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太极
“孤府上还存着你去岁送的松银针,一直没舍得喝,没想到你这又换了一样,这茶叫什么名字?”
谢汕秋眉眼清澈,温声答道,“当地给起的名,叫碧雾,清而不浊,入口不涩,后有回甘,最近刚送来的一批茶叶,刚收拾齐整。
“今日赶巧不赶早了,委屈殿下跟臣一起尝尝,等得了殿下的赞,臣日后定要给它换个名字,专供给沁楼的大人们喝,去赚上一大笔的银子。”
谢汕秋慢悠悠地吃了一口茶,继续道:“给殿下的新茶早就准备好了,是云顶雪毫,一直没找着机会送去,这碧雾要是喜欢,也一并给殿下包上。”
赵奕臻的眸子隐在热气后,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绪,淡淡“嗯”了声,又道:“本就是孤不请自来,莫说这碧雾了,你就算给孤一杯陈茶,孤都喝得。”
“那如何使得?”茶斋谢汕秋轻摇白纸扇,“殿下想来,什么时候都是欢迎的,是汕秋处事不周,该臣去拜会殿下才是。”
茶斋中大小青石随处可见,他们在的这个包厢名唤‘见山’,顾名思义从茶室的位置抬头便见庭院中的溪石假山,叮咚作响,清心静气。
上回同陆知予来的也是这处,“见山”是谢汕秋自留的茶室,算是他的静室,平时吃茶冥想都在这,寻常人进不得。
瓷器岩石相碰发出清脆一声,“噢?”赵奕臻的头微微侧着,像是听见了什么令人新奇的东西,“那怎么没来?孤以为第一天便该来的,在府中左等右等不到,只好自己上门了。”
“殿下言重了,不过是一间铺子,送给您使玩都成,哪到您亲自上门的地步了?
“不过也怪汕秋思虑不全,要早知殿下来,便早该把铺子给您送去,也免得殿下费心。”
赵奕臻只带了两名侍卫,一左一右站着活像两座高大肃穆的雕塑,显得中间的赵奕臻越发宽厚慈悯起来。
大臣们说起太子逸,除去赞口不绝的评价之外,更多的尽是遗憾唏嘘。
唯独提到太子赵奕臻,人们只会感叹一句其子肖父,他身上那股子优容仁慈和圣上如出一辙,半点没继承到徐皇后的嚣张跋扈。
这很好,可也仅限于此了。
赵奕臻和人说话的时候声音总是温润的,让人看不出激烈情绪,像从来不会生气一般。
然而谁又是泥捏出来的人呢?到了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当头,这说话也带刺了不是?
谢汕秋默默想着,面上却不显,太子他清风和煦,谢汕秋也是个不会与人唱红脸的角色,二人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打着太极,谁也不输谁一截。
一盏茶过后,以谢汕秋主动低头为始,这事才终于肯开门见山起来,“殿下怎么突然想起来去那书局了?难不成里头的人不懂事,犯了忌讳?
“臣方才说的话皆是诚心诚意,殿下若看中了些什么,随时吩咐一声就行,只是在那之前,汕秋也该替您打扫打扫,也免得灰大尘多,落了您的心情。”
不怕两人各怀心思,就怕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话说不开,伸手都难打笑脸人,更何况还是两个修炼许久的老狐狸。
谢汕秋身上有些东西同赵逸很像,他将赵逸当成人生指路灯,八分神韵,至少存了两分太子逸的风范。
说起来也令人叹息,赵奕臻虽同赵逸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可两人毕竟隔的年岁久远,中间还因为“生死相隔”的缘故空白了那么多年。
太子同当年的太子逸身上的相似几乎少的可怜。
如今赵奕臻唯一的宽厚都敛在了笑脸之下,性子反常地别扭起来,他开口道:“早听说汕秋待人面面俱到,心思百样玲珑,等真正到了你面前才晓得,他们说的没错。
“你明知孤的来意,却迟迟不肯老实陈情,是真当孤好气性,可以容你随意糊弄么?”
话音刚落,赵奕臻便一手拍在桌上,身后两座雕塑霎时活了过来,带着满身威严向面前人逼来,“谢汕秋,你好大的胆子!”
