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釉下藏眼
高铁上,我手机上 37 张笑脸对着空展柜笑。旁人说:「你一个人玩挺嗨。」可票根上的「38」正烫出瓷纹——他们都成了博物馆的展品,只有我记得。
小 A 的手指刚碰到那抹红釉,仕女瓷的眼睛就眨了一下。下一秒,展柜里伸出的瓷手已经掐住她的喉咙,她的领口正一寸寸变成青白色,像没烧透的瓷坯。
……
半小时前,她还拽着我和小 B 往 7 楼冲,说「民国粉彩层最出片」。
小 B 背着包磨磨蹭蹭,我催她快点,她翻了个白眼——那时谁也没注意,角落那尊佛像的嘴角,正跟着她的动作往上挑。
……
三天前,我和小 A 小 B 随旅行团到金道镇游玩,旅行团一共有 38 个人,包括我们的导游—他是一个健谈的中年男人,大家都叫他王导。
本来这次旅行只有我和小 A 两个人,我们都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但小 A 临时又拉上了她的朋友小 B。
如果我早点知道小 B 是什么人,打死我也不会跟她一起来。
小 B 家里是做医药生意的,家中有点财力,穿戴打扮比较奢侈,这样本来也没什么。
但是她做事总是喜欢拖拖拉拉,在出发的汽车站,37 个人等了她一个小时,她才磨磨蹭蹭地到达,在旁边摸着她的新款提包,摆弄新做的指甲,还是我和小 A 在一旁拼命道歉,几个火气大的同行游客才稍降怒气,不过后续对我们三人也是冷眼相看。
不仅如此,她对我们也是颐指气使,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我们三人的自由行程安排也事事要顺她的意。
我也问过小 A 为什么要叫她来,小 A 叹气说她的母亲在小 B 家的公司工作,这次赶上小 A 母亲的公司团建,家里想让她跟小 B 打好关系,并央求我容忍她几天。
原来如此,怪不得一些游客对她敢怒不敢言,竟然是她家的员工,不过我们的旅游团是一个拼团,其他人对她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我跟小 A 认识很多年了,这是她第一次求我,我心一软,就没再提分道扬镳的话。
……
金道镇以古雅温润的瓷器闻名,游古镇则必去瓷器博物馆。
由于是暑期,博物馆的预定爆满,导游阿哲也只能订到晚上八点的门票,瓷器馆 11 点闭馆,对于我们来说时间也还算充裕。
八点,夜幕像被人猛地拽下来的黑布,一下子就压到了博物馆的檐角上。
昏黄的灯光在攒动前进的人影间晃动,在被捏得发皱的票根上跳跃。
小 A、小 B 与我穿过乌压压的人群,挤出检票口,王导先分发了镇上买的红色手绳,让大家戴在手上易于集合辨认。
随后安排大家先坐电梯到七楼集合,小 A 便迫不及待地拽着我冲进电梯。
电梯在微微颤动后上升,透过玻璃窗,如墨的夜色正贴着轿厢流走,灯光几乎都被吞噬了。
7 楼,电梯门刚拉开一条缝,一股酒气裹着破锣似的嚎哭就炸进来:
「啊——我的儿子!你们给我交出来!交……嗝——交出来!」
刚迈出门,就见走廊里围了圈人,都踮着脚尖往里瞧。
我和小 A 也凑上去看,小 B 却捂着鼻子站在原地,骂了一声晦气。
只见一个喝醉的中年男子瘫在地上,手脚在半空胡乱抓挠,带起一阵阵混着酒臭的风。
四周好事的人群对着他指指点点,混着嘈杂的嬉笑声。
两个穿制服的保安站在旁边,眉头拧着,手里的对讲机滋滋响,时不时吼一句,让人别碰他。
