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讨封
“相爷器重实乃三生有幸,若陛下信任,臣定不辱使命!”
出乎意料的秦舅爷爽快接下任务。
孙老头微微一怔也没多说什么,倒是天子很开心,仿佛解决了一道难题。
至此这番博弈的落下帷幕。
陈太师、王国舅弃牌;天子和孙宰相一起担下了得罪人的小头,大头则推给了死人苗三秋,这对于唯一的幸存者苗娘子来说反而是一种安慰。
她痛哭着跪地谢恩,说了很多感激的话,再不见之前瞧不起柴四郎的态度。
米粒儿恍然中觉得她跟那帮流民头领也没啥区别,一旦被满足了心愿,瞬间又会变成忠于天子的顺民。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信仰吗?
思索间错眼看到秦舅爷脸上若有若无的微笑。
米粒儿才明白,这老小子一开始就巴不得去抄了林斐然的家。
是啊,秦家名声在圈子里本来就臭了。
又是皇帝宰相共同授意他去查的。
那只要能把证据捏死,国仇家恨数万流民面前,地主们又能说什么呢?也只能把账先记下,回头再找秦舅爷算。
但秦毓这人的能量米粒儿可太了解了。
一旦被他借查案抄家凑够了启动资金,他只怕会以核聚变的速度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以备孙宰相下野后接过一人之下的权力。
“陛下明辨是非乃万民之福也~”
老和尚照例先拍了皇帝马屁。
这次天子没再别扭,看得出来,办成事的自信给了他更多从容,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笑眯眯的领受了无相的夸奖。
老和尚便趁机又问:“只是边疆战事与流离失所的百姓该如何处置?”
“仗自然交给焦卿、丽卿等诸位将军,百姓嘛……”
他再度下意识看向孙宰相,而孙老头也不出意料的拿出了之前的方案,建议皇帝直接授权秦舅爷拿到证据后先斩后奏,把抄家得到的资源用以供给战争。
林斐然一伙儿在京畿的土地钱财则作为流民的善后资金,由陈景然和栾承安共同运作。
“臣定不辱使命!”
这种烧钱挣名声的差事恰是陈景然最需要的,他高兴得直接跪下谢恩。
而栾承安则完全在状况外,过了好一会儿才磕磕巴巴的说:“这、这…在下一届落第书生,实在能力有限啊!”
“耶~栾生何必妄自菲薄呢~”
王国舅只看了眼皇帝的表情,就立刻笑眯眯的招揽道:“你的忠勇天地可鉴,能力也出众,正如口袋里的锥子冒了出来~”
他巧妙活用了毛遂自荐的典故,说得栾承安又激动又惶恐,越张嘴越磕巴,最后索性轰然跪倒不停地磕头,口念万岁万万岁。
可把一直被朝臣逼视的柴四郎高兴坏了。
“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才打发陈景然两人去办事,之后又转向郦殊、焦阳,问:“孙卿所言,二位以为如何啊?”
这时候,郦殊隐晦的看向了秦舅爷,见自家舅舅微微颔首才露出安心的表情,嘴巴紧紧闭着。
而把这一切落在眼里的焦阳则有些复杂,眼睛在秦舅爷和孙宰相之间转了又转,最后说:“末将并无异议,只有一私事求官家成全。”
“哦?”
正在兴头上的天子惊喜得眉毛挑起,让焦阳说下去,那紫脸壮汉便道:“末将发妻早逝,膝下三子皆爱妾李氏所出,如今李氏身患肺痨恐不久矣…此番北上末将有心为官家效死,只求陛下恩准将李氏扶正。”
“啊?”
这下天子有些懵逼了,好在孙宰相是个明白人,赶紧小声说:“李氏乃当年李党之后,为营中乐伎……”
简单来说是公有财产。
尽管实质上她一直被焦阳庇护,但要翻身上岸做良人却不是交钱就够的,教坊司完全可以故意拖延直到李氏盖棺定论。
那样一来焦阳家三个儿子都成了庶出,还母亲身份卑贱,今后无论仕途还是婚嫁都矮人一头。
米粒儿估计焦阳早就想给李氏扶正了,只是一直被教坊司卡,才不得已在这种时候拿出来做笔交易。
毕竟他就算不满这个方案也无力反对。
理智的人只会趁机提些要求,让自己舒坦也让上司安心。
只可惜柴四郎是个思想包袱比较重,且容易纠结的人。
一听李氏的出身,刚才还一脸乐意卖个人情的天子,脸上肉眼可见的迟疑起来。
“这…李氏为将军生育三子确实有功,免除她的贱籍转为良妾合情合理,可将军贵为朝廷正二品大员,将之扶为正室,实在有失体统,不如朕为你选一房新妇?”
