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恶僧
随着秦舅爷走出藏有地道的房间,米粒儿一抬头便被一片金光晃了眼。
只见百米见方的开阔地上,一座七重琉璃塔在阳光下佛光璀璨。
熠熠华光下,那金顶宛如佛陀指尖绽放的金莲一样,令人顿生敬畏。
米粒儿三个就跟被火焰吸引的飞蛾般盯着那处光源看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仙凤的尸体已经被搬走了。
“舅老爷,你……”
翠翘刚要急,一个身材魁梧的和尚便过来行礼道:“阿弥陀佛,那位女施主殒命已有些时间了,若不尽快处理,僵了就不好穿衣服了。”
他这么一说,翠翘楞了一愣,刚要张口,秦舅爷就劝她。
“这儿可是因果寺,我姐夫回来了都不见得能在这儿超度呢,让和尚们给仙凤念念经也好。”
一听能得到超越自家老爷的丧葬待遇,翠翘的脸明显松缓下来。
她点点头才反应过来,问:“因果寺?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秦舅爷笑了笑不答,只把那方血书拿出来又看了一遍,随即摇头。
“要是早把这东西交给先皇,现在大家都不是这个日子了,我姐姐是糊涂蛋啊!”
说话间就听又一响绵长钟声,紧闭的大雄宝殿在钟声中大门洞开,一个身高至少九尺的高大僧人,头戴金翠装饰的毗卢帽,身披鲜艳的绣金线红色袈裟,一手在胸前持戒礼,一手提着根有他眉峰高的金色禅杖而来。
米粒儿立马反应过来,这是因果寺的方丈。
她赶紧行礼,心里却嘀咕,这和尚看起来孔武有力又满身煞气,哪里有半分出家人的超然世外的样子?
可这儿是因果寺,皇家寺庙总做不得假,米粒儿也想不通其中关节,便都看秦舅爷。
只见老流氓此刻脸上没了往日的轻浮神色,眉间反而有些悲戚。
那雄壮的僧人一走近,秦舅爷就哀叹。
“可怜仙凤忠心耿耿,却到死也没见到章典伏诛啊~”
这话一说完,那面如刀削的华丽僧人就眉心一挤,两道浓黑的剑眉立成倒八字,嘴上还高呼佛号。
“阿弥陀佛,此去极乐净土,不见人间凄苦,实乃超脱。”
说罢,扫了这边一眼,又对红着眼睛的翠翘说:“等章典伏诛后,再为她办一场水陆法事,我亲自带队为她诵经祈福,定能助她脱离苦海。”
“这…多谢法师。”
翠翘有些不知所措,米粒儿却看出来这是稳住翠翘的小手段,僧人的余光一直都没离开过秦舅爷手里的那方白绢。
“之前我同你讲过的那件东西一直被我姐姐藏着,如今由翠翘献出来,便是为了仙凤,法师可要说话算话啊~”
话是这样说,秦舅爷的手却在得到更进一步承诺前就把白绢捧了过去。
僧人接过来展开逐字细读,眉间那无明业火越隆越高,迅速拧成深深的川字纹。
恰好阳光把白绢照得透光,那些由刘水娘鲜血写成的小字也反呈在米粒儿面前,她就这样费力的看了两行便大吃一惊。
原来在章典累累罪案中,刘水娘、赵不馁都是毛毛雨,章典利用刘水娘搞权·色交易,拉拢、诱惑、胁迫朝中官员不下百人,早已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以他为首的利益势力,摆明了是要把孙宰相搞下去,自己取而代之。
这可是切切实实的结党罪证,若公之于众,全京城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把章典溺毙。
“我早就查到当年的惨案跟章典脱不了干系,若不是四皇子…当今圣上偏袒,章典那厮早就被千刀万剐以慰九殿下和先皇在天之灵了!”
放下白绢方丈一声怒吼,一手攥着那血书咬牙切齿道:“秦氏既然是朝廷命妇,怎能私藏这等铁证!害我等蒙冤数载妻儿离散,那章典小人逍遥法外,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祸国殃民。”
眼见大和尚气得满脸通红,秦舅爷讪笑着,说:
“我姐姐一介女流,又悍妒成性,哪懂什么大义?如今我姐夫去了才晓得火烧眉毛,便饶了她吧。以后她只做个太平闲人,在家安心念佛。”
他如此示弱的样子让方丈的眉峰降下两分,抓住机会又说:
“今日郦家主动出击,二郎去军中说服武将,我等帮着段大班端了章典蓄养细作的魔窟拿了不少证据,又有了这封血书,依我看事已至此再不行动章典一定狗急跳墙,届时太后娘娘在宫中未必不会有意外啊!”
