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盟誓
“使不得啊!”
苗娘子先说:“我已是失贞之人,若非陈家母子怜爱,哪里还有人家可去?”
说罢她又略一低头温柔道:“再说陈景然此人虽有些古板,却是个良善之人,想来与他共度后半生,也能过得举案齐眉。”
听她这番自陈,米粒儿在窃笑同时,不由有些心疼。
多么高傲勇敢的一个人,竟也在暗地里觉得自己失贞是一种缺陷。
“娘子这话我可不爱听,又不是肉铺里买猪肉,什么贞不贞的?咱们做人婆娘也不是光享福不干活,你瞧我这一天,也不是到了眼下才有喘息之机?有了那‘贞洁’就能更聪明更有本事吗?呸,不过是男人身上一件饰品,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本钱。嫁给懒汉的黄花闺女过得还不如花魁娘子十分之一。那些鬼东西平时说说哄老头老太太开心也罢,可千万别往自己心里去。”
米粒儿如此同苗娘子说话,说得她阴霾的眉头渐渐舒开,低头浅笑说:“不愧是能独当一面的米夫人,是我着相了,反倒在这里胡思乱想,真是羞愧。”
米粒儿见她逐渐松动,就一步步往她心里说:“依我看,娘子与那陈大郎两情相悦,能成就好事本该笑逐颜开。如今唉声叹气必不是那陈大郎不好,也不是娘子多虑,而是有困难绊脚。”
说着上前亲切的牵起她的手,同她推心置腹。
“你与我也是同生共死过一场的交情,如今我看你能与心上人终成眷属也是满心欢喜,再说你我两家眼下正是局面大好,依我看你不若借一把郦家的力,除了这绊脚石,今后在陈家过得也舒心。”
说这话时,米粒儿心中已起了心思。
反正郦殊也在预备闯祸,我何不把事情再闹大点,说不定到时候屎盆子能往鞑靼和李闯头上扣,反而多两条退路。
至于苗娘子的绊脚石,米粒儿也已经通过对话心里有了成算。
在陈太师倒下前,陈苗夫妻的绊脚石无疑是陈太师的爱妾和庶子。
陈太师倒下后,这三个寄生虫就是秋后的蚂蚱,陈夫人自己知道如何料理,根本轮不到苗娘子操心。
对于现在的陈苗夫妻来说,真正的问题反而是自身。
相较于陈家和京畿士族的复杂关系,朝堂上近乎无底线的派系斗争和善变又无能力决心的天子等因素,这对夫妻太年轻,太没经验了。
毫无疑问,他们会被陈夫人架空。
这对于苗娘子来说,无疑是件郁闷事。
不管陈夫人到底计不计较苗娘子的‘贞’,但头上有强势婆婆,身边只有弱势丈夫的年轻妻子日子总不会很愉快。
这是苗娘子最显性的绊脚石,但更深层的则是京畿士族中陈夫人这样的老油条一抓一大把。
陈苗夫妻要接过陈太师留下的领头羊地位,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手腕和实力。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痛点。
否则别说制衡陈夫人,他们离了陈夫人日子都没法过,那还不是老太太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说穿了,眼下陈景然急需立威。
“啊!夫人可不能这样说啊!”
苗娘子一听‘除去’两字就发慌,生怕米粒儿又盯上了陈夫人。
见她这样,米粒儿笑笑说:“你想到哪儿去了,慌成这样?我不过是觉得你可以借眼下郦家和陈家关系火热让陈大郎做成两件大事,好生立立威望罢了,这对我家也是好事一桩,这才提出来。”
这一说完,苗娘子立刻闹了个大红脸,颇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是我误会了……”
她没说下去,反而趁机追问:“只是不知大郎如何才能立威?”
“这嘛……”
米粒儿低头淡笑,面色风轻云淡,心里却有了豁出去的底气,轻声问:“你可想杀了孙伯渊报仇雪恨?”
苗娘子与孙伯渊、林斐然的血仇摆在明面上,郦家与孙伯渊、林斐然的血仇也摆在明面上。
都是杀父之仇,都是不共戴天。
苗娘子瞳孔猛地一缩,脸色骤变,拉着米粒儿往假山后躲了躲,声音清浅却表情凝重的问:“夫人莫不是在开玩笑?”
