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破门
作为因果寺亲历者,陈皇后死得多冤,多憋屈,米粒儿最是清楚。
陈家对皇帝本有拥立之功,却因为皇帝个人猜忌惨遭冷落嫌弃。
白白赔了女儿性命不说,自己全家还差点被太后一波带走。
且不提陈太师本人作何感想,陈家人心里必定恨得咬牙切齿。
既然如此为何不利用好这口气?
想透这一层的米粒儿原地一跪,放声大哭。
“老爷啊~你为天朝鞠躬尽瘁战死沙场,死后却还不得安宁,是我等无能啊~”
她这一领头,还在喘息的苗娘子眼睛一亮,迅速上气不接下气的跟着大哭。
“爹爹啊~你为天朝操劳一生,如今惨遭奸人毒手,女儿无却力为你报仇,女儿恨啊!”
“两位姑娘……”
在场的僧人还没来得及阻拦,刚才还趴在地上吐的林斐然爱妾程氏也撕心裂肺的嚎起来。
“我的命好苦啊~好苦啊~怎么就嫁了个猪狗不如的贪官,他的罪孽全报在我身上,到现在都无儿无女,菩萨啊~饶了我这苦命的女人吧!”
她这一嗓子简直宛如一道惊雷,嚎得里面骂人都停了下,过了好几秒才跑出个模样俊俏的丫鬟来。
“你们…都是什么人?”
她警惕的发问滴溜溜的打量,可见陈家人并不打算轻易卷入纷争, 却又忍不住想探听一二。
米粒儿正要说明自己的身份,苗娘子却抢先一步伏低大哭道:
“先父乃前任礼部侍郎苗三秋,月前为避战祸带全家南下,却不想在太原驿站惨遭投毒,全家十几口人只剩我一人幸存。实乃神佛无眼,天道不公啊!”
“礼部侍郎?不是说,那是郦……”
丫鬟一时心神大乱,忙退回去禀报。
里面有个年轻男人‘啊’的惊叫了一声,长叹道:“苗伯父竟遭此横祸?真是…快请小姐进来。”
僧人们听见这话,也不敢阻拦了,米粒儿顺势一打眼色,让剩下的人把棺椁和证据都拉进化解寺大门里。
这下她倒要看看,那群儒生有没有胆量和脸皮来皇家寺院寻衅滋事。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面向老成,看着有些年岁的大和尚走出来跟米粒儿等人寒暄。
他自称法号慧悲,是个执事和尚。
在确认米粒儿等人确实是郦家的人,棺椁里也确实是郦天明后。
大和尚脸色一阵发绿,憋了半晌只吐出句“阿弥陀佛~”来,就找借口匆匆离开了。
之后来了一群小沙弥,个个僵硬着笑脸把米粒儿一行人和棺椁请到后院供香客休息的禅院里,又奉上香花水果热茶斋饭点心,跑前跑后给春琴治伤。
那殷切又敬畏的态度,倒像米粒儿她们才是被供着的菩萨一样。
暗自好笑了一阵,见苗娘子一去不再有消息,看出来这是陈家不想跟郦家扯上关系。
但说到底,眼下大家都在皇家寺庙里吃斋,苗娘子只要还想为自己全家报仇就不可能放陈家人从后门跑路。
再说了,陈家不想跟郦家扯上,不等于他们就真的想走。
否则何必出声接纳苗娘子?
他们这是在观望,找机会。
而米粒儿则不用了。
化解寺的和尚可担待不起郦天明这尊大佛,估计现在去找郦殊的小沙弥都跑出去三里地了。
那帮儒生就算看见和尚从寺庙里出来,难道还能拦着不成?
他们敢使手段堵郦天明,是基于文武相轻的阶级矛盾。
却不一定敢无端把宗教势力拉下水。
或者说,米粒儿巴不得他们来化解寺闹腾。
最好当着众香客和陈家人的面儿把郦天明棺材板都掀了,且看化解寺的和尚们还能不能装聋作哑。
这么想着,外面渐渐嘈杂起来。
米粒儿随便点了一个仆人去看看,那人很快回来说:“那群蠹虫果然追到化解寺来了,正在庙门前同和尚们争执呢!”
“好~”
米粒儿忍不住抚掌大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那帮儒生不是嘴皮子厉害吗?
