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略对弈
父亲的书房里,常年弥漫着一股旧书和陈茶混合的味道,厚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我们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张红木棋盘。黑白棋子静静地躺在棋罐里,像两支严阵以待的军队。
没有多余的寒暄,父亲示意我执黑先行。
空气里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清脆的“嗒嗒”声。
我落子沉稳,每一步都经过深思。我知道,这不仅是一盘棋,更是一场审视,一次谈判。我的镇定,就是我最初的筹码。
父亲似乎很有耐心,他长时间沉默着,只在落子间隙,用茶杯盖不紧不慢地拨弄着浮起的茶叶。
“厂里的情况,比你想象的要糟。”他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像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广丝的冲击只是表面,根子在于我们的设备、技术、观念,都老了。时代要变,我们沈家再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早晚要被人连根拔起。”
他没有看我,目光落在棋盘上,仿佛在对我说话,又仿佛在自言自语。
“临川镇这池水,太浅了。”他呷了一口茶,继续道,“我得给沈家留一条退路。一条能扎下根的、活的退路。”
我静静地听着。
这是他第一次,像一个平等的对话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家主,向我剖析家族的困境。我明白,他承认了我有听懂这场棋局的资格。
他的白子落下,截断了我黑子的一条通路。棋盘上的局势,瞬间变得凶险。
“早些年,我有个老战友,时运不济,被下放去了大西北。前几年平反了,但他没回来,留在了那里的国营农场,做技术员。”
他终于图穷匕见,“那地方,苦是苦了点,但地广人稀,有的是机会。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全国最好的棉花,是咱们纺织业的根。”
墙上那台老式挂钟的钟摆,一下,一下,规律地敲打着我的神经。我明白,他今晚叫我来,不是为了下一盘棋,也不是为了给我上一堂经济课。
真正的棋局,现在才开始。
“那个老战友,有个儿子,叫周毅。”父亲终于放下了茶杯,十指交叉,搁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年纪跟你相仿,大学毕业,留在了农场。我打算,为你和那孩子定下婚事。”
他没有用命令的口吻,甚至没有一丝情绪的波澜。他只是在陈述一个方案,然后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冷静地观察着我的反应,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在等待猎物踏入陷阱的瞬间。
他预想中我的反应,或许是震惊,是抗拒,是哀求,是像大姐和二姐那样的激烈情绪。
但我没有。
我压下心中翻涌的所有情绪,抬起头,平静地直视着他的眼睛。我的手伸向棋罐,拈起一枚黑子,清晰而坚定地落下。
那一子,恰好落在了白子包围圈的薄弱处,救活了原本看似已死的一片黑棋。棋盘上,赫然形成了一个“活眼”。
“爸,”我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我知道了。等我毕业。”
父亲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那惊讶迅速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那是一种混杂着审视、赞许,甚至是一丝欣赏的目光。
他知道,我听懂了。
我听懂了这不是一桩简单的婚事,而是一场交易,一次投资,一个布局。
他要我去的,不是一个婆家,而是一片新的战场。他给我的,不是一份嫁妆,而是一张进入沈家核心棋局的入场券。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但这个字的分量,比任何长篇大论都要重。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递给我。“这是周毅和那个农场的一些基本资料,你看一下。”
我接过来,薄薄的几页纸,在我手里却重若千斤。这将是我未来人生的全部天地。
我知道,从我说出“好”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是餐桌上那盘任人品评的“菜”,而是真正坐上了牌桌的“玩家”。
哪怕我的第一个筹码,是我自己。
我们相对而坐,中间隔着一张红木棋盘。黑白棋子静静地躺在棋罐里,像两支严阵以待的军队。
没有多余的寒暄,父亲示意我执黑先行。
空气里只有棋子落在棋盘上清脆的“嗒嗒”声。
我落子沉稳,每一步都经过深思。我知道,这不仅是一盘棋,更是一场审视,一次谈判。我的镇定,就是我最初的筹码。
父亲似乎很有耐心,他长时间沉默着,只在落子间隙,用茶杯盖不紧不慢地拨弄着浮起的茶叶。
“厂里的情况,比你想象的要糟。”他终于开口,声音平淡,像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广丝的冲击只是表面,根子在于我们的设备、技术、观念,都老了。时代要变,我们沈家再守着这一亩三分地,早晚要被人连根拔起。”
他没有看我,目光落在棋盘上,仿佛在对我说话,又仿佛在自言自语。
“临川镇这池水,太浅了。”他呷了一口茶,继续道,“我得给沈家留一条退路。一条能扎下根的、活的退路。”
我静静地听着。
这是他第一次,像一个平等的对话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家主,向我剖析家族的困境。我明白,他承认了我有听懂这场棋局的资格。
他的白子落下,截断了我黑子的一条通路。棋盘上的局势,瞬间变得凶险。
“早些年,我有个老战友,时运不济,被下放去了大西北。前几年平反了,但他没回来,留在了那里的国营农场,做技术员。”
他终于图穷匕见,“那地方,苦是苦了点,但地广人稀,有的是机会。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全国最好的棉花,是咱们纺织业的根。”
墙上那台老式挂钟的钟摆,一下,一下,规律地敲打着我的神经。我明白,他今晚叫我来,不是为了下一盘棋,也不是为了给我上一堂经济课。
真正的棋局,现在才开始。
“那个老战友,有个儿子,叫周毅。”父亲终于放下了茶杯,十指交叉,搁在桌面上,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年纪跟你相仿,大学毕业,留在了农场。我打算,为你和那孩子定下婚事。”
他没有用命令的口吻,甚至没有一丝情绪的波澜。他只是在陈述一个方案,然后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冷静地观察着我的反应,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在等待猎物踏入陷阱的瞬间。
他预想中我的反应,或许是震惊,是抗拒,是哀求,是像大姐和二姐那样的激烈情绪。
但我没有。
我压下心中翻涌的所有情绪,抬起头,平静地直视着他的眼睛。我的手伸向棋罐,拈起一枚黑子,清晰而坚定地落下。
那一子,恰好落在了白子包围圈的薄弱处,救活了原本看似已死的一片黑棋。棋盘上,赫然形成了一个“活眼”。
“爸,”我开口,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我知道了。等我毕业。”
父亲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那惊讶迅速被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取代——那是一种混杂着审视、赞许,甚至是一丝欣赏的目光。
他知道,我听懂了。
我听懂了这不是一桩简单的婚事,而是一场交易,一次投资,一个布局。
他要我去的,不是一个婆家,而是一片新的战场。他给我的,不是一份嫁妆,而是一张进入沈家核心棋局的入场券。
“好。”他只说了一个字,但这个字的分量,比任何长篇大论都要重。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递给我。“这是周毅和那个农场的一些基本资料,你看一下。”
我接过来,薄薄的几页纸,在我手里却重若千斤。这将是我未来人生的全部天地。
我知道,从我说出“好”的那一刻起,我就不再是餐桌上那盘任人品评的“菜”,而是真正坐上了牌桌的“玩家”。
哪怕我的第一个筹码,是我自己。