我凑到一个保安身边,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保安斜睨了我一眼,朝地上努努嘴:「疯子一个。说儿子昨天在馆里丢了,要我们还。」
他掂了掂对讲机,不耐烦道:「查了,没记录没票据,压根没这人——纯发疯。」
「话说警察也真慢……」
说到这时,他低声嘟囔了一句。
人群慢慢散去,导游阿哲也开始引导大家排队参观。由于进入七楼展馆的人数众多,我们的旅行团也只能在七弯八绕的导览围栏里慢慢前进,等待进入展馆。
我排在旅行团的末尾,队伍的中央。小 A 小 B 排在前面,人群在围栏里像条拧着的蛇,我被夹在中间往前挪。忽然脚下一紧,像是被铁钩勾住了鞋跟。
低头才看见他——那个醉汉不知什么时候钻到了围栏底下,半边身子卡在栏杆缝里,手从底下伸出来,指甲缝里还沾着泥,死死抠着我的鞋底。
他喉咙里呼噜着气,声音碎得像被踩过的玻璃:「……不敬……要遭的…
脸埋在灰里,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锁:「瓷前莫笑,釉下藏眼……」
后面的人撞过来,他的手被踩得发出闷响,却仍扯着我裤脚重复:「低头……慢走……」
我被推得踉跄几步,回头时,他整个人已被人流掩住,再也看不见了。
进入展馆的通道很黑,里面暗得发黏,展柜的灯不是亮着,是「渗」着光,青幽幽地裹在瓷器上,照得地面泛着冷白。
我走在中间,忽然听见前面的呼吸声断了——不是渐弱,是戛然。抬头,队头那几个举着手机拍照的人,连手机屏幕的光都没了,拐角处空荡荡的,只有一道影子歪歪扭扭贴在墙上,像被揉过的纸。
「后面……后面呢?」有人的声音劈了叉。
我猛地回头,后颈的汗毛瞬间竖起来——身后空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刚才还在说笑的那拨人,连鞋跟蹭地的痕迹都没留下。只有空气里浮着点若有若无的腥气,像瓷器渗出来的。
手腕的红绳突然烫了一下,低头时,那红光浓得像化不开的血,正顺着绳纹往上爬。周围的人都在发抖,有人开始数,声音抖得像秋风扫过枯枝:「一……二……」
数到三十八时,所有人都停了。红绳的光突然同时亮了亮,把我们三十八个影子钉在地上,每个影子的头顶,都对着展柜里一尊瓷器的尖底。
最前面那尊红釉瓶,釉色在暗光里流动,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慢慢翻身。「出口呢?刚才的门呢?」有人突然尖叫,声音撞在展柜上弹回来,碎成一片颤音。
「电话打不通!有人哭着大叫。」
人群瞬间乱了,有人疯了似的往回跑,却在刚才进门的地方撞上无形的墙,「咚」地闷响一声;有人掏出手机狂按,屏幕光映出满脸冷汗。
根本没有路。
「别慌!都别慌!」戴眼镜的导游突然吼了一声,他攥着发红的手腕,「肯定是错觉,这展馆有问题,我们先聚在一起,找找别的出口!」
人群还在慌乱地摸索墙壁,有人用手机光照着角落,喊着「这边没有门」。我被挤到一排展柜前,指尖无意中擦过玻璃,凉得像冰。
「这釉色真怪……」小 B 的声音突然冒出来,她扒着我旁边的展柜,眼睛直勾勾盯着里面那尊民国红釉瓷瓶,「摸一下能怎么样?」
「别碰!」我想拉她,手还没伸过去,展柜的玻璃突然泛起白雾,像被什么东西烧化了,软塌塌地往下淌,露出里面冰凉的瓷面。
小 A 眼疾手快,抓住了小 B 的手指,但自己的手却碰到了瓷器。
刚触到釉面,那青釉突然活了似的,顺着他的指缝往上爬,像无数细蛇钻进皮肤。小 A「啊」地惨叫一声,整个人被一股力拽得贴在瓷瓶上,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青、变硬,最后跟瓷瓶融成了一团青灰色的影子。
