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因果
两年多她没能捂热穆邵思的心,在陆知筝回来的这一刻便消融了。
这事陆知予心中意外的没有什么波澜,软刀子磨肉。
磨的是至深的母女之情,她觉得自己马上就快要习惯了。
她本想去找父亲说一声今日在沁楼发生的事情,闹的那样大,陆旭酩一定会得到消息。
与其从其他人口中听见自己差点从楼梯上掉下来,不如亲口告诉父亲。
走进院子后听到那些与她毫无干系的欢声笑语,青萝在旁默不作声,面容隐忍。
似乎要将陆知予心中所有的难过和不快都抢过来背在自己的身上。
陆知予轻车熟路的走进书房,陆旭酩正在看一篇文章。
他除了去储宫给太子教书,还兼任着林墨书院的院长。
“满满来了?”陆旭酩将手中的宣纸卷起。
“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我来看看父亲,顺便讨教下学问。”
陆旭酩挑眉,云桐书院的先生都是翰林过去的同僚,他们对陆知予的评价不尽相同。
最为推崇满满才情的当属魏司道,他好几次暗示自己应该利用职位之便将陆知予塞进林墨书院读书,陆旭酩当然不会同意。
其次则是那个吴算子,吴江让陆知予担任筹算小先生的事他也是知道的,说是临近下课时让她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
而章垒倒是对满满的性格颇有微词,觉得她好似是所有学生中最尊师敬道的。
但那恭敬中却藏着许多的不赞同、不认可,只是碍于师徒身份,她并不反驳。
“好啊,坐下说。”
“父亲觉得什么是因果?”
陆旭酩思量片刻:“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是人们常说的道理。
“但善未必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又或者这样的善会被人利用,成为恶的一部分,用恶来回报善的例子亦有许多。
“在旱灾年代,有位富商之女被家中安排好一切前往别处避难。
“路上她见人们可怜,有人渴死在路边,有人将婴儿掐死,只为了让孩子少受些苦难。
“富商之女不忍心看到这幅景象,让护送她的武夫拿去两壶水给那个要杀死自己孩子的妇人,她特意等到车马走远了才让武夫将水囊送出去。
“可是武夫没有回来,并且很快有人追上了她们,那些人口中沾满了鲜血,状若疯癫。
“在那个情景下所有的善都被恶掩盖了,人们扑上来瓜分了那女子所有的水和财宝。
“其实水并没有多少,饶是她家财万贯,他父亲也仅仅只给了她一桶水。
“那是她一路上的口粮,她分出去两壶,自己就要渴上一天。
“然而在小心翼翼的递出去她的善意后,她还是死在了难民手中。
“人们将她杀了,就因为怀疑她曾摄入过足够的水分,鲜血必定更加解渴。
“所以她被活活吸完了血,刚开始被人们撕咬的时候她还没死,她问难民,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难民们回答,因为这个世道艰难!因为天灾人祸!因为你父亲明明有水喝却不愿拿出来救众人的性命,只想要让自己的女儿逃之夭夭!
“女子倒在血泊中,有人趴过去喝她肩膀上冒出来的鲜血,听见她说。
“我父亲施过水,难民实在太多太多了,可即便是这样,他也一定会继续……
“女子死的悄无声息,所有短暂解渴后的人都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唯独那个听见她那句话的人在一旁干呕不停。
“这样的善意,换来的是令人恐惧的恶,你是不是觉得种的善因结的是恶果呢?
“故事没有结束,那女子死后,富商悲痛欲绝,将所有水全部运到女儿死的地方。
“用所有家产和部分的水换来了百人护卫,他一个人将水一桶桶倒在了女儿倒下的土地,不让任何一个难民喝上一口。
“他一边倒一边大叫,这些水,我原本是要分给你们的!可是你们究竟做了什么?!
“我纵有泼天的富贵,但我从不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我在冬日施粥,夏里供冰,可你们是怎样回报我的?!
“富商将五十多桶水全都倒在地里,他留下来原本是为了将水分给难民,而将女儿送走是他唯一的私心。
“看着水从脚下涌开,有人想要伏在地上去吸,但都被富商请的护卫打了出去。
“人们一直僵持着,看着那么多水在烈日下逐渐蒸发,看着富商身疲力竭的倒在女儿身边。
“他们的心也沉了下来,他们知道,是他们亲自断绝了生的希望。
“有个人走了出来,拼了命的挤到了富商身边,拿着一把镰刀——他就是那个喝完血后干呕不止的人。
“他将刀横在身上说,来,你们要喝就喝我的血!我知道他快死了,但他只想死在他女儿身边。
“他女儿已经被我们害死了,可她的血不见得就清冽到哪里去!她是好人啊,他们明明都是好人啊!
