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春霖
米粒儿适时拿出了杜氏留下的账册和名单,又说:“光这些肯定不够,但这是一条缝儿,若咱们能借机把手指头挤进去,以咱们两家膂力,只消左右开弓定能把这层遮羞布撕碎,让那幕后之人无所遁形。”
“那夫人以为这幕后之人是何等面目呀~”
王国舅明知故问,分明是在商量把黑锅甩到哪颗脑袋上比较好。
毕竟法不责众,总不能真把这水面下的交易摆到阳光下。
恰好此刻正有一人,米粒儿便用袖子捂住嘴轻笑。
“还能是何等面目?必定是那无君无父杀妻灭子的恶棍!”
“哦呀~原来如此,倒确实是我皇城司失职了,竟让这等恶人在天子脚下横行无忌。”
王国舅不意外的一点头,用手拍了拍账册,了然笑着抬起脖子。
这便是敲定黑锅归孙伯渊了。
这其中郦家与孙伯渊的正面交锋人尽皆知也罢,背地里孙老头儿肯定也想弄死那逆子,至于孙季白的弑父之心又是一重力量。
而眼前的王国舅嘛…米粒儿看了看他漆黑的眼睛心想。
王家现在想要执牛耳南方士族肯定不能只靠贵妃在后宫里的恩宠,能力与魄力才是领导者的标配。
王国舅能说通郦家自然是能力的体现,那么魄力呢?
狠狠踩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孙伯渊一脚,不就是个恰到好处的选择吗?
真不愧是各取所需的合作关系。
但就跟每一次谋划一样,这只是个开头。
王国舅下一句就问:“那么夫人以为要如何将手指挤进这条缝儿呢?”
“这嘛~”
米粒儿先看了眼郦殊,见他没有反对,才转头对王国舅说:“我以为此事最要紧的就是不能跟皇室有任何牵扯,此乃头等大事,因此要先说好。”
“然也!”
王国舅自然也不想让这些烂事儿牵连到自己姐姐姐夫头上,当即相当认同的点头说:“此等私贷丧心病狂,也不知害了多少性命。”
言下之意受害者多了去了,换个爆发点,不能再牵扯彭家和十王爷,更不能扯到天子和王贵妃。
“那国舅爷且看看手中账目署名何许人也?”
王国舅低头一翻,眉毛顿时又挑又拧。
“夫人是如何拿到孙家女眷手迹的。”
“那自然是孙家之人提供咯。”
米粒儿没明说是孙季白,只叹息道:“可怜杜氏一辈子殚精竭虑,为了孙家老小的体面日子做了这等丧良心的勾当,却被那无情的丈夫抛弃,被公婆生生逼死,如今若非这些账目名录,丧期之后便仿佛世间从未有过这个人一般,何其可悲啊!”
正翻着手中纸页的王国舅听得也是一叹,又表情古怪道:“可此事从孙家下手,未免有伤朝廷体面。”
呵呵,孙家父子闹崩在京城已经路人皆知,也就欺负欺负京城以外的小老百姓没有快手抖音,要过很久很久才会听说宰相家的父子反目罢了。
心里鄙视着那点儿不值钱的士族体面,米粒儿嘴上只说:“自然不能。”
孙季白和艳奴还没发育起来呢,怎能让他们就这么暴露了?
“这本账册不过是与彭家、孙家博弈的筹码之一,却不是全部。”
说着米粒儿眉毛一挑道:“正如国舅爷所言,被私贷逼得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难道这其中就没人心怀怨恨吗?”
“你的意思是……”
王国舅嘴上装作迟疑,眼睛却狡猾的滚动起来,可见他已经在盘算找谁去把事情闹大了。
“国舅自领皇城司,凭这份账册名录难道不能把这伙人的底细查个底朝天?”
