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栽赃
中宫,人头攒动,从偏殿搜出的赃物,堂而皇之摊在帝后眼前。
夜幕遽然传来一声惊雷,炸得无边暗色都瑟缩几分。
应景一般,屋外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按时着今夜的不同寻常。
那是一包荨芝叶粉,易溶于水,无色无味无毒,只会让人失去力气。
比蒙汗药的效力还弱上几分,脱力而已,不会使人昏厥。
若放在平日,宫中诡谲之物数之不尽,这样无害的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偏偏从贤妃体内查到的也是它!
从天灾骤降,变故突生到惊胎产子,每一步动静都闹的颇大。
后宫之中叫的上名号的主子皆紧闭宫门,生怕这场火烧到自己头上。
在落锁的同时,也忍不住留下一丝缝隙,好奇地竖着耳朵想要听见那声落槌定音。
是相安无事呢?还是雷霆万钧?
人人都偏向前者。
尽管她们已经游离在阴谋之外,安定了许久,也不免揣测纷纭,另一方面又唏嘘不已,觉得贤妃实在可怜。
生下来的既非皇子,也不健全,圣上看着也不甚上心,只要他不追究,这事大抵就算是过去了。
秋日里总是惊雷作响却不见雨滴,众人以为今日亦是如此。
可让她们料想不到的是,圣上头一个去的便是皇后处,请她借人。
向她借什么人?
借朱影卫,徐家为历代皇后训练的暗卫,作为嫁妆入宫,在圣上坐上龙椅时,没少出力。
在徐珊册封为皇后,掌凤印时由暗转明,同羽卫并列,是守护宫中安危的主力。
想要掌握一人,就要将他的羽翼拔除,因此第二道凤令就下在了皇帝正统护卫兵羽卫身上。
以夺储不力为由,对羽卫削减人数,贬降官爵,再让朱影卫遍布皇宫各处。
如此,一谋一动,一言一行,尽收眼底。
赵凛踏雨而来,身上沾着露气,徐珊知道圣上心中不爽利,原想要顺着毛捋,假装温情地宽慰几句。
没想到他竟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圣上方才说什么?”
赵凛眼中有化不开的忧愁,衣摆那里濡湿半角,徐珊正仔细帮他擦干,嘴中尽是对大满照顾不周的责怪。
忽然听见头顶这人要请她帮忙,徐珊一愣:“您要向臣妾借朱影卫?”
“是,羽卫能力不足不堪大用,不是你与朕说的么?朕许久没起用了,估摸着也成不了什么大器。
“贤妃为朕生下了位公主,虽有先天不足,但朕终归是孩子的父亲,她求朕,朕不能不应。”
徐珊用两方帕子将赵凛被雨水打湿的地方包住,施力一按,做完这一切,看衣服不滴水了才抬起头来。
“圣上向臣妾借人,难道不疑臣妾?这么多年,听着您一句帮忙可不容易。”
她的眼里写满了怀疑,不知赵凛做着什么其他的打算,由朱影卫去办,只会让她的安排更加顺利。
对她百利而无一害。
赵凛笑了,“事不找朕,朕自然不用向外求,皇后也知,朕子嗣艰难,像今天这样的事,大抵几年都出不了一次。
“若不信你,为何要向你要人?朕大可去把那些杂扫的羽卫重新叫来,令他们去查,又何必来此一趟多此一举?”
不知为何,分明就是自己授意,却仍在听见那句“事不找朕,朕不外求”那里心口略酸了一酸。
无人短缺圣上衣食住行,这些俗物,没人会苛责,可是他最想要,也是最应该拥有的东西,却不能有。
所以他才会来找她,请她帮忙。
“夫妻同心,夫君开口,莫有拒绝的道理,就是圣上不说,臣妾也有意把那帮子不作为的羽卫磨砺磨砺,再调回您身边去。”
赵凛心中一动,闻言笑的更加温润。
就听徐珊继续道:“矮子里面拔高个,臣妾届时让朱影卫好好调教,一百人里面多少能出上一位忠心可用的。
“要是没有,您再散了他们也不让人可惜。”
这意思是允许他身边留一个羽卫,还得通过了朱影卫的测试才行。
若是选不出来个既有本领又忠心皇后的,羽卫就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赵凛颔首,将话引到正题:“朕欲搜寻各宫,她们安生得太久,将手伸的太远,小打小闹,争强斗狠,朕有容人之心,往往并不追究。
“可残害皇嗣不同,朕如何都不能忍让!若叫朕查清是谁,定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徐珊被这切切之声镇住,过了一会才应付道:
“圣上勿恼,宫中这些日子还算太平,况且有臣妾帮您看着,妾也绝不会放任居心叵测之人逍遥。”
“皇后愿意助朕?”