玻璃「啪」地恢复原状,刚才的白雾和融化的痕迹全没了,只有那尊瓷瓶上,多了道像人影的青纹。
小 B 吓得瘫坐在地,人群的尖叫戛然而止,只剩下手机光在颤抖。我盯着自己的指尖,后背的冷汗把衣服都浸湿了。
小 A 手上的红绳掉在地上,红光已经熄灭了,像段死蛇。
人群缩成一团,有人的手机光在抖,照亮彼此惨白的脸。
「自找的,手那么欠……」角落里突然飘来一句嘟囔,是一个红裙女人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只能看见她一角红裙扫过展柜底座,正对着那尊描金蒜头瓶。
接着是她一声极轻的笑,像被捏住的蚊子哼。
几乎同时,「滋啦」一声轻响,像烧红的铁丝浸了水。人群里有人低呼:「她那边……红绳灭了!」
我猛地抬头,那角红裙已经贴在了描金瓶上,成了瓶身缠枝纹里一道突兀的艳色。瓶身上的金纹亮了亮,仿佛在笑。
直到这时,我才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腕——红光颤得像风中残烛。
我拼命忍住几乎夺眶而出的眼泪。
小 A 的红绳彻底凉透了,红裙女人的笑还僵在描金瓶上。人群里的哭声低了下去,只剩下压抑的抽气声,混着红绳微弱的嗡鸣。
我盯着自己腕间的红光,指尖在发抖。悲痛像块冰压在胸口,却逼得脑子异常清醒——她们为什么会死?
小 A 伸手的时候,好像念叨了句「不就个破瓶子」;红裙女人笑之前,也嘟囔过「装神弄鬼」。这些话当时混在嘈杂里没太在意,现在却像针一样扎进来。
那醉汉的话突然砸进脑子里:「釉下藏眼,瓷前莫笑……」
而且,这里全是民国的瓷器……
与民国的规矩有关?
会不会,傲慢才是禁忌?
但此时,恐惧像野火燎过人群,一个穿皮衣的男人突然抄起展柜旁的金属支架,眼睛赤红:「都是这些鬼瓷害的!砸了它们!」
他的怒吼未落,支架已经砸在一尊民国青花瓶上。脆响炸开的瞬间,他腕间的红光「噗」地熄灭,地上的碎瓷片像活过来的虫豸,顺着他的裤腿往上爬,不过几秒,人就软成了堆嵌着瓷渣的血肉。
「疯了吗!」有人尖叫,却拦不住另一个人——他正把背包狠狠砸向那尊半残瓷佛,「让你装神弄鬼!」
佛底座突然渗出暗红釉彩,像条蛇缠住他的脚踝。他挣扎着咒骂,红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最终被釉彩拖进佛身阴影里,没了声息。
人群彻底安静下来,只剩几声低低的啜泣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
我全力平复了一下情绪,开始思考对策。
醉酒男人说的话已经应验了一部分,可以肯定他是知道一部分内情的,所以应该可以相信他的提示。
瓷前莫笑,釉下藏眼,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不要在瓷器面前笑和不允许直视瓷器。
但如果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指向的应该是民国时期的风俗:守礼,敬物,不越界,不轻慢。
只要触犯禁忌,就会被抹杀。
至于为什么我们会被拉进这里,我瞥了一眼王导,他正在努力安抚大家的情绪。
我低头看着散发着微微光亮的红绳,应该与这个有关,但王导应该不清楚,否则他不会自己也选择进来。
王导在我们游客中威望很高,因为他对待游客非常热情,连小 B 那样的人他也经常去嘘寒问暖,我需要他的帮忙。
