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行善
这真是一种恶心的恶趣味,却又是现实赤裸的服从性试探。
这事儿若郦殊直面只怕又要黑脸,好在大小李挑了眼下这个时间,米粒儿心里庆幸之余又心态复杂。
果然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没有什么单纯的友谊和爱情。
再看大小李,只觉得那两张泪痕未干的俏脸蛋真是又可怜又讨厌。
可米粒儿面上还得端出‘我为你好’的笑容,说:“你们与他们血脉相连,哪有不认得的道理?养在郦家不过是为了大家都好罢了,咱家也怕外人说闲话不是。”
米粒儿先给郦家也找了个受害者的位置,又进一步刻画道:
“之前那会儿遣散诸位姨娘是迫不得已,毕竟那位色厉内荏却不中用,歹人不知安插了多少奸细在家里,这不,才几天算上大嫂那边的松烟都已经抓了三四拨内鬼了。”
“我说这回来伺候的怎么都是生面孔,原来如此~”
周姨娘有些做作的恍然大悟,第一个跳出来表示理解。
林姨娘也点头,还说当时就很怕郦天明离世后秦氏又来磋磨。
这两位说完以后,再看大小李,她们更不好抬头。
本身带着孩子往外跑是宅院大忌,虽说是因为内乱却也不占理。
于是米粒儿便把秦氏如何无能管理郦府,如何偏信谗言,如何导致郦府被渗透得跟筛子一样细细道来,说得四个姨娘又鄙夷又感慨还后怕。
“原来那老嬷嬷也是细作,嗨,亏我可怜她还送过旧棉絮。”
周姨娘念叨着,又说了许多秦氏的坏话,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恨秦氏。
林姨娘不骂人,只问:“如今可好些了?”
“好多了,现在家里紧要处用的都是世代可靠的老人,那些溜须拍马不学无术的全被我撵走了!”
米粒儿边回答边看大小李脸色,又说:“眼下伺候各位小叔叔姑子的也都是可靠之人,若是两位李娘子身边没有得力人手,我调拨几个给你们,也好撑撑场面。”
“啊~多谢了~”
大李氏摇头,小李氏则说:
“纵然我们在焦家有诸多不便,可孩子养在身边总好过母子分离,求你了二娘子,听不到七娘的声音,我夜里根本睡不着。”
米粒儿心说,你要是天天听着孩子的声音睡觉,那来找你的焦阳可怎么睡觉。
还想不想在焦家站住脚跟了!
当然话不能这样说,米粒儿只假笑着又给她斟了杯茶,问:“其实此事依我看无不可,只是不知将军心意。”
“这……”
小李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将军宽厚自然无不可。”
“那…李夫人那边如何说?”
“夫人大度,不会反对。”
小李氏又抢着回话,似乎再努力一点米粒儿就能松口让她把孩子抱回去。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李夫人那边儿必然人才济济,但两个孩子也需要不少人手呢,何况夫人重病,伺候过她的人总不好碰幼儿的东西,怕过了病气,住处也要有所隔离,不知李夫人有无允诺?”
米粒儿依旧笑得和善,话却渐渐说到了焦家的痛处上。
焦阳跟李闯一样,属于天才少年靠天赋发家的类型,也得亏郦天明不拘一格才能爬到现在的地位。
可就像孙家暴发户毫无底蕴一样,焦阳这才登顶几天?在那之前焦阳不过普通高级将领,又要花钱养自己的亲信又要培养自己的儿子,还要给李氏看病吃药。
说不上多穷,但一定没钱换大宅院,那么两个敏感爱哭的孩子对于人口不少的焦家来说,就不是什么可爱的小天使了。
只见小李氏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一阵比一阵灰暗,米粒儿就晓得说到了真正的痛点。
此刻她才拿出自己的“低头”来,对大小李说:
“其实事情走到这一步,既有天命捉弄又有歹人为祸大家都是身不由己,周姨娘和林姨娘何尝不想念三郎四郎?依我看,不如今后由我在郦府之外另辟个院子,养上鸟雀猫狗,种上鲜花香木,大家每月去那处团圆一番,即联络母子之情又不怕外人说闲话,便是焦江军面上也过得去,如何?”