谢汕秋登时搁下手中白玉盏,从善如流单膝跪了下来,倘若此时有人趴在地上细看,就会发现他那只往下深深压着的腿还有一厘的距离叩到地上。
“请殿下息怒!”若换了常人,此刻必定是要埋头解释一番的,哪怕不尽力找补,也得让太子爷看见自己悔改的诚意。
可这谢汕秋他偏不,他只将面子上草草糊弄过去,开口道:“臣实在不知有何处做的不妥,还请殿下明示!”
谢汕秋不是冒进的人,他心中的章程无非一种,重嫡轻庶、先长后幼,赵奕臻曾经身为太子本也无可厚非,可那是在太子逸已不在人世的前提下。
他自三岁启蒙便开始读赵逸的诗了,那时这个懵懂孩童抬头问父亲,这诗的作者是谁。
谢震答说,“是太子殿下。”
谢汕秋不解,太子殿下比他还小上一两岁,一个吃奶的娃娃还能写诗了?
小孩越想越觉得害怕,发觉父亲的神色沉重,不像是平时逗他,于是忍不住痛哭起来,“父亲,秋不学这个,不学这个!”
谢震没办法,只好跟他解释此太子殿下非彼太子殿下。
父亲说的晦涩难懂,谢汕秋当时其实并没有听懂,只记了一句绕口令,此殿下非彼殿下。
后来才晓得,谢震的意思是赵奕臻不是赵逸,二者虽然都有太子之名,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终究是不同的。
就像见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肆意奔跑的驯豹(今猎豹之意),它敏捷迅猛,懂得隐忍和计谋,同时它还拥有着引领兽群的所有品质。
此时家养的温犬就再也难入他的眼了。
太子为何发难?这是谢汕秋必须弄清的前提,经过两日的等待,答案似乎渐渐明晰。
若赵奕臻怒的是兄长尚在却被人藏了那么多年,那他头一个应当禀告的是圣上,将他们这个“各怀鬼胎”的臣子一并拿下,然后高高兴兴迎先太子殿下入宫觐见。
可他等了整整两日,不知怎的,谢汕秋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谢汕秋抬头的时候,眼见赵奕臻春风送暖般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好,你好得很。”
谢汕秋眉眼清澈,温声答道,“当地给起的名,叫碧雾,清而不浊,入口不涩,后有回甘,最近刚送来的一批茶叶,刚收拾齐整。
“今日赶巧不赶早了,委屈殿下跟臣一起尝尝,等得了殿下的赞,臣日后定要给它换个名字,专供给沁楼的大人们喝,去赚上一大笔的银子。”
谢汕秋慢悠悠地吃了一口茶,继续道:“给殿下的新茶早就准备好了,是云顶雪毫,一直没找着机会送去,这碧雾要是喜欢,也一并给殿下包上。”
赵奕臻的眸子隐在热气后,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情绪,淡淡“嗯”了声,又道:“本就是孤不请自来,莫说这碧雾了,你就算给孤一杯陈茶,孤都喝得。”
“那如何使得?”茶斋谢汕秋轻摇白纸扇,“殿下想来,什么时候都是欢迎的,是汕秋处事不周,该臣去拜会殿下才是。”
茶斋中大小青石随处可见,他们在的这个包厢名唤‘见山’,顾名思义从茶室的位置抬头便见庭院中的溪石假山,叮咚作响,清心静气。
上回同陆知予来的也是这处,“见山”是谢汕秋自留的茶室,算是他的静室,平时吃茶冥想都在这,寻常人进不得。
瓷器岩石相碰发出清脆一声,“噢?”赵奕臻的头微微侧着,像是听见了什么令人新奇的东西,“那怎么没来?孤以为第一天便该来的,在府中左等右等不到,只好自己上门了。”
“殿下言重了,不过是一间铺子,送给您使玩都成,哪到您亲自上门的地步了?
