊,刚刚要不是你爹拉着你,你早冲出去了。
“我若不把你叫出来,就你那哈喇子都要流出来的样子,不被陆老爷子发现被赶出去才怪了,到时候可别怪我不管你。”
“嘿嘿嘿,好三哥,我这不是跟着你出来了吗,下次你可别敲我了,把头敲坏了可不得了,我还要娶媳妇的嘞。”
李杵呲着牙花冲胡宴三笑,二人又嘀嘀咕咕了好一会。
作者有话说:
但为何他们能进,那要问那些突然没能前来的其他客人了。
胡宴三眼睛有些直,眼神腻在姐妹二人身上转来转去。
李杵更是要上前搭讪,好在被李山辉死死拉住。
陆旭酩携陆知筝上前给陆缅见礼,陆缅满意地颔首。
其实他心中并不是很喜欢阿筝穿金戴银般的做派,觉得流连外表,女子最重要的还是内在。
但这是第一次和成年后的阿筝见面,下次多加引导就好,他在心中默着。
另一边的李杵心里焦急得像身上爬了几万只蚂蚁,又疼又痒。
他已经十岁有五,海都是靠海吃饭的都城,有些事开化得早。
他家中虽有闲钱万贯,但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海都人士。
当地出海之人不知道明天到底会不会来,家中早早养下童养媳的也不少。
而听母亲说在下月生辰就会给他准备通房丫鬟了。
他本就心猿意马,听后当即提了几个要求。
要星眸皓齿、朱唇粉面,腰不及一握,雪肤花貌那样的人儿。
如今一看他完完全全就是照着陆大小姐的样貌描述的!
看见了一对姐妹花就在眼前,他实在是忍得心焦。
听说这次贺寿陆家老爷本无意带陆二小姐一同前来,但抵不住她缠磨。
贴身小厮跟李杵说:肯定是圣都少年都文弱,话本里的娇娇小姐都偏爱浑实英武的男子。
却没想过自己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的,被家里泡在了富贵乡里。
和英武根本搭不上边,但这并不耽误他想入非非。
胡宴三聪慧一些,应该说是狡猾。
虽说他时常与李杵厮混,日日不分。
但名声却比李杵好,只见他冲着李家座位的方向勾勾手,二人立马隐到一边消失不见了。
宾客陆续就坐,陆旭酩知道父亲为人一向清逸雅淡,见自己要将女儿接回圣都,这才大摆宴席。
怕满满回了圣都受委屈,所以先让他这个做儿子的看看,满满在海都也是有倚仗的。
他心里门清,但眼下确实给不了老父保证,只能暗自苦笑。
陆旭酩亲自倒了一杯酒,向众人施了一礼,朗声道。
“诸君枉顾,以庆严父之寿,余不胜欢喜。
“子旭酩,为人子而不能尽孝,可谓不义,是以罚饮三杯。”
说罢拿过小厮盘中的酒壶,斟完又连饮两杯,在场之人无不赞叹。
接着陆旭酩又道:“然吾偶与父书,常闻海都民风淳朴,居此者可谓幸甚哉。
“今日得见,果不其然,因藉为父祝寿之机,设宴以待诸君,望诸君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言行间尽显文人风流。
而陆知予早已经退到了陆缅身边,她觉得父亲有些不知变通。
在圣都重要场合间的致辞需要以官话来讲,方显慎重。
但这里是海都,看众人的样子就知道听不懂的人占了大半。
陆知筝笑盈盈站在陆旭酩身后,崇拜似的看向父亲,觉得他和在场的人都不一样。
心中升起难以言喻的自豪感,她原本挺直的腰杆变得更加板正了些。
寒暄过后便是开席,座次也很有讲究。
陆知予将陆缅右侧的座位留给父亲,自己似乎拿不准坐在哪儿。
陆知筝看了她一眼,率先坐在了陆旭酩旁边,又拉过穆邵思到身边坐下,一脸烂漫地望着陆知予。
“姐姐,以往在家吃饭我们三人就是这么坐的,你应该不会介意吧?”