他说得有理有据,令方丈眉峰一阵抖动,却还是保持了怀疑的目光,眨了眨眼突然瞪过来。
米粒儿被他刀锋似的眼神吓得一个激灵,就听他问:“你说郦二郎去军中说服武将,可有凭据?”
这话问的是秦舅爷,但米粒儿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
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
一方面她是真不想上太后贼船,另一方面事情又到了眼下这个局面,若她敢在这位杀气腾腾的方丈面前耍滑头,只怕立马就会被那金禅杖击毙。
只犹豫了两秒,她便行礼说:“我与二郎已有太后赐婚,我家夫人业已在太后庇护下藏身,我家的知情人,未能得庇护者,如仙凤都死了,我等现在随舅老爷来因果寺,便是为躲过章典的追杀。”
说着一指赵家媳妇:“她就是赵不馁的弟媳妇,作为受害者也恨透了章典。”
方丈刚读过刘水娘绝笔,一听面前就有赵家人,锋利的眼神中立刻多了些同情。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赵家媳妇,低声问:“你想报仇,可有做好准备。”
“我亲姐当年随赵家其他人一起葬身火海,我做赵不平续弦,便是咽不下这口气。”
说着抬手一指军营方位。
“我公公已进宫向太后陈情,我夫君小叔随二少爷往军而去,而我……”
说话间她猛然从怀里掏出那柄杀死陈庆的断刃,咬牙道:“此刃定要痛饮仇人之血!”
“好!”
人高马大的方丈极为欣赏的咧嘴一笑,说出跟他眼下身份完全不符的话。
“苦熬数年,看来今日确实到了果报之日,今天定要杀个痛快!来人,去,请太后降旨吧!”
作者有话说:
只见百米见方的开阔地上,一座七重琉璃塔在阳光下佛光璀璨。
熠熠华光下,那金顶宛如佛陀指尖绽放的金莲一样,令人顿生敬畏。
米粒儿三个就跟被火焰吸引的飞蛾般盯着那处光源看了许久才回过神来,仙凤的尸体已经被搬走了。
“舅老爷,你……”
翠翘刚要急,一个身材魁梧的和尚便过来行礼道:“阿弥陀佛,那位女施主殒命已有些时间了,若不尽快处理,僵了就不好穿衣服了。”
他这么一说,翠翘楞了一愣,刚要张口,秦舅爷就劝她。
“这儿可是因果寺,我姐夫回来了都不见得能在这儿超度呢,让和尚们给仙凤念念经也好。”
一听能得到超越自家老爷的丧葬待遇,翠翘的脸明显松缓下来。
她点点头才反应过来,问:“因果寺?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秦舅爷笑了笑不答,只把那方血书拿出来又看了一遍,随即摇头。
“要是早把这东西交给先皇,现在大家都不是这个日子了,我姐姐是糊涂蛋啊!”
说话间就听又一响绵长钟声,紧闭的大雄宝殿在钟声中大门洞开,一个身高至少九尺的高大僧人,头戴金翠装饰的毗卢帽,身披鲜艳的绣金线红色袈裟,一手在胸前持戒礼,一手提着根有他眉峰高的金色禅杖而来。
米粒儿立马反应过来,这是因果寺的方丈。
她赶紧行礼,心里却嘀咕,这和尚看起来孔武有力又满身煞气,哪里有半分出家人的超然世外的样子?
