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我紧紧攥着那张皱巴巴的录取通知书,泪水模糊了视线。
「下一站,省城。」售票员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下了车,按照老板和网上查询的信息,找到了前往大学的班车。
当我站在大学校门前,仰望着那座庄严的校牌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恐惧、希望、怀疑、坚定,全都交织在一起。
「我做到了,苏雅,」我轻声对自己说,「我终于做到了。」
我先找到校门口的保卫室里,向保安说明了情况。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我衣着朴素、孤身一人而歧视我,反而表现出同情和理解。
「姑娘,你看起来很着急,」一位年长的保安大叔和蔼地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拿出录取通知书:「我...我被这所大学录取了,但我遇到了一些麻烦,我需要寻求帮助...」
保安大叔看了看通知书,又看了看我,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你一个人来的?家人呢?」
「我...我家人不支持我来上学。」我低声说。
保安大叔点点头,没有多问:「这样吧,我带你去找学生处的张老师。她是专门负责新生入学事务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她帮忙。」
在张老师的办公室里,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当然,我隐瞒了最黑暗的部分,只说自己家庭困难,母亲不同意我继续学业。
张老师听得很认真,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同情和关切。
「别担心,」她听完后安慰我,「国家有完善的资助体系,学校也有心理辅导中心。你先安心住下,其他事情我们可以慢慢解决。」
张老师帮我办理了入学手续,为我申请了紧急助学金和临时宿舍。更让我感动的是,她特意叮嘱宿舍管理员,不要向外透露我的任何信息。
「你母亲如果来找你,我们会妥善处理的,」张老师安慰我,「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专心学习,其他事情交给我们。」
校园生活比我想象中要温暖得多。同学们友善而包容,老师们和蔼可亲。
我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在学校食堂和图书馆勤工俭学。我不再奢望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轻松自在,但至少,我自由了,我安全了。
我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我的过去,包括那些最黑暗的记忆。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才会独自舔舐伤口,翻看苏雅留下的日记本,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苦难和仇恨。
「要活下去,然后逃出去,告诉外面的人这里发生了什么...」苏雅的话时刻激励着我。
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一的学习,获得了学院奖学金。
大二那年,我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助学金,经济压力大大减轻。
同时,我开始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志愿者,帮助其他有困扰的学生。
「你是个坚强的孩子,」心理咨询中心的李老师在一次谈话后对我说,「你的眼神里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坚韧。」
我微笑着摇摇头,没有告诉她真相。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我获得了学校的保研资格。
当导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的研究方向很独特,」导师评价道,「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很有深度。我相信你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紧张,但也更加充实。我选择了教育社会学作为研究方向,希望借此机会,为像我一样曾经被教育体系排斥的孩子们发声。
我开始参与一些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在线辅导。
每当看到那些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就会想起曾经的自己——那个渴望知识却无法上学的少女。
作者有话说:
「下一站,省城。」售票员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下了车,按照老板和网上查询的信息,找到了前往大学的班车。
当我站在大学校门前,仰望着那座庄严的校牌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恐惧、希望、怀疑、坚定,全都交织在一起。
「我做到了,苏雅,」我轻声对自己说,「我终于做到了。」
我先找到校门口的保卫室里,向保安说明了情况。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并没有因为我衣着朴素、孤身一人而歧视我,反而表现出同情和理解。
「姑娘,你看起来很着急,」一位年长的保安大叔和蔼地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拿出录取通知书:「我...我被这所大学录取了,但我遇到了一些麻烦,我需要寻求帮助...」
保安大叔看了看通知书,又看了看我,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你一个人来的?家人呢?」
「我...我家人不支持我来上学。」我低声说。
保安大叔点点头,没有多问:「这样吧,我带你去找学生处的张老师。她是专门负责新生入学事务的,有什么困难可以找她帮忙。」
在张老师的办公室里,我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当然,我隐瞒了最黑暗的部分,只说自己家庭困难,母亲不同意我继续学业。
张老师听得很认真,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同情和关切。
「别担心,」她听完后安慰我,「国家有完善的资助体系,学校也有心理辅导中心。你先安心住下,其他事情我们可以慢慢解决。」
张老师帮我办理了入学手续,为我申请了紧急助学金和临时宿舍。更让我感动的是,她特意叮嘱宿舍管理员,不要向外透露我的任何信息。
「你母亲如果来找你,我们会妥善处理的,」张老师安慰我,「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专心学习,其他事情交给我们。」
校园生活比我想象中要温暖得多。同学们友善而包容,老师们和蔼可亲。
我小心翼翼地生活着,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在学校食堂和图书馆勤工俭学。我不再奢望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轻松自在,但至少,我自由了,我安全了。
我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我的过去,包括那些最黑暗的记忆。
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才会独自舔舐伤口,翻看苏雅留下的日记本,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苦难和仇恨。
「要活下去,然后逃出去,告诉外面的人这里发生了什么...」苏雅的话时刻激励着我。
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一的学习,获得了学院奖学金。
大二那年,我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助学金,经济压力大大减轻。
同时,我开始在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做志愿者,帮助其他有困扰的学生。
「你是个坚强的孩子,」心理咨询中心的李老师在一次谈话后对我说,「你的眼神里有种超越年龄的成熟和坚韧。」
我微笑着摇摇头,没有告诉她真相。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我获得了学校的保研资格。
当导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的研究方向很独特,」导师评价道,「关注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问题,很有深度。我相信你会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加紧张,但也更加充实。我选择了教育社会学作为研究方向,希望借此机会,为像我一样曾经被教育体系排斥的孩子们发声。
我开始参与一些公益项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在线辅导。
每当看到那些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我就会想起曾经的自己——那个渴望知识却无法上学的少女。
作者有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