来,让专业的来,且看是孔夫子的门生学得好,还是释迦牟尼的徒弟佛法高。
吵吧,慢慢吵!
她这么想着又笑了几声,却被一声鲜明的“砰!”打断。
这是撞门的声音!
没想到这些所谓“君子”如此小人行径,进不了大门就想从后门闯进来。
看来他们的首要目标已经从郦天明的棺椁转向那些指正林斐然的人证物证了。
米粒儿脑子一转立刻从椅子上跳起来,对其他人吩咐道:
“你们几个把门堵住,剩下的跟我一起把那些装了证物的箱子抬进禅房。不用担忧老爷的棺椁,这里是化解寺,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
说罢,让程氏赶紧去找苗娘子和陈家人,让陈家人保护好两位人证的同时,也在告诉陈家人,‘孙正曦已经急了’。
上赶着送到面前的把柄,米粒儿不信陈家人会舍得不去拿捏。
只要把陈家人拖下水,哪怕他们仅仅只做到了庇护两位证人,也足够让孙正曦一派阵脚大乱。
哼,姓孙的,咱们且等着!
米粒儿这一路指挥若定早已积下威望,加上一行人在禅房中刚进过茶水点心,眼下士气正旺,不一会儿就用禅房里的桌椅板凳,把正被冲击的后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等外面的人把两扇门板彻底撞烂,也只能看着堵死的行道直跺脚。
而米粒儿这边不但早就把装有证据的箱子收进了禅房里,还找来那个叫慧悲的大和尚,要他今日做个见证。
“大师且看这些读书人鸡鸣狗盗的丑恶嘴脸!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在皇家寺庙行强盗之事,真是辱没了圣贤书!”
米粒儿就站在这堆杂物最前面,指着那几个带头的书生鼻子大声责骂。
这庙里本就还有其他香客往来,也多是些有身份的人物。
其中的好事者被吸引到前门处看和尚书生吵架,不想掺和的则多半都在附近的禅院里休息等待。
现在动静这么大,也不免派些丫鬟小厮出来观望。
米粒儿义正严词得的喝骂,正是给他们听。
作者有话说:
陈家对皇帝本有拥立之功,却因为皇帝个人猜忌惨遭冷落嫌弃。
白白赔了女儿性命不说,自己全家还差点被太后一波带走。
且不提陈太师本人作何感想,陈家人心里必定恨得咬牙切齿。
既然如此为何不利用好这口气?
想透这一层的米粒儿原地一跪,放声大哭。
“老爷啊~你为天朝鞠躬尽瘁战死沙场,死后却还不得安宁,是我等无能啊~”
她这一领头,还在喘息的苗娘子眼睛一亮,迅速上气不接下气的跟着大哭。
“爹爹啊~你为天朝操劳一生,如今惨遭奸人毒手,女儿无却力为你报仇,女儿恨啊!”
“两位姑娘……”
在场的僧人还没来得及阻拦,刚才还趴在地上吐的林斐然爱妾程氏也撕心裂肺的嚎起来。
“我的命好苦啊~好苦啊~怎么就嫁了个猪狗不如的贪官,他的罪孽全报在我身上,到现在都无儿无女,菩萨啊~饶了我这苦命的女人吧!”
她这一嗓子简直宛如一道惊雷,嚎得里面骂人都停了下,过了好几秒才跑出个模样俊俏的丫鬟来。
“你们…都是什么人?”
她警惕的发问滴溜溜的打量,可见陈家人并不打算轻易卷入纷争, 却又忍不住想探听一二。
米粒儿正要说明自己的身份,苗娘子却抢先一步伏低大哭道:
“先父乃前任礼部侍郎苗三秋,月前为避战祸带全家南下,却不想在太原驿站惨遭投毒,全家十几口人只剩我一人幸存。实乃神佛无眼,天道不公啊!”
