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更无解的开端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家的。
推开门,客厅里灯火通明,我爸和我妈都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我爸的同事,那个姓李的叔叔,大概早就把我的行踪汇报了。
一场审判,在所难免。
我妈看着我失魂落魄、泪痕未干的脸,眼神里没有丝毫心疼,只有冰冷的、淬了火的愤怒。
“你去找他了。”她用的还是那种不带任何情绪的陈述句。
我没有回答,只是麻木地换着鞋。承认或否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颜希,你真的太让我们失望了。”我爸终于开口,声音里是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痛心,“我们为你操碎了心,你就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们?你的前途,你的名声,在你眼里就这么一文不值吗?”
前途,名声……
这些词,此刻听起来那么遥远,那么可笑。
他们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恰恰是为了一个比前途和名声更重要的东西——生命。一个活生生的、温热的生命。
可我失败了。
我输掉了他的人生,也输掉了我们之间最后一丝可能。
我放弃了辩解,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沉默地接受了他们所有的安排。交出钥匙,断掉网络,每天像犯人一样被押送着上下学。
我的世界,被压缩成两点一线。学校,家。
而许皓之的世界,我一无所知。
我彻底成了校园里的瘟神。没有人愿意跟我说话,甚至连老师看我的眼神都充满了惋惜和不赞同。林晓她们见到我,也只是飞快地瞥我一眼,然后匆匆走开,仿佛我身上带着会传染的病毒。
日子在一种令人窒息的平静中,一天天过去。
我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上课,做题,考试。我的成绩没有掉,甚至因为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了微小的进步。
班主任找我谈话,看着我的成绩单,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往前看。”
往前看?
我的前方,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浓得化不开的黑雾。
我常常会在深夜惊醒,心脏狂跳不止。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许皓之那张苍白颓败的脸,他捂住胸口时痛苦的神情,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我的记忆里。
退学,带给他的不是解脱,而是更加沉重的精神枷锁。父母的失望,邻里的非议,未来的迷茫……这一切,都是比考场上的压力更可怕的、无形的刽子手。
我那个可怕的念头,像藤蔓一样,在我心里疯狂地滋长。
这一次的退学,不是结局。
它只是……诱因。
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时间过得越久,我心里的不安就越是浓烈。
终于,在一个寻常的周一,晨会。
校长在台上说着一些常规的注意事项,然后,他的语气忽然沉重了下来。
“在这里,我要沉痛地宣布一件事。”
我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一种冰冷的预感瞬间攫住了我。
“我们学校高三(一)班的许皓之同学,于上周六凌晨,因突发性心脏病,在家中去世了……”
轰——
我耳边所有的声音,在那一瞬间全部消失了。校长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周围同学的窃窃私语和惊呼,都变成了无声的默片。
我的世界,天旋地转。
死了。
他又死了。
在我以为最安全的时候,在我以为我们终于用“退学”这个代价换来了他活着的机会时,他还是死了。
死在了这个没有循环的、被所有人认定的、唯一的现实里。
死于绝望。
原来,把他推离那条通往考场的死路,只是让他拐进了另一条通往深渊的绝路。我们所谓的第四条路,不过是一个听起来更好听的、通往地狱的名字。
我才是那个最残忍的刽子手。
我亲手把他送上了绝路,还天真地以为,那是救赎。
“颜希?颜希你怎么了?”班主任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我感觉不到身边的触碰,也看不清眼前的景象。极致的悲恸和绝望,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
熟悉的眩晕感,排山倒海般袭来。
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撕裂、重组……
……
“颜希!醒醒!要迟到了!”
我妈的声音,像一把利刃,划破了混沌的黑暗。
我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贴着偶像海报的天花板。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楼下早餐店飘来的、熟悉的包子香味。
我僵硬地转过头,看向床头的日历。
八月三十一日。
高三,开学的前一天。
我又回来了。
回到了这个我拼尽全力想要修正,却最终把它变得更加面目全非的……起点。
我坐在床上,久久没有动弹。窗外的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
原来,最深的绝望不是无尽的循环。
而是当你和你的同伴,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尝试了所有的可能,最终证明了你们的努力,只会导向一个更悲惨、更无可挽回的结局。
那个黄昏,许皓之甩开我的手,声嘶力竭地对我吼:“我怕我把你的人生也彻底毁掉!”
现在我才明白,我们谁也毁不掉谁的人生。
因为,我们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注定会自我毁灭的悲剧。
第二天,开学。
我走进教室,像是走向我的刑场。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已经坐在了他的位置上,正在低头看书。
仿佛感应到了我的注视,他缓缓地抬起头,朝我的方向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
那一瞬间,我们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同样的东西。
不是久别重逢的欣喜,不是并肩作战的默契,也不是暗恋的悸动。
而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爆炸后,幸存者脸上才会有的、混杂着惊恐、疲惫、和无边无际的……绝望。
他也记得。
记得那场可笑的退学,记得那场无声的死亡,记得我们联手铸成的、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他看着我,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我看懂了。
那眼神,比以往任何一次拒绝都要冰冷,都要决绝。
它在说:
离我远一点。
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
推开门,客厅里灯火通明,我爸和我妈都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我爸的同事,那个姓李的叔叔,大概早就把我的行踪汇报了。
一场审判,在所难免。
我妈看着我失魂落魄、泪痕未干的脸,眼神里没有丝毫心疼,只有冰冷的、淬了火的愤怒。
“你去找他了。”她用的还是那种不带任何情绪的陈述句。
我没有回答,只是麻木地换着鞋。承认或否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颜希,你真的太让我们失望了。”我爸终于开口,声音里是前所未有的疲惫和痛心,“我们为你操碎了心,你就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们?你的前途,你的名声,在你眼里就这么一文不值吗?”
