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借刀
姜太医一面恼怒传言不可信,一面有些后悔自己将庄术邱带来的决定。
普通人下马威没有弄好,那是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
然对于作为宫中的太医而言,那却不是仅仅一个脸红发烫说句微臣医术不到家就能够糊弄过去的。
其实只要姜太医再细细思索一番里面的门道,就该知道,实在不怪他自己太过鲁莽。
而是他也被人做了筏子,当身边的人言及庄小太医的时候皆是一脸轻蔑,言之凿凿地说他就是受了祖上的荫蔽。
明明医术平平,可谁叫庄求邱投了个好胎?从喝孟婆汤的时候就稳当排在他们前面,走的尽是庄康大道。
一个小小的御医哪是庄小太医的终点?还有咱们想都不敢想,够都够不着的位置留着给他呢!
他们说这话时的神情激动,却生生忍了下去,变成了一副敢怒不敢言的忍辱负重,惹得姜太医亦是连连点头。
众人不动声色地互看一眼,继续道:“若不是有着那层关系在,就这样的人,想要进太医局当个小小的小吏都是勉强。
“就算有了天大的福分能靠自己的实力进了宫,也是数十年的学习磨砺,都道媳妇熬成婆,谁不是这样熬过来的。
“那毛都没长齐的小娃一日都没过过这样的日子,叫他怎能让人服众?”
说这话的太医叹息一声,似是要将胸中郁气一泻而光,带着浓厚的不甘却依旧归于虚无,再配合上他顶羽下盖不住的一缕白发。
让人看后无端生出些同根的惺惺相惜来:谁又不是这么想的呢?
可当今金口一开,哪里还能再有转圜之地?那是庄院使在为圣上请脉时突然聊起的一段对话。
——“朕记得庄卿的公子已年满十七了吧?”
——“劳圣上记挂,三日前正是犬子十七岁生辰。”
——“正是一生中最令人羡艳的年纪啊,庄卿有福了。”
——“圣上仁泽深厚,天下文人刻苦求学、武士苦寒锤练,终其一生尽己所能,俱是为了投身报国,挣一个万世太平。
“犬子莫不如是,然人所不能及之事众,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一人与一国,百姓与君主,小我与大爱,孰轻孰重?
“微臣愚钝,犬子却看得比臣更为透彻,在他眼中,一人亦为一国,曾言志向便是用毕生绝学护好圣上。”
——“哦?卿所言,倒是颇为有趣。”
——“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士,抑或是兢兢业业努力活在世上的普通百姓,还有臣那不成才的儿子,俱是为了翼国,为了圣上。
“所以,这都是您的福气才对啊。”
这一番马屁拍的滴水不漏,既道出了圣上无需羡艳任何人的原因,更言明了独子庄术邱的伟大志向——进入太医局。
不知圣上是不是被那句所有的一切都合该是您的福气哄来了兴致。
庄院使前脚刚退出去,当今后脚便朱笔一挥将其子召进了宫,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庄小太医。
姜太医想起这一幕,恨恨咬牙:果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怎就如此心急,一介堂堂太医院院使居然也要为了自家前程巧言吝啬到这般程度。
他发出一声闷骂:“何止是难以服众?这简直令人不齿!”
周遭之人齐齐附和,见时机差不多,再加一把力:“姜弟,兄弟几人便罢,都到了不惑之年,青丝不再,年华已逝。
“自古六十古稀,七十更为罕有,说到底我们已是土埋半截的人,早就没了争强斗胜之心,能够留在太医院中已是莫大的恩赐了。
“可姜弟你不同啊,进太医局那年你将将及冠,虽有万千才干,却仍脚踏实地从医士做起,所幸皇天不负。
“不过五年,姜弟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御医一名,其中付出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更觉众望所归。”
姜太医被人吹着哄着,听得不亦乐乎,虽心底开花,却不能表现出来,连忙摆手:
“不敢当不敢当,姜某能有今日全赖前辈们不吝指点,没有诸位为师,哪有穿上这身衣服的机会?说到底还是我要谢过兄长们的照应和包容。”
另一道声音响起,语气尤为诚恳:“姜弟这是说哪里的话?我们又不是眼瞎之人,无论是医术还是阅历,你分明都兼而有之。
“像姜弟这样的人都需要从头开始做起,那庄姓小儿,他又凭什么?!”