“礼部侍郎?不是说,那是郦……”
丫鬟一时心神大乱,忙退回去禀报。
里面有个年轻男人‘啊’的惊叫了一声,长叹道:“苗伯父竟遭此横祸?真是…快请小姐进来。”
僧人们听见这话,也不敢阻拦了,米粒儿顺势一打眼色,让剩下的人把棺椁和证据都拉进化解寺大门里。
这下她倒要看看,那群儒生有没有胆量和脸皮来皇家寺院寻衅滋事。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面向老成,看着有些年岁的大和尚走出来跟米粒儿等人寒暄。
他自称法号慧悲,是个执事和尚。
在确认米粒儿等人确实是郦家的人,棺椁里也确实是郦天明后。
大和尚脸色一阵发绿,憋了半晌只吐出句“阿弥陀佛~”来,就找借口匆匆离开了。
之后来了一群小沙弥,个个僵硬着笑脸把米粒儿一行人和棺椁请到后院供香客休息的禅院里,又奉上香花水果热茶斋饭点心,跑前跑后给春琴治伤。
那殷切又敬畏的态度,倒像米粒儿她们才是被供着的菩萨一样。
暗自好笑了一阵,见苗娘子一去不再有消息,看出来这是陈家不想跟郦家扯上关系。
但说到底,眼下大家都在皇家寺庙里吃斋,苗娘子只要还想为自己全家报仇就不可能放陈家人从后门跑路。
再说了,陈家不想跟郦家扯上,不等于他们就真的想走。
否则何必出声接纳苗娘子?
他们这是在观望,找机会。
而米粒儿则不用了。
化解寺的和尚可担待不起郦天明这尊大佛,估计现在去找郦殊的小沙弥都跑出去三里地了。
那帮儒生就算看见和尚从寺庙里出来,难道还能拦着不成?
他们敢使手段堵郦天明,是基于文武相轻的阶级矛盾。
却不一定敢无端把宗教势力拉下水。
或者说,米粒儿巴不得他们来化解寺闹腾。
最好当着众香客和陈家人的面儿把郦天明棺材板都掀了,且看化解寺的和尚们还能不能装聋作哑。
这么想着,外面渐渐嘈杂起来。
米粒儿随便点了一个仆人去看看,那人很快回来说:“那群蠹虫果然追到化解寺来了,正在庙门前同和尚们争执呢!”
“好~”
米粒儿忍不住抚掌大笑。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那帮儒生不是嘴皮子厉害吗?
来,让专业的来,且看是孔夫子的门生学得好,还是释迦牟尼的徒弟佛法高。
吵吧,慢慢吵!
她这么想着又笑了几声,却被一声鲜明的“砰!”打断。
这是撞门的声音!
没想到这些所谓“君子”如此小人行径,进不了大门就想从后门闯进来。
看来他们的首要目标已经从郦天明的棺椁转向那些指正林斐然的人证物证了。
米粒儿脑子一转立刻从椅子上跳起来,对其他人吩咐道:
“你们几个把门堵住,剩下的跟我一起把那些装了证物的箱子抬进禅房。不用担忧老爷的棺椁,这里是化解寺,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
说罢,让程氏赶紧去找苗娘子和陈家人,让陈家人保护好两位人证的同时,也在告诉陈家人,‘孙正曦已经急了’。
上赶着送到面前的把柄,米粒儿不信陈家人会舍得不去拿捏。
只要把陈家人拖下水,哪怕他们仅仅只做到了庇护两位证人,也足够让孙正曦一派阵脚大乱。
哼,姓孙的,咱们且等着!
米粒儿这一路指挥若定早已积下威望,加上一行人在禅房中刚进过茶水点心,眼下士气正旺,不一会儿就用禅房里的桌椅板凳,把正被冲击的后门堵了个严严实实。
等外面的人把两扇门板彻底撞烂,也只能看着堵死的行道直跺脚。
而米粒儿这边不但早就把装有证据的箱子收进了禅房里,还找来那个叫慧悲的大和尚,要他今日做个见证。
“大师且看这些读书人鸡鸣狗盗的丑恶嘴脸!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在皇家寺庙行强盗之事,真是辱没了圣贤书!”
米粒儿就站在这堆杂物最前面,指着那几个带头的书生鼻子大声责骂。
这庙里本就还有其他香客往来,也多是些有身份的人物。
其中的好事者被吸引到前门处看和尚书生吵架,不想掺和的则多半都在附近的禅院里休息等待。
现在动静这么大,也不免派些丫鬟小厮出来观望。
米粒儿义正严词得的喝骂,正是给他们听。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