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突袭
但其实这就不只是个军事问题。
古往今来惹恼老百姓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孙老头的出发点可能没毛病,但指导思想实在离谱,米粒儿不但不打算替他得罪人。更必须打消孙老头找无业游民麻烦的想法。
不然……受伤的脖子隐隐作痛,米粒儿在郦殊搀扶下,跟着人群涌到门口。
真是还好郦家显赫,门够大,外头也够宽敞,这才让诸多达官显贵的车架能整整齐齐依照高低贵贱排在路边。
打头的自然是来接新娘的新郎官陈景然,米粒儿在被郦殊扶上车前远远看了一眼。
见陈大郎脊背挺直动作从容,不复之前的瞻前顾后,也不知是想开了,还是放弃了。
但终归米粒儿能放心进车跟自己丈夫独处,便在坐好后让郦殊放下帘子,问:“气成这样肯定不止那点儿鸡毛蒜皮吧?”
郦殊不是个会主动跟郦卓脑闹脸的人,这次气成这样,恐怕是雄起后的郦卓选择了主动出击。
果然,就见自己丈夫脸色一僵,缓缓背过身去,似乎想逃避,但最后还是交代了出来。
“他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艳奴的事情,觉得是我在往孙家埋钉子。”
“噗~哈哈哈~”
一听这话,米粒儿忍不住笑,挽着丈夫的手娇嗔:“哎呀~让将军替妾身背锅了~”
“哼!”
郦殊鼻子里喷出马一样的热气,顺势蹭过来,把米粒儿揽怀里。
“孙家往我家埋了多少钉子?他一个姓郦的居然跟我闹这出!”
看来郦殊当场就跟郦卓翻了这笔旧账,自然又牵扯到了孙氏头上,那本就是郦卓的伤疤,郦殊去揭就更疼了,兄弟两分歧太大又并未把彼此当外人,自然会吵起来。
因此米粒儿暗暗松了口气,头枕在丈夫怀里笑道:“他习惯了有母亲撑腰的日子,如今与你交锋起来,猝不及防被戳中痛处,自然会失态。”
“哼!”
郦殊又得意地哼了一声,问:“孙季白与艳奴的事情虽说从未刻意隐瞒,却也少有人关注,怎突然专程传到了大哥耳里?”
“呵呵,能是谁?自然是某个不希望我们继续查下去的人咯。”
米粒儿冷笑着,泄密之人自然是陈夫人,她又不是死人,米粒儿这么多动作下来,她若不有所行动才怪。
只是没想到第一时间艳奴就被挖了出来,也不知孙季白要如何应对,但暂时应该还没事。
毕竟孙季白是孙家人,都传到郦卓耳里了,也肯定传到了孙老头儿哪儿。
陈夫人多半只看到了孙老头的外在表现,以为这对苦命鸳鸯一定会被孙老头儿棒打,却不知孙老头儿这人瑞多半早就知晓了艳奴的事儿。
孙伯渊和孙正曦父子能长成那种无法无天的德行,肯定有孙老头偏袒男嗣的锅。现在那两个走了,孙家长房就生了孙季白一根独苗,孙老头儿痛恨儿子儿媳,不碍着他对小孙子宽容。
更重要的是米粒儿其实早就发觉了孙老头行事中的一大毛病——他追求绝对的表面正义。
哪怕捏造罪名、残害无辜,只要最终效果是他认定的“好结果”,这老登就觉得是善果。
同样的,哪怕孙老头儿不爽艳奴,他也只会给孙季白安排门当户对的女人和一大群妾室,稀释艳奴的重要性,挤压她的生存空间,能把她在内宅耗死最好,耗不死,严加管理起来,不让任何丑闻传出去同样是好结果。
反而是亲自下场棒打鸳鸯会闹得满城风雨,跟现今大热的《十王爷情调彭娘子》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嚼上不知多少年的舌根儿。
那不是孙老头儿这个密室政治爱好者乐见的。
所以呀,陈夫人的算计注定要落空了。
“待会儿我就去跟大伯好生掰扯掰扯。”
米粒儿说着把自己平时如何对待大小孙,如何调解大小孙和甄嬷嬷之间的矛盾,如何开解两个女孩儿不让她们给郦卓扯后腿儿的业绩一一道来。
说得郦殊一阵低笑:“你这样不是再揭一次大哥的伤疤吗?他岂不是要更恨我?”