我挤过人群,拽了他的胳膊,声音发颤却咬得很死:「王导!您看那些出事的人!砸瓶子的、骂瓷器的……全没了!这些民国瓷好像认规矩,受不了轻慢!」
他愣了愣,顺着我指的方向看过去——穿皮衣的男人还嵌在碎瓷堆里,另一个被釉彩拖走的地方只剩道深色印记。他喉结滚了滚,突然抬手抹了把脸,平日里随和的劲儿全没了,只剩一股子狠劲:「都他妈给我闭嘴!」
这声吼比什么都管用,啜泣的人群瞬间静了。王导叉着腰,啤酒肚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小丫头刚才跟我说的,你们都听着——这些老东西有脾气,你敬它,它可能就放你一马;你要是作死,没人能救!」
他指着最近的展柜,声音沉得像砸在瓷面上:「现在,所有人,对着里面的瓷器,好好鞠个躬!别他妈嬉皮笑脸,别嘴里不干不净!谁要是坏了规矩,自己倒霉,别拖累旁人!」
有人想反驳,被他瞪回去:「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先做!」说着,他挺直腰板,对着那尊半残瓷佛,认认真真弯了九十度,动作虽然有点笨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郑重。
腕间的红绳突然轻颤了一下,像松了口气。我跟着鞠躬时,瞥见小 B 站在人群后,脸上没了平时的不耐烦,只是抿着嘴,眼神飘忽——她终究还是没敢不听话。
在所有人缓步对着展厅里的全部瓷器鞠躬后,旁边的青花瓶、红釉罐,所有瓷器的轮廓在暗光里都柔和了几分,却又偏偏在眉眼、瓶口的转折处,凝着一点说不清的笑意,像是无数双眼睛藏在釉色后面,无声地勾着我们的注意力。
有人被看得发毛,想移开视线,脖子却像被瓷胶粘住,只能僵着身子,直到鞠躬的动作彻底完成。
最后一个人直起身时,展厅角落突然传来「咯吱」一声,不是瓷器碎裂,是某种东西从内部裂开的钝响。
我猛地转头,原本堆着废弃展架的阴影里,竟凭空陷下去一块——不是墙壁坍塌,是整块区域像被无形的手挖空了,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边缘泛着瓷器特有的冷光,细看才发现,那是无数细小的瓷片拼接而成的,片与片之间的缝隙里,渗着暗红的釉彩,像凝固的血。
「那、那是什么?」有人声音抖得不成调。
王导往前挪了半步,啤酒肚挡住了部分视线,他的手按在展柜上,指节泛白:「像是……路。」
作者有话说:
小 A 的手指刚碰到那抹红釉,仕女瓷的眼睛就眨了一下。下一秒,展柜里伸出的瓷手已经掐住她的喉咙,她的领口正一寸寸变成青白色,像没烧透的瓷坯。
……
半小时前,她还拽着我和小 B 往 7 楼冲,说「民国粉彩层最出片」。
小 B 背着包磨磨蹭蹭,我催她快点,她翻了个白眼——那时谁也没注意,角落那尊佛像的嘴角,正跟着她的动作往上挑。
……
三天前,我和小 A 小 B 随旅行团到金道镇游玩,旅行团一共有 38 个人,包括我们的导游—他是一个健谈的中年男人,大家都叫他王导。
本来这次旅行只有我和小 A 两个人,我们都是历史专业的研究生,但小 A 临时又拉上了她的朋友小 B。
如果我早点知道小 B 是什么人,打死我也不会跟她一起来。
小 B 家里是做医药生意的,家中有点财力,穿戴打扮比较奢侈,这样本来也没什么。
但是她做事总是喜欢拖拖拉拉,在出发的汽车站,37 个人等了她一个小时,她才磨磨蹭蹭地到达,在旁边摸着她的新款提包,摆弄新做的指甲,还是我和小 A 在一旁拼命道歉,几个火气大的同行游客才稍降怒气,不过后续对我们三人也是冷眼相看。