“那人说完就抹了脖子,人们就那样看着他断了气,鲜血从脖子汩汩流了出来但没有人上前一步。
“就那样在他的守护下,富商有机会安宁的死去,陪在自己女儿身边。”
“父亲的意思是他们结的善果是这个迷途知返,心生愧疚的人最终站了出来,保全了富商的全尸?”
陆旭酩摇了摇头。
“在富商死后的第三日,那块土地长出了一颗小树,那树长的极快,是方圆几里干旱土地内唯一长出来的树。
“半个月后就已经有着粗壮的树干,两头尖细,中间膨大,那树尤为神奇,被当地的人称为‘水树’。
“因为只要有人将树戳一个洞,就会有汁水流出来,那些难民被这棵树救了。
“从那之后,几乎整个村镇的人都来参拜,人们跪在地上细数曾经犯下的过错。
“那片土地上,没有人敢继续做偷鸡摸狗、鸡鸣狗盗、谋财害命的事,全都变得安分守己,善待友邻。”
陆知予思索着这个典故:“他们种下的因,虽得了难民的恶,但却结了更善的果。”
“没错,也许有人会为富商鸣不平,但他的初衷是留在镇上凭着那几十桶水与所有人共患难,他心中的大爱也许会被恨意蒙蔽,但不会消失。
“当有人站出来捍卫他和女儿的尸体时,用死给他一份体面的时候,富商的眼里流出泪水,说了一句话。
“他说我有些明白了,恶的是这个世道,不是你们。于是他们化作了另一种形态,依旧爱着人们。”
陆知予再问:“所以父亲想告诉我——要一直与人为善吗?”
陆旭酩再摇了摇头。
“还是同样的事,富商的女儿被他想要救助的对象分尸,死的那样惨烈。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他的女儿报仇,而不是置若罔闻内心的声音的继续为难民施水。
“他遵从了内心,将所有的水倾灌在地上,那是他为人父母,作为一个正常人作出的举措。
“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一定会是愤怒的想要去抗争的,一味原谅和隐忍,你就失去了本心。
“但如果富商在仅剩的水中下了最厉害的毒,然后不动声色的分给难民,在强烈的对生的渴望中,一定会有许多人为了解渴而喝下那些水。
“那他们一定会死,这样做同样能够为女儿报仇雪恨,可富商没有这么做,这就是他的做法。
“为善与否,始终要遵从本心,如果你违背了你的意志,那一定会追悔莫及。”
陆知予心中震荡不已,父亲明知道自己的问题意有所指,却还是这样回答自己!
“父亲,满满从小就在为人要正直,要善良的教导中长大,读的书中也都是教人谦恭礼让、儒雅随和。
“所以我对种善因得善果有着不小的期望。
“善果有时来得太晚,我没能等到想要的结果,于是陷入了一种怪圈。
“一面是自我怀疑,如果我和那些人一样心思诡谲,那我所追求的正义究竟是不是虚假的?我与那些人有何不同?
“另一面是想问一问善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我该用什么去对待那些没有名目的恶意?
