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账
郦卓刚恩荫了工部的五品肥缺,这要是落在京城其他中等人户,简直是喜从天降,到了孙正曦嘴里却跟净身出户了似的,简直好不委屈。
米粒儿听得好笑,却也明白其中的潜规则。
且看陈太师、王国舅等人看向郦卓的冷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于正经的一流人物来说,失去郦家继承权的郦卓本人能力不显又言语木讷感情外放,还被孙家人吃得死死的。
哪里还有上桌吃饭的资格?
便是把他吃干抹净利用彻底的孙正曦也在眼见郦卓失去继承权后,觉得他没用,这才嚷嚷着要求和离。
然而米粒儿心里清楚,郦殊对郦卓的感情是沉淀的。
他们都是秦夫人野心和愚行的受害者,恐怕很多东西就连米粒儿也体会不到,郦殊却能在瞬间与哥哥共情。
所以郦殊的脸早在孙正曦说出那番话是沉到了海底。
然而米粒儿没想想到的是孙老头反应比郦殊还大。
孙正曦一闹,孙老二、老三就跟着哀嚎他们的大侄女孙舒窈在这段婚姻中的痛苦,结果还没嚎完就被他们的爹一人一耳光静音,随即在场所有人观赏到了老宰相对大孙子拳打脚踢的珍贵画面。
简直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咳咳~老孙啊,你一把年纪了,谨防闪了腰!”
老派的陈太师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提醒孙宰相要注意体面。
这才把人从暴怒中拉出来,擦了把汗。
“你若想害你妹妹,大可拿条绳子勒死她,却不能这样坏她名节!别忘了,你还有庶出姐妹,你两个叔叔膝下也有诸多堂姐妹,都是孙家的女儿,开了这个坏头,她们今后都去化解寺做姑子不成!”
孙老头这番话倒是给自己的失控行为做了合理解释。
旁边王国舅跟着点头说:“是啊,若是郦公之子都不是良配,今后孙大娘子又要嫁与谁呢?”
这话本是挺孙老头,贬孙正曦的,却把老宰相在内的孙家人都说得脸色一绿。
孙老头下意识避开郦殊、郦卓的目光,看了眼郦天明的牌位,孙正曦则捂着被打肿的脸与两个叔叔做着眼神交流。
“可是父亲,舒窈她病成这样分家出来,也无力打理家业,便是硬撑着苦熬也撑不了多久,何必……”
孙老二话还没说完,他父亲已经做出了最冰冷的应答。
“舒窈若病死了,便让你的长女皎儿给大郎做继室!”
一听这话,孙老二脸色霎时白得纸一样,看父亲的眼神犹如看恶鬼。
陈太师对此微微点头倒不奇怪,怪的是焦阳和郦殊。
他们两见孙宰相如此斩钉截铁,竟然一起和缓了眉头,露出些满意的神色来。
这……难道郦卓和孙氏的婚姻真的是因为孙宰相与郦天明之间的协议。
可事情都闹成这样了,郦天明人也死了,郦殊也跟焦阳结盟了,无论什么协议都维持不下去了,又何必要拿自己孙女的婚姻大事做样子呢?
这下米粒儿真的不解了。
不但她不解,天家夫妻更不解。
王贵妃跟皇帝一番眼神交流后,开口试探道:“相爷何必如此严苛?便是为了大郎着想,也得夫妇和谐才是……”
“我与舒窈一直相敬如宾,从没吵过架。她只是病了,我可以等她痊愈,我不会纳妾,也不会寻花问柳,请祖父相信小婿。”
不等王贵妃说完,郦卓没憋住站出来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他已经失去继承权了,如果连婚姻也成为各方博弈的棋盘,那未免太过悲哀。
当然,现在的他也同样悲哀。
米粒儿心里掂量着那个大胆的猜测,发自内心觉得郦卓被秦夫人毁掉了。
她记忆中的,没有世家公子身份约束的郦卓明明是个跟郦天明与郦殊一样,有些骄傲恣意又颇有文采的风流人物,怎么现在就变成了“老实”二字的代言人,还头顶青青草原!