徐珊一羞,“臣妾自然愿意,从前您眼里心里只有那人,当然看不见妾的心意,只一句。
“圣上要做什么,便做去,妾无论如何,都会支持您的。”
“有皇后这句话,朕便放心了,来前朕还惶惶,怕你不肯帮我。”
“臣妾怎会?”
这句话徐珊说了两遍,一遍是嗔,一遍是怒。
嗔时颧间飞霞,怒时满脸狠厉。
为了以示公平,圣上在下旨令朱影卫彻查后宫的同时,也同皇后在中宫“走”了一道。
美其名曰一视同仁,在这中宫闲逛半刻,权当散步,散着散着就寻到了这包荨芝叶粉。
赵凛痛心疾首,觉得满腔的信任都付之一炬,而徐珊却望着被搜出来的地方咬牙切齿。
贤妃曾在这治伤,床头有珠帘,后置供台,上有佛像,左右为贵重玉器。
佛像为金身,偏偏却空了底座,将药粉藏在里面,再用金薄封住,这变成了一个中空藏物的腌臜地。
自从贤妃在这床上见血之后,徐珊便不常来了。
而佛像无论如何也是受人敬仰之物,下面的人也不会去查看底座。
却被“心细如发”的赵凛笑了出来,他原是觉得那弥勒笑的有些刺眼,毕竟他今夜得的是位先天不足的公主。
后来伸手这么一拿才发现了端倪,那物事露了出来,二人面目相对,皆没有言语。
作者有话说:
夜幕遽然传来一声惊雷,炸得无边暗色都瑟缩几分。
应景一般,屋外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按时着今夜的不同寻常。
那是一包荨芝叶粉,易溶于水,无色无味无毒,只会让人失去力气。
比蒙汗药的效力还弱上几分,脱力而已,不会使人昏厥。
若放在平日,宫中诡谲之物数之不尽,这样无害的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罢了。
偏偏从贤妃体内查到的也是它!
从天灾骤降,变故突生到惊胎产子,每一步动静都闹的颇大。
后宫之中叫的上名号的主子皆紧闭宫门,生怕这场火烧到自己头上。
在落锁的同时,也忍不住留下一丝缝隙,好奇地竖着耳朵想要听见那声落槌定音。
是相安无事呢?还是雷霆万钧?
人人都偏向前者。
尽管她们已经游离在阴谋之外,安定了许久,也不免揣测纷纭,另一方面又唏嘘不已,觉得贤妃实在可怜。
生下来的既非皇子,也不健全,圣上看着也不甚上心,只要他不追究,这事大抵就算是过去了。
秋日里总是惊雷作响却不见雨滴,众人以为今日亦是如此。
可让她们料想不到的是,圣上头一个去的便是皇后处,请她借人。
向她借什么人?
借朱影卫,徐家为历代皇后训练的暗卫,作为嫁妆入宫,在圣上坐上龙椅时,没少出力。
在徐珊册封为皇后,掌凤印时由暗转明,同羽卫并列,是守护宫中安危的主力。
想要掌握一人,就要将他的羽翼拔除,因此第二道凤令就下在了皇帝正统护卫兵羽卫身上。
以夺储不力为由,对羽卫削减人数,贬降官爵,再让朱影卫遍布皇宫各处。
如此,一谋一动,一言一行,尽收眼底。
赵凛踏雨而来,身上沾着露气,徐珊知道圣上心中不爽利,原想要顺着毛捋,假装温情地宽慰几句。
没想到他竟然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圣上方才说什么?”
