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旧友

  在场谁不知道陈皇后已然身陨?

  当着她弟弟、父亲的面儿说这种话,摆明了欺负陈家有苦难言嘛!

  陈景然一下涨紫了脸,上前一步就要开撕。

  被后面苗娘子拉住,低声在耳畔劝了什么,才板着脸让出一个身位。

  “秦先生,家父苗三秋年轻时曾与您有些交情,不知先生是否还记得奴家?”

  苗娘子打起感情牌,听这话苗三秋和秦舅爷年轻时关系还不错,面对故人之女,秦舅爷也不好再阴阳怪气,低头认真打量一番苗娘子后,说:

  “当年你爹向你外公提亲不成借酒浇愁时我就同他讲,那老头再倔也是假正经,想借美丽女儿长长脸罢了。结果你爹就请先皇金口玉言赐下婚约,让你外公好生出了风头。”

  很显然苗娘子没听说过这桩往事,一愣之下不知如何接茬儿,秦舅爷便笑,又说:“此后他平步青云直到告老还乡,我也早把这事儿忘了干净。直到今日再见你肖似他的眉眼,才恍如隔世。原来已经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是白驹过隙,弹指一瞬啊!”

  这番话里有太多言外之意,又包含了太多情绪,加上提起当年所有经历过的人都会忍不住一番回忆。

  之前尴尬又紧张的气氛迅速缓解下来,陈太师也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向儿子叹道:“苗三秋那小子当年只是为了讨好丈人,谁曾想却因此得了先皇亲眼?真是因缘际会啊。”

  说罢,他带头接纳了秦舅爷入队,把他让到焦阳身边去。

  在替老上司戴孝的焦阳则有些嫌弃的看了眼秦舅爷,没说什么。

  跟米粒儿一样冷眼旁观的无相禅师再次咏唱祈福的经文,郦殊也在周全礼仪后回到米粒儿身边。

  队伍再次慢慢开拔,来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让先皇金口赐婚的主意是你舅舅出的吧。”

  米粒儿十分笃定的压低声音。

  郦殊对此回以漫不经心,道:“有可能。”

  什么有可能?这分明就是秦舅爷那脑子能想得出来的招!

  至于目的,米粒儿用脚指头也想得到,明显是为了引起先皇注意,从而平步青云。

  谁知先皇看上的却是苗三秋。

  米粒儿正这么想着,郦殊的声音幽幽传来。

  “先皇与今上不同,十分精明的人物。应该早在启用苗三秋前就查清了是我舅舅在出主意。”

  郦殊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又说:

  “只是当时秦家恶名赫赫,启用我舅舅的代价太大了,先皇那么精明的人选择启用苗三秋只怕是存了,明三秋暗秦毓的心,想让我舅舅做苗三秋的幕僚,这样先皇也就能借苗三秋让我舅舅暗地里为他所用了。”

  “可你舅舅那意思,分明是跟苗三秋闹崩了。”

  米粒儿说着也想到了,秦舅爷和苗三秋的矛盾核心。

  那老小子其实是个吃不得亏的主儿,跟他姐姐一样小心眼。让他当个影子干脏活儿还没名分,他不可能答应。

  郦殊的给出的说法却是:“我舅舅年轻时很有些傲气,那时候秦家还不是笑柄,也还有些门生故吏世家体面。我娘也还没…变成那样,听大哥说,她年轻时候,只拜孔庙,还资助过很多困难的读书人。”

  这话一下就把年轻时秦舅爷的面孔跟年轻时秦氏的面孔重叠在了一起。

  感情这对姐弟也不是生下来就这么不正常的。

  年轻时的他们只是家道中落,还在各显神通的尝试拯救家族。

  结果嘛……连被吹上天的先皇都要忌惮秦家的赫赫恶名。

  想来朝中老保守派——陈太师、孙宰相,及带他们进入官场的老师、朋党,只会更加坚定的找秦家不痛快,结成反秦同盟。

  作为一个现代人,米粒儿当然能理解这是为什么。

  霸凌呗~

  秦家祖上到底如何得罪他们的不要紧,只是狼多肉少的局面下,大家拉帮结派需要投名状。

  混过学校、公司或者其他集体的人都清楚,这时候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投名状就是假设一个不存在的“坏人”,然后集体霸凌他。

  在过去被霸凌对象多半是从武将队伍里找,但郦天明选择转型后,他们拿着第一武将示好的钱,总不至于太用力殴打笑脸人,于是秦毓就成了最好的软柿子。

  借口也很好找,就是秦家祖上如何如何不对。

  跟历史上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斗倒了王安石后,还流放苏东坡等人,整出所谓“元祐党人永不录用”一样。

  幼稚又恶毒的精明算计。

  这种局面下,并不是幼儿园老师,只是个老板,还需要陈太师、孙宰执等人好好干活的先皇当然只能假装没看见咯。

  可怜当年还很稚嫩的秦舅爷,玻璃心一定碎了一地吧。

  米粒儿心里低笑着,随即又想起秦舅爷在因果寺时一系列令人毛骨悚然的所作所为,心里不由得再次担忧起来。

  让这老小子拿到权力真的没问题吗?

  她担忧的看了看秦舅爷、焦阳、陈太师三个后脑勺。

  心里是说不出来的惶恐。

  明明一盘散沙的朝廷文武终于联合在了一起,为什么不妙的感觉越发明显了呢?

  一直到队伍开回郦府门前,米粒儿都没能想明白这一茬儿。

  其实在路上,米粒儿就猜想过,孙家人可能会在这时候让郦卓抢先回府去发号施令。

  谁知门前只有郦家奴仆们的身影。

  直到米粒儿带着他们布置灵堂、伺候客人、安置尾随的流民和围观群众、以及各种杂七杂八的转了三百六十圈后,才有个叫润芝的丫头悄悄上前来。

  “娘子,有个叫红霞的来找您,说有要事通传,我让她在客房候着,没让任何外人瞧了去。”

  这润芝,姓杨,跟穆春琴一样,世代为郦家服务。

  此人优点在于心细妥帖,比春琴更沉稳,就是身体不行,病恹恹的,无法带出门。

  米粒儿听她这么说完,立即抽空去见了红霞。

  果然,她是替刘维来的,而刘维想要传递的自然是郦卓的意思。

  “娘子,刘维说大郎有书信要递于二爷。”

  说着拿出一封信来。

  米粒儿接过来当场拆开,红霞只低头装作没看见。

  看来红霞也在拼命适应新环境。

  果然,所有活物都会努力的活啊!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