“和祖父不同,满满不在您身边长大,我以为您要将孔融让梨、兄友弟恭的道理讲给我听,毕竟您知道我疑惑的缘由在哪。”
陆旭酩笑了,他眉目舒展朗声答道。
“因为父亲了解满满,我从不觉得你与那些人有一丝一毫相像,你的心总有一块是炽热柔软的,你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本心。
“这些日子你的矛盾都来源于你的善良,来源你想周全这个家,你顾及了很多人的感受,甚至害怕自己有朝一日变得和其他人一样。
“但永远与人为善,是愚蠢的行为。
“人非圣贤,天道有常,违背天性的善因得到的只会是畸形的果,不会长久,更不会是你期待的那一个结局。”
陆知予觉得不必再说白日里发生的事,比起自己,父亲反而看的比她通透许多。
她抬头正色道:“父亲,我和阿筝不一样,我不会伤害她的性命,这是我对您的保证。”
陆旭酩闭上眼睛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
“其实沁楼的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父亲的消息还没有那么闭塞。
“你能来找我聊一聊,父亲真的很高兴,好了,不说这些了。
“你祖父又运来了些海错,让小厨房做给你吃,阿筝那边我已经划了单独的厨房给她。
“以后……不用担心。”
作者有话说:
这事陆知予心中意外的没有什么波澜,软刀子磨肉。
磨的是至深的母女之情,她觉得自己马上就快要习惯了。
她本想去找父亲说一声今日在沁楼发生的事情,闹的那样大,陆旭酩一定会得到消息。
与其从其他人口中听见自己差点从楼梯上掉下来,不如亲口告诉父亲。
走进院子后听到那些与她毫无干系的欢声笑语,青萝在旁默不作声,面容隐忍。
似乎要将陆知予心中所有的难过和不快都抢过来背在自己的身上。
陆知予轻车熟路的走进书房,陆旭酩正在看一篇文章。
他除了去储宫给太子教书,还兼任着林墨书院的院长。
“满满来了?”陆旭酩将手中的宣纸卷起。
“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我来看看父亲,顺便讨教下学问。”
陆旭酩挑眉,云桐书院的先生都是翰林过去的同僚,他们对陆知予的评价不尽相同。
最为推崇满满才情的当属魏司道,他好几次暗示自己应该利用职位之便将陆知予塞进林墨书院读书,陆旭酩当然不会同意。
其次则是那个吴算子,吴江让陆知予担任筹算小先生的事他也是知道的,说是临近下课时让她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
而章垒倒是对满满的性格颇有微词,觉得她好似是所有学生中最尊师敬道的。
但那恭敬中却藏着许多的不赞同、不认可,只是碍于师徒身份,她并不反驳。
“好啊,坐下说。”
“父亲觉得什么是因果?”
陆旭酩思量片刻:“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是人们常说的道理。
“但善未必能在短时间内体现,又或者这样的善会被人利用,成为恶的一部分,用恶来回报善的例子亦有许多。
“在旱灾年代,有位富商之女被家中安排好一切前往别处避难。
“路上她见人们可怜,有人渴死在路边,有人将婴儿掐死,只为了让孩子少受些苦难。
“富商之女不忍心看到这幅景象,让护送她的武夫拿去两壶水给那个要杀死自己孩子的妇人,她特意等到车马走远了才让武夫将水囊送出去。
“可是武夫没有回来,并且很快有人追上了她们,那些人口中沾满了鲜血,状若疯癫。
“在那个情景下所有的善都被恶掩盖了,人们扑上来瓜分了那女子所有的水和财宝。
“其实水并没有多少,饶是她家财万贯,他父亲也仅仅只给了她一桶水。
“那是她一路上的口粮,她分出去两壶,自己就要渴上一天。
“然而在小心翼翼的递出去她的善意后,她还是死在了难民手中。
“人们将她杀了,就因为怀疑她曾摄入过足够的水分,鲜血必定更加解渴。
“所以她被活活吸完了血,刚开始被人们撕咬的时候她还没死,她问难民,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难民们回答,因为这个世道艰难!因为天灾人祸!因为你父亲明明有水喝却不愿拿出来救众人的性命,只想要让自己的女儿逃之夭夭!
“女子倒在血泊中,有人趴过去喝她肩膀上冒出来的鲜血,听见她说。
“我父亲施过水,难民实在太多太多了,可即便是这样,他也一定会继续……
“女子死的悄无声息,所有短暂解渴后的人都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唯独那个听见她那句话的人在一旁干呕不停。
“这样的善意,换来的是令人恐惧的恶,你是不是觉得种的善因结的是恶果呢?
“故事没有结束,那女子死后,富商悲痛欲绝,将所有水全部运到女儿死的地方。
“用所有家产和部分的水换来了百人护卫,他一个人将水一桶桶倒在了女儿倒下的土地,不让任何一个难民喝上一口。
“他一边倒一边大叫,这些水,我原本是要分给你们的!可是你们究竟做了什么?!
“我纵有泼天的富贵,但我从不横行霸道,为非作歹,我在冬日施粥,夏里供冰,可你们是怎样回报我的?!
“富商将五十多桶水全都倒在地里,他留下来原本是为了将水分给难民,而将女儿送走是他唯一的私心。
“看着水从脚下涌开,有人想要伏在地上去吸,但都被富商请的护卫打了出去。
“人们一直僵持着,看着那么多水在烈日下逐渐蒸发,看着富商身疲力竭的倒在女儿身边。
“他们的心也沉了下来,他们知道,是他们亲自断绝了生的希望。
“有个人走了出来,拼了命的挤到了富商身边,拿着一把镰刀——他就是那个喝完血后干呕不止的人。
“他将刀横在身上说,来,你们要喝就喝我的血!我知道他快死了,但他只想死在他女儿身边。
“他女儿已经被我们害死了,可她的血不见得就清冽到哪里去!她是好人啊,他们明明都是好人啊!