几人又是一阵低语,时而横眉竖指,时而面露忿忿。
说到兴致高昂之处,那些施针把脉时稳如工匠造出的精妙机关的手指就会抖动不停,直到许久才能安定下来。
最后那名平日里与姜太医最为亲近的长者终于语重心长地道:“我们年岁已高,就是再看不惯也不能倚老卖老去拦那小儿前路。
“这不仅是自降了身份,更是将那少年当作了一回事,旁的不说,单一事却是可以笃定的,那就是咱们必中对方下怀。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战场,任我们几个如何长吁短叹,岁月都已不再,未来,终究还是姜弟的啊!”
细蛇绕棍而上,继续攻心:“让那黄口小儿知难而退,可就全要仰仗姜弟了啊!”
姜太医嘴上虽然谦虚推脱,实则身子已然悄然挺直,就连眉毛都已经变得左右不对称起来。
如果给他一面镜子,他就会知道自己右边的眉峰正在不自觉的挑高,整个人流露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
事情就这样顺水推舟的决定了,关注庄术邱为贤妃请脉之事的,不仅仅只有神色紧张的姜太医一人。
那些在暗处看着的人,虽没有姜太医那般牵连着厉害关系,但心中都存着一个不约而同的期盼。
他们在后方造的势已经足够一位青涩少年止步不前了,只等庄术邱在贤妃那处狠狠碰上一壁,众人就有信心踩的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庄术邱眼风不动,似乎只有整理那捆丝线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等到药箱所有的物品都归置到原位。
才开口回道:“娘娘正值舞象之年(十七岁),原是精气最足的时段,可惜所用虎狼之药甚多,体内不仅残有寒性毒素。
“而且痰湿内阻,加之肝郁时久,气血不和,长期以往,必有不育之险。”
作者有话说:
普通人下马威没有弄好,那是丢了面子又丢了里子。
然对于作为宫中的太医而言,那却不是仅仅一个脸红发烫说句微臣医术不到家就能够糊弄过去的。
其实只要姜太医再细细思索一番里面的门道,就该知道,实在不怪他自己太过鲁莽。
而是他也被人做了筏子,当身边的人言及庄小太医的时候皆是一脸轻蔑,言之凿凿地说他就是受了祖上的荫蔽。
明明医术平平,可谁叫庄求邱投了个好胎?从喝孟婆汤的时候就稳当排在他们前面,走的尽是庄康大道。
一个小小的御医哪是庄小太医的终点?还有咱们想都不敢想,够都够不着的位置留着给他呢!
他们说这话时的神情激动,却生生忍了下去,变成了一副敢怒不敢言的忍辱负重,惹得姜太医亦是连连点头。
众人不动声色地互看一眼,继续道:“若不是有着那层关系在,就这样的人,想要进太医局当个小小的小吏都是勉强。
“就算有了天大的福分能靠自己的实力进了宫,也是数十年的学习磨砺,都道媳妇熬成婆,谁不是这样熬过来的。
“那毛都没长齐的小娃一日都没过过这样的日子,叫他怎能让人服众?”
说这话的太医叹息一声,似是要将胸中郁气一泻而光,带着浓厚的不甘却依旧归于虚无,再配合上他顶羽下盖不住的一缕白发。
让人看后无端生出些同根的惺惺相惜来:谁又不是这么想的呢?
可当今金口一开,哪里还能再有转圜之地?那是庄院使在为圣上请脉时突然聊起的一段对话。
——“朕记得庄卿的公子已年满十七了吧?”
——“劳圣上记挂,三日前正是犬子十七岁生辰。”
——“正是一生中最令人羡艳的年纪啊,庄卿有福了。”
——“圣上仁泽深厚,天下文人刻苦求学、武士苦寒锤练,终其一生尽己所能,俱是为了投身报国,挣一个万世太平。
“犬子莫不如是,然人所不能及之事众,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一人与一国,百姓与君主,小我与大爱,孰轻孰重?