不仅如此,她对我们也是颐指气使,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我们三人的自由行程安排也事事要顺她的意。
我也问过小 A 为什么要叫她来,小 A 叹气说她的母亲在小 B 家的公司工作,这次赶上小 A 母亲的公司团建,家里想让她跟小 B 打好关系,并央求我容忍她几天。
原来如此,怪不得一些游客对她敢怒不敢言,竟然是她家的员工,不过我们的旅游团是一个拼团,其他人对她就没有那么客气了。
我跟小 A 认识很多年了,这是她第一次求我,我心一软,就没再提分道扬镳的话。
……
金道镇以古雅温润的瓷器闻名,游古镇则必去瓷器博物馆。
由于是暑期,博物馆的预定爆满,导游阿哲也只能订到晚上八点的门票,瓷器馆 11 点闭馆,对于我们来说时间也还算充裕。
八点,夜幕像被人猛地拽下来的黑布,一下子就压到了博物馆的檐角上。
昏黄的灯光在攒动前进的人影间晃动,在被捏得发皱的票根上跳跃。
小 A、小 B 与我穿过乌压压的人群,挤出检票口,王导先分发了镇上买的红色手绳,让大家戴在手上易于集合辨认。
随后安排大家先坐电梯到七楼集合,小 A 便迫不及待地拽着我冲进电梯。
电梯在微微颤动后上升,透过玻璃窗,如墨的夜色正贴着轿厢流走,灯光几乎都被吞噬了。
7 楼,电梯门刚拉开一条缝,一股酒气裹着破锣似的嚎哭就炸进来:
「啊——我的儿子!你们给我交出来!交……嗝——交出来!」
刚迈出门,就见走廊里围了圈人,都踮着脚尖往里瞧。
我和小 A 也凑上去看,小 B 却捂着鼻子站在原地,骂了一声晦气。
只见一个喝醉的中年男子瘫在地上,手脚在半空胡乱抓挠,带起一阵阵混着酒臭的风。
四周好事的人群对着他指指点点,混着嘈杂的嬉笑声。
两个穿制服的保安站在旁边,眉头拧着,手里的对讲机滋滋响,时不时吼一句,让人别碰他。
我凑到一个保安身边,打听发生了什么事。
那个保安斜睨了我一眼,朝地上努努嘴:「疯子一个。说儿子昨天在馆里丢了,要我们还。」
他掂了掂对讲机,不耐烦道:「查了,没记录没票据,压根没这人——纯发疯。」
「话说警察也真慢……」
说到这时,他低声嘟囔了一句。
人群慢慢散去,导游阿哲也开始引导大家排队参观。由于进入七楼展馆的人数众多,我们的旅行团也只能在七弯八绕的导览围栏里慢慢前进,等待进入展馆。
我排在旅行团的末尾,队伍的中央。小 A 小 B 排在前面,人群在围栏里像条拧着的蛇,我被夹在中间往前挪。忽然脚下一紧,像是被铁钩勾住了鞋跟。
低头才看见他——那个醉汉不知什么时候钻到了围栏底下,半边身子卡在栏杆缝里,手从底下伸出来,指甲缝里还沾着泥,死死抠着我的鞋底。
他喉咙里呼噜着气,声音碎得像被踩过的玻璃:「……不敬……要遭的…
脸埋在灰里,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锁:「瓷前莫笑,釉下藏眼……」
后面的人撞过来,他的手被踩得发出闷响,却仍扯着我裤脚重复:「低头……慢走……」
我被推得踉跄几步,回头时,他整个人已被人流掩住,再也看不见了。
进入展馆的通道很黑,里面暗得发黏,展柜的灯不是亮着,是「渗」着光,青幽幽地裹在瓷器上,照得地面泛着冷白。
我走在中间,忽然听见前面的呼吸声断了——不是渐弱,是戛然。抬头,队头那几个举着手机拍照的人,连手机屏幕的光都没了,拐角处空荡荡的,只有一道影子歪歪扭扭贴在墙上,像被揉过的纸。
「后面……后面呢?」有人的声音劈了叉。
我猛地回头,后颈的汗毛瞬间竖起来——身后空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刚才还在说笑的那拨人,连鞋跟蹭地的痕迹都没留下。只有空气里浮着点若有若无的腥气,像瓷器渗出来的。
