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金主

  陆知予同李杵通过信,他似乎对胡宴三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感慨,但从言语之间来看。

  李杵给人的感觉已经沉稳了许多,从字里行间再看不出一丝鲁莽冒失。

  作为磨山镇的邻居,身在海都的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将手伸进县衙里面去。

  海都新兴升起的商人之子,看中磨山镇的石料后想要经营一番,起了想闯出个名堂来的心。

  这恰恰是对方求之不得的事情。

  李杵很快便同磨山镇的周县令称兄道弟起来,二人像是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地开始日夜“长谈”。

  周县令开始对李杵还有几分防备,可到后来,却觉得这人越来越对他的胃口。

  他许久没见到这么有眼力劲的人了,能屈能折,一张嘴能说出花来,哄的人心花怒放。

  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装傻充愣,跟在他屁股后溜须拍马,李杵话里话外都是求县令分一杯羹出来。

  和元二那种给人阴测测的感觉截然相反,元二老拿冷眼斜斜地看着你,像自己有多了不得一样。

  在他那头,周县令就感觉自己好像始终低人一头似的。

  分明在磨山镇里,人人都要尊称他声“县令大人”,

  可到了元二眼里,却只当他是个舔笔的师爷!

  于是乎,周县令在李杵这个金灿灿的大元宝出现之后就迅速歇了舔着脸找元二的心思。

  圣都?隔着好些个都城的地方!

  那么远,人家吃肉剩下来的荤汤哪里轮得着他喝呢!?

  让他们见鬼去吧!!

  想明白之后的周县令悠闲了许多,感觉吃的也多了,睡的也更香了。

  他仰躺在“公正廉明”牌匾下的墨色大椅中,将那涂着朱红色的竹签令牌一块块扔进木桶里。

  玩尽兴后,忽然双手往桌上重重地一拍。

  “走,秀坊听曲儿去!”

  当周县令腆着个大肚到秀坊的时候,台上刚刚开唱,李杵正坐在首席,脑袋随着节拍一摇一晃。

  手脚打着拍子,口中无声念着口型,一看就是闻戏听曲的行家。

  周县令竖起右手食指,对左右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轻手轻脚地来到李杵身边。

  而后骤然出声道,做出一副威严的样子:“本官人还未到,这戏便开唱了,怕不是诚心请本官来看的吧?”

  李杵睁开眼大吃一惊,讪讪地赔笑:“那哪能啊,这银子都花了,等了又等不见县令大人回信。

  “倒把弟弟这心里等的直痒痒,这才让她们随便唱个两句,嗓都还没开呢。

  “大人您瞧好,她们看家的本领还留在后头哩!”

  李杵替来人拉开右手边的座位,恭恭敬敬地请人坐下,随后双手向右上方拍了拍。

  唱着曲儿的伶人登时便停了,用那柔绵的嗓子齐齐开口:“请县令大人尊口定谱~”

  定谱就是卿点曲目的意思,周县令整了整帽沿,轻咳两声:“那便来一首娇儿怨吧。”

  台上伶人卖力地唱着,《娇儿怨》说的是一男子依从父母之命迎娶妻子。

  在成亲之后他却觉得妻子相貌无盐,性情粗鄙,于是日日在外寻欢作乐,另遇娇娘的故事。

  之所以取名为娇儿怨,不过是那多情的男人忘不掉藏在深处的娇儿。

  想到她那偶尔蹙着眉头,做出一副幽怨娇嗔的样子便觉得心痛难忍。

  男子情到深处作下这首曲子,将那女子婀娜多姿、柳娇花媚、天生魅骨的样子都描写了出来。

  曲子仍被伶人们传唱着,可那男子却早就因这首艳词招来了祸患。

  男子不知娇儿的入幕之宾不止他一人,对方在冲动之下竟将他打死了。

  又是个有背景的,最后只用几两银子便了了事。

  周县令心情愉悦地听着,中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呷了口茶,幽幽地道:

  “还是李公子会享受,要不是沾了你的光,本官哪能听得到这么美的曲子?”

  李杵咧开嘴哈哈大笑:“县令大人说这话不是折煞弟弟么?

  “您那是廉洁清正,这些俗物能入了您的眼那才是它的福分!

  “弟弟初来乍到,不懂什么规矩,唯对吃喝玩乐一途颇有钻研,您百忙之中愿同弟弟闲聊几句,已是给了好大的面子。

  “县令大人这么说,弟弟可就万万不敢再开口了。”

  周县令眼神微动,自从李杵知晓他的夫人亦为李姓后,便顺杆儿爬着自称为了弟弟。

  给磨山镇开采石料的场地捐助了万两白银,只为了能和周县令见上一面。

  周县令这才“不情不愿”地接受了这个金主的求见,见面伊始。

  李杵便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对磨山镇石料储量的觊觎——

  他年已及冠,急需一个机会向他的父亲证明自己,从而让他顺利地拿到李家财富的继承之权。

  周县令难以自持地想着,李杵拿到家产的关键就在于身为一县之主的自己。

  往后他便可借着、踩着年纪轻轻的李杵,扶摇直上!

  他可以自己爬到圣都去,根本不需任何人的庇佑!

  周县令想想曾经给上头孝敬的那些白花花的银子便觉得心疼。

  见到李杵,听到他的提议后,更是夜半想起都想抽自己两巴掌,怎么没早点寻到这个冤大头呢?!

  石材没有铁打的关系,根本卖不到圣都和河渠边去,哪怕是送到了地方,那银钱也会一层层被苛扣下来。

  那他还那什么赚钱?

  他同李杵诉苦,道尽磨山镇的艰辛困顿,引诱着李杵一脸正气地将中间需要打通关节的地方应承下来。

  然而,李杵要的利润却不多,只是磨山镇已有石料的五分之一。

  周县令心中无声大笑,无人开采,石头们便一动不动地长在山里,给不给谁没有任何区别。

  反倒是李杵想开采的时候,还得用他磨山镇的人,届时再狠狠地敲他一笔。

  他不屑地看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鄙他不知商场险恶,只想急切地得到一丝丝成就来证明自己。

  忍不住窃喜起来,笃定李杵就是他翱翔九天的东风,势必要换一棵大树来抱。

  很明显,这一棵要比元二那颗要不扎手得多。

  周县令和李杵在一首首戏曲下一拍即合,在李杵一声声兄长中泄露出了一些关于元二的消息。

  酒过三巡后,周县令喝的东倒西歪,李杵兴致高昂地攀上他的肩膀,对着空中遥遥举杯。

  “敬县令大人!”

  突然间不知哪个字刺激到了他,只听一声大喝。

  “张!嗝!元、元二,叫我县令大人!县令大……人……”说罢便鼾声大作地打起呼噜来。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