“微臣愚钝,犬子却看得比臣更为透彻,在他眼中,一人亦为一国,曾言志向便是用毕生绝学护好圣上。”
——“哦?卿所言,倒是颇为有趣。”
——“无论是文人还是武士,抑或是兢兢业业努力活在世上的普通百姓,还有臣那不成才的儿子,俱是为了翼国,为了圣上。
“所以,这都是您的福气才对啊。”
这一番马屁拍的滴水不漏,既道出了圣上无需羡艳任何人的原因,更言明了独子庄术邱的伟大志向——进入太医局。
不知圣上是不是被那句所有的一切都合该是您的福气哄来了兴致。
庄院使前脚刚退出去,当今后脚便朱笔一挥将其子召进了宫,成为了万众瞩目的庄小太医。
姜太医想起这一幕,恨恨咬牙:果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怎就如此心急,一介堂堂太医院院使居然也要为了自家前程巧言吝啬到这般程度。
他发出一声闷骂:“何止是难以服众?这简直令人不齿!”
周遭之人齐齐附和,见时机差不多,再加一把力:“姜弟,兄弟几人便罢,都到了不惑之年,青丝不再,年华已逝。
“自古六十古稀,七十更为罕有,说到底我们已是土埋半截的人,早就没了争强斗胜之心,能够留在太医院中已是莫大的恩赐了。
“可姜弟你不同啊,进太医局那年你将将及冠,虽有万千才干,却仍脚踏实地从医士做起,所幸皇天不负。
“不过五年,姜弟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御医一名,其中付出的努力我们有目共睹,更觉众望所归。”
姜太医被人吹着哄着,听得不亦乐乎,虽心底开花,却不能表现出来,连忙摆手:
“不敢当不敢当,姜某能有今日全赖前辈们不吝指点,没有诸位为师,哪有穿上这身衣服的机会?说到底还是我要谢过兄长们的照应和包容。”
另一道声音响起,语气尤为诚恳:“姜弟这是说哪里的话?我们又不是眼瞎之人,无论是医术还是阅历,你分明都兼而有之。
“像姜弟这样的人都需要从头开始做起,那庄姓小儿,他又凭什么?!”
几人又是一阵低语,时而横眉竖指,时而面露忿忿。
说到兴致高昂之处,那些施针把脉时稳如工匠造出的精妙机关的手指就会抖动不停,直到许久才能安定下来。
最后那名平日里与姜太医最为亲近的长者终于语重心长地道:“我们年岁已高,就是再看不惯也不能倚老卖老去拦那小儿前路。
“这不仅是自降了身份,更是将那少年当作了一回事,旁的不说,单一事却是可以笃定的,那就是咱们必中对方下怀。
“一辈人有一辈人的战场,任我们几个如何长吁短叹,岁月都已不再,未来,终究还是姜弟的啊!”
细蛇绕棍而上,继续攻心:“让那黄口小儿知难而退,可就全要仰仗姜弟了啊!”
姜太医嘴上虽然谦虚推脱,实则身子已然悄然挺直,就连眉毛都已经变得左右不对称起来。
如果给他一面镜子,他就会知道自己右边的眉峰正在不自觉的挑高,整个人流露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
事情就这样顺水推舟的决定了,关注庄术邱为贤妃请脉之事的,不仅仅只有神色紧张的姜太医一人。
那些在暗处看着的人,虽没有姜太医那般牵连着厉害关系,但心中都存着一个不约而同的期盼。
他们在后方造的势已经足够一位青涩少年止步不前了,只等庄术邱在贤妃那处狠狠碰上一壁,众人就有信心踩的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庄术邱眼风不动,似乎只有整理那捆丝线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等到药箱所有的物品都归置到原位。
才开口回道:“娘娘正值舞象之年(十七岁),原是精气最足的时段,可惜所用虎狼之药甚多,体内不仅残有寒性毒素。
“而且痰湿内阻,加之肝郁时久,气血不和,长期以往,必有不育之险。”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