“大伯莫急,这些事情本就是等你回来慢慢商量的,既然你今日回来了,待会儿得空了,便请舅老爷做个见证,咱们慢慢把家产算清楚,定不让你与大嫂劳心。”
米粒儿低声劝说,同时也替郦殊表明态度。
分家是分家,兄弟是兄弟,只要郦家还在,郦殊还活着,郦卓也还是一流圈层里一号人物,别太快看人下菜碟!
米粒儿这话一说完,王贵妃忙看郦殊脸色,见他毫无反对之意,便讪讪的笑了下,不再说了。
其他人见郦殊竟然是这个意思,表情又变了一变。
“是嘛~有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都是我哥嫂的儿子,分家也只是为了把账算清楚,免得上一代的烂账,传到后面说不清楚~”
秦舅爷趁机嘻嘻笑着,话里有话的揶揄孙家人。
孙老头对此沉默不语,但孙正曦不是个肯干休的人,他瞪了自己三叔一眼,孙老三便只能无奈替他开口说:
“什么烂账?你郦家还欠钱不成?那既然要分家,何不当着诸位贵人与官家把账本拿出来,咱们一笔笔厘清!”
“这倒是有理!”
孙老三一说完,天子就忍不住点了头。
米粒儿对此只能呵呵一笑,心想这些人真是个个如狼似虎。
不但孙正曦是个不要脸的卑鄙小人,就连皇帝也巴不得趁机摸一摸郦家的底。
可我米夫人岂是好欺负的?
你们要账本是吧,好!今日便捅破这层窗户纸,且看谁在圈子里混不下去!
米粒儿转脸看向郦殊,见他露出个“你放手施展”彻底放下心来。
“润芝、玉茹!”
她大声唤来得力婢女,扬声道:“把书架上左面第一排的头两本账册拿来,底下那红木盒子也拿来。”
两人很快取来东西。
不等其他人说什么,米粒儿随手翻了一页便念道:“丙午年三月十六日,孙府管家来报,言孙家夫人周氏眼疾复发,需上品东珠十颗入药,夫人秦氏首肯,与之。”
随即取出盒子里对应的账房支取票据和详细描述来取物之人的年龄、模样、衣着、言辞的字条。
把整件事情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作者有话说:
米粒儿听得好笑,却也明白其中的潜规则。
且看陈太师、王国舅等人看向郦卓的冷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对于正经的一流人物来说,失去郦家继承权的郦卓本人能力不显又言语木讷感情外放,还被孙家人吃得死死的。
哪里还有上桌吃饭的资格?
便是把他吃干抹净利用彻底的孙正曦也在眼见郦卓失去继承权后,觉得他没用,这才嚷嚷着要求和离。
然而米粒儿心里清楚,郦殊对郦卓的感情是沉淀的。
他们都是秦夫人野心和愚行的受害者,恐怕很多东西就连米粒儿也体会不到,郦殊却能在瞬间与哥哥共情。
所以郦殊的脸早在孙正曦说出那番话是沉到了海底。
然而米粒儿没想想到的是孙老头反应比郦殊还大。
孙正曦一闹,孙老二、老三就跟着哀嚎他们的大侄女孙舒窈在这段婚姻中的痛苦,结果还没嚎完就被他们的爹一人一耳光静音,随即在场所有人观赏到了老宰相对大孙子拳打脚踢的珍贵画面。
简直太阳打西边儿出来了。
“咳咳~老孙啊,你一把年纪了,谨防闪了腰!”
老派的陈太师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提醒孙宰相要注意体面。
这才把人从暴怒中拉出来,擦了把汗。
“你若想害你妹妹,大可拿条绳子勒死她,却不能这样坏她名节!别忘了,你还有庶出姐妹,你两个叔叔膝下也有诸多堂姐妹,都是孙家的女儿,开了这个坏头,她们今后都去化解寺做姑子不成!”
孙老头这番话倒是给自己的失控行为做了合理解释。
旁边王国舅跟着点头说:“是啊,若是郦公之子都不是良配,今后孙大娘子又要嫁与谁呢?”