可这儿是因果寺,皇家寺庙总做不得假,米粒儿也想不通其中关节,便都看秦舅爷。
只见老流氓此刻脸上没了往日的轻浮神色,眉间反而有些悲戚。
那雄壮的僧人一走近,秦舅爷就哀叹。
“可怜仙凤忠心耿耿,却到死也没见到章典伏诛啊~”
这话一说完,那面如刀削的华丽僧人就眉心一挤,两道浓黑的剑眉立成倒八字,嘴上还高呼佛号。
“阿弥陀佛,此去极乐净土,不见人间凄苦,实乃超脱。”
说罢,扫了这边一眼,又对红着眼睛的翠翘说:“等章典伏诛后,再为她办一场水陆法事,我亲自带队为她诵经祈福,定能助她脱离苦海。”
“这…多谢法师。”
翠翘有些不知所措,米粒儿却看出来这是稳住翠翘的小手段,僧人的余光一直都没离开过秦舅爷手里的那方白绢。
“之前我同你讲过的那件东西一直被我姐姐藏着,如今由翠翘献出来,便是为了仙凤,法师可要说话算话啊~”
话是这样说,秦舅爷的手却在得到更进一步承诺前就把白绢捧了过去。
僧人接过来展开逐字细读,眉间那无明业火越隆越高,迅速拧成深深的川字纹。
恰好阳光把白绢照得透光,那些由刘水娘鲜血写成的小字也反呈在米粒儿面前,她就这样费力的看了两行便大吃一惊。
原来在章典累累罪案中,刘水娘、赵不馁都是毛毛雨,章典利用刘水娘搞权·色交易,拉拢、诱惑、胁迫朝中官员不下百人,早已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以他为首的利益势力,摆明了是要把孙宰相搞下去,自己取而代之。
这可是切切实实的结党罪证,若公之于众,全京城一人一口唾沫星子都能把章典溺毙。
“我早就查到当年的惨案跟章典脱不了干系,若不是四皇子…当今圣上偏袒,章典那厮早就被千刀万剐以慰九殿下和先皇在天之灵了!”
放下白绢方丈一声怒吼,一手攥着那血书咬牙切齿道:“秦氏既然是朝廷命妇,怎能私藏这等铁证!害我等蒙冤数载妻儿离散,那章典小人逍遥法外,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祸国殃民。”
眼见大和尚气得满脸通红,秦舅爷讪笑着,说:
“我姐姐一介女流,又悍妒成性,哪懂什么大义?如今我姐夫去了才晓得火烧眉毛,便饶了她吧。以后她只做个太平闲人,在家安心念佛。”
他如此示弱的样子让方丈的眉峰降下两分,抓住机会又说:
“今日郦家主动出击,二郎去军中说服武将,我等帮着段大班端了章典蓄养细作的魔窟拿了不少证据,又有了这封血书,依我看事已至此再不行动章典一定狗急跳墙,届时太后娘娘在宫中未必不会有意外啊!”
他说得有理有据,令方丈眉峰一阵抖动,却还是保持了怀疑的目光,眨了眨眼突然瞪过来。
米粒儿被他刀锋似的眼神吓得一个激灵,就听他问:“你说郦二郎去军中说服武将,可有凭据?”
这话问的是秦舅爷,但米粒儿知道他是在试探自己。
一时间心情无比复杂。
一方面她是真不想上太后贼船,另一方面事情又到了眼下这个局面,若她敢在这位杀气腾腾的方丈面前耍滑头,只怕立马就会被那金禅杖击毙。
只犹豫了两秒,她便行礼说:“我与二郎已有太后赐婚,我家夫人业已在太后庇护下藏身,我家的知情人,未能得庇护者,如仙凤都死了,我等现在随舅老爷来因果寺,便是为躲过章典的追杀。”
说着一指赵家媳妇:“她就是赵不馁的弟媳妇,作为受害者也恨透了章典。”
方丈刚读过刘水娘绝笔,一听面前就有赵家人,锋利的眼神中立刻多了些同情。他上下打量了一番赵家媳妇,低声问:“你想报仇,可有做好准备。”
“我亲姐当年随赵家其他人一起葬身火海,我做赵不平续弦,便是咽不下这口气。”
说着抬手一指军营方位。
“我公公已进宫向太后陈情,我夫君小叔随二少爷往军而去,而我……”
说话间她猛然从怀里掏出那柄杀死陈庆的断刃,咬牙道:“此刃定要痛饮仇人之血!”
“好!”
人高马大的方丈极为欣赏的咧嘴一笑,说出跟他眼下身份完全不符的话。
“苦熬数年,看来今日确实到了果报之日,今天定要杀个痛快!来人,去,请太后降旨吧!”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