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同步的绝望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
自习室里的光线从明亮的白,渐渐被窗外浸染进来的夕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昏黄色。
我几乎以为,我们就会在这样诡异的沉默中,完成这次被迫的合作。
直到许皓之的笔,停了下来。
他盯着草稿纸上一道复杂的电磁学计算题,眉头紧锁。那支黑色的水笔,被他无意识地在指间转来转去,透露出几分烦躁。
我认识那道题。在无数个“过去”,它都曾是我的噩梦。但在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备考后,我已经能一眼看出其中最容易出错的陷阱。
我的目光,落在了他草稿纸的第三行。一个正负号的错误,导致了后面所有结果的偏差。
我的嘴唇动了动,想提醒他,却又觉得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我们现在是陌生人,不是吗?我有什么资格去指点他?
可看着他越来越深的锁眉,看着他一遍遍徒劳无功的验算,我的心,还是像被针扎了一下。
那不是同情。
那是一种,看见了另一个自己时的、无法言喻的酸楚。
最终,我还是伸出手,用指尖,轻轻地、飞快地,点了一下他草稿纸上的那个错误符号。
然后,立刻收回手,好像那张纸是什么滚烫的烙铁。
许皓之转笔的动作,停住了。
他顺着我刚刚指过的位置看去,愣了一秒,随即恍然。他没有立刻修改,而是缓缓抬起头,看向我。
这是开学以来,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无法回避地,正视对方。
他的眼睛里,翻涌着太过复杂的情绪。有疲惫,有挣扎,有痛苦,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探究。
我们就这样,隔着一张洒满夕阳余晖的桌子,对视了足足有十几秒。
然后,他拿起笔,不是去修改答案,而是在草稿纸的空白处,写下了一行字。
写完,他将草稿纸,推到了我的面前。
那上面,只有一句话,一个问句。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的心脏,被这短短的七个字,狠狠地撞了一下。
他终于还是问了。用这种我们曾经最熟悉的方式,打破了我们联手筑起的、冰冷的墙。
我拿起笔,感觉笔尖有千斤重。我几乎是颤抖着,在他的问题下面,写下了我的答案。
“八月三十一日,开学前一天。”
我的笔尖刚刚离开纸面,他的笔就立刻落了下去,飞快地写下了另一行字。
“我也是。”
轰——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我也是。
我也是……
这三个字,比之前任何一次的对视,任何一次的沉默,都更让我感到惊恐和震骇。
我猛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他也正看着我,眼神里的震惊,丝毫不亚于我。
怎么会?
怎么可能会是同一天?
在过去那些数不清的、交叉的轮回里,我们从未同步过。我回到高三,他可能还在念大二;他重历高考,我或许正在经历毕业。我们像两条被困在莫比乌斯环上的蚂蚁,永远追逐,永远错过,永远无法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并肩站立。
正是这种时间的错位,才让我们最初的求证,变得那么艰难而曲折。
可这一次,我们居然……同步了?
“为什么?”我看着他的眼睛,用唇语,无声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许皓之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他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眼神里最后一点属于少年的光,也彻底熄灭了,只剩下死水般的沉寂。
他重新拿起笔,这一次,他写的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力气,刻在了纸上,也刻在了我的心上。
“我想,是因为上一次。”
上一次。
那场以退学为赌注,以他的死亡为结局的,最惨烈的一次失败。
我的呼吸,瞬间停滞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海里成型。
“我们……我们共同的绝望,”他继续写着,字迹因为用力而显得有些扭曲,“它像一个巨大的引力源,强大到……把我们两个错乱的时间线,强行拉回了同一个原点。”
所以,不是命运仁慈。
恰恰相反,是命运觉得,之前那种交叉的、带着信息差的游戏,已经不够有趣了。
我们上一次的抗争,那场史无前例的、联手铸成的大错,它所产生的绝望和痛苦,强大到足以改变循环本身的规则。
我们亲手把一个死局,变成了一个更无解的……活局。
现在,我们被放在了完全对等的位置上。拥有相同的记忆,背负相同的失败,面对相同的倒计时。
再也没有谁可以为谁指引方向,再也没有谁可以充当那个“先知”。
我们被彻底绑死在了一起,像两个被锁链拷在一起的囚犯,被扔进了这个我们亲手升级过的、更高级、也更残忍的牢笼。
我看着草稿纸上那几行字,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发现我们逃不掉。
而是发现,这个囚禁我们的牢笼,它的图纸,是我们自己画的。每一次我们以为在寻找出口的努力,其实都只是在为这个牢笼,添上一根更坚固的铁栏。
自习室里的光线从明亮的白,渐渐被窗外浸染进来的夕阳,镀上了一层温暖的昏黄色。
我几乎以为,我们就会在这样诡异的沉默中,完成这次被迫的合作。
直到许皓之的笔,停了下来。
他盯着草稿纸上一道复杂的电磁学计算题,眉头紧锁。那支黑色的水笔,被他无意识地在指间转来转去,透露出几分烦躁。
我认识那道题。在无数个“过去”,它都曾是我的噩梦。但在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备考后,我已经能一眼看出其中最容易出错的陷阱。
我的目光,落在了他草稿纸的第三行。一个正负号的错误,导致了后面所有结果的偏差。
我的嘴唇动了动,想提醒他,却又觉得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我们现在是陌生人,不是吗?我有什么资格去指点他?