“恨啥?这一切都是你们母亲的安排,他还能到反天罡怨怼到母亲头上去?”
米粒儿冷笑一声,郦殊却露出有些刺痛的表情,对郦卓的那份不爽烟消云散。
“哎,你说得对。”
米粒儿见他终于理解了郦卓的苦痛,不生气了,又说:
“可他帮着孙家和外人来找咱们麻烦就是混蛋了,你怼他两句也合该,待会儿我去了还要骂他呢!整天疑神疑鬼的,也不看看我一天天的要替他操心多少事儿!哪有干活儿的落不着好,放倒遭猜忌的道理?他要是敢有半分不满,我便让他立马把妾室和老妈子都接走,咱们眼不见为净!”
“哈哈哈~”
郦殊被米粒儿说得大笑,摇着手指说:“你呀你~我大哥哪里敢与你驳嘴?这次只怕孙老头儿更要怕你三分了。”
“切,那都是他自个儿搞出来的烂摊子,我们夫妻替他收拾烂摊子,他不怕我,我就撂挑子让那老登自己忙活去…”
“啊~有刺客!”
猛然一声独属于阉人的尖叫从车窗外传来,米粒儿与郦殊齐齐一愣,郦殊下一个动作就是把米粒儿单手压在软塌上,自己谨慎的从车帘缝隙往外看。
“怎了,怎了?”
米粒儿知道有人要闹事,却未想过行动如此之快。
“跟之前那两个不是一伙儿。”
郦殊背靠在车壁上,人却有放松下来的趋势,似乎外面的情况并不严重。
“那两个眼睛盯着孙伯渊,自然是找他讨仇的,那眼下……”
“是官家!”
郦殊说这话的声音很轻,米粒儿却趴在车板上抖了一抖。
竟然是冲着柴四郎来的!
“我该下去了!”
郦殊丢下这话,一阵风地出去了。
米粒儿赶紧爬起来,学着他的动作从车帘的缝隙小心往外看,便见外面已倒下几条人影,房顶上和路口转交处却还有人在顽抗。
房顶上的人似乎手中持有弓弩,正向底下瞄准。
作者有话说:
古往今来惹恼老百姓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孙老头的出发点可能没毛病,但指导思想实在离谱,米粒儿不但不打算替他得罪人。更必须打消孙老头找无业游民麻烦的想法。
不然……受伤的脖子隐隐作痛,米粒儿在郦殊搀扶下,跟着人群涌到门口。
真是还好郦家显赫,门够大,外头也够宽敞,这才让诸多达官显贵的车架能整整齐齐依照高低贵贱排在路边。
打头的自然是来接新娘的新郎官陈景然,米粒儿在被郦殊扶上车前远远看了一眼。
见陈大郎脊背挺直动作从容,不复之前的瞻前顾后,也不知是想开了,还是放弃了。
但终归米粒儿能放心进车跟自己丈夫独处,便在坐好后让郦殊放下帘子,问:“气成这样肯定不止那点儿鸡毛蒜皮吧?”
郦殊不是个会主动跟郦卓脑闹脸的人,这次气成这样,恐怕是雄起后的郦卓选择了主动出击。
果然,就见自己丈夫脸色一僵,缓缓背过身去,似乎想逃避,但最后还是交代了出来。
“他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艳奴的事情,觉得是我在往孙家埋钉子。”
“噗~哈哈哈~”
一听这话,米粒儿忍不住笑,挽着丈夫的手娇嗔:“哎呀~让将军替妾身背锅了~”
“哼!”
郦殊鼻子里喷出马一样的热气,顺势蹭过来,把米粒儿揽怀里。
“孙家往我家埋了多少钉子?他一个姓郦的居然跟我闹这出!”
看来郦殊当场就跟郦卓翻了这笔旧账,自然又牵扯到了孙氏头上,那本就是郦卓的伤疤,郦殊去揭就更疼了,兄弟两分歧太大又并未把彼此当外人,自然会吵起来。
因此米粒儿暗暗松了口气,头枕在丈夫怀里笑道:“他习惯了有母亲撑腰的日子,如今与你交锋起来,猝不及防被戳中痛处,自然会失态。”
“哼!”
