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风波平息后的第三天,林犀的邮箱里收到了一封匿名邮件。
发件人地址是一串乱码,标题只有两个字——“聊聊?”
正文更简单:“城南,晚香茶楼,二楼雅座。我等你到七点。——姜月初。”
林犀盯着发件人的名字,冷笑一声。
鸿门宴?还是求饶?
他倒想看看,这个把自己耍得团团转的女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六点五十分,林犀推开茶楼的门。
姜月初已经到了,正独自坐在窗边,面前一壶龙井,热气袅袅。她没看手机,也没看窗外,只是安静地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
“林犀老师,你比我想的要准时。”她抬眼,做了个请的手势。
林犀在她对面坐下,开门见山:“有话直说,我时间宝贵。”
“好。”姜月初拿起茶壶,亲自给他斟了一杯茶,“林老师,你觉得我老师的成名作《魏晋风度考》写得如何?”
林犀一愣,没想到她会问这个。
他皱眉道:“立论大胆,但部分佐证过于单薄,有几处引文的出处,我至今存疑。”这是他多年来的心病,也是他最初怀疑沈崇明的根源。
“比如,书里第78页,关于竹林七贤‘肆意酣畅’的论述,引用了《世说新语》的一段注疏。但那段注疏,其实出自南宋的《鹤林玉露》,被后人误录了。”
姜月初语气平淡,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犀的瞳孔却猛地一缩。
这个问题他研究了足足三年,翻遍了各种古籍版本才找到症结。而姜月初,竟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你怎么知道?”他脱口而出。
“我帮老师整理旧稿时发现的。老师年纪大了,记忆难免出错。”姜月初垂下眼帘,“我当时就悄悄帮他改过来了,没有声张。”
她这句话,信息量巨大。
既证明了她的学识,又暗示了沈崇明并非完美无瑕,更展现了她作为学生“为尊者讳”的忠诚。
林犀沉默了。他感觉自己像一头闯入蛛网的野兽,每一步都被对方算计得清清楚楚。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我老师是个纯粹的学者,但也正因如此,他太容易相信别人。”姜月初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尤其是那些主动送上门的‘新史料’。”
她直视着林犀:“林老师,你不觉得这次的《南淮县志》出现得太巧,太完美了吗?完美到……像一个专门为我老师量身定做的陷阱。”
陷阱?
林犀的心脏重重一跳。
他一直觉得这件事有猫腻,但他的思路,始终停留在“姜月初和沈崇明合谋造假”上。
可如果,是有人在背后设局,故意抛出一个看似完美的“伪证”,等着沈崇明这尊大佛上钩,然后在他最风光的时候,釜底抽薪呢?
这个可能性,远比单纯的抄袭剽窃,要刺激得多!也更符合学术圈那些见不得光的阴私手段。
“我查过,潘家园那几个卖我残卷的旧书贩子,最近都统一了口径,说辞天衣无缝。这背后要是没人指点,我是不信的。”姜月初轻轻叹气,“我人微言轻,查不下去了。但林老师您不一样,您是学术界的‘孤狼’,只有您,才敢去咬那个藏在暗处的黑手。”
她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犀脑子里所有关于“阴谋论”的闸门。
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
对!一定是这样!
一个比沈崇明更庞大、更阴险的对手,一场精心策划的学术谋杀!
这才是值得他林犀出手的大案子!
“我明白了。”林犀猛地站起身,连茶都没喝一口,转身就走。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捕猎”那个根本不存在的“黑手”了。
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姜月初端起茶杯,凑到唇边。
茶水温热,她的眼神却冰冷如霜。
去吧,我最锋利的刀。
去帮我清理掉所有痕迹,去把水搅浑。
等我为你准备的舞台搭好,你自然会知道,该把刀尖对准谁。
发件人地址是一串乱码,标题只有两个字——“聊聊?”
正文更简单:“城南,晚香茶楼,二楼雅座。我等你到七点。——姜月初。”
林犀盯着发件人的名字,冷笑一声。
鸿门宴?还是求饶?
他倒想看看,这个把自己耍得团团转的女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六点五十分,林犀推开茶楼的门。
姜月初已经到了,正独自坐在窗边,面前一壶龙井,热气袅袅。她没看手机,也没看窗外,只是安静地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
“林犀老师,你比我想的要准时。”她抬眼,做了个请的手势。
林犀在她对面坐下,开门见山:“有话直说,我时间宝贵。”
“好。”姜月初拿起茶壶,亲自给他斟了一杯茶,“林老师,你觉得我老师的成名作《魏晋风度考》写得如何?”
林犀一愣,没想到她会问这个。
他皱眉道:“立论大胆,但部分佐证过于单薄,有几处引文的出处,我至今存疑。”这是他多年来的心病,也是他最初怀疑沈崇明的根源。
“比如,书里第78页,关于竹林七贤‘肆意酣畅’的论述,引用了《世说新语》的一段注疏。但那段注疏,其实出自南宋的《鹤林玉露》,被后人误录了。”
姜月初语气平淡,像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林犀的瞳孔却猛地一缩。
这个问题他研究了足足三年,翻遍了各种古籍版本才找到症结。而姜月初,竟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你怎么知道?”他脱口而出。
“我帮老师整理旧稿时发现的。老师年纪大了,记忆难免出错。”姜月初垂下眼帘,“我当时就悄悄帮他改过来了,没有声张。”
她这句话,信息量巨大。
既证明了她的学识,又暗示了沈崇明并非完美无瑕,更展现了她作为学生“为尊者讳”的忠诚。
林犀沉默了。他感觉自己像一头闯入蛛网的野兽,每一步都被对方算计得清清楚楚。
“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我老师是个纯粹的学者,但也正因如此,他太容易相信别人。”姜月初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尤其是那些主动送上门的‘新史料’。”
她直视着林犀:“林老师,你不觉得这次的《南淮县志》出现得太巧,太完美了吗?完美到……像一个专门为我老师量身定做的陷阱。”
陷阱?
林犀的心脏重重一跳。
他一直觉得这件事有猫腻,但他的思路,始终停留在“姜月初和沈崇明合谋造假”上。
可如果,是有人在背后设局,故意抛出一个看似完美的“伪证”,等着沈崇明这尊大佛上钩,然后在他最风光的时候,釜底抽薪呢?
这个可能性,远比单纯的抄袭剽窃,要刺激得多!也更符合学术圈那些见不得光的阴私手段。
“我查过,潘家园那几个卖我残卷的旧书贩子,最近都统一了口径,说辞天衣无缝。这背后要是没人指点,我是不信的。”姜月初轻轻叹气,“我人微言轻,查不下去了。但林老师您不一样,您是学术界的‘孤狼’,只有您,才敢去咬那个藏在暗处的黑手。”
她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犀脑子里所有关于“阴谋论”的闸门。
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此刻亮得惊人。
对!一定是这样!
一个比沈崇明更庞大、更阴险的对手,一场精心策划的学术谋杀!
这才是值得他林犀出手的大案子!
“我明白了。”林犀猛地站起身,连茶都没喝一口,转身就走。他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捕猎”那个根本不存在的“黑手”了。
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姜月初端起茶杯,凑到唇边。
茶水温热,她的眼神却冰冷如霜。
去吧,我最锋利的刀。
去帮我清理掉所有痕迹,去把水搅浑。
等我为你准备的舞台搭好,你自然会知道,该把刀尖对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