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台前

  边上周姨娘和林姨娘作为过来人也跟着劝。

  “你们才跟孩子分开几天就闹成这样?真接回去反而养不好!”

  周姨娘是个利嘴巴,一手把大李氏摁回椅子上,说:“三郎是老爷第一个庶子,嗬哟,那会儿啊,我差点被那恶婆娘弄死,那日子才叫提心吊胆呢!”

  说着她便把当年秦氏如何欲对她们母子除之后快,她又如何哀求郦天明,让郦天明把她母子带在身边,直到闹得路人皆知郦家主母悍妒后,秦氏才为了脸面被迫接纳周氏母子,让三郎顺利活了下来。

  “我那会儿也是受尽了折磨。”

  林姨娘接过话头就讲了自己的遭遇。

  无非是秦氏武斗不行开始了文斗,变着法儿的磋磨林氏,差点把林氏和四郎活活耗死。

  最后还是郦天明发现问题跟秦氏一番斗争才保住了她们母子性命。

  “你们也真是的,才多大个事儿啊,又哭又叫的,吓到了孩子不说,来吊唁的外人听了去还以为二郎欺负庶出弟妹呢!”

  周姨娘最后一闷棍敲得大李脸色一肃,忙收了眼泪从妹妹怀里夺过七娘,亲手交给奶娘哄。

  “两位姐姐教训得是。”

  她抹着眼泪苦笑,又说:“只是我们初为人母实在不愿分离半分。”

  听到这话周、林二人一起点了点头,她们也是做母亲的人,如何不懂孩子年幼时年轻母亲的心情。

  米粒儿知道她们能劝到这里已经尽力,便自己上前递去一杯茶给大李氏:“李娘子且缓缓,也听我同你将利弊细细说来。”

  大李氏没有反对,她借喝茶低头仔细看了看周、林二人的神色,又跟自己妹妹交换了眼神。

  这个一直情绪波动大,实际相当谨慎的年轻母亲眼下多半也看出了问题与自己预想的差距,不得不暂时停止攻势看看郦家方面的态度。

  “娘子也看到了,六郎七娘在郦家过得不错,老爷从未苛责他们,我也日日前去探望,必不会有闪失。而两位初到焦家立足未稳,也没有值得信任的得力奴婢,想来顾全自己不是问题,要顾好孩子却不容易。”

  这话一说完,小李就露出个不赞同的表情。

  她们与焦家李氏血脉相连,焦阳的三个儿子并不会很抵触她们,加上焦家李氏将死,对她们必定有所照拂,她们在焦家的地位自不同于其他姬妾。

  但这话是不能敞开说的,她们三姊妹都是李党后人,李大天王的血亲,声张出去万一引来有心人关注,这两姐妹也输不起。

  正是拿捏了这种心态,米粒儿同她们谈话时只当两人是普通的丧夫再嫁,话里话外都是为了她们和孩子好,说得大小李不服气又说不出来。

  “依我看,不如且忍耐些时日,等大李娘子在焦家扶为正妻后,再做计较。”

  最后米粒儿给两人画了大大的大饼,噎得姐妹花脸色尴尬。

  “夫人说笑了,我们这种出身的人,哪里能扶正?便是现在那位李夫人也是官家开恩才得此荣幸,我们这辈子这样便罢了。”

  大李氏小心的去看周、林的表情,见周姨娘眉宇间颇有些不屑和嘲讽,大李的表情就更尴尬了。

  她们四人之中除了林姨娘是商贾之女,其他的都出身风尘甚至是营伎,扶正做夫人这话,最得宠的周姨娘都不敢说,大小李哪里敢认?

  思想钢印莫过如此。

  “可若大李娘子做不了夫人,来日将军续弦,六郎与七娘在焦家如何立足啊?”

  米粒儿再度抛出现实问题,尽管她知道极大概率焦阳不会再娶,但话术嘛,就是要做出一副“我为你好”的架势,才能让人无法拒绝。

  “这…想来不会……”

  大李话说得自己都没底气,周姨娘见状看不下去了,上去拉住大李的手真切的劝。

  “好妹妹,我晓得你舍不得孩子,可你也听了我与你林姐姐的遭遇,怎能不懂人在屋檐下的道理?”

  “可是姐姐,我……”

  “你们还年轻,还会与将军生育其他子嗣,到时候你们的子嗣自然要比那位李夫人的三兄弟更亲近,若还要加上血脉相连的六郎与七娘…不是姐姐我多嘴,可这样如何不让那三兄弟忌惮?”

  林姨娘也语重心长的劝。

  “除非将军今后还有新人过门,可那一来就更不好过了。你也是见惯了姬妾们争风吃醋的,大家都指着老爷过活,你们多分走一厘,其他人就少得手一分,久而久之满院子都是怨怼,又如何不拿六郎七娘做文章?”

  林姨娘说着与周姨娘一同露出苦笑。

  她们都是这么一路过来的人,换了是她们在焦家,一定会找那两个孩子麻烦。

  这番话把大小李原本的底气说得荡然无存。

  那些原本基于血缘和隐秘搭建的自信,在残酷的宅院斗争面前就跟沙地上的房子一样,根本没有根基。

  大小李扭头小声嘀咕着说了些什么,小李便又掩面啜泣了一声,大李则红着眼睛哀叹。

  “可我们怕日子久了,孩子将来不认得我们……如何甘心啊!”

  米粒儿听着这话,思考的却是焦阳的态度。

  很显然,焦阳没给大小李明确表态,一切都是三姊妹基于李家立场的密谋。

  但焦家夫妻关系是明显不同于郦天明夫妻的,焦阳为将死的李氏求临终体面,既是为了三个儿子,也肯定有感情成分在里面。

  深知这一点的李氏选择让自己的同族姊妹来继承这份情感纽带,让焦阳爱屋及乌的照顾保护大小李。

  这才是两姐妹来闹真正的底气。

  可她们到底年轻,跟焦阳之间并没有多少相处,拿不准他的心思。

  而焦阳的理智也显然远超过情感,他不可能为了这种鸡毛蒜皮触碰郦殊的核心利益,却又默许了大小李来要孩子……

  忽然间米粒儿想到了石尹国和郦天明、郦苍鸣兄弟的旧事,心里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中年男人心态总算豁然开朗。

  答案是:这是郦殊和焦阳默许的后宅博弈,只要不真的闹僵,在保持微笑的前提下,焦阳不在乎两个孩子的归属,他更需要的是郦殊在态度上的放低姿态。

  毕竟现在第一武将已然不姓郦了。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