要不得罪焦阳,郦家做出让步势在必行。
这方案就是一个体面的让步,今后米粒儿多在那边搞点聚会请上大小李,既能让她们不要再闹,又算是郦家女眷宴请焦家女眷,给足了焦阳面子。
当然这跟大小李想要的依旧有差距,但对于已经做好母子长期分离准备的周、林二人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
“哎哟哟,二娘子,你可真是菩萨一般的人物,我若能早些遇到你,便是阳寿也要多个十年!”
周姨娘很夸张,妖冶妩媚中带着泪光闪闪,却是真的暖到心上了。
林姨娘则赶紧道谢,只说“全凭二娘子安排。”
小李还想说点什么,大李抓住她的手一闭眼,轻轻摇头。
“二娘子为我们姐妹殚精竭虑,我们又怎好推拒?只是我两深居内宅,平素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还请务必让我们负担这些开销,便当做是我们闺中自娱自乐了。”
大李这话说得虽软,表情却变了。那种哭唧唧的调调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略略抬高的下巴和微撅起的唇。
她在尝试宣示自己的实力。
或者说,她在学习接过李氏的担子,做焦家事实上的当家主母。
学费自然是她的丈夫和同族姊妹李氏负担。
米粒儿看她这样子,觉得好笑之余不自主想到自己。
是啊,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
既然郦殊眼下也确实矮焦阳一头,便低一低头又如何?
功名利禄利益来往,博弈才刚刚开始。
“可真是太好了,其实近来我家出项甚多,我还在想从哪里省出这笔钱来呢!”
米粒儿笑着双手掺起习惯性微微躬身的大李氏,握着她的手说了不少体己贴心的话,直到把她冰凉的十指都焐热了才松开,又问了周姨娘其他人的去处。
周姨娘此时喜从天降,自然知无不言,笑道:“有几个去哪儿了我也不晓得,但有孩子的都还留在京城,毕竟是个牵挂。”
既然聚会用的是焦家的银子,米粒儿当然愿意更大度些,便让周、林二人去通知,让这些人到了时间都来看孩子。
作者有话说:
这事儿若郦殊直面只怕又要黑脸,好在大小李挑了眼下这个时间,米粒儿心里庆幸之余又心态复杂。
果然成年人的世界里就没有什么单纯的友谊和爱情。
再看大小李,只觉得那两张泪痕未干的俏脸蛋真是又可怜又讨厌。
可米粒儿面上还得端出‘我为你好’的笑容,说:“你们与他们血脉相连,哪有不认得的道理?养在郦家不过是为了大家都好罢了,咱家也怕外人说闲话不是。”
米粒儿先给郦家也找了个受害者的位置,又进一步刻画道:
“之前那会儿遣散诸位姨娘是迫不得已,毕竟那位色厉内荏却不中用,歹人不知安插了多少奸细在家里,这不,才几天算上大嫂那边的松烟都已经抓了三四拨内鬼了。”
“我说这回来伺候的怎么都是生面孔,原来如此~”
周姨娘有些做作的恍然大悟,第一个跳出来表示理解。
林姨娘也点头,还说当时就很怕郦天明离世后秦氏又来磋磨。
这两位说完以后,再看大小李,她们更不好抬头。
本身带着孩子往外跑是宅院大忌,虽说是因为内乱却也不占理。
于是米粒儿便把秦氏如何无能管理郦府,如何偏信谗言,如何导致郦府被渗透得跟筛子一样细细道来,说得四个姨娘又鄙夷又感慨还后怕。
“原来那老嬷嬷也是细作,嗨,亏我可怜她还送过旧棉絮。”
周姨娘念叨着,又说了许多秦氏的坏话,看得出来她是真的恨秦氏。
林姨娘不骂人,只问:“如今可好些了?”
“好多了,现在家里紧要处用的都是世代可靠的老人,那些溜须拍马不学无术的全被我撵走了!”
