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困局
自古以来色衰爱弛对于依靠皮囊外相取得荣华富贵的人来说都是最可怕的魔咒,何况林斐然什么玩意儿眼前这位爱妾恐怕最清楚。
果然刚才一席话只说得美妇人眼中含泪,又强忍着不掉下来。
裴江流见目的已达成,笑着扭头就走,不再搭理她。
驿站这边米粒儿却有些难做了。
“娘子,我与旁人不同,我早年也读过书,对那蛤蟆知根知底,不过是看在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份上没揭过他老底罢了。”
胡通海身边长随满脸大汗的说道:“旁人都只以为那裴江流只是个屡试不第的落第秀才,其实他连秀才都不是,他连裴江流这个名字都是假的!”
说着,这人讲出一桩旁人都不知晓的往事来。
先帝在世时,曾有一系人马名为三阳派,他们都是太原一带诗书之家的子弟,代表太原本地土豪,以本地三阳书院为着力点,在野则教书育人,入朝则同气连枝,渐渐在朝中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可自古读书人之争就是话语权之争,何况太原离京城如此之近,又如此之重。
太原本地势力兴起,对于朝中原本的京畿派和江南派来说都是坏消息,于是多方势力联合之下,三阳派渐渐又被排挤出了朝堂,只能在太原本地以三阳书院为核心继续发挥余热。
听到这里,米粒儿已经懂了。
她也是见过多少朝中纷争的人,那里还能不懂三阳派对于隶属孙家一系的林斐然来说是怎样的绊脚石?
既然三阳派已成过眼云烟,那肯定是被林斐然和孙家人联手搞了呗。
果然,就听那长随颤声道:
“林知府上任前就瞧三阳派不顺眼,与京中贵人联合起来,寻了个‘勾结外邦’的罪名把三阳派的头头脑脑抄家灭族,书院门生全数流放,那蛤蟆本是三阳派魁首的书童,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不但没被流放,还留在太原摇身一变成了‘裴江流’,可我记得他的脸,当年他跟着主人四处讲学时,我分明认得他的眉眼!”
说完已经体如筛糠,米粒儿看他这幅样子心里那里还不明白,此人一定是三阳派叛徒,靠出卖同伴混到了胡通海身边。
而他此刻点明裴江流的身份也不是出于‘情谊’,而是将之当做一张底牌。
可这牌,未免太烂。
米粒儿冷笑一声,说:“你以为认得出他来的人只有你一个?别傻了,他能继续在太原内外打混靠的可不是其他人都失忆,就算你一口咬定他不是裴江流,他也有本事证明自己就是裴江流,你的胡言乱语都是出于妒忌。”
说着让人把这厮堵了嘴关起来,心里则是别的计较。
裴江流摆明了是想整死林斐然,甚至整死孙家。
而米粒儿此次北上的目的则是只有一个——尽快接回郦天明的棺椁,让郦家尽快抽离文武之争的暴风眼。
这两方诉求南辕北辙,却在胡通海的问题上打了死结。
胡通海这混蛋到底把郦天明的棺椁藏到哪里去了!
而刨除这些主要矛盾后,其他的次要矛盾也不容忽视。
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孙正曦对郦家的恶意。
不论这份恶意到底出于什么考虑,米粒儿在太原的一系列行动都很快会传到孙正曦耳里,到时候他会否借题发挥找郦殊麻烦,又要以怎样的形式找麻烦,这也是不得不防的大问题。
最后,再看看边上神色诡秘的苗娘子,米粒儿不用试探也知道她现在肯定跟裴江流一条心,杀林斐然,灭孙家,就是她的核心诉求。
偏偏若要防御孙正曦的黑手,苗娘子就是必要的人证,只要有她在,孙正曦无论在京城如何作妖造谣,郦家都能用苗娘子的活生生的遭遇予以反击。
甚至以孙正曦的智商,只要知道苗娘子在郦殊手里,就会放弃进攻,转而防守甚至寻求和解。
可这又不符合裴江流和苗娘子的利益,他们又不是人偶,不可能由着郦家摆弄。
如此一团乱麻清理下来,米粒儿深深的体会到一种身处漩涡的无力感。
要是郦殊就在身边该多好,至少他们两个能好好商量。
或许郦殊会考虑到郦卓的立场,不愿意跟孙家撕破脸而放弃裴江流和苗娘子,让他们成为游离在外的中立势力。
可眼下,苗娘子和其他受害者就在眼前,同是女人,同是流民,同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米粒儿心底那些还没死透的现代社会高尚美德在拼命抽打着自己另一半迫于现实逐渐麻木的灵魂。
看看她们,看看自己,看看这个荒唐的世道!