郦殊又得意地哼了一声,问:“孙季白与艳奴的事情虽说从未刻意隐瞒,却也少有人关注,怎突然专程传到了大哥耳里?”
“呵呵,能是谁?自然是某个不希望我们继续查下去的人咯。”
米粒儿冷笑着,泄密之人自然是陈夫人,她又不是死人,米粒儿这么多动作下来,她若不有所行动才怪。
只是没想到第一时间艳奴就被挖了出来,也不知孙季白要如何应对,但暂时应该还没事。
毕竟孙季白是孙家人,都传到郦卓耳里了,也肯定传到了孙老头儿哪儿。
陈夫人多半只看到了孙老头的外在表现,以为这对苦命鸳鸯一定会被孙老头儿棒打,却不知孙老头儿这人瑞多半早就知晓了艳奴的事儿。
孙伯渊和孙正曦父子能长成那种无法无天的德行,肯定有孙老头偏袒男嗣的锅。现在那两个走了,孙家长房就生了孙季白一根独苗,孙老头儿痛恨儿子儿媳,不碍着他对小孙子宽容。
更重要的是米粒儿其实早就发觉了孙老头行事中的一大毛病——他追求绝对的表面正义。
哪怕捏造罪名、残害无辜,只要最终效果是他认定的“好结果”,这老登就觉得是善果。
同样的,哪怕孙老头儿不爽艳奴,他也只会给孙季白安排门当户对的女人和一大群妾室,稀释艳奴的重要性,挤压她的生存空间,能把她在内宅耗死最好,耗不死,严加管理起来,不让任何丑闻传出去同样是好结果。
反而是亲自下场棒打鸳鸯会闹得满城风雨,跟现今大热的《十王爷情调彭娘子》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嚼上不知多少年的舌根儿。
那不是孙老头儿这个密室政治爱好者乐见的。
所以呀,陈夫人的算计注定要落空了。
“待会儿我就去跟大伯好生掰扯掰扯。”
米粒儿说着把自己平时如何对待大小孙,如何调解大小孙和甄嬷嬷之间的矛盾,如何开解两个女孩儿不让她们给郦卓扯后腿儿的业绩一一道来。
说得郦殊一阵低笑:“你这样不是再揭一次大哥的伤疤吗?他岂不是要更恨我?”
“恨啥?这一切都是你们母亲的安排,他还能到反天罡怨怼到母亲头上去?”
米粒儿冷笑一声,郦殊却露出有些刺痛的表情,对郦卓的那份不爽烟消云散。
“哎,你说得对。”
米粒儿见他终于理解了郦卓的苦痛,不生气了,又说:
“可他帮着孙家和外人来找咱们麻烦就是混蛋了,你怼他两句也合该,待会儿我去了还要骂他呢!整天疑神疑鬼的,也不看看我一天天的要替他操心多少事儿!哪有干活儿的落不着好,放倒遭猜忌的道理?他要是敢有半分不满,我便让他立马把妾室和老妈子都接走,咱们眼不见为净!”
“哈哈哈~”
郦殊被米粒儿说得大笑,摇着手指说:“你呀你~我大哥哪里敢与你驳嘴?这次只怕孙老头儿更要怕你三分了。”
“切,那都是他自个儿搞出来的烂摊子,我们夫妻替他收拾烂摊子,他不怕我,我就撂挑子让那老登自己忙活去…”
“啊~有刺客!”
猛然一声独属于阉人的尖叫从车窗外传来,米粒儿与郦殊齐齐一愣,郦殊下一个动作就是把米粒儿单手压在软塌上,自己谨慎的从车帘缝隙往外看。
“怎了,怎了?”
米粒儿知道有人要闹事,却未想过行动如此之快。
“跟之前那两个不是一伙儿。”
郦殊背靠在车壁上,人却有放松下来的趋势,似乎外面的情况并不严重。
“那两个眼睛盯着孙伯渊,自然是找他讨仇的,那眼下……”
“是官家!”
郦殊说这话的声音很轻,米粒儿却趴在车板上抖了一抖。
竟然是冲着柴四郎来的!
“我该下去了!”
郦殊丢下这话,一阵风地出去了。
米粒儿赶紧爬起来,学着他的动作从车帘的缝隙小心往外看,便见外面已倒下几条人影,房顶上和路口转交处却还有人在顽抗。
房顶上的人似乎手中持有弓弩,正向底下瞄准。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