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二美
其实在看到周姨娘、林姨娘趁机来看孩子时,米粒儿就猜大小李一定会趁机过来。只是没想到这姐儿俩是真急,这不,说话间两个一身素裹的俏脸佳人已经泪眼婆娑的站在灵堂门口了。
“我们来跟老爷告别的,求二娘子开恩~”
为首的那个年长些,看着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美目盈盈泪光涟涟,好一枝梨花春带雨,正是二李中六郎的生母的大李氏。
“老爷与我一番深情,若不能见最后一面,奴家实在死不瞑目!”
这位言语激烈的瞧着只有十六七,眼泪涌泉似的流过她的俏脸蛋儿,眼睛都哭红了,却连依旧如明珠闪闪,正是诞下七娘的小李氏。
这两姐妹一来就嚷嚷着要见郦天明最后一面,目光却一直在灵堂内四处逡巡,米粒儿见状赶紧上前迎接她们进来,看着两人边哭边给郦天明上香祭拜。
等两炷香插进香炉后,大李氏俏脸一抬米粒儿就知道来戏了。
“为何不见其他娘子郎君?”
这摆明了是问自己的孩子,米粒儿看她这幅急得不行的模样,越发不敢把孩子抱给她看,只能说:“灵堂肃杀,怕孩子沾染上阴气。”
“这……”
大李还没说完,小李已慌了,急切问道:“难道是孩子病了?他们生来就体弱怕风,你们……”
“两位且听我说,他们很好,我每天都去看过,由你们在时就信任的奶娘照顾着,已经长大一圈了。”
说着一回头看向两个豆丁。
“确实如此,弟弟妹妹们都很康健!”
三郎四郎迅速反应,其中聪明的老四还自己加戏道:“六郎已经识人了,每每见着我们就会咯咯的笑。”
他这话自以为是宽慰大小李,殊不知做母亲的心。
一听这话,大小李哭得更厉害,眼泪像小河淌水般扑簌簌的往下掉,也不起来了,抓住米粒儿的手就哀求。
“求求二娘子,让我们见见孩子吧!”
两个女人哭成这样,米粒儿一时根本找不到推拒的理由,又感觉门口还有一道视线在望这边看。
顺着一抬眼,就瞧见有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若隐若现于门后。
看来这对姐妹花也是有备而来,要是一直拒绝只怕有那年轻人作证,就要回去向焦阳告状了。
想了想,米粒儿说:“两位不如先去偏厅与周、林二位姨娘叙叙旧,待我通知奶娘将六郎和七娘抱来,也免得孩子在灵堂里冲撞了阴气。”
这个问题上米粒儿其实更怕细菌和病毒,毕竟算算时间郦天明死了也有小两月了,再好的棺木防腐也防不住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要是因此感染上什么烈性病毒,那问题就严重了。
二李一听这话,下意识地想要摇头,四郎此刻却上去拉着小李的手说:“姨娘曾与我娘情同姐妹,之前匆匆一别都没能留下通信地址,此次若不见,今后只怕再无缘重聚了。”
“这……”
小李一时卡壳,大李见状也只能点头说:“昔日初入郦府确实多受林姨娘照拂,今日不去拜见确实说不过去。”
便带着小李氏往偏厅走。
米粒儿忙去看门口那么看不见面容的年轻人,就见那魁梧身影一闪,不知去哪儿了。
“青山!”
米粒儿忙低声唤来穆青山,让他端一碗柳叶汤追上去。
“打探一下,那是老爷的哪位同僚。”
穆青山了然一点头,一手问问端着热汤身轻如燕的追出门了。
不管那人是谁,只要他不在,米雷人就好料理大小李。
她命人弄来些时兴的点心,又沏了一壶好茶,带着春琴施施然到了偏厅里。
此刻里面有人正在欢笑,说:“哎哎,没想到我们姐妹中出路最好的还是你两,今后跟了焦将军也算苦尽甘来了。不像我们两个,还有得熬呢!”
仔细一听,米粒儿就知道是周姨娘。
那以美艳著称,曾令阉人心动的妖冶妇人话里一副不打算再嫁的意思,再想到三郎的年纪,这倒也不稀奇。
再嫁未必能嫁得更好,在京中安分隐居等儿子长大分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被接去做老太君。
反正秦氏这辈子出不了因果寺,还有谁会为了个疯女人得罪长大成人后的三郎四郎呢?
