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对峙
徐珊脸色如霜,圣上来得太巧了。
她看得出对方在一反既往的放低姿态,只觉赵凛有求于己,所以不得不轻声细语。
深谈之中,见他面露郁郁之时,她亦心有酸涩,为其戚戚,却不曾及时提防。
徐珊自恃撇清嫌疑,乐得袖手旁观等待着听见早已注定的结果,于是没有多想就将搜宫之事应了下来。
就连方才,身旁之人伴着自己在寝殿闲逛的时候,都尚留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在她心中萦绕。
似甜似蜜,似惊似疑。
还没等徐珊品明白复杂心境,就牵扯出来了这等祸根。
古话皆言灯下黑,是说灯下藏污纳垢处甚多,总不易被人发现察觉。
稍不清理,还会被不怀好意之人暗中塞进一团腌臜,将此间主人也拉进漩涡,不得不沾上满身泥尘。
徐珊看见这包药粉的时候,先是一愣,而后稍一思量,忽然怒气横生,抬眸直视赵凛:
“臣妾好大的面子,竟需劳累圣上亲自设局?
“雨夜前来,看似只为借兵,可等到将朱影卫调离中宫,臣妾身边无人可用时,您就能对臣妾直接问罪!
一环扣一环,徐珊终日打雁,却被啄眼。
赵凛神情更阴,周身气场低沉,凉声道:“在你心中朕便是如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诈之人?”
帝王一怒,浮尸千里。
赵凛一怒,唯召惊雷,噼啪作响。
他嗤笑一声:“朕这么处心积虑难道就为了给皇后定个不大不小的罪名,再无关痛痒地斥上几句不成?!
“皇后,你扪心自问,若你行状出格,行事有失,朕可会罚你?可能罚你?可敢罚你?!”
这怒问一声比一声高涨,一句比一句刺耳,落在耳里竟比那惊雷更要让人心惊胆颤。
圣上温润爱笑,待人宽厚,最易侍奉。
大多数为奴为婢者看不清,以为圣上才是这天地间至上的尊者。
觉得世间最最尊贵的主子和善如暖霭,对人平易优容,是下人们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却不知,这位生性温和的君王手中并无实权!
然,中宫里,同样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此等辛密。
外戚尊大,需得徐徐图之。
徐家能够稳步走到如今,始终在夯实地位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懂得如何做才不落人权柄。
当初赵逸出生,便被册封太子,且不可废除,这一做法引来举朝抗议。
年轻的君主终究还是太过浮躁,公开颁布一道自讽十足的旨意,将徐家架在火上炙烤。
便让但凡有点血性的官员都敢在面前恶啐徐相狼子野心,怒斥徐相“大义灭亲”推翻徐父实则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文官连命也不惜,泣血上谏圣上若重信徐氏一族,必将重蹈先帝覆辙。
一时间,徐家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徐仲沔更是被大大小小的唾沫淹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他倒并不在意这些,圣上做了天大的让步,终身不废太子,已是古往今来头一遭。
就让那文官不痛不痒、引经据典的骂上一顿又如何?
不过纵容君主的小心思也唯此一次罢了,徐相还是更愿意采取以退为进的做法。
聪明人懂得隐忍之外,再行他事。
眼下将将为圣上登基第四年,从表面看来,这一代徐氏已然同先帝那辈不同,有所收敛。
朝臣虽有所怀疑,但找不到切实证据,有一铁血丹心的老臣竟不惜将自己老来得的幺女送进宫中,试图探听真相。
其余人虽心思各异,但亦纷纷效仿,无论实情是好是坏,他们终归是想要了解得更多些,才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于是,徐相告知皇后,这后宫也得谋划起来。
除去皇后心腹,还有分散到各处用于牵制圣上的朱影卫,鲜少有人知赵凛难处。
有人会问,既然那些普通的宫女内侍只以圣上为天,那为何不用他们来破局?