她当然不介意,本就没打算插进去。
只是上一世她真的很喜欢这个同胞妹妹,万事都先问妹妹的意思。
顺着陆知筝的心意,二人相处的才算是和睦。
但这次,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的她,再看这些细节,心里滋味终究是不一样的。
陆知予灿然一笑回道:“当然不介意,妹妹想坐哪里都是可以的。”
陆缅眼里闪过了一丝不悦,而穆韶思却觉得大女儿的声音有些闷闷的,心中更是复杂。
不远处坐在另外一桌的胡东烛捻着胡须,眼神微闪。
海都无人不知胡家是豪族,还是个半路豪绅。
那年胡东烛的父亲看到海上商机,游说了更早发际的李氏投钱花重金造了一批海船,后来运气不错,起复极快。
当初两家签下契约,约定以三十年后的船队五成股份来抵扣借来的本金。
眼看着生意越做越大,胡东烛心中很难不起别的心思。
商人再有钱也比不得那官老爷似的人物——站在高处说几句文邹邹的话,三两下就让这些人心生向往。
再看陆旭酩身旁的陆知筝,只见她头上缀着一支鎏金錾花空心钗,戴着翠嵌珠宝蜂纹耳环。
一身天山麟云锦,心中便有了计较。
转头发现儿子胡宴三已经不见了,便知道他们想在了一处。
鲜美的菜肴一道道被呈上来,陆缅的怒气稍稍平复。
陆知予主动揽过寿宴的筹划,他应下后让大管家陆叙从旁协助。
虽说协助,却大有让陆叙一手操办的意思。
只因为陆知予被陆缅教养得很好,她年少聪慧,有咏絮之才,可宅院内的事情,陆缅没有去教。
令他吃惊的是陆知予不仅将寿宴各个方面都准备的完备。
而且对于宴请宾客的安排也十分妥当,此刻他的心中更是贴慰。
不知道为什么,陆知筝看见陆知予嘴边挂着的浅笑就觉得胸闷,她戳了戳碗中的鱼肉,眼睛直转。
“我原以为今日下车便会见到姐姐,没想到到了前厅才看着人影。
“也不知道姐姐在忙些什么,竟连父亲和娘亲都不来迎一迎?”
翼国以孝悌为先,在海都里虽然不讲太多规矩,但陆缅不会没有教导过。
陆旭酩刚想斥责她,一声“阿筝”,还囫囵在嘴里。
就见陆缅沉了脸色,面带威严地看向这个嫌少见面的孙女。
“这满厅的宴席,从布置、采买、制菜、拜帖、座次、歌舞奏乐。
“乃至怕你吃不惯海都菜所以备下的独一份席面,皆出自你亲姐之手,因忙于操持宴会这才来迟一步。
“阿筝,自你出生祖父便没有教导过你一日,若你愿意,便在祖父身边留几年再回圣都也可。”
这话听的陆知筝又慌又气,家里王嬷嬷说的果然没错,姐姐只会抢走家人的疼爱。
原本在圣都,家中就只有她一个独女,如今不仅祖父向着别人,就连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开口替她说话!
桌上的气氛有些凝重,陆知予笑着开了口。
“祖父,我知道妹妹没有别的意思,况且今日是您的好日子,尝尝我给您特意准备的桂花鱼。
“在别处可都吃不着呢。”
看着她四两拨千斤似的就将僵化的局面打破,陆旭酩叹了口气,难道真的是自己没有将二女儿教好?
平日里还不曾觉得,如今再看怎么总感觉阿筝有一股子小家子气?
“哦?”穆邵思来了兴趣,“满满亲手做的?”
她没有想到满满竟然会做饭,想到五指不沾阳春水的阿筝,心中又酸又涩。
陆知予红着脸点了点头:“这鱼处理起来有些复杂。
“尤其是要在端出蒸笼的一瞬间将调配好的料汁浇上去,让味道浸到肉里才能保持鲜味。”
她语气顿了顿:“今日就是守着这道菜才来得有些迟了。”
除了陆知筝外,其他几人都食指大动,将桌上的菜吃了个七七八八。
而另一边,李杵有些不耐烦的咂嘴。
“三哥,我们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席开了大半,可小爷我还没吃饭呢!”
“吃吃吃,饭能有娇滴滴的小娘子好吃?”胡宴三摇着扇子,满脸不屑。
“你且等着,用不了多久,那小娘子自是要单独离席的。”
李杵肚子也不饿了,直接跳了起来:“真的?你怎么知道?”
胡宴三摇头晃脑地回他。
“海都的菜都是海里的玩意,只有我们这些人当个宝贝,叫它什么海错(海鲜之意)。
“可你见圣都里的人,哪几个爱吃了?
“况且,按照我爹和你爹那性格,吃完饭不找陆老爷子和陆老爷讨份笔墨才是怪事,那不又得好半天?
“我瞧着,那位二小姐是个气性大的,应当是呆不住。”
胡宴三前半段没有说对,他们溜的早,没看见他们桌上和主桌是两个菜系,但后半段确是如此。
李杵眼睛越听越有神:“高,不愧是三哥。可是,咱们为啥不等吃完饭再来?现在我可还饿着……”
胡宴三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那扇子直冲着对方的头去,狠狠敲了一下。
“你蠢啊,刚刚要不是你爹拉着你,你早冲出去了。
“我若不把你叫出来,就你那哈喇子都要流出来的样子,不被陆老爷子发现被赶出去才怪了,到时候可别怪我不管你。”
“嘿嘿嘿,好三哥,我这不是跟着你出来了吗,下次你可别敲我了,把头敲坏了可不得了,我还要娶媳妇的嘞。”
李杵呲着牙花冲胡宴三笑,二人又嘀嘀咕咕了好一会。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