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雾
元风见不能起身,索性不再动作,换了个不出错但并不伤膝盖的姿势,将重心往后轻移,闻言他蓦地一顿,眼神柔和了许多。
“草民自然是为了兄长,自从明姑娘出逃,骤然失去这个令他卸下心防之人,兄长的状态一落千丈,白日警惕,夜间惊梦。
“下人近不了他的身,制不住的时候兄长就会伤害旁人,用蛮力捉了,他又会猛击头部,自伤自弃。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太久,草民无心家中生意,只想一心照料兄长,令他减轻痛苦。”
明心冷脸听着,嘴边挂着嘲讽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做戏,也许元风的确是希望元云能够清醒过来,可这一趟进城只是为了拿她性命而已。
那些蒙面人当她是瓮中鳖,笼中鸟,打量自己时的眼神分明没想让她活着回去,言语之中透露出的信息无非是为了让她彻底闭嘴。
死人不会说话,哪怕侥幸活着,成了逃奴,失去清白,没有人再会相信她的话,元云和他的父母就会永远活在蒙蔽之中。
倒不是她觉得自己发挥的作用有多重要,而是元风这个人她太了解了,表面看着举止有度,谦和大度,实则内心偏执疯魔。
明知不可为偏为之,一切原则都要为了他的心让步。
想到这里她冷哼一声,“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大公子,就该知道他最忌讳骤然更换环境,大公子在深院里养了十几年,见过的人还没超过十个。
“磨山镇和圣都相距千里,饶是再怎么精心照顾对他来说就犹如进了龙潭虎穴一般,你为他找了那么多大夫,吃了数不清所谓的良药。
“你心里清楚,你不仅不是在救他,而是害他!”
元风看向庄椟,似是在问他能不能开口,他是见过世面的人,懂得什么时候给官老爷一个面子,请求回答的机会。
庄大人故作沉吟,点头,“闲话少叙,讲清重点即可。”
他这才转头平视明心,两人虽然都是跪着,然高低立见,他那出尘做派,一直是慢条斯理的,不慌不忙的,“嫂嫂。”
明心一怔,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叫她,元风只称她为明心姑娘,称谓本无所谓,只是从前她觉得元风知礼,对待兄长妾室自然和正妻是不一样的。
然而,在看见元云身上青青紫紫的伤口之后,她才明白,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正当理由,只是因为他不认为任何一个女人可以同他的兄长比肩。
哪怕是她这个有名无份的妾室,也只是为了给他自己扯一块遮羞布罢了。
元云愿意也就罢了,偏偏他抗拒、抵触、惧怕,他像一根枯木,将自己燃了起来,不管不顾地去拥抱元云试图将他的理智拉回身子里。
可是他忘了,元云根本不懂得这些,宁愿整天跟蚂蚁交朋友,帮它们忙前忙后地搬动巢穴,喂它们吃些珍稀糕点,也不愿意跟发了狂的元风在一起。
于是明心深深的看着元风的眸子,她无声开口,我不配,你也不配。
我当不起这一声嫂嫂,你也没有脸面这样叫任何一个人。
她闭眼沉默半息,抬头一字字道:“大人,民女还有一事要禀!”
“准。”
“民女要告二少爷元风别有用心,年仅四岁就使那鬼蜮伎俩,利用元夫人的恻隐之心作局!
“其实他早就盯上了元氏一家,倘没有那次徒行五里还金簪,也会有别的计划!”
庄椟皱眉,他看过元风的卷宗,此人年少有成,未来可期,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便让元老爷放心将家中生意都交与他打理。
元家也的确因他愈发壮大,这就证明元风是有真本事的,年纪轻轻就能独当一面,一时也说不清这到底是元家二老的福分还是冤孽。
不过令他惊讶的是,相传元夫人之所以愿意收养元风为子,是因为一支朱钗,年岁久远,不好查。
可下一刻,眼神坚毅的明心就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元夫人掉落的是一支三齿钗,尾部有细小吊钩,就是为了保证发簪的牢固。
后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起了疑,追问细节,这才发现元夫人同丈夫在逛了些首饰铺子,给小儿买了几个玩意儿。
当时是夏天,烈日直直压下来,热浪滚滚,却没什么风,发髻都还未乱发钗是如何掉落的?
