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认罪

  事情进行的空前顺利,元风果然一口咬定是为了给兄长治病这才动了心思,而后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这话乍一听觉得荒谬绝伦,给人的感觉就好像元风为了灌溉一颗小小的枯苗选择抽干了一片森林的水源,道义上逻辑上都狗屁不通。

  可是现实往往就是这样,话本游记尚还需要说明白因为所以,可事实才根本不讲道理,也从不按寻常路走。

  庄椟依旧是清案的主审官,紧锣密鼓的一问一答之间可怖的是每一笔私利元风都记得很清楚,每一项邪钱都能明白对应的去处。

  看起来真的不能再真了。

  剩下的那些没花出去的银子大山般摞着,就放在他自己院落地底,据听记的羽卫说,他们去查封的时候发现下面三尺厚的银票已经被潮成了一碰就烂的纸糊。

  由于当地天气潮润,那些银子长期挤压在一起,变得密不可分,三三两两互相粘连,根本恢复不了。

  听记的眼睛和耳朵一样机警,即便银票成了一滩烂泥也能凭借一双巧手扭转乾坤,就在他们眼前出现星星点点之际终于清点出了数目。

  加上那些成批量的银锭,除去元风为其兄花去的四分之一,剩余的银子都在这里。

  可惜元风此人后来嫌银锭太重,让周申都换成了银票,如今那些轻便的票子成了一堆废纸,真正收缴进国库里的银子就只有三百八十一万两。

  周申自从李杵露面就变得不顶事了,好在除了他自己这条狗命之外还惦记着家中妻儿的安危,在狱中这俩人关在互相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地方。

  其中有个送饭的小隶捏了张纸条递过来,才让周申堪堪想起自己还是个有家室的人,他自己是摘不出来了,可他的老婆孩子不能折在里面。

  周申当下就做了决定,这回他要听元风的,那人就像个五指山一样曾罩在他的身上。

  周申曾短暂的反抗过,虽然自己也没讨到好,好歹也算是两败俱伤了不是么。

  这回寡妇和隔壁老王的故事是真的要结束了,他感到一股浓浓的不舍,但更多的是难以言喻的释然和解脱。

  他在看见李杵的那一刻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被上官说中了,负人者人恒负之,采石开山死了那么多人,他是帮凶之一,要下地狱的。

  元风的路走到尽头了,可他背后的人还没到穷途末路,他们远比自己这样的小人物要富有神通,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头一回那样镇定。

  他说:“罪臣认罪,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被带下去的时候,李杵抬头望了周申一眼,嘴唇嗫嚅,旁人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除了周申本人,他不死心地艰难分辨出李杵要说的话,忽然就笑了,尽管笑的比哭还要难看,但他的心沉淀下来。

  周申想,这样也好,元风只承诺过会保他妻小不死,可李杵答应自己会好好照顾他们,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令陆旭酩不解的是,在圣上这里从始至终好像都没有谢家的事,哪怕庄椟存了心思要偏帮,负责听记的羽卫也不是摆设。

  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赵凛是个心软的帝王,百年皇权都能旁落,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元风同周申一样判的是枭首之刑,而他们的家人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下半辈子皆要在石场度过,直到还请对百姓的亏欠为止。

  这里面唯一一个让人看的云里雾里的存在就是李杵,这青年自从入了殿,发挥的最大作用好像就是震飞周申的魂。

  随后就跟勤疏殿的柱子一样,圣上不主动提起,他也就旁观不语,颇有几分徐相如今的做派。

  陆旭酩听陆缅提起过李杵,小时候着了魔似的纠缠过满满,后来这人又对阿筝不敬。

  翼国风气虽不是顽固不化的老古董,男女之间的界限不是铁板钉钉般的泾渭分明,但女子也分三六九等。

  普通人家的女子若被人调戏,事情还有所转圜,只因桎梏住她们的没有老祖宗传下来的礼义廉耻、清风峻节,而高门贵族里的女子不同。

  她们的荣辱同家族息息相关,谁要是做了丢脸的事情,就是蒙了传承了百年姓氏的羞。

  陆旭酩对这一套老封建敬谢不敏,下令封了一众人的口却也对李杵没一个好脸色,这人如今看起来人模人样,可谁知道是个什么德行!

  身为两朵金花的父亲,他是万万没有什么好脸色的,加之李杵是海都人士,他问上两句也无可厚非,于是陆旭酩开口道:“李杵因何来此?”

  一时间李杵被数道目光锁定,顿时冒了一身冷汗,最令他如鲠在喉的是陆大小姐的父亲,假设眼风可以化实,他怀疑自己都要被削成一片片的了。

  李杵吞了吞口水:“草民、草民是……”这要怎么说?说他是被圣上的人拎小鸡似抓过来的?

  说因为他们去实地探查的时候,发现埋着矿的山写着他李杵的名字,就把人不分青红皂白带到了皇宫里?

  面对陆旭酩锋芒逼人的目光,李杵鬼使神差的想要表现的好一些,上面的那些理由都太不体面了,他咳嗽两声,用真诚的不能再真诚的声音道:

  “今上有召,草民有求必应!”

  什么东西??

  陆旭酩觉得这孩子可能是被他爹打傻了,嘴角轻抽要不是因为不雅观,他甚至想望天翻一个白眼,丢人!你怎么不说圣上有求你事必躬亲呢!

  到底你姓赵还是上面那人姓赵??

  赵凛闷声笑开,根本不跟毛头小子一般见识,“陆卿,别逗孩子了,朕叫李杵来是有事要问。”

  他看向满脸通红的李杵,问:“是你发现矿脉的吗?”

  众人一滞,李杵点了点头,“回圣上,草民将满二十,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便去了邻县碰碰运气,想要闯出一番天地,磨山镇的石料众多……”

  他舔了舔干枯的嘴皮,“草民只是照葫芦画瓢,误打误撞才发现的。”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