那是因为,他们虽对深宫之主一知半解,看人却准。
赵凛自小就是儒雅随和的性子,属于是那种皇家子嗣里尤其与众不同的一个,没有半点生杀夺予的气质。
儿时最爱看白兔吃草,养了一园子的肥兔,丢了一只死了一只都要垂泪好几日。
这样的人,最不该成为君主。
这样的人,又最适合被徐家选为君主。
在铺天盖地又耳聪目明的武者面前,是没有秘密的。
赵凛试过三次,死者三十七人,不止是他意图去找的那些人。
就连那些人的同屋,平时说得上几句闲话的相熟,沾亲带故的人都无一活口。
帝王无能,忠仆受罪,帝王苟活,无辜者死。
徐珊眼风一斜,让人将跪了满殿的人遣了出去,他们不该听这么多。
等做完这一切后,徐珊的眼神才柔和下来,“臣妾不该疑您,否则也不会将朱影卫交给您不是?
“但那包东西当真不是臣妾的,若是,臣妾又何必允您搜查?大可在您开口的那刻就拒了去,也不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惹您发怒。
“之前臣妾心里忐忑,一时失了分寸,口不择言并非臣妾本意。
“然妾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失察,且御下不力,竟让人在底下的人对那尊金身佛像做了手脚!”
徐珊的手轻轻抚上赵凛的衣襟,从领口那处流连到他的脸颊,轻描鹰钩,继续往上,想要抹去他的忧愁。
不料赵凛偏头躲开,让她落了个空。
徐珊也不生气,继续道:“臣妾知道这个证据摆在眼前,再说什么您也不会相信。
“不过,证据也不止这一处,不是么?”
赵凛眸色深了深,面无表情地看着徐珊,就听见她继续说道:
“臣妾听说贤妃妹妹的宫女抓着了一只疯鸟,圣上不若同样查上一遍,也好尽快洗清臣妾的嫌疑。”
徐珊自顾自说了下去时而捂嘴,时而叹息,“臣妾想到白日那幕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可惜灾祸无常,无人能阻。
“好在贤妃妹妹身边还有个堪用的,留下一只鸟兽来,还能再辨一辨这祸患是人为还是天意。”
赵凛回想方才贤妃宫中呈上来的鸟尸,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皇后故意留下来的证据。
他已经让张乔鸢暂时压下了,可惜,徐珊并不打算轻轻揭过。
圣上既要问我的罪,那便一视同仁,所有证据,应查尽查。
于我来说只是毛毛细雨,对旁人而言,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那么圣上,您会如何选呢?
作者有话说:
她看得出对方在一反既往的放低姿态,只觉赵凛有求于己,所以不得不轻声细语。
深谈之中,见他面露郁郁之时,她亦心有酸涩,为其戚戚,却不曾及时提防。
徐珊自恃撇清嫌疑,乐得袖手旁观等待着听见早已注定的结果,于是没有多想就将搜宫之事应了下来。
就连方才,身旁之人伴着自己在寝殿闲逛的时候,都尚留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思绪在她心中萦绕。
似甜似蜜,似惊似疑。
还没等徐珊品明白复杂心境,就牵扯出来了这等祸根。
古话皆言灯下黑,是说灯下藏污纳垢处甚多,总不易被人发现察觉。
稍不清理,还会被不怀好意之人暗中塞进一团腌臜,将此间主人也拉进漩涡,不得不沾上满身泥尘。
徐珊看见这包药粉的时候,先是一愣,而后稍一思量,忽然怒气横生,抬眸直视赵凛:
“臣妾好大的面子,竟需劳累圣上亲自设局?
“雨夜前来,看似只为借兵,可等到将朱影卫调离中宫,臣妾身边无人可用时,您就能对臣妾直接问罪!
一环扣一环,徐珊终日打雁,却被啄眼。
赵凛神情更阴,周身气场低沉,凉声道:“在你心中朕便是如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奸诈之人?”
帝王一怒,浮尸千里。
赵凛一怒,唯召惊雷,噼啪作响。
他嗤笑一声:“朕这么处心积虑难道就为了给皇后定个不大不小的罪名,再无关痛痒地斥上几句不成?!
“皇后,你扪心自问,若你行状出格,行事有失,朕可会罚你?可能罚你?可敢罚你?!”
这怒问一声比一声高涨,一句比一句刺耳,落在耳里竟比那惊雷更要让人心惊胆颤。
圣上温润爱笑,待人宽厚,最易侍奉。
大多数为奴为婢者看不清,以为圣上才是这天地间至上的尊者。
觉得世间最最尊贵的主子和善如暖霭,对人平易优容,是下人们求都求不来的福气。
却不知,这位生性温和的君王手中并无实权!