元夫人笑说这是元风和他们的缘分,更是元云的福报,明心却不以为然。
她曾旁敲侧击过,无奈元老爷和元夫人对元风及其信任,就如同元风所说,如今元府已经是握在了他的手中。
谁都看得出应该跟着哪位公子能够出人头地,长享富贵太平,她拿不到任何证据,也没有一个证人肯和自己站在一边。
明明上一刻说好了的事情,真等到了元家二老面前,就又变了样,明心逐渐失去了他们的信任。
而真正将她推入孤立无援境地的还是她破釜沉舟告上县衙的那一件事,那日之后明心失去的不止是亲生母亲,几乎是所有。
雨夜里,她伏在母亲冰冷的身体上嚎啕大哭,她说自己倒霉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小到大,对她好的人死的死,疯的疯。
就连一个勉强续命,残喘度日的母亲也离她而去了,那晚黑夜一甲子那么长,好像永远都不会再亮了。
大雨瓢泼,雨都停了,她还在泣啜,直到等她哭累了,眼前都开始冒星,恍惚之间忽然看见一个身影,明心费力睁眼,才发现是二夫人——元风的妻子。
对方叹息一声,瞒着元家将她送出了磨山镇,当时二夫人是怎么说来着?
明心偏头想着,她好像说:离开这里吧,去哪里都好,不要再回来了。
“嫂嫂。”
元风对她眼中的憎恨视而不见,仍旧这么唤她,他放低身段,轻声道:“跟我们回家吧,父亲母亲那里我已经劝过了。
“只要你愿意重新回到家中,像从前那样照顾兄长,我愿意放弃继承,将家中所有的生意都交给你,只希望你能待兄长好,就足够了。”
百姓哗然,发展到这般地步,真真假假,早已说不太清,恩情、仇恨,谎言、真相。
所有的东西交织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迷雾重峦叠嶂,好像要将所有人都蒙在里头,将小谭搅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漩涡。
禾辛垂眸,上前半步,“禀大人,草民有话要说!”
作者有话说:
“草民自然是为了兄长,自从明姑娘出逃,骤然失去这个令他卸下心防之人,兄长的状态一落千丈,白日警惕,夜间惊梦。
“下人近不了他的身,制不住的时候兄长就会伤害旁人,用蛮力捉了,他又会猛击头部,自伤自弃。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太久,草民无心家中生意,只想一心照料兄长,令他减轻痛苦。”
明心冷脸听着,嘴边挂着嘲讽一眨不眨的看着他做戏,也许元风的确是希望元云能够清醒过来,可这一趟进城只是为了拿她性命而已。
那些蒙面人当她是瓮中鳖,笼中鸟,打量自己时的眼神分明没想让她活着回去,言语之中透露出的信息无非是为了让她彻底闭嘴。
死人不会说话,哪怕侥幸活着,成了逃奴,失去清白,没有人再会相信她的话,元云和他的父母就会永远活在蒙蔽之中。
倒不是她觉得自己发挥的作用有多重要,而是元风这个人她太了解了,表面看着举止有度,谦和大度,实则内心偏执疯魔。
明知不可为偏为之,一切原则都要为了他的心让步。
想到这里她冷哼一声,“你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大公子,就该知道他最忌讳骤然更换环境,大公子在深院里养了十几年,见过的人还没超过十个。
“磨山镇和圣都相距千里,饶是再怎么精心照顾对他来说就犹如进了龙潭虎穴一般,你为他找了那么多大夫,吃了数不清所谓的良药。
“你心里清楚,你不仅不是在救他,而是害他!”