手腕的红绳突然烫了一下,低头时,那红光浓得像化不开的血,正顺着绳纹往上爬。周围的人都在发抖,有人开始数,声音抖得像秋风扫过枯枝:「一……二……」
数到三十八时,所有人都停了。红绳的光突然同时亮了亮,把我们三十八个影子钉在地上,每个影子的头顶,都对着展柜里一尊瓷器的尖底。
最前面那尊红釉瓶,釉色在暗光里流动,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慢慢翻身。「出口呢?刚才的门呢?」有人突然尖叫,声音撞在展柜上弹回来,碎成一片颤音。
「电话打不通!有人哭着大叫。」
人群瞬间乱了,有人疯了似的往回跑,却在刚才进门的地方撞上无形的墙,「咚」地闷响一声;有人掏出手机狂按,屏幕光映出满脸冷汗。
根本没有路。
「别慌!都别慌!」戴眼镜的导游突然吼了一声,他攥着发红的手腕,「肯定是错觉,这展馆有问题,我们先聚在一起,找找别的出口!」
人群还在慌乱地摸索墙壁,有人用手机光照着角落,喊着「这边没有门」。我被挤到一排展柜前,指尖无意中擦过玻璃,凉得像冰。
「这釉色真怪……」小 B 的声音突然冒出来,她扒着我旁边的展柜,眼睛直勾勾盯着里面那尊民国红釉瓷瓶,「摸一下能怎么样?」
「别碰!」我想拉她,手还没伸过去,展柜的玻璃突然泛起白雾,像被什么东西烧化了,软塌塌地往下淌,露出里面冰凉的瓷面。
小 A 眼疾手快,抓住了小 B 的手指,但自己的手却碰到了瓷器。
刚触到釉面,那青釉突然活了似的,顺着他的指缝往上爬,像无数细蛇钻进皮肤。小 A「啊」地惨叫一声,整个人被一股力拽得贴在瓷瓶上,皮肤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青、变硬,最后跟瓷瓶融成了一团青灰色的影子。
玻璃「啪」地恢复原状,刚才的白雾和融化的痕迹全没了,只有那尊瓷瓶上,多了道像人影的青纹。
小 B 吓得瘫坐在地,人群的尖叫戛然而止,只剩下手机光在颤抖。我盯着自己的指尖,后背的冷汗把衣服都浸湿了。
小 A 手上的红绳掉在地上,红光已经熄灭了,像段死蛇。
人群缩成一团,有人的手机光在抖,照亮彼此惨白的脸。
「自找的,手那么欠……」角落里突然飘来一句嘟囔,是一个红裙女人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只能看见她一角红裙扫过展柜底座,正对着那尊描金蒜头瓶。
接着是她一声极轻的笑,像被捏住的蚊子哼。
几乎同时,「滋啦」一声轻响,像烧红的铁丝浸了水。人群里有人低呼:「她那边……红绳灭了!」
我猛地抬头,那角红裙已经贴在了描金瓶上,成了瓶身缠枝纹里一道突兀的艳色。瓶身上的金纹亮了亮,仿佛在笑。
直到这时,我才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腕——红光颤得像风中残烛。
我拼命忍住几乎夺眶而出的眼泪。
小 A 的红绳彻底凉透了,红裙女人的笑还僵在描金瓶上。人群里的哭声低了下去,只剩下压抑的抽气声,混着红绳微弱的嗡鸣。
我盯着自己腕间的红光,指尖在发抖。悲痛像块冰压在胸口,却逼得脑子异常清醒——她们为什么会死?
小 A 伸手的时候,好像念叨了句「不就个破瓶子」;红裙女人笑之前,也嘟囔过「装神弄鬼」。这些话当时混在嘈杂里没太在意,现在却像针一样扎进来。
那醉汉的话突然砸进脑子里:「釉下藏眼,瓷前莫笑……」
而且,这里全是民国的瓷器……
与民国的规矩有关?
会不会,傲慢才是禁忌?