前途,名声……
这些词,此刻听起来那么遥远,那么可笑。
他们不知道,我所做的一切,恰恰是为了一个比前途和名声更重要的东西——生命。一个活生生的、温热的生命。
可我失败了。
我输掉了他的人生,也输掉了我们之间最后一丝可能。
我放弃了辩解,像一具被抽走了灵魂的木偶,沉默地接受了他们所有的安排。交出钥匙,断掉网络,每天像犯人一样被押送着上下学。
我的世界,被压缩成两点一线。学校,家。
而许皓之的世界,我一无所知。
我彻底成了校园里的瘟神。没有人愿意跟我说话,甚至连老师看我的眼神都充满了惋惜和不赞同。林晓她们见到我,也只是飞快地瞥我一眼,然后匆匆走开,仿佛我身上带着会传染的病毒。
日子在一种令人窒息的平静中,一天天过去。
我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上课,做题,考试。我的成绩没有掉,甚至因为投入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了微小的进步。
班主任找我谈话,看着我的成绩单,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往前看。”
往前看?
我的前方,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浓得化不开的黑雾。
我常常会在深夜惊醒,心脏狂跳不止。我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许皓之那张苍白颓败的脸,他捂住胸口时痛苦的神情,像一根毒刺,深深扎在我的记忆里。
退学,带给他的不是解脱,而是更加沉重的精神枷锁。父母的失望,邻里的非议,未来的迷茫……这一切,都是比考场上的压力更可怕的、无形的刽子手。
我那个可怕的念头,像藤蔓一样,在我心里疯狂地滋长。
这一次的退学,不是结局。
它只是……诱因。
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三个星期……时间过得越久,我心里的不安就越是浓烈。
终于,在一个寻常的周一,晨会。
校长在台上说着一些常规的注意事项,然后,他的语气忽然沉重了下来。
“在这里,我要沉痛地宣布一件事。”
我的心脏,猛地漏跳了一拍,一种冰冷的预感瞬间攫住了我。
“我们学校高三(一)班的许皓之同学,于上周六凌晨,因突发性心脏病,在家中去世了……”
轰——
我耳边所有的声音,在那一瞬间全部消失了。校长的嘴巴在一张一合,周围同学的窃窃私语和惊呼,都变成了无声的默片。
我的世界,天旋地转。
死了。
他又死了。
在我以为最安全的时候,在我以为我们终于用“退学”这个代价换来了他活着的机会时,他还是死了。
死在了这个没有循环的、被所有人认定的、唯一的现实里。
死于绝望。
原来,把他推离那条通往考场的死路,只是让他拐进了另一条通往深渊的绝路。我们所谓的第四条路,不过是一个听起来更好听的、通往地狱的名字。
我才是那个最残忍的刽子手。
我亲手把他送上了绝路,还天真地以为,那是救赎。
“颜希?颜希你怎么了?”班主任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我感觉不到身边的触碰,也看不清眼前的景象。极致的悲恸和绝望,像潮水一样将我淹没。
熟悉的眩晕感,排山倒海般袭来。
眼前的景象开始扭曲、撕裂、重组……
……
“颜希!醒醒!要迟到了!”
我妈的声音,像一把利刃,划破了混沌的黑暗。
我猛地睁开眼。
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贴着偶像海报的天花板。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空气里,弥漫着楼下早餐店飘来的、熟悉的包子香味。
我僵硬地转过头,看向床头的日历。
八月三十一日。
高三,开学的前一天。
我又回来了。
回到了这个我拼尽全力想要修正,却最终把它变得更加面目全非的……起点。
我坐在床上,久久没有动弹。窗外的蝉鸣,聒噪得让人心烦。
原来,最深的绝望不是无尽的循环。
而是当你和你的同伴,用尽了所有的力气,尝试了所有的可能,最终证明了你们的努力,只会导向一个更悲惨、更无可挽回的结局。
那个黄昏,许皓之甩开我的手,声嘶力竭地对我吼:“我怕我把你的人生也彻底毁掉!”
现在我才明白,我们谁也毁不掉谁的人生。
因为,我们两个人加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注定会自我毁灭的悲剧。
第二天,开学。
我走进教室,像是走向我的刑场。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已经坐在了他的位置上,正在低头看书。
仿佛感应到了我的注视,他缓缓地抬起头,朝我的方向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
那一瞬间,我们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同样的东西。
不是久别重逢的欣喜,不是并肩作战的默契,也不是暗恋的悸动。
而是刚刚经历过一场惨烈爆炸后,幸存者脸上才会有的、混杂着惊恐、疲惫、和无边无际的……绝望。
他也记得。
记得那场可笑的退学,记得那场无声的死亡,记得我们联手铸成的、最惨痛的一次失败。
他看着我,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但我看懂了。
那眼神,比以往任何一次拒绝都要冰冷,都要决绝。
它在说:
离我远一点。
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