“我公公灵堂上长明灯还没灭呢!如何能玩笑?”
说着米粒儿露出三分真实来,愁道:“便是没有你们协助,我家二郎也是忍不得的。”
“我又如何能忍的!”
始终是个性烈的女子,苗娘子最受不得这种激,神色立刻狠戾起来,说:
“我眼睁睁看着父母兄弟死后被那胡通海剥去衣衫赤条条的丢去喂狼,如今连一块尸骨也不剩,连衣冠冢也立不起来!一想到此事我便日夜难安恨不得化为野兽一口一口撕烂那林斐然、孙伯渊的血肉,为我全家报仇,也为遭此横祸的百姓报仇!”
“既如此,如何不做?”
米粒儿说着又蛊惑道:“陈大郎如今立足未稳,也需要做件大事好让世人晓得他厉害,否则今后不过是你们夫妻供养一群老头老太太,哪里算得上当家做主?”
见此刻苗娘子脸色犹疑中晦暗不明,米粒儿再次追击。
“那群京畿蠹虫现如今也离不得你我,否则谁来替他们挡住来势汹汹的流民和北方士族?弄死孙伯渊搓搓北方人锐气本也是他们乐见的,到时候他们只会死命保住陈大郎和你,否则今后谁还替他们出力?”
“那你们怎么办?此时倘若东窗事发……”
“鞑靼人还在集结呢!”
米粒儿当然知道郦家的底牌,尽管实际上没那么简单,但话可以这样说就这样说:“天子和大衍都还用得上咱家,咱又有什么可害怕?反而是此番怂了会让天下人看不起,自己也没了英雄气!”
“真不愧是百年郦家将门血性,我父亲果然没看错人!”
苗娘子一声低叹,可见是同意了。
“好,此刻天上明月为证,我苗三秋之女苗素媛在此当天立誓,愿与郦家共谋杀死贼子孙伯渊、林斐然,以慰我全家在天之灵!”
作者有话说:
苗娘子先说:“我已是失贞之人,若非陈家母子怜爱,哪里还有人家可去?”
说罢她又略一低头温柔道:“再说陈景然此人虽有些古板,却是个良善之人,想来与他共度后半生,也能过得举案齐眉。”
听她这番自陈,米粒儿在窃笑同时,不由有些心疼。
多么高傲勇敢的一个人,竟也在暗地里觉得自己失贞是一种缺陷。
“娘子这话我可不爱听,又不是肉铺里买猪肉,什么贞不贞的?咱们做人婆娘也不是光享福不干活,你瞧我这一天,也不是到了眼下才有喘息之机?有了那‘贞洁’就能更聪明更有本事吗?呸,不过是男人身上一件饰品,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本钱。嫁给懒汉的黄花闺女过得还不如花魁娘子十分之一。那些鬼东西平时说说哄老头老太太开心也罢,可千万别往自己心里去。”
米粒儿如此同苗娘子说话,说得她阴霾的眉头渐渐舒开,低头浅笑说:“不愧是能独当一面的米夫人,是我着相了,反倒在这里胡思乱想,真是羞愧。”
米粒儿见她逐渐松动,就一步步往她心里说:“依我看,娘子与那陈大郎两情相悦,能成就好事本该笑逐颜开。如今唉声叹气必不是那陈大郎不好,也不是娘子多虑,而是有困难绊脚。”
说着上前亲切的牵起她的手,同她推心置腹。
“你与我也是同生共死过一场的交情,如今我看你能与心上人终成眷属也是满心欢喜,再说你我两家眼下正是局面大好,依我看你不若借一把郦家的力,除了这绊脚石,今后在陈家过得也舒心。”
说这话时,米粒儿心中已起了心思。
反正郦殊也在预备闯祸,我何不把事情再闹大点,说不定到时候屎盆子能往鞑靼和李闯头上扣,反而多两条退路。
至于苗娘子的绊脚石,米粒儿也已经通过对话心里有了成算。
在陈太师倒下前,陈苗夫妻的绊脚石无疑是陈太师的爱妾和庶子。
陈太师倒下后,这三个寄生虫就是秋后的蚂蚱,陈夫人自己知道如何料理,根本轮不到苗娘子操心。
对于现在的陈苗夫妻来说,真正的问题反而是自身。
相较于陈家和京畿士族的复杂关系,朝堂上近乎无底线的派系斗争和善变又无能力决心的天子等因素,这对夫妻太年轻,太没经验了。
毫无疑问,他们会被陈夫人架空。
这对于苗娘子来说,无疑是件郁闷事。
不管陈夫人到底计不计较苗娘子的‘贞’,但头上有强势婆婆,身边只有弱势丈夫的年轻妻子日子总不会很愉快。
这是苗娘子最显性的绊脚石,但更深层的则是京畿士族中陈夫人这样的老油条一抓一大把。
陈苗夫妻要接过陈太师留下的领头羊地位,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手腕和实力。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痛点。
否则别说制衡陈夫人,他们离了陈夫人日子都没法过,那还不是老太太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说穿了,眼下陈景然急需立威。
“啊!夫人可不能这样说啊!”