他提出了个很想当然的‘两全其美’方案。
焦阳整个脸都僵住了,紫色的脸膛渐渐有了胆汁上涌的黄。
米粒儿心里直摇头,柴四这人情世故也太不及格了。
李氏命不久矣,只求个体面身份风光大葬,哪有心思想想其他?何况李氏三子同气连枝,若新妇生下年幼的嫡子,焦家未来岂不是要鸡飞狗跳?
这简直就是给焦阳找不痛快嘛!
一时间米粒儿都在考虑要不要帮焦阳说话了。
好在郦殊是个有眼力见的。
刚才焦阳还在担忧他跟亲舅舅勾连起来,这会儿郦殊便先站出来要替他发声表态。
只见郦殊跟着单膝下跪,拱手道:“末将也有一事相求,往官家也听我一言。”
“哦?且说来!”
因焦阳迟迟不答应而尬住的柴四郎赶紧接过台阶下。
米粒儿便听郦殊字正腔圆道:“我父亲生前将收养的孤女米氏许于我为妻,此事有我舅舅可作证。眼下正是我父亲丧期,边关又有战事未歇。我怕此去不会米氏无所依,还请官家为我两正名。”
“如此?”
天子惊喜又狐疑的看来一眼,显然还记得因果寺那会儿米粒儿的存在。
好在秦舅爷这事儿上非常配合,立刻上前认账道:“确实如此,我姐夫北上前已做了安排。”
边上一直安分守己的王贵妃见状眼睛一亮,跟着出声娇劝道:“官家~此乃老将军生前遗愿,正是死者为大嘛~”
作者有话说:
出乎意料的秦舅爷爽快接下任务。
孙老头微微一怔也没多说什么,倒是天子很开心,仿佛解决了一道难题。
至此这番博弈的落下帷幕。
陈太师、王国舅弃牌;天子和孙宰相一起担下了得罪人的小头,大头则推给了死人苗三秋,这对于唯一的幸存者苗娘子来说反而是一种安慰。
她痛哭着跪地谢恩,说了很多感激的话,再不见之前瞧不起柴四郎的态度。
米粒儿恍然中觉得她跟那帮流民头领也没啥区别,一旦被满足了心愿,瞬间又会变成忠于天子的顺民。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信仰吗?
思索间错眼看到秦舅爷脸上若有若无的微笑。
米粒儿才明白,这老小子一开始就巴不得去抄了林斐然的家。
是啊,秦家名声在圈子里本来就臭了。
又是皇帝宰相共同授意他去查的。
那只要能把证据捏死,国仇家恨数万流民面前,地主们又能说什么呢?也只能把账先记下,回头再找秦舅爷算。
但秦毓这人的能量米粒儿可太了解了。
一旦被他借查案抄家凑够了启动资金,他只怕会以核聚变的速度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以备孙宰相下野后接过一人之下的权力。
“陛下明辨是非乃万民之福也~”
老和尚照例先拍了皇帝马屁。
这次天子没再别扭,看得出来,办成事的自信给了他更多从容,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笑眯眯的领受了无相的夸奖。
老和尚便趁机又问:“只是边疆战事与流离失所的百姓该如何处置?”
“仗自然交给焦卿、丽卿等诸位将军,百姓嘛……”
他再度下意识看向孙宰相,而孙老头也不出意料的拿出了之前的方案,建议皇帝直接授权秦舅爷拿到证据后先斩后奏,把抄家得到的资源用以供给战争。
林斐然一伙儿在京畿的土地钱财则作为流民的善后资金,由陈景然和栾承安共同运作。
“臣定不辱使命!”