元风看向庄椟,似是在问他能不能开口,他是见过世面的人,懂得什么时候给官老爷一个面子,请求回答的机会。
庄大人故作沉吟,点头,“闲话少叙,讲清重点即可。”
他这才转头平视明心,两人虽然都是跪着,然高低立见,他那出尘做派,一直是慢条斯理的,不慌不忙的,“嫂嫂。”
明心一怔,这是他第一次这么叫她,元风只称她为明心姑娘,称谓本无所谓,只是从前她觉得元风知礼,对待兄长妾室自然和正妻是不一样的。
然而,在看见元云身上青青紫紫的伤口之后,她才明白,不是那些冠冕堂皇的正当理由,只是因为他不认为任何一个女人可以同他的兄长比肩。
哪怕是她这个有名无份的妾室,也只是为了给他自己扯一块遮羞布罢了。
元云愿意也就罢了,偏偏他抗拒、抵触、惧怕,他像一根枯木,将自己燃了起来,不管不顾地去拥抱元云试图将他的理智拉回身子里。
可是他忘了,元云根本不懂得这些,宁愿整天跟蚂蚁交朋友,帮它们忙前忙后地搬动巢穴,喂它们吃些珍稀糕点,也不愿意跟发了狂的元风在一起。
于是明心深深的看着元风的眸子,她无声开口,我不配,你也不配。
我当不起这一声嫂嫂,你也没有脸面这样叫任何一个人。
她闭眼沉默半息,抬头一字字道:“大人,民女还有一事要禀!”
“准。”
“民女要告二少爷元风别有用心,年仅四岁就使那鬼蜮伎俩,利用元夫人的恻隐之心作局!
“其实他早就盯上了元氏一家,倘没有那次徒行五里还金簪,也会有别的计划!”
庄椟皱眉,他看过元风的卷宗,此人年少有成,未来可期,才二十出头的年纪便让元老爷放心将家中生意都交与他打理。
元家也的确因他愈发壮大,这就证明元风是有真本事的,年纪轻轻就能独当一面,一时也说不清这到底是元家二老的福分还是冤孽。
不过令他惊讶的是,相传元夫人之所以愿意收养元风为子,是因为一支朱钗,年岁久远,不好查。
可下一刻,眼神坚毅的明心就给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元夫人掉落的是一支三齿钗,尾部有细小吊钩,就是为了保证发簪的牢固。
后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起了疑,追问细节,这才发现元夫人同丈夫在逛了些首饰铺子,给小儿买了几个玩意儿。
当时是夏天,烈日直直压下来,热浪滚滚,却没什么风,发髻都还未乱发钗是如何掉落的?
元夫人笑说这是元风和他们的缘分,更是元云的福报,明心却不以为然。
她曾旁敲侧击过,无奈元老爷和元夫人对元风及其信任,就如同元风所说,如今元府已经是握在了他的手中。
谁都看得出应该跟着哪位公子能够出人头地,长享富贵太平,她拿不到任何证据,也没有一个证人肯和自己站在一边。
明明上一刻说好了的事情,真等到了元家二老面前,就又变了样,明心逐渐失去了他们的信任。
而真正将她推入孤立无援境地的还是她破釜沉舟告上县衙的那一件事,那日之后明心失去的不止是亲生母亲,几乎是所有。
雨夜里,她伏在母亲冰冷的身体上嚎啕大哭,她说自己倒霉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小到大,对她好的人死的死,疯的疯。
就连一个勉强续命,残喘度日的母亲也离她而去了,那晚黑夜一甲子那么长,好像永远都不会再亮了。
大雨瓢泼,雨都停了,她还在泣啜,直到等她哭累了,眼前都开始冒星,恍惚之间忽然看见一个身影,明心费力睁眼,才发现是二夫人——元风的妻子。
对方叹息一声,瞒着元家将她送出了磨山镇,当时二夫人是怎么说来着?
明心偏头想着,她好像说:离开这里吧,去哪里都好,不要再回来了。
“嫂嫂。”
元风对她眼中的憎恨视而不见,仍旧这么唤她,他放低身段,轻声道:“跟我们回家吧,父亲母亲那里我已经劝过了。
“只要你愿意重新回到家中,像从前那样照顾兄长,我愿意放弃继承,将家中所有的生意都交给你,只希望你能待兄长好,就足够了。”
百姓哗然,发展到这般地步,真真假假,早已说不太清,恩情、仇恨,谎言、真相。
所有的东西交织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迷雾重峦叠嶂,好像要将所有人都蒙在里头,将小谭搅起一阵经久不息的漩涡。
禾辛垂眸,上前半步,“禀大人,草民有话要说!”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