赵凛眼中有化不开的忧愁,衣摆那里濡湿半角,徐珊正仔细帮他擦干,嘴中尽是对大满照顾不周的责怪。
忽然听见头顶这人要请她帮忙,徐珊一愣:“您要向臣妾借朱影卫?”
“是,羽卫能力不足不堪大用,不是你与朕说的么?朕许久没起用了,估摸着也成不了什么大器。
“贤妃为朕生下了位公主,虽有先天不足,但朕终归是孩子的父亲,她求朕,朕不能不应。”
徐珊用两方帕子将赵凛被雨水打湿的地方包住,施力一按,做完这一切,看衣服不滴水了才抬起头来。
“圣上向臣妾借人,难道不疑臣妾?这么多年,听着您一句帮忙可不容易。”
她的眼里写满了怀疑,不知赵凛做着什么其他的打算,由朱影卫去办,只会让她的安排更加顺利。
对她百利而无一害。
赵凛笑了,“事不找朕,朕自然不用向外求,皇后也知,朕子嗣艰难,像今天这样的事,大抵几年都出不了一次。
“若不信你,为何要向你要人?朕大可去把那些杂扫的羽卫重新叫来,令他们去查,又何必来此一趟多此一举?”
不知为何,分明就是自己授意,却仍在听见那句“事不找朕,朕不外求”那里心口略酸了一酸。
无人短缺圣上衣食住行,这些俗物,没人会苛责,可是他最想要,也是最应该拥有的东西,却不能有。
所以他才会来找她,请她帮忙。
“夫妻同心,夫君开口,莫有拒绝的道理,就是圣上不说,臣妾也有意把那帮子不作为的羽卫磨砺磨砺,再调回您身边去。”
赵凛心中一动,闻言笑的更加温润。
就听徐珊继续道:“矮子里面拔高个,臣妾届时让朱影卫好好调教,一百人里面多少能出上一位忠心可用的。
“要是没有,您再散了他们也不让人可惜。”
这意思是允许他身边留一个羽卫,还得通过了朱影卫的测试才行。
若是选不出来个既有本领又忠心皇后的,羽卫就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赵凛颔首,将话引到正题:“朕欲搜寻各宫,她们安生得太久,将手伸的太远,小打小闹,争强斗狠,朕有容人之心,往往并不追究。
“可残害皇嗣不同,朕如何都不能忍让!若叫朕查清是谁,定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徐珊被这切切之声镇住,过了一会才应付道:
“圣上勿恼,宫中这些日子还算太平,况且有臣妾帮您看着,妾也绝不会放任居心叵测之人逍遥。”
“皇后愿意助朕?”
徐珊一羞,“臣妾自然愿意,从前您眼里心里只有那人,当然看不见妾的心意,只一句。
“圣上要做什么,便做去,妾无论如何,都会支持您的。”
“有皇后这句话,朕便放心了,来前朕还惶惶,怕你不肯帮我。”
“臣妾怎会?”
这句话徐珊说了两遍,一遍是嗔,一遍是怒。
嗔时颧间飞霞,怒时满脸狠厉。
为了以示公平,圣上在下旨令朱影卫彻查后宫的同时,也同皇后在中宫“走”了一道。
美其名曰一视同仁,在这中宫闲逛半刻,权当散步,散着散着就寻到了这包荨芝叶粉。
赵凛痛心疾首,觉得满腔的信任都付之一炬,而徐珊却望着被搜出来的地方咬牙切齿。
贤妃曾在这治伤,床头有珠帘,后置供台,上有佛像,左右为贵重玉器。
佛像为金身,偏偏却空了底座,将药粉藏在里面,再用金薄封住,这变成了一个中空藏物的腌臜地。
自从贤妃在这床上见血之后,徐珊便不常来了。
而佛像无论如何也是受人敬仰之物,下面的人也不会去查看底座。
却被“心细如发”的赵凛笑了出来,他原是觉得那弥勒笑的有些刺眼,毕竟他今夜得的是位先天不足的公主。
后来伸手这么一拿才发现了端倪,那物事露了出来,二人面目相对,皆没有言语。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