你难道真的要为了那个男人,把自己变成一条寄生虫吗!
他的哥哥很重要,你的人格就可以轻易忽略吗!
那么郦殊与郦卓又有什么区别?不过都是一个可以给你提供衣食饱暖的主人而已!
“啊~~!”
灵魂的痛苦链接到了肉体,安分了好多天的额角再一次体会到了如小锤猛击凿子般的痛楚。
米粒儿把脸深深埋进双手,妄图暂时逃避这种痛苦。
但痛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
在春琴的声音抵达前,门外先响起了一阵惊呼,随即哒哒马蹄声疾驰而来。
米粒儿把痛楚的眼泪藏进指缝里,放下双手又是一张平静的脸。
“活着真累。”
她低叹一声,站起来看向门口。
只见浑身浴血的穆青山提着一个人头匆匆下马。
“娘子,在下幸不辱使命,找到老爷棺椁了!”
说着把那人头往地上一掷,一直冷眼旁观的苗娘子立即尖叫起来。
“啊啊啊~胡通海!”
她扑上去双手抓住那颗人头拼命擦拭,把人头由红擦白后,瞪着眼看了许久,又一声尖叫,竟然张嘴咬了上去。
米粒儿看得一惊,忙说:“那人头兴许还有用,别让她咬坏了!”
春琴等人忙上去夺,穆青山则马不停蹄的催促道:“娘子,快随我去吧,咱们先保全老爷棺椁安泰!”
作者有话说:
果然刚才一席话只说得美妇人眼中含泪,又强忍着不掉下来。
裴江流见目的已达成,笑着扭头就走,不再搭理她。
驿站这边米粒儿却有些难做了。
“娘子,我与旁人不同,我早年也读过书,对那蛤蟆知根知底,不过是看在大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份上没揭过他老底罢了。”
胡通海身边长随满脸大汗的说道:“旁人都只以为那裴江流只是个屡试不第的落第秀才,其实他连秀才都不是,他连裴江流这个名字都是假的!”
说着,这人讲出一桩旁人都不知晓的往事来。
先帝在世时,曾有一系人马名为三阳派,他们都是太原一带诗书之家的子弟,代表太原本地土豪,以本地三阳书院为着力点,在野则教书育人,入朝则同气连枝,渐渐在朝中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可自古读书人之争就是话语权之争,何况太原离京城如此之近,又如此之重。
太原本地势力兴起,对于朝中原本的京畿派和江南派来说都是坏消息,于是多方势力联合之下,三阳派渐渐又被排挤出了朝堂,只能在太原本地以三阳书院为核心继续发挥余热。
听到这里,米粒儿已经懂了。
她也是见过多少朝中纷争的人,那里还能不懂三阳派对于隶属孙家一系的林斐然来说是怎样的绊脚石?
既然三阳派已成过眼云烟,那肯定是被林斐然和孙家人联手搞了呗。
果然,就听那长随颤声道:
“林知府上任前就瞧三阳派不顺眼,与京中贵人联合起来,寻了个‘勾结外邦’的罪名把三阳派的头头脑脑抄家灭族,书院门生全数流放,那蛤蟆本是三阳派魁首的书童,不知用了什么手段不但没被流放,还留在太原摇身一变成了‘裴江流’,可我记得他的脸,当年他跟着主人四处讲学时,我分明认得他的眉眼!”
