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职场的意外重逢:数据风暴与未愈合的刺
三年后的深秋,沈梦冉坐在格子间里,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窗外梧桐叶已掉光,光秃秃的枝桠指向铅灰色天空,像无数根枯瘦的手指。工位隔板上贴着张便签,是去年父亲住院时的催款单截图,红笔圈出的数字像道伤疤。便签边缘被他反复摩挲得起了毛边,还留着几滴咖啡渍——那是某次通宵加班时不小心洒上的,褐色的污渍晕开,形状像极了老家屋顶漏雨后在墙面上留下的水痕。
手机突然震动,弹出一条好友申请。头像是他曾在校友群相册里见过的照片:江小颖穿着黑色丝绒长裙,站在时装周闪光灯下,妆容精致得像个易碎的瓷娃娃。申请备注写着:“江小颖,XX传媒公司,关于智慧城市项目的数据对接。”他放大照片,看见她耳垂上的钻石耳钉在灯光下折射出冰冷光芒,与记忆中戴着贝壳风铃的女孩判若两人。那耳钉让他想起某次行业峰会上,他远远看见她被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围着,颈间戴着的珍珠项链在会场灯光下泛着冷光,而他躲在柱子后面,攥紧手里印着公司logo的纸杯,纸杯被捏得变形,廉价的塑料质感硌着掌心。
沈梦冉的手指在“通过”键上悬停了三分钟。屏幕映出他眼下的青黑,还有嘴角习惯性下撇的弧度。他想起三个月前在峰会现场,听见同行谈论她:“江小颖啊,传媒界的新锐,雷厉风行得很。”那些话语像针一样扎进心里,他偷偷在公司官网看过她的简介照,照片里的她永远带着得体微笑,眼神却疏离。官网简介下方有读者留言称赞她“专业过硬”,这些词汇让他觉得陌生又遥远,仿佛在谈论另一个人。
“沈梦冉!”尖利的女声从走廊传来,打断思绪。项目组长王姐抱着一摞文件摔在他桌上,文件砸在桌面上发出沉闷声响。“传媒那边的对接人刚打电话来,说我们提供的人流量热力图有问题,让你立刻去会议室!”王姐的猩红色指甲敲在文件上,像某种不祥的预兆。他注意到王姐指甲缝里有未洗净的红油,大概是中午吃了楼下的麻辣烫,那味道顺着空气飘过来,混着文件的油墨味,让他胃里一阵不适。
推开会议室门时,沈梦冉看见江小颖坐在主位,一身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头发挽成低髻,露出修长脖颈。她面前电脑屏幕上是他做的热力图,红色异常数据点像溅开的血滴。旁边放着个马克杯,杯身上印着传媒公司logo,杯口残留着一圈深沉的口红印,如同她此刻严肃的表情。他记得大学时在食堂遇见她,她搅动着番茄鸡蛋面,轻声说“羡慕你能做喜欢的事”,那时她用的是自带的卡通餐具,碗沿画着小熊图案,现在想来,那语气里的羡慕或许掺杂着不易察觉的疲惫。
“沈先生,”她开口时声音比三年前更冷,带着职业性疏离,“这是你们公司提供的最终版数据?”激光笔点向屏幕右下角,“青山区商业圈人流量峰值出现在凌晨四点,请问基于什么现实逻辑?”红点在屏幕上跳跃,像颗不停闪烁的警示灯。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他能听见身后同事们轻微的呼吸声,还有空调出风口发出的“嗡嗡”声,这声音让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发怒前的沉默,同样令人窒息。
“江小姐,这个数据是根据三个监测点的加权平均计算的,可能是传感器在凌晨时段出现了……”
“可能?”她打断他,指尖在桌面敲击出规律声响,和小时候紧张时搓手指的频率惊人相似,只是现在的动作更显克制。“沈先生,我们合作的是政府项目,每一个数据都关系到后续规划方案。你一句‘可能’,让我们怎么向甲方交代?”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像细密的针,扎进他最脆弱的神经。他看见她敲击桌面时,中指关节处有层薄茧,大概是常年握笔或敲打键盘留下的,而记忆里她的手指总是圆润柔软,喜欢用指尖戳他的胳膊逗他玩。