可看着他越来越深的锁眉,看着他一遍遍徒劳无功的验算,我的心,还是像被针扎了一下。
那不是同情。
那是一种,看见了另一个自己时的、无法言喻的酸楚。
最终,我还是伸出手,用指尖,轻轻地、飞快地,点了一下他草稿纸上的那个错误符号。
然后,立刻收回手,好像那张纸是什么滚烫的烙铁。
许皓之转笔的动作,停住了。
他顺着我刚刚指过的位置看去,愣了一秒,随即恍然。他没有立刻修改,而是缓缓抬起头,看向我。
这是开学以来,我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无法回避地,正视对方。
他的眼睛里,翻涌着太过复杂的情绪。有疲惫,有挣扎,有痛苦,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探究。
我们就这样,隔着一张洒满夕阳余晖的桌子,对视了足足有十几秒。
然后,他拿起笔,不是去修改答案,而是在草稿纸的空白处,写下了一行字。
写完,他将草稿纸,推到了我的面前。
那上面,只有一句话,一个问句。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的心脏,被这短短的七个字,狠狠地撞了一下。
他终于还是问了。用这种我们曾经最熟悉的方式,打破了我们联手筑起的、冰冷的墙。
我拿起笔,感觉笔尖有千斤重。我几乎是颤抖着,在他的问题下面,写下了我的答案。
“八月三十一日,开学前一天。”
我的笔尖刚刚离开纸面,他的笔就立刻落了下去,飞快地写下了另一行字。
“我也是。”
轰——
我的大脑,一片空白。
我也是。
我也是……
这三个字,比之前任何一次的对视,任何一次的沉默,都更让我感到惊恐和震骇。
我猛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他也正看着我,眼神里的震惊,丝毫不亚于我。
怎么会?
怎么可能会是同一天?
在过去那些数不清的、交叉的轮回里,我们从未同步过。我回到高三,他可能还在念大二;他重历高考,我或许正在经历毕业。我们像两条被困在莫比乌斯环上的蚂蚁,永远追逐,永远错过,永远无法在同一个时间节点上,并肩站立。
正是这种时间的错位,才让我们最初的求证,变得那么艰难而曲折。
可这一次,我们居然……同步了?
“为什么?”我看着他的眼睛,用唇语,无声地问出了这个问题。
许皓之的脸色,一点点变得苍白。他似乎也想到了什么,眼神里最后一点属于少年的光,也彻底熄灭了,只剩下死水般的沉寂。
他重新拿起笔,这一次,他写的很慢,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力气,刻在了纸上,也刻在了我的心上。
“我想,是因为上一次。”
上一次。
那场以退学为赌注,以他的死亡为结局的,最惨烈的一次失败。
我的呼吸,瞬间停滞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海里成型。
“我们……我们共同的绝望,”他继续写着,字迹因为用力而显得有些扭曲,“它像一个巨大的引力源,强大到……把我们两个错乱的时间线,强行拉回了同一个原点。”
所以,不是命运仁慈。
恰恰相反,是命运觉得,之前那种交叉的、带着信息差的游戏,已经不够有趣了。
我们上一次的抗争,那场史无前例的、联手铸成的大错,它所产生的绝望和痛苦,强大到足以改变循环本身的规则。
我们亲手把一个死局,变成了一个更无解的……活局。
现在,我们被放在了完全对等的位置上。拥有相同的记忆,背负相同的失败,面对相同的倒计时。
再也没有谁可以为谁指引方向,再也没有谁可以充当那个“先知”。
我们被彻底绑死在了一起,像两个被锁链拷在一起的囚犯,被扔进了这个我们亲手升级过的、更高级、也更残忍的牢笼。
我看着草稿纸上那几行字,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原来,最可怕的,不是发现我们逃不掉。
而是发现,这个囚禁我们的牢笼,它的图纸,是我们自己画的。每一次我们以为在寻找出口的努力,其实都只是在为这个牢笼,添上一根更坚固的铁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