苗娘子一听‘除去’两字就发慌,生怕米粒儿又盯上了陈夫人。
见她这样,米粒儿笑笑说:“你想到哪儿去了,慌成这样?我不过是觉得你可以借眼下郦家和陈家关系火热让陈大郎做成两件大事,好生立立威望罢了,这对我家也是好事一桩,这才提出来。”
这一说完,苗娘子立刻闹了个大红脸,颇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是我误会了……”
她没说下去,反而趁机追问:“只是不知大郎如何才能立威?”
“这嘛……”
米粒儿低头淡笑,面色风轻云淡,心里却有了豁出去的底气,轻声问:“你可想杀了孙伯渊报仇雪恨?”
苗娘子与孙伯渊、林斐然的血仇摆在明面上,郦家与孙伯渊、林斐然的血仇也摆在明面上。
都是杀父之仇,都是不共戴天。
苗娘子瞳孔猛地一缩,脸色骤变,拉着米粒儿往假山后躲了躲,声音清浅却表情凝重的问:“夫人莫不是在开玩笑?”
“我公公灵堂上长明灯还没灭呢!如何能玩笑?”
说着米粒儿露出三分真实来,愁道:“便是没有你们协助,我家二郎也是忍不得的。”
“我又如何能忍的!”
始终是个性烈的女子,苗娘子最受不得这种激,神色立刻狠戾起来,说:
“我眼睁睁看着父母兄弟死后被那胡通海剥去衣衫赤条条的丢去喂狼,如今连一块尸骨也不剩,连衣冠冢也立不起来!一想到此事我便日夜难安恨不得化为野兽一口一口撕烂那林斐然、孙伯渊的血肉,为我全家报仇,也为遭此横祸的百姓报仇!”
“既如此,如何不做?”
米粒儿说着又蛊惑道:“陈大郎如今立足未稳,也需要做件大事好让世人晓得他厉害,否则今后不过是你们夫妻供养一群老头老太太,哪里算得上当家做主?”
见此刻苗娘子脸色犹疑中晦暗不明,米粒儿再次追击。
“那群京畿蠹虫现如今也离不得你我,否则谁来替他们挡住来势汹汹的流民和北方士族?弄死孙伯渊搓搓北方人锐气本也是他们乐见的,到时候他们只会死命保住陈大郎和你,否则今后谁还替他们出力?”
“那你们怎么办?此时倘若东窗事发……”
“鞑靼人还在集结呢!”
米粒儿当然知道郦家的底牌,尽管实际上没那么简单,但话可以这样说就这样说:“天子和大衍都还用得上咱家,咱又有什么可害怕?反而是此番怂了会让天下人看不起,自己也没了英雄气!”
“真不愧是百年郦家将门血性,我父亲果然没看错人!”
苗娘子一声低叹,可见是同意了。
“好,此刻天上明月为证,我苗三秋之女苗素媛在此当天立誓,愿与郦家共谋杀死贼子孙伯渊、林斐然,以慰我全家在天之灵!”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