诺,这就是王国舅的真正用处了。
此事闹大,那也是皇城司明察暗访的结果,跟我方卧底孙季白没有一毛钱关系,孙季白依旧是那个好运的废物,明明都被追债逼得东躲西藏了,还能靠皇城司发力,赖掉债务。
这确实是皇城司能做到的事儿,又恰好到了王国舅需要彰显权能的时候,这个提议他焉有不答应的道理。
立刻笑着点头。
“这倒也是,夫人不说我都快忘了我皇城司提点的身份了。”
“国舅爷说笑了~”
米粒儿装作算计被看穿的尬笑了一下,眼睛忍不住观察王国舅的细微表情。
瞧着他双眼盯着杜氏留下的名录微微发光的样子,心里如诅咒般呢喃道:用好手中的权力吧,这样才会痴迷权力,只要咱们的利益关系更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你的权力便也是我的权力。
借花献佛亦或者狐假虎威,总是大有裨益。
翻着翻着王国舅突然抬头,有些意味深长地问:“夫人可知道温春霖这个人?”
“温先生?不是很熟,只在昨日见过。”
米粒儿一愣,如实说:“我听闻他曾是我父亲生前的至交好友。”
“确实如此。”
王国舅依旧是那副诡秘的表情,又深入道:“你父亲死后,年年写诗纪念的也只有这个温春霖了,可惜文采一般,倒是春宫画得不错。”
王国舅越说这些细节,米粒儿心里就越犯嘀咕,想到温春霖也是陈家为首的京畿一派成员,她心里微微有了个猜测,问:
“难道温先生也……”
“他没什么油水,石家惨案后又受了刺激,变得怪怪的,也不娶妻,只带着两个通房丫鬟在自家田庄上消磨,倒是用不着借钱。”
“那……”
“他有个大哥,继承了温家主要家业,现在跟彭家差不多,也被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正商量着把两个女儿卖与富商做妾,好撑过今年。”
王国舅把温家的衰败说得轻描淡写,米粒儿却从字缝里听出彻骨的寒凉。
想到温春霖那人,便问:“难道温春霖不同意?”
“他正张罗着卖了自己的田庄抵债,搬回温家去,条件则是长子夫妻发誓不能卖掉家里任何一个人。”
“那田庄…”
“逼到这份儿上了,自然是贱卖,本身也不是很好的地方,折价下来大约五六万两,便要被一家尼姑庵收去了。”
“尼姑庵?”
听到这三个字米粒儿脑海里只浮现出一张脸。
作者有话说:
“那夫人以为这幕后之人是何等面目呀~”
王国舅明知故问,分明是在商量把黑锅甩到哪颗脑袋上比较好。
毕竟法不责众,总不能真把这水面下的交易摆到阳光下。
恰好此刻正有一人,米粒儿便用袖子捂住嘴轻笑。
“还能是何等面目?必定是那无君无父杀妻灭子的恶棍!”
“哦呀~原来如此,倒确实是我皇城司失职了,竟让这等恶人在天子脚下横行无忌。”
王国舅不意外的一点头,用手拍了拍账册,了然笑着抬起脖子。
这便是敲定黑锅归孙伯渊了。
这其中郦家与孙伯渊的正面交锋人尽皆知也罢,背地里孙老头儿肯定也想弄死那逆子,至于孙季白的弑父之心又是一重力量。
而眼前的王国舅嘛…米粒儿看了看他漆黑的眼睛心想。
王家现在想要执牛耳南方士族肯定不能只靠贵妃在后宫里的恩宠,能力与魄力才是领导者的标配。
王国舅能说通郦家自然是能力的体现,那么魄力呢?
狠狠踩北方士族的代表人物孙伯渊一脚,不就是个恰到好处的选择吗?
真不愧是各取所需的合作关系。
但就跟每一次谋划一样,这只是个开头。
王国舅下一句就问:“那么夫人以为要如何将手指挤进这条缝儿呢?”
“这嘛~”
米粒儿先看了眼郦殊,见他没有反对,才转头对王国舅说:“我以为此事最要紧的就是不能跟皇室有任何牵扯,此乃头等大事,因此要先说好。”
“然也!”
王国舅自然也不想让这些烂事儿牵连到自己姐姐姐夫头上,当即相当认同的点头说:“此等私贷丧心病狂,也不知害了多少性命。”
言下之意受害者多了去了,换个爆发点,不能再牵扯彭家和十王爷,更不能扯到天子和王贵妃。
“那国舅爷且看看手中账目署名何许人也?”
