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谎言的诞生

  深夜十二点,老旧居民楼里最后几盏灯也熄灭了。

  我的小房间里,唯一的光源来自那台二手电脑的屏幕。那个“AI换脸”的广告弹窗,依旧顽固地停留在桌面上,像一个来自深渊的邀请。

  我的手放在鼠标上,迟迟没有动。

  指尖冰凉,掌心却全是汗。

  理智在疯狂地叫嚣:林以安,你疯了吗?这是欺骗!你从小到大引以为傲的,不就是诚实和努力吗?

  可另一个声音,一个被周舒心和现实狠狠羞辱过的声音,在我耳边冷笑:诚实?努力?在“资源”这堵高墙面前,这些东西一文不值!你的父母为了区区几百块就要去卖命、卖尊严,你还在这里坚守可笑的道德底线?

  我的脑海里,父亲佝偻着腰在工地上扛水泥的画面,和周舒心那张轻蔑的脸,交替出现,反复撕扯着我的神经。

  不。

  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不是在堕落,我是在求生。

  我猛地一咬牙,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移动鼠标,狠狠地点击下了那个“立即下载”的按钮。

  下载的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地爬行,每前进一百KB,都像是在我通往未来的道路上,铺下了一块通往地狱的砖。我死死盯着屏幕,听着老旧主机风扇“嗡嗡”的哀鸣,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像是我良心最后的挣扎。

  软件安装完毕。

  我点开它,一个简洁的界面跳了出来,操作简单得令人心惊。

  第一步,上传基础照片。我用手机对着自己拍了一张,屏幕里的女孩戴着厚重的黑框眼镜,脸色因长期熬夜而显得蜡黄,眼神里满是疲惫和怯懦。我毫不犹豫地将它拖进了软件。

  第二步,选择融合模板。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步。我打开浏览器,开始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世界里,寻找我的“盔甲”。不能是明星,太容易被识破。不能是网红,太流于俗套。

  她必须是完美的。美貌,但不能有攻击性;气质,要带着书卷气;家世,要看起来就非富即贵。

  我花了整整一个小时,像一个最挑剔的星探,浏览了上百位博主的页面。最终,我的目光锁定在一位分享古典音乐和艺术展的冷门博主身上。她的照片不多,每一张都拍得很有格调。她不是那种让人惊艳的美,却有一种从容知性的气质,仿佛从小就被诗书和财富精心浇灌长大。

  就是她了。

  我小心翼翼地保存下她一张光影最好、角度最完美的侧脸照,拖进了软件。

  点击,“开始合成”。

  电脑的风扇声陡然增大,像是在进行一场艰巨的运算。我的心跳也跟着一起加速,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

  几十秒后,屏幕上,一个全新的女孩诞生了。

  她融合了我五官的轮廓,却拥有那位博主舒展的眉眼和自信的嘴角。AI抹去了我脸上的疲惫与自卑,赋予了她一种被优渥生活浸润过的、恰到好处的疏离感。

  我呆呆地看着她。她像我,又完全不是我。她是我在梦里都不敢想象的,那个完美的自己。

  我颤抖着手,为她取了一个名字——安然。

  取自我名字里的“安”,又带着我奢求一生的“安然若素”。

  只有一张脸是不够的。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我像一个最疯狂的导演,为“安然”构建她的人生。我浏览着奢侈品官网,把当季新款P到她的身上;我搜索着高档咖啡馆的实景图,将她无缝地嵌入靠窗的座位,手边还放着一本德语原版诗集;我甚至从艺术馆的网站上扒下图,让她“站”在莫奈的《睡莲》前,做出沉思的模样。

  一张张光鲜亮丽、毫无破绽的生活照,在我手下诞生。

  当“安然”的专属朋友圈被我精心打造完毕时,窗外的天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我靠在冰冷的椅背上,看着手机屏幕里那个光芒四射的“自己”,感到一阵剧烈的晕眩。

  罪恶感像冰冷的藤蔓,紧紧缠绕住我的心脏,让我窒息。

  但一种前所未有的、病态的兴奋感,却像一股灼热的电流,从我的脊椎一路窜上天灵盖。

  我仿佛看到了一条路,一条通往我梦想之地的捷径。

  尽管,那条路布满了荆棘与谎言。

作者有话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