这种烧钱挣名声的差事恰是陈景然最需要的,他高兴得直接跪下谢恩。
而栾承安则完全在状况外,过了好一会儿才磕磕巴巴的说:“这、这…在下一届落第书生,实在能力有限啊!”
“耶~栾生何必妄自菲薄呢~”
王国舅只看了眼皇帝的表情,就立刻笑眯眯的招揽道:“你的忠勇天地可鉴,能力也出众,正如口袋里的锥子冒了出来~”
他巧妙活用了毛遂自荐的典故,说得栾承安又激动又惶恐,越张嘴越磕巴,最后索性轰然跪倒不停地磕头,口念万岁万万岁。
可把一直被朝臣逼视的柴四郎高兴坏了。
“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才打发陈景然两人去办事,之后又转向郦殊、焦阳,问:“孙卿所言,二位以为如何啊?”
这时候,郦殊隐晦的看向了秦舅爷,见自家舅舅微微颔首才露出安心的表情,嘴巴紧紧闭着。
而把这一切落在眼里的焦阳则有些复杂,眼睛在秦舅爷和孙宰相之间转了又转,最后说:“末将并无异议,只有一私事求官家成全。”
“哦?”
正在兴头上的天子惊喜得眉毛挑起,让焦阳说下去,那紫脸壮汉便道:“末将发妻早逝,膝下三子皆爱妾李氏所出,如今李氏身患肺痨恐不久矣…此番北上末将有心为官家效死,只求陛下恩准将李氏扶正。”
“啊?”
这下天子有些懵逼了,好在孙宰相是个明白人,赶紧小声说:“李氏乃当年李党之后,为营中乐伎……”
简单来说是公有财产。
尽管实质上她一直被焦阳庇护,但要翻身上岸做良人却不是交钱就够的,教坊司完全可以故意拖延直到李氏盖棺定论。
那样一来焦阳家三个儿子都成了庶出,还母亲身份卑贱,今后无论仕途还是婚嫁都矮人一头。
米粒儿估计焦阳早就想给李氏扶正了,只是一直被教坊司卡,才不得已在这种时候拿出来做笔交易。
毕竟他就算不满这个方案也无力反对。
理智的人只会趁机提些要求,让自己舒坦也让上司安心。
只可惜柴四郎是个思想包袱比较重,且容易纠结的人。
一听李氏的出身,刚才还一脸乐意卖个人情的天子,脸上肉眼可见的迟疑起来。
“这…李氏为将军生育三子确实有功,免除她的贱籍转为良妾合情合理,可将军贵为朝廷正二品大员,将之扶为正室,实在有失体统,不如朕为你选一房新妇?”
他提出了个很想当然的‘两全其美’方案。
焦阳整个脸都僵住了,紫色的脸膛渐渐有了胆汁上涌的黄。
米粒儿心里直摇头,柴四这人情世故也太不及格了。
李氏命不久矣,只求个体面身份风光大葬,哪有心思想想其他?何况李氏三子同气连枝,若新妇生下年幼的嫡子,焦家未来岂不是要鸡飞狗跳?
这简直就是给焦阳找不痛快嘛!
一时间米粒儿都在考虑要不要帮焦阳说话了。
好在郦殊是个有眼力见的。
刚才焦阳还在担忧他跟亲舅舅勾连起来,这会儿郦殊便先站出来要替他发声表态。
只见郦殊跟着单膝下跪,拱手道:“末将也有一事相求,往官家也听我一言。”
“哦?且说来!”
因焦阳迟迟不答应而尬住的柴四郎赶紧接过台阶下。
米粒儿便听郦殊字正腔圆道:“我父亲生前将收养的孤女米氏许于我为妻,此事有我舅舅可作证。眼下正是我父亲丧期,边关又有战事未歇。我怕此去不会米氏无所依,还请官家为我两正名。”
“如此?”
天子惊喜又狐疑的看来一眼,显然还记得因果寺那会儿米粒儿的存在。
好在秦舅爷这事儿上非常配合,立刻上前认账道:“确实如此,我姐夫北上前已做了安排。”
边上一直安分守己的王贵妃见状眼睛一亮,跟着出声娇劝道:“官家~此乃老将军生前遗愿,正是死者为大嘛~”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