王国舅低头一翻,眉毛顿时又挑又拧。
“夫人是如何拿到孙家女眷手迹的。”
“那自然是孙家之人提供咯。”
米粒儿没明说是孙季白,只叹息道:“可怜杜氏一辈子殚精竭虑,为了孙家老小的体面日子做了这等丧良心的勾当,却被那无情的丈夫抛弃,被公婆生生逼死,如今若非这些账目名录,丧期之后便仿佛世间从未有过这个人一般,何其可悲啊!”
正翻着手中纸页的王国舅听得也是一叹,又表情古怪道:“可此事从孙家下手,未免有伤朝廷体面。”
呵呵,孙家父子闹崩在京城已经路人皆知,也就欺负欺负京城以外的小老百姓没有快手抖音,要过很久很久才会听说宰相家的父子反目罢了。
心里鄙视着那点儿不值钱的士族体面,米粒儿嘴上只说:“自然不能。”
孙季白和艳奴还没发育起来呢,怎能让他们就这么暴露了?
“这本账册不过是与彭家、孙家博弈的筹码之一,却不是全部。”
说着米粒儿眉毛一挑道:“正如国舅爷所言,被私贷逼得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难道这其中就没人心怀怨恨吗?”
“你的意思是……”
王国舅嘴上装作迟疑,眼睛却狡猾的滚动起来,可见他已经在盘算找谁去把事情闹大了。
“国舅自领皇城司,凭这份账册名录难道不能把这伙人的底细查个底朝天?”
诺,这就是王国舅的真正用处了。
此事闹大,那也是皇城司明察暗访的结果,跟我方卧底孙季白没有一毛钱关系,孙季白依旧是那个好运的废物,明明都被追债逼得东躲西藏了,还能靠皇城司发力,赖掉债务。
这确实是皇城司能做到的事儿,又恰好到了王国舅需要彰显权能的时候,这个提议他焉有不答应的道理。
立刻笑着点头。
“这倒也是,夫人不说我都快忘了我皇城司提点的身份了。”
“国舅爷说笑了~”
米粒儿装作算计被看穿的尬笑了一下,眼睛忍不住观察王国舅的细微表情。
瞧着他双眼盯着杜氏留下的名录微微发光的样子,心里如诅咒般呢喃道:用好手中的权力吧,这样才会痴迷权力,只要咱们的利益关系更紧密的交织在一起,你的权力便也是我的权力。
借花献佛亦或者狐假虎威,总是大有裨益。
翻着翻着王国舅突然抬头,有些意味深长地问:“夫人可知道温春霖这个人?”
“温先生?不是很熟,只在昨日见过。”
米粒儿一愣,如实说:“我听闻他曾是我父亲生前的至交好友。”
“确实如此。”
王国舅依旧是那副诡秘的表情,又深入道:“你父亲死后,年年写诗纪念的也只有这个温春霖了,可惜文采一般,倒是春宫画得不错。”
王国舅越说这些细节,米粒儿心里就越犯嘀咕,想到温春霖也是陈家为首的京畿一派成员,她心里微微有了个猜测,问:
“难道温先生也……”
“他没什么油水,石家惨案后又受了刺激,变得怪怪的,也不娶妻,只带着两个通房丫鬟在自家田庄上消磨,倒是用不着借钱。”
“那……”
“他有个大哥,继承了温家主要家业,现在跟彭家差不多,也被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正商量着把两个女儿卖与富商做妾,好撑过今年。”
王国舅把温家的衰败说得轻描淡写,米粒儿却从字缝里听出彻骨的寒凉。
想到温春霖那人,便问:“难道温春霖不同意?”
“他正张罗着卖了自己的田庄抵债,搬回温家去,条件则是长子夫妻发誓不能卖掉家里任何一个人。”
“那田庄…”
“逼到这份儿上了,自然是贱卖,本身也不是很好的地方,折价下来大约五六万两,便要被一家尼姑庵收去了。”
“尼姑庵?”
听到这三个字米粒儿脑海里只浮现出一张脸。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