这话本是挺孙老头,贬孙正曦的,却把老宰相在内的孙家人都说得脸色一绿。
孙老头下意识避开郦殊、郦卓的目光,看了眼郦天明的牌位,孙正曦则捂着被打肿的脸与两个叔叔做着眼神交流。
“可是父亲,舒窈她病成这样分家出来,也无力打理家业,便是硬撑着苦熬也撑不了多久,何必……”
孙老二话还没说完,他父亲已经做出了最冰冷的应答。
“舒窈若病死了,便让你的长女皎儿给大郎做继室!”
一听这话,孙老二脸色霎时白得纸一样,看父亲的眼神犹如看恶鬼。
陈太师对此微微点头倒不奇怪,怪的是焦阳和郦殊。
他们两见孙宰相如此斩钉截铁,竟然一起和缓了眉头,露出些满意的神色来。
这……难道郦卓和孙氏的婚姻真的是因为孙宰相与郦天明之间的协议。
可事情都闹成这样了,郦天明人也死了,郦殊也跟焦阳结盟了,无论什么协议都维持不下去了,又何必要拿自己孙女的婚姻大事做样子呢?
这下米粒儿真的不解了。
不但她不解,天家夫妻更不解。
王贵妃跟皇帝一番眼神交流后,开口试探道:“相爷何必如此严苛?便是为了大郎着想,也得夫妇和谐才是……”
“我与舒窈一直相敬如宾,从没吵过架。她只是病了,我可以等她痊愈,我不会纳妾,也不会寻花问柳,请祖父相信小婿。”
不等王贵妃说完,郦卓没憋住站出来努力维护自己的尊严。
他已经失去继承权了,如果连婚姻也成为各方博弈的棋盘,那未免太过悲哀。
当然,现在的他也同样悲哀。
米粒儿心里掂量着那个大胆的猜测,发自内心觉得郦卓被秦夫人毁掉了。
她记忆中的,没有世家公子身份约束的郦卓明明是个跟郦天明与郦殊一样,有些骄傲恣意又颇有文采的风流人物,怎么现在就变成了“老实”二字的代言人,还头顶青青草原!
“大伯莫急,这些事情本就是等你回来慢慢商量的,既然你今日回来了,待会儿得空了,便请舅老爷做个见证,咱们慢慢把家产算清楚,定不让你与大嫂劳心。”
米粒儿低声劝说,同时也替郦殊表明态度。
分家是分家,兄弟是兄弟,只要郦家还在,郦殊还活着,郦卓也还是一流圈层里一号人物,别太快看人下菜碟!
米粒儿这话一说完,王贵妃忙看郦殊脸色,见他毫无反对之意,便讪讪的笑了下,不再说了。
其他人见郦殊竟然是这个意思,表情又变了一变。
“是嘛~有道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都是我哥嫂的儿子,分家也只是为了把账算清楚,免得上一代的烂账,传到后面说不清楚~”
秦舅爷趁机嘻嘻笑着,话里有话的揶揄孙家人。
孙老头对此沉默不语,但孙正曦不是个肯干休的人,他瞪了自己三叔一眼,孙老三便只能无奈替他开口说:
“什么烂账?你郦家还欠钱不成?那既然要分家,何不当着诸位贵人与官家把账本拿出来,咱们一笔笔厘清!”
“这倒是有理!”
孙老三一说完,天子就忍不住点了头。
米粒儿对此只能呵呵一笑,心想这些人真是个个如狼似虎。
不但孙正曦是个不要脸的卑鄙小人,就连皇帝也巴不得趁机摸一摸郦家的底。
可我米夫人岂是好欺负的?
你们要账本是吧,好!今日便捅破这层窗户纸,且看谁在圈子里混不下去!
米粒儿转脸看向郦殊,见他露出个“你放手施展”彻底放下心来。
“润芝、玉茹!”
她大声唤来得力婢女,扬声道:“把书架上左面第一排的头两本账册拿来,底下那红木盒子也拿来。”
两人很快取来东西。
不等其他人说什么,米粒儿随手翻了一页便念道:“丙午年三月十六日,孙府管家来报,言孙家夫人周氏眼疾复发,需上品东珠十颗入药,夫人秦氏首肯,与之。”
随即取出盒子里对应的账房支取票据和详细描述来取物之人的年龄、模样、衣着、言辞的字条。
把整件事情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