想通这一节,米粒儿忽然也有了灵感。
便掀开帘子进去,又听见了周姨娘话的下半截儿。
“要我说,你们也真是熬出头了,那天打五雷轰的白骨精之前可不是要吃了你两?现在呢?哼,疯女人去佛前忏悔吧!”
边说话,周姨娘还边往嘴里塞点心,那模样开心得简直毫无仪态。
直到眼睛对上米粒儿的视线,周姨娘才噎到了似的,忙低头喝茶。
林姨娘捂着嘴低声笑道:“你怕什么?天上地下,哪个有良心的不恨她?”
说着冲米粒儿一笑,打招呼。
“二娘子来啦~”
一直东张西望的大小李也赶紧站起来,跟着喊二娘子。
米粒儿便笑着递上茶水点心,之后才挥手让奶娘抱着两个婴儿进去。
“我的儿啊!”
大李一见奶娘就扑了上去,抱过孩子不撒手。
小李也一样,脸贴着婴儿脸上的软肉,眼泪珍珠似的一滴滴流。
这么激动自然引得两个婴儿哇哇大哭,霎时不大的偏厅离跟台风过境一般,婴儿的啼哭声几乎把房顶掀掉。
“姨娘,莫要如此用力,六郎这是疼了。”
奶娘看大李抱着孩子两臂跟铁箍似的,忙上去想把孩子接过来。
大李哪里肯松开?只抱着孩子反复念叨:“儿啊,是我啊~我是阿娘啊!你怎么就不认我了!”
她慌得又哭又急,孩子感受着她的情绪越发哭得离开。
周姨娘和林姨娘实在看不下去了,两个人把大李氏一夹,各自抓住一边肩膀,那奶娘赶紧眼疾手快的抢过孩子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儿,又解开衣襟让孩子含住ru头,才好容易止住六郎的啼哭。
七娘那边儿也一样,抱着女儿的小李氏跟孩子一起放声大哭,七娘的奶娘实在没办法,求助的看过来。
米粒儿此刻拦住又要去抢孩子的大李氏劝道:“六郎哪有不认得你?不过是被你吓到了而已,姨娘太急了。”
作者有话说:
“我们来跟老爷告别的,求二娘子开恩~”
为首的那个年长些,看着约莫二十出头的年纪,美目盈盈泪光涟涟,好一枝梨花春带雨,正是二李中六郎的生母的大李氏。
“老爷与我一番深情,若不能见最后一面,奴家实在死不瞑目!”
这位言语激烈的瞧着只有十六七,眼泪涌泉似的流过她的俏脸蛋儿,眼睛都哭红了,却连依旧如明珠闪闪,正是诞下七娘的小李氏。
这两姐妹一来就嚷嚷着要见郦天明最后一面,目光却一直在灵堂内四处逡巡,米粒儿见状赶紧上前迎接她们进来,看着两人边哭边给郦天明上香祭拜。
等两炷香插进香炉后,大李氏俏脸一抬米粒儿就知道来戏了。
“为何不见其他娘子郎君?”
这摆明了是问自己的孩子,米粒儿看她这幅急得不行的模样,越发不敢把孩子抱给她看,只能说:“灵堂肃杀,怕孩子沾染上阴气。”
“这……”
大李还没说完,小李已慌了,急切问道:“难道是孩子病了?他们生来就体弱怕风,你们……”
“两位且听我说,他们很好,我每天都去看过,由你们在时就信任的奶娘照顾着,已经长大一圈了。”
说着一回头看向两个豆丁。
“确实如此,弟弟妹妹们都很康健!”
三郎四郎迅速反应,其中聪明的老四还自己加戏道:“六郎已经识人了,每每见着我们就会咯咯的笑。”
他这话自以为是宽慰大小李,殊不知做母亲的心。
一听这话,大小李哭得更厉害,眼泪像小河淌水般扑簌簌的往下掉,也不起来了,抓住米粒儿的手就哀求。
“求求二娘子,让我们见见孩子吧!”
