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我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一处连陈忆年也不知道的老小区,没有监控摄像头,一处绝佳的隐匿之所。
房门关上,我卸去了所有的伪装。
我甩飞高跟鞋,冲进房间,疯了似的打砸,撕扯,不放过任何一个能看到的东西。
咔嚓——
我一拳砸在穿衣镜上,任由被割破的手背在汩汩流血。
透过布满了蛛网裂缝的镜子,我看到了自己扭曲狰狞的脸庞,还有眼角滚落的泪水。
这不是我。
只是被投喂了三年谎言的行尸走肉。
我蜷缩在墙角,整张脸都埋入了双膝之间,身体剧烈颤抖。
这泪水既是为了我破碎的婚姻,也是为愚蠢的自己,举办的盛大葬礼。
我自己都不知道哭了多久,迷迷糊糊之中,我睡着了。
次日中午,我幽幽醒来。
重新站在破碎的穿衣镜前,望着镜中自己憔悴的面庞,我忍不住笑了。
从今天开始,我顾雅馨,只为自己而活。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我重新投入工作。
这一次,我不再联络「追梦人」,他是我的委托人,但我不能总被他牵着鼻子走。
我需要亲自动手,织造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
打开电脑,我连接上了一个加密网络,熟练的敲下了一串代码。
【老K,接活了!】
几秒钟之后,对面就回复了。
【姐,有事尽管吩咐!】
老K是一个地下情报贩子,也是一个顶级白帽黑客。
当年,我还在警队服役的时候,曾抓到过他。后来,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人只是喜欢恶作剧,在别人的电脑里投放小病毒,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就放他一马了。
而老K知恩图报,甘心成为我在灰色地带的耳目。
我立刻将「追梦人」发来的视频和陈忆年使用的千夫长黑卡等资料全都发给了老K。
【第一,分析视频的原始数据,找到准确的拍摄地点!第二,查找有关这张黑卡的所有关联账户和资金流向,不要漏掉任何一个转账记录,哪怕只有一分钱!】
【姐,你可是给我找了个大活啊!】
【要多少钱?你开价!】
【姐,谈钱太俗了!对了,你上次还答应请我吃饭呢!直到现在,你还没兑现!】
【没问题!不过,这要等你干完活再说!】
【好嘞!】
关闭聊天框,我自己也没闲着。
再次打开「追梦人」发来的视频,我开始了一帧一帧的分析,视频整体画面昏暗,只有陈忆年的背影。
唯一能称得上是有效线索的只有陈忆年背后的窗户玻璃上的一处反光点。
通过这个反光点,可以看到一栋建筑的模糊轮廓——红色砖墙,拱形窗户。
这是典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俄工业建筑风。
确定了这一点,我立刻打开了本市的卫星地图,将符合这种建筑风格的地点全都标记出来。
一共是九座建筑。
其中,有六座建筑位于城东的老工业区。
不行!
这个范围太大了!
我暂时中止分析视频,开始了音频分析。
戴上专业的监听耳机,过滤掉陈忆年打电话的声音,我开始专注的分析背景音。
除了呼呼的风声,汽车鸣笛声,街头大妈们的吵架声之外,还有一处极为细微,极具特色的声音。
滴答——
滴答——
这声音频率不高,而且还带有回音。
我的心中有了猜测。
不过,我还需要验证。
于是,我将这截音频截取下来,又拜托了一位曾经的警队同事,在警队专用的数据库中比对。
十几分钟之后,结果出来了。
房门关上,我卸去了所有的伪装。
我甩飞高跟鞋,冲进房间,疯了似的打砸,撕扯,不放过任何一个能看到的东西。
咔嚓——
我一拳砸在穿衣镜上,任由被割破的手背在汩汩流血。
透过布满了蛛网裂缝的镜子,我看到了自己扭曲狰狞的脸庞,还有眼角滚落的泪水。
这不是我。
只是被投喂了三年谎言的行尸走肉。
我蜷缩在墙角,整张脸都埋入了双膝之间,身体剧烈颤抖。
这泪水既是为了我破碎的婚姻,也是为愚蠢的自己,举办的盛大葬礼。
我自己都不知道哭了多久,迷迷糊糊之中,我睡着了。
次日中午,我幽幽醒来。
重新站在破碎的穿衣镜前,望着镜中自己憔悴的面庞,我忍不住笑了。
从今天开始,我顾雅馨,只为自己而活。
简单的吃了点东西,我重新投入工作。
这一次,我不再联络「追梦人」,他是我的委托人,但我不能总被他牵着鼻子走。
我需要亲自动手,织造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
打开电脑,我连接上了一个加密网络,熟练的敲下了一串代码。
【老K,接活了!】
几秒钟之后,对面就回复了。
【姐,有事尽管吩咐!】
老K是一个地下情报贩子,也是一个顶级白帽黑客。
当年,我还在警队服役的时候,曾抓到过他。后来,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人只是喜欢恶作剧,在别人的电脑里投放小病毒,没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也就放他一马了。
而老K知恩图报,甘心成为我在灰色地带的耳目。
我立刻将「追梦人」发来的视频和陈忆年使用的千夫长黑卡等资料全都发给了老K。
【第一,分析视频的原始数据,找到准确的拍摄地点!第二,查找有关这张黑卡的所有关联账户和资金流向,不要漏掉任何一个转账记录,哪怕只有一分钱!】
【姐,你可是给我找了个大活啊!】
【要多少钱?你开价!】
【姐,谈钱太俗了!对了,你上次还答应请我吃饭呢!直到现在,你还没兑现!】
【没问题!不过,这要等你干完活再说!】
【好嘞!】
关闭聊天框,我自己也没闲着。
再次打开「追梦人」发来的视频,我开始了一帧一帧的分析,视频整体画面昏暗,只有陈忆年的背影。
唯一能称得上是有效线索的只有陈忆年背后的窗户玻璃上的一处反光点。
通过这个反光点,可以看到一栋建筑的模糊轮廓——红色砖墙,拱形窗户。
这是典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苏俄工业建筑风。
确定了这一点,我立刻打开了本市的卫星地图,将符合这种建筑风格的地点全都标记出来。
一共是九座建筑。
其中,有六座建筑位于城东的老工业区。
不行!
这个范围太大了!
我暂时中止分析视频,开始了音频分析。
戴上专业的监听耳机,过滤掉陈忆年打电话的声音,我开始专注的分析背景音。
除了呼呼的风声,汽车鸣笛声,街头大妈们的吵架声之外,还有一处极为细微,极具特色的声音。
滴答——
滴答——
这声音频率不高,而且还带有回音。
我的心中有了猜测。
不过,我还需要验证。
于是,我将这截音频截取下来,又拜托了一位曾经的警队同事,在警队专用的数据库中比对。
十几分钟之后,结果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