但此时,恐惧像野火燎过人群,一个穿皮衣的男人突然抄起展柜旁的金属支架,眼睛赤红:「都是这些鬼瓷害的!砸了它们!」
他的怒吼未落,支架已经砸在一尊民国青花瓶上。脆响炸开的瞬间,他腕间的红光「噗」地熄灭,地上的碎瓷片像活过来的虫豸,顺着他的裤腿往上爬,不过几秒,人就软成了堆嵌着瓷渣的血肉。
「疯了吗!」有人尖叫,却拦不住另一个人——他正把背包狠狠砸向那尊半残瓷佛,「让你装神弄鬼!」
佛底座突然渗出暗红釉彩,像条蛇缠住他的脚踝。他挣扎着咒骂,红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最终被釉彩拖进佛身阴影里,没了声息。
人群彻底安静下来,只剩几声低低的啜泣在空旷的展厅里回荡。
我全力平复了一下情绪,开始思考对策。
醉酒男人说的话已经应验了一部分,可以肯定他是知道一部分内情的,所以应该可以相信他的提示。
瓷前莫笑,釉下藏眼,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不要在瓷器面前笑和不允许直视瓷器。
但如果结合时代背景来看,指向的应该是民国时期的风俗:守礼,敬物,不越界,不轻慢。
只要触犯禁忌,就会被抹杀。
至于为什么我们会被拉进这里,我瞥了一眼王导,他正在努力安抚大家的情绪。
我低头看着散发着微微光亮的红绳,应该与这个有关,但王导应该不清楚,否则他不会自己也选择进来。
王导在我们游客中威望很高,因为他对待游客非常热情,连小 B 那样的人他也经常去嘘寒问暖,我需要他的帮忙。
我挤过人群,拽了他的胳膊,声音发颤却咬得很死:「王导!您看那些出事的人!砸瓶子的、骂瓷器的……全没了!这些民国瓷好像认规矩,受不了轻慢!」
他愣了愣,顺着我指的方向看过去——穿皮衣的男人还嵌在碎瓷堆里,另一个被釉彩拖走的地方只剩道深色印记。他喉结滚了滚,突然抬手抹了把脸,平日里随和的劲儿全没了,只剩一股子狠劲:「都他妈给我闭嘴!」
这声吼比什么都管用,啜泣的人群瞬间静了。王导叉着腰,啤酒肚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小丫头刚才跟我说的,你们都听着——这些老东西有脾气,你敬它,它可能就放你一马;你要是作死,没人能救!」
他指着最近的展柜,声音沉得像砸在瓷面上:「现在,所有人,对着里面的瓷器,好好鞠个躬!别他妈嬉皮笑脸,别嘴里不干不净!谁要是坏了规矩,自己倒霉,别拖累旁人!」
有人想反驳,被他瞪回去:「信不信由你,反正我先做!」说着,他挺直腰板,对着那尊半残瓷佛,认认真真弯了九十度,动作虽然有点笨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郑重。
腕间的红绳突然轻颤了一下,像松了口气。我跟着鞠躬时,瞥见小 B 站在人群后,脸上没了平时的不耐烦,只是抿着嘴,眼神飘忽——她终究还是没敢不听话。
在所有人缓步对着展厅里的全部瓷器鞠躬后,旁边的青花瓶、红釉罐,所有瓷器的轮廓在暗光里都柔和了几分,却又偏偏在眉眼、瓶口的转折处,凝着一点说不清的笑意,像是无数双眼睛藏在釉色后面,无声地勾着我们的注意力。
有人被看得发毛,想移开视线,脖子却像被瓷胶粘住,只能僵着身子,直到鞠躬的动作彻底完成。
最后一个人直起身时,展厅角落突然传来「咯吱」一声,不是瓷器碎裂,是某种东西从内部裂开的钝响。
我猛地转头,原本堆着废弃展架的阴影里,竟凭空陷下去一块——不是墙壁坍塌,是整块区域像被无形的手挖空了,露出个黑黢黢的洞口。洞口边缘泛着瓷器特有的冷光,细看才发现,那是无数细小的瓷片拼接而成的,片与片之间的缝隙里,渗着暗红的釉彩,像凝固的血。
「那、那是什么?」有人声音抖得不成调。
王导往前挪了半步,啤酒肚挡住了部分视线,他的手按在展柜上,指节泛白:「像是……路。」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