米粒儿边回答边看大小李脸色,又说:“眼下伺候各位小叔叔姑子的也都是可靠之人,若是两位李娘子身边没有得力人手,我调拨几个给你们,也好撑撑场面。”
“啊~多谢了~”
大李氏摇头,小李氏则说:
“纵然我们在焦家有诸多不便,可孩子养在身边总好过母子分离,求你了二娘子,听不到七娘的声音,我夜里根本睡不着。”
米粒儿心说,你要是天天听着孩子的声音睡觉,那来找你的焦阳可怎么睡觉。
还想不想在焦家站住脚跟了!
当然话不能这样说,米粒儿只假笑着又给她斟了杯茶,问:“其实此事依我看无不可,只是不知将军心意。”
“这……”
小李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将军宽厚自然无不可。”
“那…李夫人那边如何说?”
“夫人大度,不会反对。”
小李氏又抢着回话,似乎再努力一点米粒儿就能松口让她把孩子抱回去。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李夫人那边儿必然人才济济,但两个孩子也需要不少人手呢,何况夫人重病,伺候过她的人总不好碰幼儿的东西,怕过了病气,住处也要有所隔离,不知李夫人有无允诺?”
米粒儿依旧笑得和善,话却渐渐说到了焦家的痛处上。
焦阳跟李闯一样,属于天才少年靠天赋发家的类型,也得亏郦天明不拘一格才能爬到现在的地位。
可就像孙家暴发户毫无底蕴一样,焦阳这才登顶几天?在那之前焦阳不过普通高级将领,又要花钱养自己的亲信又要培养自己的儿子,还要给李氏看病吃药。
说不上多穷,但一定没钱换大宅院,那么两个敏感爱哭的孩子对于人口不少的焦家来说,就不是什么可爱的小天使了。
只见小李氏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一阵比一阵灰暗,米粒儿就晓得说到了真正的痛点。
此刻她才拿出自己的“低头”来,对大小李说:
“其实事情走到这一步,既有天命捉弄又有歹人为祸大家都是身不由己,周姨娘和林姨娘何尝不想念三郎四郎?依我看,不如今后由我在郦府之外另辟个院子,养上鸟雀猫狗,种上鲜花香木,大家每月去那处团圆一番,即联络母子之情又不怕外人说闲话,便是焦江军面上也过得去,如何?”
要不得罪焦阳,郦家做出让步势在必行。
这方案就是一个体面的让步,今后米粒儿多在那边搞点聚会请上大小李,既能让她们不要再闹,又算是郦家女眷宴请焦家女眷,给足了焦阳面子。
当然这跟大小李想要的依旧有差距,但对于已经做好母子长期分离准备的周、林二人来说,无异于喜从天降。
“哎哟哟,二娘子,你可真是菩萨一般的人物,我若能早些遇到你,便是阳寿也要多个十年!”
周姨娘很夸张,妖冶妩媚中带着泪光闪闪,却是真的暖到心上了。
林姨娘则赶紧道谢,只说“全凭二娘子安排。”
小李还想说点什么,大李抓住她的手一闭眼,轻轻摇头。
“二娘子为我们姐妹殚精竭虑,我们又怎好推拒?只是我两深居内宅,平素也派不上什么用场,还请务必让我们负担这些开销,便当做是我们闺中自娱自乐了。”
大李这话说得虽软,表情却变了。那种哭唧唧的调调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略略抬高的下巴和微撅起的唇。
她在尝试宣示自己的实力。
或者说,她在学习接过李氏的担子,做焦家事实上的当家主母。
学费自然是她的丈夫和同族姊妹李氏负担。
米粒儿看她这样子,觉得好笑之余不自主想到自己。
是啊,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
既然郦殊眼下也确实矮焦阳一头,便低一低头又如何?
功名利禄利益来往,博弈才刚刚开始。
“可真是太好了,其实近来我家出项甚多,我还在想从哪里省出这笔钱来呢!”
米粒儿笑着双手掺起习惯性微微躬身的大李氏,握着她的手说了不少体己贴心的话,直到把她冰凉的十指都焐热了才松开,又问了周姨娘其他人的去处。
周姨娘此时喜从天降,自然知无不言,笑道:“有几个去哪儿了我也不晓得,但有孩子的都还留在京城,毕竟是个牵挂。”
既然聚会用的是焦家的银子,米粒儿当然愿意更大度些,便让周、林二人去通知,让这些人到了时间都来看孩子。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