“那人说完就抹了脖子,人们就那样看着他断了气,鲜血从脖子汩汩流了出来但没有人上前一步。
“就那样在他的守护下,富商有机会安宁的死去,陪在自己女儿身边。”
“父亲的意思是他们结的善果是这个迷途知返,心生愧疚的人最终站了出来,保全了富商的全尸?”
陆旭酩摇了摇头。
“在富商死后的第三日,那块土地长出了一颗小树,那树长的极快,是方圆几里干旱土地内唯一长出来的树。
“半个月后就已经有着粗壮的树干,两头尖细,中间膨大,那树尤为神奇,被当地的人称为‘水树’。
“因为只要有人将树戳一个洞,就会有汁水流出来,那些难民被这棵树救了。
“从那之后,几乎整个村镇的人都来参拜,人们跪在地上细数曾经犯下的过错。
“那片土地上,没有人敢继续做偷鸡摸狗、鸡鸣狗盗、谋财害命的事,全都变得安分守己,善待友邻。”
陆知予思索着这个典故:“他们种下的因,虽得了难民的恶,但却结了更善的果。”
“没错,也许有人会为富商鸣不平,但他的初衷是留在镇上凭着那几十桶水与所有人共患难,他心中的大爱也许会被恨意蒙蔽,但不会消失。
“当有人站出来捍卫他和女儿的尸体时,用死给他一份体面的时候,富商的眼里流出泪水,说了一句话。
“他说我有些明白了,恶的是这个世道,不是你们。于是他们化作了另一种形态,依旧爱着人们。”
陆知予再问:“所以父亲想告诉我——要一直与人为善吗?”
陆旭酩再摇了摇头。
“还是同样的事,富商的女儿被他想要救助的对象分尸,死的那样惨烈。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他的女儿报仇,而不是置若罔闻内心的声音的继续为难民施水。
“他遵从了内心,将所有的水倾灌在地上,那是他为人父母,作为一个正常人作出的举措。
“遇到不公正的对待,一定会是愤怒的想要去抗争的,一味原谅和隐忍,你就失去了本心。
“但如果富商在仅剩的水中下了最厉害的毒,然后不动声色的分给难民,在强烈的对生的渴望中,一定会有许多人为了解渴而喝下那些水。
“那他们一定会死,这样做同样能够为女儿报仇雪恨,可富商没有这么做,这就是他的做法。
“为善与否,始终要遵从本心,如果你违背了你的意志,那一定会追悔莫及。”
陆知予心中震荡不已,父亲明知道自己的问题意有所指,却还是这样回答自己!
“父亲,满满从小就在为人要正直,要善良的教导中长大,读的书中也都是教人谦恭礼让、儒雅随和。
“所以我对种善因得善果有着不小的期望。
“善果有时来得太晚,我没能等到想要的结果,于是陷入了一种怪圈。
“一面是自我怀疑,如果我和那些人一样心思诡谲,那我所追求的正义究竟是不是虚假的?我与那些人有何不同?
“另一面是想问一问善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我该用什么去对待那些没有名目的恶意?
“和祖父不同,满满不在您身边长大,我以为您要将孔融让梨、兄友弟恭的道理讲给我听,毕竟您知道我疑惑的缘由在哪。”
陆旭酩笑了,他眉目舒展朗声答道。
“因为父亲了解满满,我从不觉得你与那些人有一丝一毫相像,你的心总有一块是炽热柔软的,你永远不会失去自己的本心。
“这些日子你的矛盾都来源于你的善良,来源你想周全这个家,你顾及了很多人的感受,甚至害怕自己有朝一日变得和其他人一样。
“但永远与人为善,是愚蠢的行为。
“人非圣贤,天道有常,违背天性的善因得到的只会是畸形的果,不会长久,更不会是你期待的那一个结局。”
陆知予觉得不必再说白日里发生的事,比起自己,父亲反而看的比她通透许多。
她抬头正色道:“父亲,我和阿筝不一样,我不会伤害她的性命,这是我对您的保证。”
陆旭酩闭上眼睛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
“其实沁楼的事,我早就知道了,你父亲的消息还没有那么闭塞。
“你能来找我聊一聊,父亲真的很高兴,好了,不说这些了。
“你祖父又运来了些海错,让小厨房做给你吃,阿筝那边我已经划了单独的厨房给她。
“以后……不用担心。”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