他忽然想起大学偶遇时她的话,此刻才明白,她语气里的羡慕或许是真的。眼前这个妆容无懈可击的江总监,和记忆里分他彩色发绳的小女孩,在他脑海里重叠又分裂。她面前的笔记本上,用银色钢笔写着密密麻麻的会议纪要,字迹娟秀却带着力度,像她此刻不容反驳的态度。他注意到笔记本边缘贴着张便利贴,上面用铅笔写着“下午三点和张总通话”,字迹有些潦草,不像她平时的工整字体,大概是匆忙间记下的,这让她显得不那么遥远,像个真实存在的、会为工作琐事烦恼的人。
作者有话说:
手机突然震动,弹出一条好友申请。头像是他曾在校友群相册里见过的照片:江小颖穿着黑色丝绒长裙,站在时装周闪光灯下,妆容精致得像个易碎的瓷娃娃。申请备注写着:“江小颖,XX传媒公司,关于智慧城市项目的数据对接。”他放大照片,看见她耳垂上的钻石耳钉在灯光下折射出冰冷光芒,与记忆中戴着贝壳风铃的女孩判若两人。那耳钉让他想起某次行业峰会上,他远远看见她被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围着,颈间戴着的珍珠项链在会场灯光下泛着冷光,而他躲在柱子后面,攥紧手里印着公司logo的纸杯,纸杯被捏得变形,廉价的塑料质感硌着掌心。
沈梦冉的手指在“通过”键上悬停了三分钟。屏幕映出他眼下的青黑,还有嘴角习惯性下撇的弧度。他想起三个月前在峰会现场,听见同行谈论她:“江小颖啊,传媒界的新锐,雷厉风行得很。”那些话语像针一样扎进心里,他偷偷在公司官网看过她的简介照,照片里的她永远带着得体微笑,眼神却疏离。官网简介下方有读者留言称赞她“专业过硬”,这些词汇让他觉得陌生又遥远,仿佛在谈论另一个人。
“沈梦冉!”尖利的女声从走廊传来,打断思绪。项目组长王姐抱着一摞文件摔在他桌上,文件砸在桌面上发出沉闷声响。“传媒那边的对接人刚打电话来,说我们提供的人流量热力图有问题,让你立刻去会议室!”王姐的猩红色指甲敲在文件上,像某种不祥的预兆。他注意到王姐指甲缝里有未洗净的红油,大概是中午吃了楼下的麻辣烫,那味道顺着空气飘过来,混着文件的油墨味,让他胃里一阵不适。
推开会议室门时,沈梦冉看见江小颖坐在主位,一身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头发挽成低髻,露出修长脖颈。她面前电脑屏幕上是他做的热力图,红色异常数据点像溅开的血滴。旁边放着个马克杯,杯身上印着传媒公司logo,杯口残留着一圈深沉的口红印,如同她此刻严肃的表情。他记得大学时在食堂遇见她,她搅动着番茄鸡蛋面,轻声说“羡慕你能做喜欢的事”,那时她用的是自带的卡通餐具,碗沿画着小熊图案,现在想来,那语气里的羡慕或许掺杂着不易察觉的疲惫。
“沈先生,”她开口时声音比三年前更冷,带着职业性疏离,“这是你们公司提供的最终版数据?”激光笔点向屏幕右下角,“青山区商业圈人流量峰值出现在凌晨四点,请问基于什么现实逻辑?”红点在屏幕上跳跃,像颗不停闪烁的警示灯。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他能听见身后同事们轻微的呼吸声,还有空调出风口发出的“嗡嗡”声,这声音让他想起小时候父亲发怒前的沉默,同样令人窒息。
“江小姐,这个数据是根据三个监测点的加权平均计算的,可能是传感器在凌晨时段出现了……”
“可能?”她打断他,指尖在桌面敲击出规律声响,和小时候紧张时搓手指的频率惊人相似,只是现在的动作更显克制。“沈先生,我们合作的是政府项目,每一个数据都关系到后续规划方案。你一句‘可能’,让我们怎么向甲方交代?”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像细密的针,扎进他最脆弱的神经。他看见她敲击桌面时,中指关节处有层薄茧,大概是常年握笔或敲打键盘留下的,而记忆里她的手指总是圆润柔软,喜欢用指尖戳他的胳膊逗他玩。
他忽然想起大学偶遇时她的话,此刻才明白,她语气里的羡慕或许是真的。眼前这个妆容无懈可击的江总监,和记忆里分他彩色发绳的小女孩,在他脑海里重叠又分裂。她面前的笔记本上,用银色钢笔写着密密麻麻的会议纪要,字迹娟秀却带着力度,像她此刻不容反驳的态度。他注意到笔记本边缘贴着张便利贴,上面用铅笔写着“下午三点和张总通话”,字迹有些潦草,不像她平时的工整字体,大概是匆忙间记下的,这让她显得不那么遥远,像个真实存在的、会为工作琐事烦恼的人。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