说完已经体如筛糠,米粒儿看他这幅样子心里那里还不明白,此人一定是三阳派叛徒,靠出卖同伴混到了胡通海身边。
而他此刻点明裴江流的身份也不是出于‘情谊’,而是将之当做一张底牌。
可这牌,未免太烂。
米粒儿冷笑一声,说:“你以为认得出他来的人只有你一个?别傻了,他能继续在太原内外打混靠的可不是其他人都失忆,就算你一口咬定他不是裴江流,他也有本事证明自己就是裴江流,你的胡言乱语都是出于妒忌。”
说着让人把这厮堵了嘴关起来,心里则是别的计较。
裴江流摆明了是想整死林斐然,甚至整死孙家。
而米粒儿此次北上的目的则是只有一个——尽快接回郦天明的棺椁,让郦家尽快抽离文武之争的暴风眼。
这两方诉求南辕北辙,却在胡通海的问题上打了死结。
胡通海这混蛋到底把郦天明的棺椁藏到哪里去了!
而刨除这些主要矛盾后,其他的次要矛盾也不容忽视。
摆在眼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孙正曦对郦家的恶意。
不论这份恶意到底出于什么考虑,米粒儿在太原的一系列行动都很快会传到孙正曦耳里,到时候他会否借题发挥找郦殊麻烦,又要以怎样的形式找麻烦,这也是不得不防的大问题。
最后,再看看边上神色诡秘的苗娘子,米粒儿不用试探也知道她现在肯定跟裴江流一条心,杀林斐然,灭孙家,就是她的核心诉求。
偏偏若要防御孙正曦的黑手,苗娘子就是必要的人证,只要有她在,孙正曦无论在京城如何作妖造谣,郦家都能用苗娘子的活生生的遭遇予以反击。
甚至以孙正曦的智商,只要知道苗娘子在郦殊手里,就会放弃进攻,转而防守甚至寻求和解。
可这又不符合裴江流和苗娘子的利益,他们又不是人偶,不可能由着郦家摆弄。
如此一团乱麻清理下来,米粒儿深深的体会到一种身处漩涡的无力感。
要是郦殊就在身边该多好,至少他们两个能好好商量。
或许郦殊会考虑到郦卓的立场,不愿意跟孙家撕破脸而放弃裴江流和苗娘子,让他们成为游离在外的中立势力。
可眼下,苗娘子和其他受害者就在眼前,同是女人,同是流民,同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米粒儿心底那些还没死透的现代社会高尚美德在拼命抽打着自己另一半迫于现实逐渐麻木的灵魂。
看看她们,看看自己,看看这个荒唐的世道!
你难道真的要为了那个男人,把自己变成一条寄生虫吗!
他的哥哥很重要,你的人格就可以轻易忽略吗!
那么郦殊与郦卓又有什么区别?不过都是一个可以给你提供衣食饱暖的主人而已!
“啊~~!”
灵魂的痛苦链接到了肉体,安分了好多天的额角再一次体会到了如小锤猛击凿子般的痛楚。
米粒儿把脸深深埋进双手,妄图暂时逃避这种痛苦。
但痛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
在春琴的声音抵达前,门外先响起了一阵惊呼,随即哒哒马蹄声疾驰而来。
米粒儿把痛楚的眼泪藏进指缝里,放下双手又是一张平静的脸。
“活着真累。”
她低叹一声,站起来看向门口。
只见浑身浴血的穆青山提着一个人头匆匆下马。
“娘子,在下幸不辱使命,找到老爷棺椁了!”
说着把那人头往地上一掷,一直冷眼旁观的苗娘子立即尖叫起来。
“啊啊啊~胡通海!”
她扑上去双手抓住那颗人头拼命擦拭,把人头由红擦白后,瞪着眼看了许久,又一声尖叫,竟然张嘴咬了上去。
米粒儿看得一惊,忙说:“那人头兴许还有用,别让她咬坏了!”
春琴等人忙上去夺,穆青山则马不停蹄的催促道:“娘子,快随我去吧,咱们先保全老爷棺椁安泰!”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