“不过也怪汕秋思虑不全,要早知殿下来,便早该把铺子给您送去,也免得殿下费心。”
赵奕臻只带了两名侍卫,一左一右站着活像两座高大肃穆的雕塑,显得中间的赵奕臻越发宽厚慈悯起来。
大臣们说起太子逸,除去赞口不绝的评价之外,更多的尽是遗憾唏嘘。
唯独提到太子赵奕臻,人们只会感叹一句其子肖父,他身上那股子优容仁慈和圣上如出一辙,半点没继承到徐皇后的嚣张跋扈。
这很好,可也仅限于此了。
赵奕臻和人说话的时候声音总是温润的,让人看不出激烈情绪,像从来不会生气一般。
然而谁又是泥捏出来的人呢?到了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当头,这说话也带刺了不是?
谢汕秋默默想着,面上却不显,太子他清风和煦,谢汕秋也是个不会与人唱红脸的角色,二人就这样来来回回的打着太极,谁也不输谁一截。
一盏茶过后,以谢汕秋主动低头为始,这事才终于肯开门见山起来,“殿下怎么突然想起来去那书局了?难不成里头的人不懂事,犯了忌讳?
“臣方才说的话皆是诚心诚意,殿下若看中了些什么,随时吩咐一声就行,只是在那之前,汕秋也该替您打扫打扫,也免得灰大尘多,落了您的心情。”
不怕两人各怀心思,就怕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话说不开,伸手都难打笑脸人,更何况还是两个修炼许久的老狐狸。
谢汕秋身上有些东西同赵逸很像,他将赵逸当成人生指路灯,八分神韵,至少存了两分太子逸的风范。
说起来也令人叹息,赵奕臻虽同赵逸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可两人毕竟隔的年岁久远,中间还因为“生死相隔”的缘故空白了那么多年。
太子同当年的太子逸身上的相似几乎少的可怜。
如今赵奕臻唯一的宽厚都敛在了笑脸之下,性子反常地别扭起来,他开口道:“早听说汕秋待人面面俱到,心思百样玲珑,等真正到了你面前才晓得,他们说的没错。
“你明知孤的来意,却迟迟不肯老实陈情,是真当孤好气性,可以容你随意糊弄么?”
话音刚落,赵奕臻便一手拍在桌上,身后两座雕塑霎时活了过来,带着满身威严向面前人逼来,“谢汕秋,你好大的胆子!”
谢汕秋登时搁下手中白玉盏,从善如流单膝跪了下来,倘若此时有人趴在地上细看,就会发现他那只往下深深压着的腿还有一厘的距离叩到地上。
“请殿下息怒!”若换了常人,此刻必定是要埋头解释一番的,哪怕不尽力找补,也得让太子爷看见自己悔改的诚意。
可这谢汕秋他偏不,他只将面子上草草糊弄过去,开口道:“臣实在不知有何处做的不妥,还请殿下明示!”
谢汕秋不是冒进的人,他心中的章程无非一种,重嫡轻庶、先长后幼,赵奕臻曾经身为太子本也无可厚非,可那是在太子逸已不在人世的前提下。
他自三岁启蒙便开始读赵逸的诗了,那时这个懵懂孩童抬头问父亲,这诗的作者是谁。
谢震答说,“是太子殿下。”
谢汕秋不解,太子殿下比他还小上一两岁,一个吃奶的娃娃还能写诗了?
小孩越想越觉得害怕,发觉父亲的神色沉重,不像是平时逗他,于是忍不住痛哭起来,“父亲,秋不学这个,不学这个!”
谢震没办法,只好跟他解释此太子殿下非彼太子殿下。
父亲说的晦涩难懂,谢汕秋当时其实并没有听懂,只记了一句绕口令,此殿下非彼殿下。
后来才晓得,谢震的意思是赵奕臻不是赵逸,二者虽然都有太子之名,但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终究是不同的。
就像见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肆意奔跑的驯豹(今猎豹之意),它敏捷迅猛,懂得隐忍和计谋,同时它还拥有着引领兽群的所有品质。
此时家养的温犬就再也难入他的眼了。
太子为何发难?这是谢汕秋必须弄清的前提,经过两日的等待,答案似乎渐渐明晰。
若赵奕臻怒的是兄长尚在却被人藏了那么多年,那他头一个应当禀告的是圣上,将他们这个“各怀鬼胎”的臣子一并拿下,然后高高兴兴迎先太子殿下入宫觐见。
可他等了整整两日,不知怎的,谢汕秋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一声。
谢汕秋抬头的时候,眼见赵奕臻春风送暖般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好,你好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