两个女人哭成这样,米粒儿一时根本找不到推拒的理由,又感觉门口还有一道视线在望这边看。
顺着一抬眼,就瞧见有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若隐若现于门后。
看来这对姐妹花也是有备而来,要是一直拒绝只怕有那年轻人作证,就要回去向焦阳告状了。
想了想,米粒儿说:“两位不如先去偏厅与周、林二位姨娘叙叙旧,待我通知奶娘将六郎和七娘抱来,也免得孩子在灵堂里冲撞了阴气。”
这个问题上米粒儿其实更怕细菌和病毒,毕竟算算时间郦天明死了也有小两月了,再好的棺木防腐也防不住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要是因此感染上什么烈性病毒,那问题就严重了。
二李一听这话,下意识地想要摇头,四郎此刻却上去拉着小李的手说:“姨娘曾与我娘情同姐妹,之前匆匆一别都没能留下通信地址,此次若不见,今后只怕再无缘重聚了。”
“这……”
小李一时卡壳,大李见状也只能点头说:“昔日初入郦府确实多受林姨娘照拂,今日不去拜见确实说不过去。”
便带着小李氏往偏厅走。
米粒儿忙去看门口那么看不见面容的年轻人,就见那魁梧身影一闪,不知去哪儿了。
“青山!”
米粒儿忙低声唤来穆青山,让他端一碗柳叶汤追上去。
“打探一下,那是老爷的哪位同僚。”
穆青山了然一点头,一手问问端着热汤身轻如燕的追出门了。
不管那人是谁,只要他不在,米雷人就好料理大小李。
她命人弄来些时兴的点心,又沏了一壶好茶,带着春琴施施然到了偏厅里。
此刻里面有人正在欢笑,说:“哎哎,没想到我们姐妹中出路最好的还是你两,今后跟了焦将军也算苦尽甘来了。不像我们两个,还有得熬呢!”
仔细一听,米粒儿就知道是周姨娘。
那以美艳著称,曾令阉人心动的妖冶妇人话里一副不打算再嫁的意思,再想到三郎的年纪,这倒也不稀奇。
再嫁未必能嫁得更好,在京中安分隐居等儿子长大分家,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被接去做老太君。
反正秦氏这辈子出不了因果寺,还有谁会为了个疯女人得罪长大成人后的三郎四郎呢?
想通这一节,米粒儿忽然也有了灵感。
便掀开帘子进去,又听见了周姨娘话的下半截儿。
“要我说,你们也真是熬出头了,那天打五雷轰的白骨精之前可不是要吃了你两?现在呢?哼,疯女人去佛前忏悔吧!”
边说话,周姨娘还边往嘴里塞点心,那模样开心得简直毫无仪态。
直到眼睛对上米粒儿的视线,周姨娘才噎到了似的,忙低头喝茶。
林姨娘捂着嘴低声笑道:“你怕什么?天上地下,哪个有良心的不恨她?”
说着冲米粒儿一笑,打招呼。
“二娘子来啦~”
一直东张西望的大小李也赶紧站起来,跟着喊二娘子。
米粒儿便笑着递上茶水点心,之后才挥手让奶娘抱着两个婴儿进去。
“我的儿啊!”
大李一见奶娘就扑了上去,抱过孩子不撒手。
小李也一样,脸贴着婴儿脸上的软肉,眼泪珍珠似的一滴滴流。
这么激动自然引得两个婴儿哇哇大哭,霎时不大的偏厅离跟台风过境一般,婴儿的啼哭声几乎把房顶掀掉。
“姨娘,莫要如此用力,六郎这是疼了。”
奶娘看大李抱着孩子两臂跟铁箍似的,忙上去想把孩子接过来。
大李哪里肯松开?只抱着孩子反复念叨:“儿啊,是我啊~我是阿娘啊!你怎么就不认我了!”
她慌得又哭又急,孩子感受着她的情绪越发哭得离开。
周姨娘和林姨娘实在看不下去了,两个人把大李氏一夹,各自抓住一边肩膀,那奶娘赶紧眼疾手快的抢过孩子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儿,又解开衣襟让孩子含住ru头,才好容易止住六郎的啼哭。
七娘那边儿也一样,抱着女儿的小李氏跟孩子一起放声大哭,七娘的奶娘实在没办法,求助的看过来。
米粒儿此刻拦住又要去抢孩子的大李氏劝道:“六郎哪有不认得你?不过是被你吓到了而已,姨娘太急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