然,中宫里,同样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此等辛密。
外戚尊大,需得徐徐图之。
徐家能够稳步走到如今,始终在夯实地位的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懂得如何做才不落人权柄。
当初赵逸出生,便被册封太子,且不可废除,这一做法引来举朝抗议。
年轻的君主终究还是太过浮躁,公开颁布一道自讽十足的旨意,将徐家架在火上炙烤。
便让但凡有点血性的官员都敢在面前恶啐徐相狼子野心,怒斥徐相“大义灭亲”推翻徐父实则是为了更大的图谋。
文官连命也不惜,泣血上谏圣上若重信徐氏一族,必将重蹈先帝覆辙。
一时间,徐家几乎成了众矢之的,徐仲沔更是被大大小小的唾沫淹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他倒并不在意这些,圣上做了天大的让步,终身不废太子,已是古往今来头一遭。
就让那文官不痛不痒、引经据典的骂上一顿又如何?
不过纵容君主的小心思也唯此一次罢了,徐相还是更愿意采取以退为进的做法。
聪明人懂得隐忍之外,再行他事。
眼下将将为圣上登基第四年,从表面看来,这一代徐氏已然同先帝那辈不同,有所收敛。
朝臣虽有所怀疑,但找不到切实证据,有一铁血丹心的老臣竟不惜将自己老来得的幺女送进宫中,试图探听真相。
其余人虽心思各异,但亦纷纷效仿,无论实情是好是坏,他们终归是想要了解得更多些,才能够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于是,徐相告知皇后,这后宫也得谋划起来。
除去皇后心腹,还有分散到各处用于牵制圣上的朱影卫,鲜少有人知赵凛难处。
有人会问,既然那些普通的宫女内侍只以圣上为天,那为何不用他们来破局?
那是因为,他们虽对深宫之主一知半解,看人却准。
赵凛自小就是儒雅随和的性子,属于是那种皇家子嗣里尤其与众不同的一个,没有半点生杀夺予的气质。
儿时最爱看白兔吃草,养了一园子的肥兔,丢了一只死了一只都要垂泪好几日。
这样的人,最不该成为君主。
这样的人,又最适合被徐家选为君主。
在铺天盖地又耳聪目明的武者面前,是没有秘密的。
赵凛试过三次,死者三十七人,不止是他意图去找的那些人。
就连那些人的同屋,平时说得上几句闲话的相熟,沾亲带故的人都无一活口。
帝王无能,忠仆受罪,帝王苟活,无辜者死。
徐珊眼风一斜,让人将跪了满殿的人遣了出去,他们不该听这么多。
等做完这一切后,徐珊的眼神才柔和下来,“臣妾不该疑您,否则也不会将朱影卫交给您不是?
“但那包东西当真不是臣妾的,若是,臣妾又何必允您搜查?大可在您开口的那刻就拒了去,也不会有这么一档子事惹您发怒。
“之前臣妾心里忐忑,一时失了分寸,口不择言并非臣妾本意。
“然妾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失察,且御下不力,竟让人在底下的人对那尊金身佛像做了手脚!”
徐珊的手轻轻抚上赵凛的衣襟,从领口那处流连到他的脸颊,轻描鹰钩,继续往上,想要抹去他的忧愁。
不料赵凛偏头躲开,让她落了个空。
徐珊也不生气,继续道:“臣妾知道这个证据摆在眼前,再说什么您也不会相信。
“不过,证据也不止这一处,不是么?”
赵凛眸色深了深,面无表情地看着徐珊,就听见她继续说道:
“臣妾听说贤妃妹妹的宫女抓着了一只疯鸟,圣上不若同样查上一遍,也好尽快洗清臣妾的嫌疑。”
徐珊自顾自说了下去时而捂嘴,时而叹息,“臣妾想到白日那幕到现在还心有余悸,可惜灾祸无常,无人能阻。
“好在贤妃妹妹身边还有个堪用的,留下一只鸟兽来,还能再辨一辨这祸患是人为还是天意。”
赵凛回想方才贤妃宫中呈上来的鸟尸,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皇后故意留下来的证据。
他已经让张乔鸢暂时压下了,可惜,徐珊并不打算轻轻揭过。
圣上既要问我的罪,那便一视同仁,所有证据,应查尽查。
于我来说只是毛毛细雨,对旁人而言,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那么圣上,您会如何选呢?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